《都市女孩 第六季》被侮辱與被損害的(S06E03)

2020-10-13 譚香山

沒有辦法用自己的準則理解周遭事物,這是一個可怕的發現。我們不想被人僅僅以性或利益的眼光凝視,我們反對他人將我們視為一個引發情緒的物件,我們試圖去理解他人,並希望他人也同樣努力地來理解我們。我們維持自己的生活,遇見一些人,對對方抱有如此的希望。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對這類嘗試抱以漠然的態度。有些男人在24小時內就要解開自己的褲頭,有些女人得寸進尺地希望得到生活或情感的依靠。為了將可見或不可見的拉鏈拉開,他們做出的努力值得尊敬:暴露自己的弱點,做出坦誠的樣子,輕易對對方的期待做出許諾。可怕的事情是,他們做出這種行為時,也許並沒有什麼惡意或性壓迫的企圖。而我們呢,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聰明。最可怕的是,這兩個人群的劃分似乎也是荒謬的。

《Girls》裡,女主角Hannah寫了一篇長文討伐涉嫌性侵的著名作家。他四處巡迴演講,將女觀眾帶回旅館並享受口舌服務。Hannah受邀來到他家,做好了被威脅和恐嚇的準備。但與此相反,作家溫和、神經質,甚至有些纖弱。他坦言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以至於無法入睡,他當著她的面和前妻通話,對自己的家庭問題毫不避諱。然後他問Hannah憑什麼在並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還能對他進行這樣的抨擊。Hannah的回答十分尖銳:這些女孩兒崇拜他,而他作為一個得過國家圖書獎的知名作家,在心理和地位上都有明顯優勢。當她們跟他喝酒聊天並回到旅館時,這不是一個平等的約會場景。他是她們的偶像,導師,傾慕對象,在這種壓力下,這些女孩兒要如何拒絕他提出的性要求?即使當時的一切在作家看來完全是自願,這在行為上也是一種壓迫。更何況這些女孩兒事後回憶起來,確定自己是被強迫著口交了。

作家表示反對。爭論後,他找出一份手稿讓Hannah閱讀。在這個文本裡,那個替他口交的女孩兒憂傷而冷漠。文本中的「我」試圖和她交流,她卻說「別說這些了,不上我就算了」。這種自我放棄式的交付引發了「我」的憂傷。該文本風格流暢有力,靜水深流的描述和對女性帶有同情的凝視很容易引發讀者的信任。讀畢,作家說他後悔的不是和這個女孩兒發生了關係,而是自己沒有進一步試圖了解她,沒有了解她的憂傷和放棄後究竟是什麼東西。這樣的話是很動人的,隨後他說:「可是我還有機會了解你,你很聰明,你有什麼樣的夢想?」

於是他們就談了文學和夢想。這是危險的事。

他送她菲利普羅斯的籤名本,他對她十分坦誠,誇讚她的才華和機敏,甚至原諒她的尖刻,在她面前躺下並說自己很久沒有這麼放鬆過了。於是在他的邀請下Hannah躺在他身邊。有什麼好害怕的呢,兩人都衣著齊整。空氣裡,關於文學、智慧和明亮未來的話語還在下落。這是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他側過身,將陰莖掏出來放在她的手邊。

沒法用自己的原則理解周圍的事物,這是一個可怕的發現。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人並非生而平等,世界也並不按照道理運行——平等是年少時輕信的道理之一。這種不平等並不是經濟、地位或才能上的不平等,這些並非惡意。不平等是話語上的不平等。有些人說的話被當做原則來尊重,有些人說的話就像墜入空氣。Hannah在坐下的第一時間就表達了自己對這類事件的觀點:你佔有優勢,你有操控別人的能力和資源,你也應該知道這點。可是你還是使用這些資源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對這些女孩兒受到的壓迫視而不見。「一個我喜歡的男作家是個人渣。這種情況再發生一次,我就要衝出去殺人了。」她自己在文章中這麼寫。但後來這個房間裡發生的正是這樣的事:他使用他的資源、才華和前輩的地位讓她放鬆了警惕,一個轉身,她就成了另一個她曾經發文聲援的女孩兒。

然而最可怕的發現並不是自己的原則和周遭世界格格不入,或自己的話語沒有重量。最可怕的發現是,我們本身都就不自洽。我們說出的話甚至難以被自己執行。在進門前,Hannah在電梯裡對著玻璃補上口紅;她知道自己不會撤回稿件或道歉,出於好奇卻仍然應邀前來;她在衛生間擦拭自己的腋下和下體;在得知自己是唯一一個被約談的撰稿人,在對方說她極其聰明時,她都掩飾不住自己的欣喜。對方把菲利普羅斯的書送給她時,她十分感動,以至於他掏出陰莖後,她看了看,伸手握住了它,然後才猛地從床上彈起。是她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聰明而機警嗎?在什麼時候她抹去了對他的判斷:強姦犯,濫用資源的人,性壓迫者。這些判斷先被一一推翻,在最後又被猛然證實。這不是她的責任,但她確實自負而輕信。和很多人一樣,她仍然相信人一臉誠懇說出的不是謊言,相信說出自己童年被猥褻的經歷後,對方能夠明白什麼叫「替被排擠到邊緣的女性發聲」。但是沒有,這些都沒有發生。她不是那個特殊的、聰明的、令人產生柏拉圖式激賞的女孩兒,她只是那些年輕又容易被迷惑的女孩兒中的一個而已。而她的聰明只是坐實了作家的觀點:你們知道我要幹什麼,你們都是自願的。

