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賽選手告訴你,在波蘭想成為鋼琴家需要投入多少?

2021-02-20 波蘭壯闊


昨天晚上在華沙愛樂大廳舉行了第17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頒獎儀式,波蘭總統杜達攜夫人出席了頒獎儀式並為獲獎者親自頒獎。


▼本屆肖賽前三名獲獎選手:第一名(韓國)第二名(美國)第三名(加拿大)

▼頒獎後的肖賽獲獎者演出,韓國選手作為冠軍壓軸出場,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本屆肖賽因史上最多的中國選手進入正賽,再加上15年前的肖賽冠軍李雲迪如今坐上評委席等等原因,導致本屆肖賽受到了大批國人的關注。也正因此,這個每屆肖賽舉辦國波蘭也頗受大家的注意。本屆肖賽第一輪比賽中共有15位波蘭選手參賽,之後有8位波蘭選手晉級第二輪,可以說一直是領跑參賽者第一方陣。


波蘭的確有很多人從小學習鋼琴,但不一定每位都能成為鋼琴家。達到晉級肖賽第一輪級別的鋼琴家,除了天賦以後,還需要更多的對音樂的激情和多年的刻苦練習。培養一位鋼琴家必不可少的需要花費很多錢。

在波蘭培養一個鋼琴家需要多少錢?


以下內容整理於本屆肖賽的波蘭青年鋼琴家Tymoteusz Bies的採訪稿。

學習鋼琴不同於別的專業

不同於別的學科,鋼琴專業可以說是最苦的一門專業之一。學習談鋼琴的過程並沒有像在舞臺上演奏時那樣優雅。不像別的學科例如,醫學或者是法律,彈鋼琴必須從小開始,而且中間還不能間斷。本屆肖賽上,甚至有一位選手2歲半的時候就開始學鋼琴了。


Tymoteusz Bies說自己是從6歲起開始學彈鋼琴,像大多數人一樣,學彈鋼琴往往都是自己父母的決定,一開始並不情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說服了自己並把音樂視為了自己未來的事業。


成為鋼琴家需要巨大的投入

學習鋼琴投入的並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時間、精力、壓力,甚至是健康,這些可以說都是學習鋼琴所需的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是無法計算的,不過購買鋼琴的費用也是巨大的。在波蘭一臺品質比較高的鋼琴大約10萬茲羅提(約合人民幣17萬),就算買一臺舊琴也需要5萬茲羅提左右。但是對於學鋼琴的人來說,往往覺得一臺好點的鋼琴可以彈幾十年,也就不惜重金買好琴。不過在買琴的時候,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未來是否能成為鋼琴家。


Tymoteusz Bies還補充道,這些花費不是國家給,也不是學校,都是自己的父母需要承擔的。波蘭也存在很多父母也是從事音樂方面工作的家庭家,家裡有老琴也可以練習。

沒有自己的鋼琴也能成為鋼琴家嗎?

Tymoteusz Bies一直沒有機會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鋼琴。在Tymoteusz Bies準備肖賽這段時間裡,他主要都在自己的學院裡練習。之前一直在音樂高中裡練琴。


獎學金

現在Tymoteusz Bies每月可以拿到居住地政府提供的400茲羅提獎學金,還有卡託維茨音樂學院提供的每月500茲羅提(約合850人民幣)獎學金。之前他還申請到了,國家獎學金1.4萬茲羅提。今年他還打算申請波蘭文化部的「波蘭青年」獎學金項目,如果能批下來就可以拿到5萬茲羅提的獎學金用於買一臺屬於自己的鋼琴了。



放下一切,潛心練習

想要成為鋼琴家,每天幾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你還需要一個好的鋼琴老師。波蘭作為鋼琴詩人蕭邦的故鄉,各大城市有很多音樂學院。很多當地波蘭學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選擇來波蘭學習音樂和進修,其中鋼琴佔大多數。


