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鋼琴家最後成了波蘭總理——帕德雷夫斯基

2021-02-28 經典947

2018年,恰逢波蘭獨立100周年,去年的「蕭邦和他的歐洲音樂節」也向此獻禮,從8月9日開幕至8月31日結束,在整整23天的時間裡,共有50場音樂會上演,本周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將為大家放送其中的七場演出。本屆音樂節的主題設為「從蕭邦到帕德雷夫斯基」,大家對蕭邦已然十分熟悉,那麼帕德雷夫斯基是誰呢?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下他,波蘭獨立進程中重要的人物之一。

 

帕德雷夫斯基

1792年俄波戰爭後,波蘭的疆土被俄國佔據。1860年11月,帕德雷夫斯基於俄羅斯出生,很小時候他就在家中的一臺鋼琴上開始「摸索」。帕德雷夫斯基的父親希望兒子能在音樂上接受更專業的訓練,決定送他前往華沙接受正式的音樂教育,除鋼琴外,也開始學作曲和音樂理論。並在1878年畢業後,留校當了一名鋼琴教師。

 

19世紀波蘭

1880年,他和大學同學安東妮娜·庫薩克喜結連理,自己作曲的一些作品也陸續獲得出版。只是開始步入正軌的事業和愛情在一年後就戛然而止。在誕下殘障的兒子後,安東妮娜也不幸過世。他的話曾令人無比心酸:「我在音樂學院是一位老師,並且必須非常努力的工作,從早到晚不停地教學,這一點也不有趣,事實上這是苦力。我自問為何要從事這麼辛苦的職業,因為我決心要成為一位演奏家,所以應該努力幾年以後才能擁有較自在的生活,專心致力於我所喜愛的作品」。

 

痛定思痛後,1882年他前往柏林繼續學習音樂,並立志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在那裡,他結識了當時已經相當出名的波蘭作曲家、指揮家莫裡茨·莫茲可夫斯基,後者將他引薦給音樂出版商雨果·波克。借著這個契機,帕德雷夫斯基與當時歐洲一流的音樂家開始有了接觸,其中包括約阿希姆、理查·施特勞斯、薩拉薩蒂、安東·魯賓斯坦等。這些大師也對他勉勵有加,魯賓斯坦就曾稱讚他:「你有光明的未來,有與生俱來的技巧」,而這無疑堅定了他成為職業演奏家的信念。

 

莫茲可夫斯基(1854-1925),猶太血統的波蘭裔德國作曲家、指揮家

1884年,在波蘭著名女演員海倫娜·莫耶斯卡的賞識和幫助下,帕德雷夫斯基來到另一個他渴望許久的音樂重鎮——維也納,追隨勃拉姆斯學習作曲,並成為著名鋼琴教師萊舍蒂茨基的學生。在他門下,帕德雷夫斯基基本功不足的問題被點破並逐一解決,從車爾尼練習曲開始學起,這個過程,對他日後的職業生涯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海倫娜·莫耶斯卡(1840-1909)

1888年,他在巴黎舉行的一場演奏會取得了轟動效應,每每到了結束時聽眾仍然覺得意猶未盡,要求加演。這讓很多人將他視為「蕭邦第二」,是未來波蘭鋼琴界的領頭羊。這種待遇,在他之前的19世紀獨奏家中,只有帕格尼尼和李斯特有過似曾相識的經歷。

此後,在歐洲開展巡演的同時,一批優秀作品也同時推出,如《a小調鋼琴協奏曲》、《G大調小步舞曲》等,本周四的節目中就包括這兩部作品。

1891年,在斯坦威公司的贊助下,帕德雷夫斯基前往美國展開巡迴演出,在130天中舉辦了107場的音樂會,名利雙收。他曾在巡演中某一周的三場音樂會中,演奏六套協奏曲,這大大超過了他的準備曲目,以至於在為此準備的過程中,每天的練習時間超過了17小時,終究順利完成了音樂會。當時曾有人打趣道,在美國,不管是大城還是小鎮,「只要有鋼琴的地方,就有帕德雷夫斯基的演奏會」。

 

