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感冒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之分,普通感冒症狀輕,流行性感冒傳染性強。
中醫認為感冒是央風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感冒多屬實證,也有虛證,在治療時,首先要辨清是表實還是表虛。
一般發熱、無汗、怕冷、全身酸痛為表實發熱,出汗、怕風者為表虛。
實證感冒中風寒、風熱兩種證候最為常見。由於四時氣候的不同及人的體質原因,如梅雨季節溼氣重,夏季天氣炎熱,秋季乾燥,或者由於過量進食導致消化不良時,會出現夾溼、夾 暑、夾燥、夾食等不同的兼證。
風寒感冒的症狀為怕冷重,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酸痛,打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咽癢,咳嗽,咳稀白痰等。如夾溼多出現頭脹痛,身體酸痛沉重,胸悶,噁心,食慾減退退等症狀。
風熱感冒的症狀為發熱重,微怕風,可有出汗,頭痛,鼻塞,流黃鼻涕,咽痛,咳嗽,痰黃稠,口乾喜冷飲等。
如果夏季感冒夾暑,會出現高熱,出汗但體溫不降,心煩口渴,小便量少色黃等症狀。如果 患 者平時體質偏熱,受寒感冒後容易出現 表寒裡熱的證候,出現發熱,怕冷,無汗,頭痛,肢體酸痛,鼻塞,咽痛,咳嗽,咳黏稠白痰或黃痰。
2. 虛證感冒有氣虛、陽虛、血虛、陰虛的不同,除發熱、怕冷、頭痛及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外,氣虛感冒往往是低熱,自汗,氣短,乏力,語氣低;陽虛感冒怕冷明顯,多低熱或不發熱,無汗或自汗,出汗後怕冷更嚴重,面色白,四肢涼;血虛感冒面色萎黃,口唇、指甲色淡,有心慌,頭暈等症狀;陰虛感冒可有睡眠中盜汗,心煩,口乾咽燥,手足心熱,乾咳少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