聽無數場音樂會

除了練習之外,想成為鋼琴家不能僅僅坐在家裡聽CD,還需要去聽現場演奏會,尤其是鋼琴大師的音樂會,或者多去現場聽國際比賽,每年在這方面的開銷也不少。比如這次的肖賽門票,最便宜的站票80茲羅提,平均票價200茲羅提左右,最貴的賽程套票要2000茲羅提左右。


參加國際大賽

最後,一位鋼琴家想被世界認可,毫無疑問要參加各種國際性大賽。通過種種大賽的磨練之後,積累了豐富大賽經驗,再加上一點好運氣,或許最後能獲得名次,成為鋼琴家。



- 合作廣告 -


你可以在微信號裡回復以下數字,查看近期資訊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刻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肖賽故事 | 遙遠的東方選手轟動波蘭
    本屆比賽繼續堅持以往的兩輪制。波蘭選手人數最多,他們必須首先經過一輪自己組織的資格賽。最終,來自22個國家的80名鋼琴家八仙過海。他們的條件也好於往屆,可以選擇四個不同廠牌的鋼琴:貝希斯坦(Bechstein)、貝森朵夫(Bosendorfer)、普雷耶(Pleyel)和施坦威(Steinway&Sons )。
  • 第十七屆蕭邦鋼琴大賽韓國選手奪冠
    韓國選手趙成珍文 | 李瑾第十七屆國際蕭邦鋼琴比賽(簡稱肖賽)經過三周的激烈角逐,於10月20日在波蘭華沙揭曉
  • 「國際音樂節」遇到這樣的美女鋼琴家,就收了吧
    然而在那之後的數十年裡,卻再也沒有哪位女鋼琴家,能夠獲得肖賽冠軍,直到2010年一位俄羅斯女鋼琴家的出現……俄羅斯鋼琴家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摘得2010年蕭邦鋼琴比賽冠軍這是肖賽近45年來的首位女性冠軍,巧的是,當年肖賽的評審團成員之一正是1965年大賽冠軍阿格麗希,她對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的音樂洞察力有著深刻的印象
  • 鋼琴家陳薩完成首次貝多芬獨奏會巡演,計劃演完「樂聖」全部奏鳴曲
    不尋常的2020年,鋼琴家陳薩的生活,被粗暴地分割為疫情前、疫情後。整個上半年,所有的演出取消,當復演的好消息終於傳來,陳薩帶著精心挑選的貝多芬第25號、第21號、第20號、第32號鋼琴奏鳴曲,於8月底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並帶著這套曲目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
  • 【音樂電影】波蘭總統鋼琴家帕德雷夫斯基主演的電影《月光奏鳴曲》(太美了!)
    帕德雷夫斯基是20世紀初紅遍歐美的鋼琴家,在倫敦,還有人為他寫了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帕德雷夫斯基彈琴的時候》。他是世界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也是很活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1919年曾出任波蘭總理,併兼任外交部長。 帕德雷夫斯基在華沙音樂院跟隨斯特羅布爾、雅諾塔與施洛澤學習鋼琴,1878年畢業後留在音樂學院擔任鋼琴教員,後來取道柏林前維也納師從萊徹蒂茨基。
  • 【明日上演】波蘭鋼琴家彼得·帕夫拉克音樂會--曲目公開
    阿里·謝佛爾(AryScheffer) 1874年繪提起蕭邦,你一定能想到一個稱號——「鋼琴詩人」。作為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不僅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整個古典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即使對古典音樂不熟悉,你也一定聽過蕭邦的「夜曲」。 他的「夜曲」幽婉、細膩,被稱為是「能夠安撫人心的作品」。
  • 鄧泰山,一位極具詩人氣質的鋼琴家
    1980年秋天,一位年僅22歲的北越青年鋼琴家鄧泰山,穿著臨時縫製的黑色禮服,以一曲蕭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在第十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上一舉奪魁,成為亞洲獲此殊榮的第一人。這是肖賽創辦53年來,第一次有亞洲鋼琴家獲此殊榮!
