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本周五(9月4日),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後文簡稱《姐姐》)的「成團之夜」,在一片歡呼聲和質疑聲中落下帷幕。但毋庸置疑的是,這是國產自製綜藝的一次成功嘗試。
走紅全網的《姐姐》所依託的不僅是精良的製作,其背後的資本運作及產業運營邏輯,至今依舊被人津津樂道。此外,節目中30位姐姐除了擁有出眾的藝術水平,部分姐姐出色的資本能力,同樣重新定義了「姐姐」的內涵。
乘風破浪的芒果超媒:開播80天,股價飛漲30%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最大贏家當屬製作方芒果超媒。
6月12日,《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日開播。就在當天,A股上市的芒果超媒股價直奔漲停,市值再度突破千億大關。7月13日,「姐姐」們完成第二次公演,節目的口碑到達巔峰的同時,當天,芒果超媒盤中觸及76.47元,同樣創歷史新高,總市值高達1315.53億元。
此後,雖然節目的好評度和熱度曾一度有所下探,但芒果超媒的股價「乘風破浪」卻是大勢所趨。截至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後的80天裡,芒果超媒的股價累計漲幅近30%。
8月26日,芒果超媒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芒果超媒營業收入達57.74億元,同比增長4.9%;淨利潤達到11.03億元,同比增長37.3%,其半年利潤已經直追去年全年。
芒果超媒亮眼的業績,《姐姐》同樣功不可沒。不同於當前大多數的自製節目。《姐姐》從一開始就被業界稱為「零宣發」。但與此同時,節目組至少吸引了13家廣告商,贊助收入高達5.46億元。節目的口碑還有效帶動了芒果TV的會員收入。「小投入、大製作、高收入」的模式無疑是吸睛又吸金。
值得一提的是,芒果超媒的崛起也並非偶然,今年上半年全網播放量排名前十的綜藝有八部都來自芒果TV,且基本都屬於自製。此前包括《明星大偵探》《妻子的浪漫旅行》《女兒們的戀愛》等播放量和口碑均不俗的自製綜藝均來自芒果超媒。
目前,芒果超媒已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文化傳媒公司。大部分券商研報強調,芒果超媒也是長視頻行業中最先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實現盈利的公司。其最高的市值已相當於美國上市的愛奇藝,約等於4個萬達電影、9個華策影視,11個華誼兄弟的體量。
資料顯示,芒果超媒的前身快樂購於2015年上市,當時是湖南臺下發展了10年之久的電視購物頻道,2013年其收入就達到30億人民幣,為湖南廣電旗下金鷹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姐姐」背後的資本格局
當然,《姐姐》背後的資本故事,顯然不止是芒果超媒的乘風破浪。全民狂歡的娛樂盛宴背後,同樣存在著商業的博弈。
以成功進入總決賽的兩位「姐姐」孟佳和王霏霏為例。兩人因為其共同的女團背景以及出眾的實力,頗受的觀眾歡迎。
但兩人在節目中的「命運」可謂是截然相反。「佳佳子」在節目中段被現場「浪花」意外投出了局。但在節目尾聲時,她被場外觀眾「復活」,最終「逆襲」成團。然而,一路順風順水的王霏霏,卻在「成團之夜」大意失荊州,意外地無緣成團。
「王霏霏沒有成團」也在這個周末成為了熱搜話題。在感嘆「劇本」跌宕起伏之外,兩位相同背景的「姐姐」背後不同的資本情況似乎是不容忽視的。
孟佳此前籤約的經紀公司是大名鼎鼎的「香蕉計劃」。當然,比這家公司名氣更響亮的是其幕後的老闆——「國民老公」王思聰。
2016年6月,從韓國歸來的孟佳在與前東家JYP合同到期後分道揚鑣。此後,她與「香蕉計劃」完成籤約,成為旗下藝人。
後來的故事廣為人知,被戲稱為「娛樂圈紀委」的王思聰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被列為「限高」人士,其「香蕉計劃」的7200萬股權遭到凍結。在其母親出手相「救」後。今年2月,王思聰勉強保住了他的產業。
2019年,同為韓國女團missA中國成員的王霏霏也回國了。而合同到期的她選擇籤約的是華誼兄弟——這正是芒果超媒在多個領域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否存在競業協議,後續成團是否存在障礙等一系列問題,雖不得而知,但也不得不加以考慮。
是扶一個約等於不存在的資本,還是捧紅競爭對手的資源?這道選擇題或許沒有擺到檯面上,但對千億市值的「巨無霸」芒果超媒來說,如何抉擇似乎一點都不難。
誰是最大的贏家?
另一方面 ,節目中30位「30+」的姐姐,在各自「三十而立」的年紀裡,也不僅僅只是「三十而已」。他們的資本運作能力也同樣不容小覷。
例如節目中霸氣十足的寧靜。其不僅僅是能力出眾,其商業「出圈」能力同樣一流。天眼查數據顯示,寧靜目前有2家持股的企業,其中一家名為廈門國電龍源電力發展。寧靜以1400萬出資額持股28%。該企業近年公布的資產情況顯示,其淨資產已達到1.4億元左右。
例如成團的張雨綺。這位高呼「姐有300億」的姐姐同樣資本實力雄厚。在此前的一場直播帶貨活動中,張雨綺將原本售價5000元左右、直播間售價4099元的手機,以3899元的價格售出。事後表示「虧的錢我補」。有媒體算了一筆帳,按照這一差價,當晚直播庫存1.4萬臺手機,張雨綺至少要補280萬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不完全統計,節目中30位姐姐中有13位成立了個人工作室。除了沒有查詢到公開代言合約記錄的7位姐姐,其餘23位姐姐在開播前就有超160款代言。人均幾乎有7個代言合約,領域涵蓋了護膚、美妝、時尚、食品、遊戲、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
此外,包括黃聖依、張萌在內的6位姐姐還在相關領域的進行了商業投資。而除了本業娛樂外,鄭希怡投資設立了美容院,許飛還開辦了私塾和莊園,其跨界運營能力同樣出色。
「寧靜為了看美女,張萌為了找演員。」在觀眾調侃之餘,不少節目中的姐姐們也確實不需要依賴於一場「秀」。這些「30+」的姐姐,她們的努力也遠不止是熒幕前的「唱跳」。其商業頭腦以及運作,同樣也為女性「30+」賦予了不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