後來我常常想到這些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以至於後來,我也覺得我是他們中的一員。這件事情的可怕之處並不在於我們遭受了侮辱和傷害,而在於我們當時並不在乎這種侮辱和傷害,或不稱之為損害。這種隱蔽的憤怒,從前沒有發現。以前無論被如何對待,都以為大家所說的人人平等不僅僅是口號而已。但現在騙局已放下它的面具,很多事情,都慢慢想起來。可這遲鈍都是會被指責的遲鈍。

說到底,這件事和身體無關,和作為符號的身體有關;這件事和力量無關,和作為權力的力量有關;而終究它們和語言無關,和宣揚等級和規誡的語言有關。這大概是人生節點中最重要的一課,即原來我們也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而這侮辱和損害竟然並不是針對作為個體的我們。

----------------------------------------------------------------------------------------------------

去年這個時候寫的,那時候米兔才剛剛開始,挺神奇的。

前陣子慢慢清楚了什麼叫窮人的憤怒。而你我怎能指責窮人的憤怒?——畢竟總有一天都會對此感同身受。

相關焦點

  • 《都市女孩 第六季》GIRLS:活(著就應)該孤獨
    )沒夢做,早上起來腦子暈暈沉沉。(二)而談及友情,一開始四個女孩如膠似漆,一旦關係急轉而下,瑪妮一聲令下便召開小組會議,四個人即使再心懷鬼胎也會坐下來沉著冷靜地握手言,但這樣的屢次忍讓最終卻令四人真實地分道揚鑣,甚而到了第六季會讓觀眾有一些錯愕,為什麼不能想當然一次,四人最終相擁而泣,忘掉過往。這樣自然同時暗藏鋪墊地敘事,真實得弔詭,但恰恰由於它是真實的,因而我們拒絕接受。
  • 都市女孩 第一季 至第六季完結 豆瓣評分8.5+
    都市女孩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 · · · · ·  這部由賈德·阿帕圖(Judd Apatow)製片,莉娜·杜漢姆(Lena Dunham)自編自導自演的HBO新劇講述四個住在紐約的年輕女孩的故事,她們的工作,愛情,夢想和生活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我們是被相似的自己感動了
    而都市女孩這部劇之於我,便是緊緊相連的感同身受。 我是從2012年第一季開始追這部劇的。 那個時候在香港讀研。過年沒有回家,叫了吉野家的外賣和自選壽司,坐在客廳,邊吃邊看四個女孩喋喋不休的對話。 中間六年,經歷了掙扎,畢業,工作,結婚。到最終季第六季的時候,我已經和漢娜一樣懷上了寶寶。
  • 《都市女孩 第六季》Life will keep chasing you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追這部劇,類似欲望都市,但我從來沒看過欲望都市。但我看了girls之後,似乎可以理解為什麼欲望都市會那麼火。一直覺得這種肥皂劇應該會非常的無趣,一群嘰嘰歪歪的女孩整天談論男人,愛情,自怨自艾。但是girls卻完全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非常真實,非常喪。這部劇最成功的地方在於編劇,當我看到編劇是lena dunham的時候,我就震驚了。
  • 《都市女孩 第六季》Girls - 我們都在路上
    幾個月下來,看完了六季Sex and the City, 看到豆瓣相關上有這部叫做Girls的劇,號稱是年輕版的欲望都市,以前也早有耳聞,於是就也開始看了。幾周下來也追完了六季。相比欲望都市,我是更愛girls的。或許是我的年齡和Girls中的女孩們更接近的關係。
  • 《都市女孩 第六季》難得
    我早以為第5季已經是結局,Hanna放下Adam,開始自己新生活,直到看到第六季出來。看到第8集,Adam向Hanna告白,我以為這就差不多了,也忍不住含淚,人能遇到危難時期一起撐過來的伴侶,實在是種幸運啊,沒想到Hanna放棄了。直到最後一集,也許對一個完全無力,毫無理由索取的生命負起責任是女孩成為女人的開始。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時光如此奇妙
    呼,看到第六季才發現,2018年1月看過這部,當時直接看的第六季,所以只是被赤裸男女驚到了,後來就棄劇了,結果2019年6月居然從第一季開始刷。劇裡人與人兜兜轉轉,最後各自離開去別處,但是也合情合理。喜歡這部劇是因為她就是在講人生呀。有人告訴過我孩童時期多麼快樂。青春期對麼美好。但我之前從未意識到,女孩從畢業到成熟這段人生,味道如此複雜。
  • 《都市女孩 第六季》作女養成指南
    上個月,史上最「作」的都市女生劇《衰姐們》(Girls)終季,女主漢娜(Hannah)不負眾望,終於「作」走了身邊所有朋友,未婚先孕,搬出紐約,獨自一人撫養不在人生計劃中的孩子。 作為一個播出六年,被稱為少女版《欲望都市》的都市喜劇,如此失意的結局引起不少劇迷的不適。
  • 《都市女孩 第六季》你好,再會。