帕德雷夫斯基1896年在美國

他的成就實至名歸。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對政治時局也時刻保持著極高的關注度。據說他每天在練習鋼琴和研究國際關係上花了同等的時間,能熟練地講七國語言,有著驚人的口才。19世紀末,他開始在紐約和萊比錫設立帕德雷夫斯基基金用以獎勵作曲家,1910年,為紀念蕭邦誕辰100周年,他在勒伏夫市出資建造了一座蕭邦紀念碑。同年,正值德波戰爭之格倫瓦爾德戰役500周年紀念,他也為紀念碑揭牌。

 

格倫瓦爾德戰役紀念碑

1913年,他和第二任妻子定居美國,但是也一刻不停地關心波蘭國內的政治局勢,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波蘭的復國運動也日益愈演愈烈。口才出眾、語言天賦極高的帕德雷夫斯基基於自己多年的積累,開展了一系列極具感染力的演講,並將音樂會的收入投入其中。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1918年波蘭也趁勢獨立,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1919年,帕德雷夫斯基成為波蘭第二共和國政府首位總理和外交部長,並代表波蘭出席凡爾賽會議,籤署和平條約。

 

帕德雷夫斯基與美國總統威爾遜

由於國內各種力量的衝突,他在不久後辭職,但依然對國家時政保持密切的關注。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79歲高齡的他擔任常駐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1939-1990,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被德國與蘇聯佔領後的流亡政府)議會議長,在各地演講,此時的身體狀況卻每況日下。

1941年,他在一場演講中受到風寒,患上肺炎,不久後在紐約逝世。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給予他最隆重的國葬,約有五千人參加葬禮,近三萬人在大街上為他送葬。按照他的遺願,他的心臟留在被他視為「第二故鄉」的美國,遺體則送回祖國波蘭安葬。

由此,在欣賞帕德雷夫斯基的作品時,我們或許可以著眼於他一生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從音樂中品味具有波蘭傳統的特質。創作於19世紀80年代《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他求學於維也納、向職業演奏家發起衝擊之時所寫,在華沙進行首演後,當時的著名樂評人、鋼琴家楊·克萊琴斯基曾寫道:「作品主題優美,第一部分充滿溫情,浪漫中富有詩意;作品結尾充滿激情,管弦樂團常與鋼琴巧妙融合在一起,而鋼琴獨奏也技巧精湛」。這部作品也將在周四、周六的節目中播出。

帕德萊夫斯基演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78轉黑膠唱片

由帕德萊夫斯基主編的蕭邦練習曲集

最後,從帕德雷夫斯基回到蕭邦,我們又不得不提另一部經典協奏曲——蕭邦的《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這是本周一、周二和周日將會放送的曲目,分別來自去年「蕭邦和他的歐洲音樂節」的開、閉幕音樂會。

蕭邦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人物,短短39年的生命中,卻留下了大量優秀的鋼琴作品,而其中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均為其早期創作。事實上,「第二」早於「第一」一年創作,只是晚三年出版。1829年創作《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時,蕭邦曾在給友人的信中提到:「我已經,這也許是我的不幸,找到了我的理想,我忠實而誠懇地崇拜著她。六個月過去了,我還沒有和我每夜夢到的人交換過一個字,當我想起她時,就創作了我協奏曲的慢板」。

 

康斯坦莎與蕭邦

無疑,信中的「她」成為了這個慢板樂章的靈感來源,這也正是蕭邦的初戀,他在音樂學院的同學康斯坦莎,一位女高音歌唱家。直至蕭邦去世,她才了解到此事,我們不如在這裡,體會作曲家對愛情的純真幻想、擔憂惆悵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音樂中有反差,有糾結,這才是生活的真實寫照。長假歸來,就讓我們用音樂來治療「節後綜合症」吧。

每天20:00,我們都會為您帶來一場空中音樂會,所有音樂會由歐洲廣播聯盟(EBU)授權提供。鎖定「947愛樂廳-歐洲現場」,就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FM94.7經典947。具體收聽辦法可參考本文底部。

