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2日,《美麗島》雜誌社在臺北成立,由黃信介任發行人,許信良任社長,施明德任總經理,姚嘉文、林義雄任發行管理人,張俊宏仁總編輯,其成員幾乎涵蓋所有本土精英。
創辦《美麗島》的目的是「要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主張實行國會全面改選與地方首長改選」,旗下網羅了各派黨外人士。這一充滿異議色彩的政論刊物,銷量最多時達8萬冊,影響空前。
197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美麗島》雜誌在申請未獲得臺灣當局許可的情況下,仍組織遊行活動,被臺灣警方鎮壓,雙方發生嚴重衝突。事後,臺灣當局大規模收捕事件參與者,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等共152名黨外人士被抓捕。
臺灣當局決定用「軍事法庭」審訊此次事件。由於牽涉人員甚多,審訊受到國際傳媒、歐美政府、人權組織的高度關切。為使審判過程公平公開,當局開放島內外人士旁聽,並同意被告委託律師辯護。
被告方聞訊,開始積極延攬律師,但這又談何容易?
上世紀80年代的臺灣政治氛圍異常緊張,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對於參與美麗島案件辯護的15位臺灣律師來說,辦理美麗島這樣重大敏感的政治案,不但影響前途和業務,而且還時刻存在滅頂之災。
張德銘找到了陳水扁,這時剛到而立之年的陳水扁只是一名小有名氣的海商法律師。打慣了賺錢的經濟糾紛,面對這麼一個棘手的案件,阿扁雖有意但又不敢冒然應允。
陳水扁的老師表示反對,說吃力不討好,這個時候不要去接,如果去接,絕對會影響律師業務,現在當律師好不容易這麼賺錢,又這麼成功,如果接下來,很多人就不敢找你當顧問,也不敢把案件讓你辦。
躊躇不定的阿扁跟妻子吳淑珍商量此事,沒想到妻子大義凜然地說:「當一位律師,如果說要自私不敢站出來替他們辯護,那麼當律師還有什麼用呢?」
陳水扁經過幾番思想鬥爭,最終決定成為被告辯護律師團的一員,負責為主犯之一黃信介辯護。
相對而言,謝長廷的思想鬥爭就少得多。謝長廷1975年從日本留學返臺後,曾任林義雄、姚嘉文等人創辦的「中國比較法學會」秘書長,因此他當仁不讓地接受姚嘉文妻子周清玉的委託,擔任姚的辯護律師。
謝長廷當時跟家人說:「我們律師有的辯分屍案,有的辯強姦案,有的辯偷竊案,這個案件為什麼不能辯護呢?除了有風險外,沒有什麼理由啦。如果這個案件來了,我們律師不敢辯護,其實沒有資格再做律師。」
當年的「美麗島律師團」
在張德銘及陳繼盛兩位律師的努力下,為美麗島受難人組成15人的辯護律師團。他們是:尤清、江鵬堅、呂傳勝、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鄭勝助、高瑞錚、鄭慶隆、張火源、張政雄、金輔政、郭吉仁、鄭冠禮。
這群年輕律師第一次踏進景美的軍事法庭,他們站上火線,這是冒險,也是對自己命運的挑戰。他們讓自己生命的腳步,踏進與國民黨對抗的反對運動領域。
姚嘉文的辯護律師蘇貞昌指出,過去誰替二條一的叛亂犯辯護,就會被視為叛亂犯的同夥,成為下一個被告,他說:「姚嘉文律師為餘登發父子辯護,這次變成被告,我們為他們辯護,很可能就變成下一個被告。」雖然如此,他仍無畏地前往。
開明的蔣經國權衡再三,在1980年1月4日的《中央日報》上給事件定性:「高雄暴力案件的發生非常不幸,這是一樁『法律』案件,對於涉嫌分子自應『依法』秉公處理,尤其對於首、從應明確區分,毋枉毋縱。在高雄的暴力案件發生後,『政府』一定『依法』處理,今後不會影響我們推動『民主法治』的既定政策及決心。『民主法治』之路,是我們一定要走的路。」他堅持要好好開一次庭並全程錄像,使媒體有史以來第一次進入「軍事法庭」。
在開庭前當局為了緩解外界的非議,準許部分被捕者同家屬通信,派國民黨官員接見被捕家屬代表。被捕者的家屬同一些未被捕的黨外人士積極活動,他們組團環島慰問,並派出代表分別會見來臺訪問的女作家陳若曦、美國國會眾議員代表團成員等人,爭取更廣泛的支持。
1980年2月20日開始,一場備受矚目的審判開庭了,「警總軍法處」以叛亂罪起訴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姚嘉文、陳菊、呂秀蓮、林義雄等人,其他30多人則在一般法庭遭到起訴。
臺灣當局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公開審判該案,開放島內外人士旁聽。
在法庭的審訊期間,每一個被告都有機會陳述。施明德、黃信介等人把法庭變成了民主講壇而「大鳴大放」。
美麗島大審判有了這15位律師的參與,法庭審判成了執政者與反對者政治理念相互碰撞的舞臺。