    但能拍滿六年似乎也已經很了不起了,片中的主要卡司在三四季之後就已經大紅大紫,Adam Driver完全就成為了好萊塢新寵,還加盟了重啟的《星戰》系列,能這麼聚齊原班人馬一直排滿六季,也是不容易的事啊。這部劇就是出奇喪無敵喪一路喪到炸,想想我四年前第一次去紐約那會,時代廣場裡掛著超大的《Girls》第二季海報,那時候女孩們的故事好像才剛剛開始。
  • 《都市女孩 第六季》再見了,少女
    S06E10漢娜訓斥teenager的時候,也是她與girl道別的時候,如果在第一季她會鼓勵這個teenager去找他的戀人,第六季的漢娜已經變成了第一季時漢娜被亞當質問到底想要什麼,第六季兩人因為再也不能回到過去流淚,嘴裡卻說的是:這個湯真好喝。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我想住在好樓裡,看著窗外的破樓
    《都市女孩》裡阿比蓋爾說的話2017年秋末,我看完了《都市女孩》六季劇情。畢竟有相似的經歷,因此經常將主角們陷入泥淖中不懂得想辦法掙脫、面對現實只知道抱怨之類的情景投射到自己身上,但現在的我非常討厭這種狀態,因此對《都市女孩》裡面的幾位主角都喜歡不起來。不過,Adam是個例外。雖然有點odd,但在這部美劇裡,他是最腳踏實地、有目標在做自己事情的人,很少抱怨自己的生活。
  • 《都市女孩 第六季》二十來歲真的很美
    看了三季之後看不下去了,直接看到了第六季,大家還是一團糟,前男友和好朋友在一起了,不小心懷了炮友的娃,並且還決定生下來,真是佩服女主的勇氣,能在所有事情變糟的時候,磕磕絆絆地解決它然後move on。在看過了《欲望都市》《傲骨賢妻》《致命女人》等等女性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之後,這部劇給我的影響是最大的。
  • 《都市女孩 第六季》girls s06e03 :American bitch
    剛剛播出不久,很明顯看到《girls》第六季第三集引起了大家的探討和讚美,因為很獨特,但也不能說獨特到讓人耳目一新,因為在第二季第五集「One Man's Trash」,就是一樣的,精彩精緻簡單又吸引人。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成長不是登臺階,而是學會在洪流中漂泊。
    我太喜歡這部劇了,4天把6季追完了,看完後迎來的是意想不到的失落,不是對結尾不滿意,而是不想和這些混蛋說再見。簡介稱這部劇為現代版的欲望都市,而欲望都市(與老友記並列)在我心裡又是排第一位的美劇,所以我就迫不及待的看下去了。同樣,也是四個女生在紐約闖蕩的故事,其中漢娜和Carrie一樣是作家,漢娜和Adam分分合合就像Carrie和Big一樣。
  • 《都市女孩 第六季》第六季
    一直好奇亞當和漢娜的相識,第六集結尾甜死,哭哭。don't waste your talent
  • 欲望都市 第一季至第六季完結 豆瓣評分9.0+
    【欲望都市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專欄作家凱莉(薩拉·傑西卡·帕克 Sarah Jessica Parker 飾)、公關經理薩曼莎(金·卡特拉爾 Kim Cattrall 飾)、律師米蘭達(辛西婭·尼克森 Cynthia
  • 《欲望都市 第六季》You got the love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第六季似乎笑點變多了。當然淚點更多。比如由最理性最不喜歡Big的Miranda說出:Go get our girl !! 這個殺傷力真的太大了。讓我想起S4的時候Samantha並不希望Carrie答應Aiden的求婚,可是她還是偷偷跑去指導Aiden買了枚Carrie喜歡的戒指。
  • 《都市女孩 第六季》When she was good
    Hannah很自然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也是本集我最喜歡的細節之一):「不自願的咬,它會很噎人,它可能會涉及到按住女生的頭、或是馬尾辮。 」小說家和Hannah的對話,一開始充滿了對彼此的敵意與不解,然而這敵意在兩人愈發深入的談話中有所消解。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每個人都告訴我們要學會接受離別
    這些女孩讓我對友誼產生了質疑,她們自私,厭惡對方,抱怨對方,但又偶爾會支持對方。我一直覺得這種算友誼嗎?還是是友誼的最終面目?大一大二時我在看第一季的時候就想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做「朋友」?多年後現在的我才有點明白也許這就是最真實的朋友圈展現。但最後這也終結了她們的友誼,廁所裡shosha的一番話也才是真正的現實,她們在乎的只是自己。既然這樣她選擇了更適合的「朋友圈」,這才是現實世界的「友情」。
  • 《破產姐妹》第六季,後的完結了嘛?
    《破產姐妹》(2 Broke Girls),是一部於美國時間2011年9月19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首播的情景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