2018蕭邦和他的歐洲國際音樂節系列

2019/2/11(周一)20:00放送

指揮:簡-盧克·汀  

貝多芬學院管弦樂團   

薩克斯:盧卡斯·迪斯科

鋼琴:西蒙·內林   

潘德列茨基《波洛涅茲》

德彪西  為薩克斯和管弦樂隊而作的《狂想曲》

蕭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德彪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比才《C大調交響曲》

2018蕭邦和他的歐洲國際音樂節系列

2019/2/12(周二)20:00放送

  

指揮:吉安安德烈·諾薩德 

歐盟青年交響樂團  

鋼琴:趙成珍

   

阿加塔·祖貝爾《焰火》

蕭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e小調第五交響曲》

2018蕭邦和他的歐洲國際音樂節系列

2019/2/13(周三)20:00放送

指揮:愛德華·加德納

卑爾根愛樂樂團   

鋼琴:利夫·奧韋·安茲涅斯

   

帕德雷夫斯基《降E大調序曲》

布裡頓《D大調鋼琴協奏曲》

西貝柳斯《D大調第二交響曲》

蕭邦《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

2018蕭邦和他的歐洲國際音樂節系列

2019/2/14(周四)20:00放送

   

指揮:雅切克·卡斯普契克

瓦索維亞交響樂團

鋼琴:鄧泰山

    

帕德雷夫斯基《降B大調悲歌》

帕德雷夫斯基《波蘭舞曲》

帕德雷夫斯基《降G大調旋律》

帕德雷夫斯基《降A大調傳說》

帕德雷夫斯基《降B大調夜曲》

帕德雷夫斯基《G大調小步舞曲》

帕德雷夫斯基《B大調克拉科維亞克幻想曲》

帕德雷夫斯基《a小調鋼琴協奏曲》

2018蕭邦和他的歐洲國際音樂節系列

2019/2/15(周五)20:00放送

指揮:米哈伊爾·普列特涅夫

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   

  小提琴:安娜·瑪利亞·斯塔斯凱維茨

   

米奇斯拉夫·卡洛維茨《小夜曲》

米奇斯拉夫·卡洛維茨《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米奇斯拉夫·卡洛維茨 交響詩《斯坦尼斯拉夫與安娜》

米奇斯拉夫·卡洛維茨《一個悲傷的故事》

2018蕭邦和他的歐洲國際音樂節系列

2019/2/16(周六)20:00放送

   

  指揮:格熱戈日·諾瓦克

英國皇家愛樂樂團

鋼琴:蓋裡克·奧爾森

鋼琴:班傑明·葛羅斯文諾

   

埃爾加  交響前奏曲《波洛尼亞》

帕德雷夫斯基《a小調鋼琴協奏曲》

米奇斯拉夫·卡洛維茨《e小調交響曲「重生」》

埃爾加《鋼琴協奏曲》第二部分

2018蕭邦和他的歐洲國際音樂節系列

2019/2/17(周日)20:00放送

 

指揮:雅切克·卡斯普契克

華沙愛樂樂團

  鋼琴:班傑明·葛羅斯文諾

鋼琴:雅拉·泰爾

   