  • 認識阿芙蒂耶娃 I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一舉奪冠的女鋼琴家
    比賽每5年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辦一次,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它不僅記載著現代鋼琴家們的年少風華,更是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不朽傳奇的見證。每位鋼琴家都以能夠獲得該獎項為榮。1965年,瑪爾塔•阿格裡奇在第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一舉奪冠,此後蜚聲國際,更成為「世界十大鋼琴家」中唯一的女性。
  • 東莞莞城:文化周末上演波蘭國寶級鋼琴家獨奏音樂會
    文、圖/羊城派記者 餘曉玲 通訊員 陳雪庭 曾浩賢11月16日晚,東莞莞城文化周末劇場上演了「浪漫蕭邦——波蘭國寶級鋼琴家喬安娜鋼琴獨奏音樂會」,由世界上唯一錄製彈奏所有蕭邦音樂的鋼琴家——喬安娜·瓦烏麗諾維茨為文化周末的觀眾帶來一場浪漫的鋼琴音樂會。
  • 這位鋼琴家最後成了波蘭總理——帕德雷夫斯基
    我自問為何要從事這麼辛苦的職業,因為我決心要成為一位演奏家,所以應該努力幾年以後才能擁有較自在的生活,專心致力於我所喜愛的作品」。 痛定思痛後,1882年他前往柏林繼續學習音樂,並立志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在那裡,他結識了當時已經相當出名的波蘭作曲家、指揮家莫裡茨·莫茲可夫斯基,後者將他引薦給音樂出版商雨果·波克。
  • 《鋼琴家》是二戰版《活著》?你可能沒有看懂
    一開始,猶太人被要求每家每戶在家中最多只能有2000波蘭幣。Szpilman一家算得上是小康家庭,他們只好想辦法把多出來的錢藏起來,哪怕會有著被德國人發現的風險。之後,猶太人被要求必須統一帶上臂章,臂章自行準備。即使有一百個不願意,即使擺明被歧視,手無寸鐵的猶太人也只能忍氣吞聲。
  • 電影《鋼琴家》
    美妙的琴聲令德國軍官萌發了惻隱之心,他暗暗幫助標曼直到俄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你應該看看那瘦消的猶太鋼琴家在1945年華沙廢城中流竄、遊蕩的狼狽樣,滿臉骯髒的鬍鬚讓他看起來就像十字架上受難的耶穌,但那猥瑣,是的,作為一個孤獨流放者的猥瑣,作為一個飢餓和病痛囚徒的猥瑣,讓他沒了人形兒,然而作為一個音樂家和猶太人,他沒有因此喪失起碼的尊嚴。
  • 四處躲避,逃無可逃的波蘭鋼琴家被德國納粹軍官所拯救
    《鋼琴家》:四處躲避,逃無可逃的波蘭鋼琴家被德國納粹軍官所拯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經典二戰電影《鋼琴家》,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以一個猶太鋼琴家的視角去描述和見證了二戰的殘酷,呈現了一位鋼琴家在二戰中,顛沛流離,艱難生存的故事。
  • 《鋼琴家》中一切的美好都被毀掉,鋼琴家是因什麼而活?
    電影是改編自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原著是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在劇中的席皮爾曼就是原型。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波蘭,席皮爾曼是波蘭的一個優秀鋼琴家,音樂家當他們還未被趕去一個地方居住時生活沒有什麼變化,席皮爾曼依然在波蘭電臺以及各種地方表壓彈鋼琴,直到納粹德軍頒發了一個針對猶太人的命令,所有猶太人出門要佩戴標記,就連住處也被歸納一個地區,然後被用牆圍起來至此以後他們仿佛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牲畜,沒有人會幫助他們,也沒有人會同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