辯護律師們明確指出所謂的「戒嚴令」本身就是非法、軍事法庭也沒有資格審理此案,應該不受理。
辯護律師還以長篇報告詳述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以致審訊本身形同公開的政治大辯論。報紙、電臺連續一周長篇累牘地報導大審情況,事無巨細,公布於眾。
其實,辯護律師們不僅僅為被告在辯護,而且也是在為整個臺灣地區的黨外運動做歷史性辯護。
媒體的廣泛報導,再一次展現了臺灣地區執政者與反對者的信念與力量衝突,讓臺灣民眾接受到民主的洗禮。這次大審其實是審判國民黨政府,《美麗島》雜誌未盡的事業,讓國民黨的「軍事審判」完成了。
根據蔣經國「不能有死刑」的指示,1980年4月18日,「軍事法庭」宣布判決結果:施明德處無期徒刑,黃信介處有期徒刑14年,姚嘉文、張宏俊、林義雄、林弘宣、呂秀蓮、陳菊等處12年有期徒刑。後黃信介改判10年,其餘六人為8年。此外,尚有三十餘名人士被控以公然聚眾施暴,其中一部分被處以1至3年的有期徒刑。
這次不尋常的辯護不僅成為律師們職業生涯的亮點,也成為很多人的人生轉折點。他們中很多人由此成為臺灣黨外運動的主角,尤以陳水扁與謝長廷為代表。這兩位出生貧寒的臺大法律系校友,都因幫「美麗島事件」打官司而名聲鵲起,由此開始走上了從政之路。之後他們同時當選臺北市議員並轉進「立法院」,成為民進黨新生代中最閃亮的兩顆政治明星,相互爭鋒。
美麗島大審判有了這15位律師的參與,法庭審判成了執政者與反對者政治理念相互碰撞的舞臺。審理期間,被告人在庭上陳訴其政治觀點,辯護律師亦詳述「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以致審理本身形同公開的政治大辯論,並且均刊登在報紙上。
辯護律師們明確指出所謂的「戒嚴令」本身就是非法、軍事法庭也沒有資格審理此案,應該不受理。其實,辯護律師們不僅僅為被告在辯護,而且也是在為整個黨外運動做歷史性的辯護。「軍事法庭」最終的判決結果:施明德處無期徒刑,黃信介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姚嘉文、張宏俊、林義雄、林弘宣、呂秀蓮、陳菊等處十二年有期徒刑。後黃信介改判十年,其餘六人為八年。此外,尚有三十餘名人士被控以公然聚眾施暴,其中一部分被處以一至三年的有期徒刑。
「美麗島事件」當事人接受臺當局「軍事法庭」審判。
👉👉👉袁滕飛視頻全網下架,《這個歷史挺靠譜》千萬別再禁了
美麗島案件的審理,再一次啟蒙了臺灣民眾,進一步激發臺灣民眾追求民主憲政的熱情,也讓美麗島案受刑人的家屬和辯護律師走到一起,成為80年代以後臺外黨外力量的中堅。以蔣經國為首的臺灣當局,在黨外力量的巨大壓力之下,順應民主憲政世界大潮,解除戒嚴,解除報禁,開放黨禁,臺灣地區終於送走了一黨獨裁的嚴冬,迎來了民主憲政的初春。
如今,臺灣已走上了民主憲政軌道,昔日的勇者陳水扁已成為民主憲政制度下的罪人,時代變遷總是讓人感慨不已,時代進步總是在必然中充滿了許多偶然,不論怎麼說,歷史都不應該忘記這十五位曾經勇敢過的律師。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袁騰飛視頻全網下架,《這個歷史挺靠譜》千萬別禁了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有白髮不要著急染,洗髮水換成它,白髮悄悄黑回來,還能防掉發!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韓國頭上扣下的」白泥「竟然是它?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被譽為千古第一邪書的《羅織經》,到底講的是什麼?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含一顆,2秒「爆珠」,5秒解決口臭!胃病、幽門螺桿菌都沒了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孩子死做10000道數學題,不如活讀這三本書!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保暖衣界的勞斯萊斯!德絨「自發熱」36.8℃恆溫內衣!讓你在寒風刺骨的冬日也風度翩翩!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2500年了,她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
點擊查看(順豐包郵)《小學生心理學漫畫》99%的小學生心理問題,看這套漫畫就能自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