亞歷山大·坦斯曼《波蘭狂想曲》

卡洛爾·拉特豪斯《鋼琴協奏曲》

蕭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撰文:x0

編輯:應玥

相關焦點

  • 【音樂電影】波蘭總統鋼琴家帕德雷夫斯基主演的電影《月光奏鳴曲》(太美了!)
    帕德雷夫斯基是20世紀初紅遍歐美的鋼琴家,在倫敦,還有人為他寫了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帕德雷夫斯基彈琴的時候》。他是世界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也是很活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1919年曾出任波蘭總理,併兼任外交部長。 帕德雷夫斯基在華沙音樂院跟隨斯特羅布爾、雅諾塔與施洛澤學習鋼琴,1878年畢業後留在音樂學院擔任鋼琴教員,後來取道柏林前維也納師從萊徹蒂茨基。
  • ​20210216【古典-管弦樂】帕德雷夫斯基:B小調交響曲,作品24「波羅尼亞」(24-96)
    20210216【古典-管弦樂】帕德雷夫斯基:B小調交響曲,作品24「波羅尼亞」(24-96)Bohdan Boguszewski
  • 肖賽選手告訴你,在波蘭想成為鋼琴家需要投入多少?
    波蘭的確有很多人從小學習鋼琴,但不一定每位都能成為鋼琴家。達到晉級肖賽第一輪級別的鋼琴家,除了天賦以後,還需要更多的對音樂的激情和多年的刻苦練習。在波蘭一臺品質比較高的鋼琴大約10萬茲羅提(約合人民幣17萬),就算買一臺舊琴也需要5萬茲羅提左右。但是對於學鋼琴的人來說,往往覺得一臺好點的鋼琴可以彈幾十年,也就不惜重金買好琴。不過在買琴的時候,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未來是否能成為鋼琴家。
  • 東莞莞城:文化周末上演波蘭國寶級鋼琴家獨奏音樂會
    文、圖/羊城派記者 餘曉玲 通訊員 陳雪庭 曾浩賢11月16日晚,東莞莞城文化周末劇場上演了「浪漫蕭邦——波蘭國寶級鋼琴家喬安娜鋼琴獨奏音樂會」,由世界上唯一錄製彈奏所有蕭邦音樂的鋼琴家——喬安娜·瓦烏麗諾維茨為文化周末的觀眾帶來一場浪漫的鋼琴音樂會。
  • 【明日上演】波蘭鋼琴家彼得·帕夫拉克音樂會--曲目公開
    1849年10月17日,著名的波蘭作曲家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 四處躲避,逃無可逃的波蘭鋼琴家被德國納粹軍官所拯救
    《鋼琴家》:四處躲避,逃無可逃的波蘭鋼琴家被德國納粹軍官所拯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經典二戰電影《鋼琴家》,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以一個猶太鋼琴家的視角去描述和見證了二戰的殘酷,呈現了一位鋼琴家在二戰中,顛沛流離,艱難生存的故事。
  • 鋼琴家齊柏絲坦丨阿格裡奇曾「自愧不如」.
    第八期:鋼琴家皮爾斯丨「彈琴就是跟朋友說話。」    第九期:鋼琴家魯賓斯坦丨他是「真正的蕭邦代言人」    第十期:波蘭鋼琴家齊默爾曼丨他永遠謙虛而自信,發出不凡的智慧光採。    第十一期:鋼琴家波格雷裡奇丨他對樂譜的忠誠遠不及對愛情    第十二期:俄羅斯鋼琴家涅高茲丨你應該趕緊讀讀他的兩本書    第十三期:鋼琴家吉列爾斯丨令人陶醉的俄羅斯原汁原味風格    第十四期:鋼琴家密拉·海絲丨一位哲學式的女鋼琴家!
  • 《鋼琴家》:要活著,然後才是鋼琴家
    影片是根據波蘭鋼琴家瓦列迪斯洛·席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席皮爾曼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臺做現場演奏。美妙的琴聲令德國軍官萌發了惻隱之心,他暗暗幫助席皮爾曼直到俄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影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之一就是:月光下,衣衫襤褸的席皮爾曼為德國軍官彈奏曲子。之前他是求生的螻蟻,但在這一刻,他有音樂,他是一個人,是高貴的鋼琴家。
  • 鋼琴家尼古拉耶娃丨她的巴赫與蕭士塔高維奇最值得借鑑
    第八期:鋼琴家皮爾斯丨「彈琴就是跟朋友說話。」    第九期:鋼琴家魯賓斯坦丨他是「真正的蕭邦代言人」    第十期:波蘭鋼琴家齊默爾曼丨他永遠謙虛而自信,發出不凡的智慧光採。    第十一期:鋼琴家波格雷裡奇丨他對樂譜的忠誠遠不及對愛情    第十二期:俄羅斯鋼琴家涅高茲丨你應該趕緊讀讀他的兩本書    第十三期:鋼琴家吉列爾斯丨令人陶醉的俄羅斯原汁原味風格    第十四期:鋼琴家密拉·海絲丨一位哲學式的女鋼琴家!
  • 波蘭一極右分子欲襲擊總統總理 排外是行兇動機
    波蘭挫敗一起針對總統、總理及內閣部長的恐怖襲擊圖謀。波蘭官員20日說,嫌疑人為極端民族主義者,深諳炸彈製造,多次前往襲擊目標議會大樓周邊「踩點」。  擬引爆裝4噸炸藥汽車  波蘭檢察官20日說,嫌疑人本月9日在克拉科夫市落網。
  • 中國 常德站《獻給琴童的夢幻鋼琴音樂會 》 陳學弘:實力派鋼琴家...
    金鐘獎中國音樂最高獎實力派金牌鋼琴家—陳學弘中國 波蘭兩國元首籤署的首屆北京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青年組冠軍、2017 中國音樂金鐘獎冠軍、蕭邦瑪祖卡最佳演奏獎、波蘭蕭邦音樂大學校長獎、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金獎
  • 鋼琴家魯普演奏特色簡析丨「他把刮鬍子的時間都用在練琴上了」?他為何要用帶靠背的椅子演奏?
    這種風格明顯地表現在第一樂章的響亮極強奏,及最後一個樂章的處理當中。尤其最後一個樂章說明了魯普是何以能贏得範·克萊本大賽首獎。不只是在高速彈奏時能保有像水晶般明晰的觸鍵,而且在最後的可畏八度音中,顯得特別大膽而光採,即便當今知名鋼琴家在此都刻意略去部份音符,以免彈奏時會影響速度。
  • 解讀電影《鋼琴家》中的蕭邦《夜曲》
    電影《鋼琴家》根據鋼琴家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而成,描寫了二戰期間,一名猶太鋼琴家的人生遭遇,冷靜客觀地反映出戰爭與和平、欲望與人性的衝突。該影片既沒有戰爭的場面,也沒有各種特技表演,而是由充滿藝術魅力的鋼琴音樂撐起,這也成為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  電影《鋼琴家》一上映便引起巨大反響,最終獲得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
  • 電影《鋼琴家》活在戰爭中的音樂天才
    『『在戰火硝煙下奏出生命之歌』』《鋼琴家》這部電影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
  • 二戰之後,波蘭還剩什麼?
    《鋼琴家》是由艾德裡安•布洛迪主演並於2002年上映的,講述的是二戰即將爆發之時,猶太民族遭到了德國納粹份子瘋狂迫害的故事。某評論更是美譽這部影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媲美《希特勒名單》。—斯皮曼(艾德裡安•布洛迪)瓦拉迪斯羅•斯皮曼(艾德裡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飾)是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師。
  • 電影《鋼琴家》
    鋼琴師劇情簡介史標曼(艾德裡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飾)是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師。美妙的琴聲令德國軍官萌發了惻隱之心,他暗暗幫助標曼直到俄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 鼓吹戰爭與仇恨的人都是瘋子—《鋼琴家》
    《鋼琴家》這個電影我早年間看的時候真是無比震撼,戰爭對個體以及集體的摧殘在這部電影中都體現的淋漓盡致,據說當年史匹柏找到《鋼琴家》這個電影的導演,想讓他拍《辛德勒的名單》,但這個導演最終沒有答應,就是因為他手上有《鋼琴家》這個劇本。兩部電影都是在訴說猶太人在二戰時的悲慘遭遇,但是從個體的角度出發,我個人認為《鋼琴家》更震撼一些。
  • 《鋼琴家》中一切的美好都被毀掉,鋼琴家是因什麼而活?
    電影是改編自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原著是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在劇中的席皮爾曼就是原型。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波蘭,席皮爾曼是波蘭的一個優秀鋼琴家,音樂家當他們還未被趕去一個地方居住時生活沒有什麼變化,席皮爾曼依然在波蘭電臺以及各種地方表壓彈鋼琴,直到納粹德軍頒發了一個針對猶太人的命令,所有猶太人出門要佩戴標記,就連住處也被歸納一個地區,然後被用牆圍起來至此以後他們仿佛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牲畜,沒有人會幫助他們,也沒有人會同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