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形式》,形式不重要,有家就好

2021-01-12 大佬八卦說

全劇畢,覺得起名家族的形式似乎不大切題,但這個題目真心吸引人,所以這次也沒看任何劇透就點進去了。一日既往稀飯日劇女主的裝扮,無論是女主葉菜子還是水源希子,甚至是裡頭的媽媽們,都是那麼精神爽朗,簡約時尚。印象最深的是不婚主義的男主,用近40年的繼續買了自己的城池,時刻按照日程本做自己已經計劃的事情,有自己的愛好。

生活健康又會下廚,性格臭卻生性溫柔,無論婚前婚後都擁有自己的空間,對生活有自己的態度,正式對婚姻如此從容才會等來相處舒服的葉菜子。女主葉菜子跟男主個性相似,從爭吵到惺惺相惜,無論對生活還是對工作都十分嚴格,不幽默不可愛卻是成熟知性,一改之前看過的大多日劇女主形象。

可以說這是一部不錯的現代婚姻題材劇集,不同人有不同的觀念,同一個人因為遇到不同的人也會使觀念慢慢改變。但無論怎樣大家都在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還有不得不提日本的職人精神,在本劇中也一直在滲透,文具公司的男主,對產品設計的改良以毫米來計,對生活物品的擺放以毫米來計,看著覺得龜毛,但這也是很多人鍾愛日本製造的原因。

咖啡公司的女主,對工作盡職盡責,對生活追求挑剔嚴謹,投訴自己喜愛的商家,目的不是為了找茬而是為了讓其進行產品改良滿足自己的需求,如果能正視醬紫消費者的意見,公司業績不上升都難吧。還有裡頭的人物關係,滿滿的溫暖,鄰裡間、同事間、父母間、兄弟間~是一部看著舒服的片子。

本劇的結局也說明,大介和葉菜子其實並不是排斥婚姻本身,而是對於這樣的獨身主義者來說,擁有充足的私人空間是生活不容置喙的基本原則所在,因此會綁架「絕對領域」的婚姻制度就成為了威脅自由的大忌——說到底,生兒育女、頤養天年的普通婚姻,也只不過是家族的眾多形式中,一種可供選擇的形式罷了。

隨著生活水準的日漸豐富,堅持傳統家庭觀念結婚生子重視家庭的人始終不在少數,但希望產生心靈契合才與另一半結合而不是滿足於將就湊合一生的所謂不婚主義者也漸漸的開始不再理會世俗的指責與嘲笑。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人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活著,不再苟且,不要再被強行限定婚姻和家族的形式。

相關焦點

  • 日劇推薦:《家族的形式》
    然後找《家族的形式》劇照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在接近兩百張官方劇照裡,竟然沒有一張男主香取慎吾的劇照。想了想終於反應過來,這是傑尼斯事務所的規定,就是任何媒體都不能免費使用事務所藝人的肖像寫真。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報導,涉及傑尼斯藝人的都會用黑框代替。
  • 《家族的形式》與日本文具
    吶,看過的太少還沒有辦法更好的總結,這次就《家族的形式》與「文具」與來說一點自己的想法吧:關注到這部劇是由於文具,男主香取慎吾在劇中扮演的大介所工作的單位如圖所示,它不是打孔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已經撕開的打孔恢復原狀,並堅固打孔,就是這樣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件文具,在《家族的形式
  • 【日劇原聲】《家族的形式》
    編輯 | 飛飛 · 音頻來源 |日劇《家族的形式》
  • 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關於家譜裡的字輩
    眾所周知,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起名形式,像老一輩很多人名字都是按家譜起的,父姓+中間的家譜,家長起好最後一個字就好了,這樣的起名方式挺簡單省事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卻不願用這種方式給寶寶起名了,這是為啥呢?
  • 推薦一部最喜歡的日劇《家族的形式》
    我想說以上都有資格被納入經典。但是如果只能推一部,如果就一部,那我要鄭重地告訴你去看這一部《家族ノカタチ》(家族的形式我以為那也是我最嚮往的生活形式。所以老爹剛出場那會兒,不自主地跟著男主一起咆哮:請你立刻退出我的安全區域!!老爹的奔放老派的行為舉止,和東京這座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城市格格不入,但他卻用最樸素的真誠打動了周圍人,順便給男主拓展了朋友圈,幫他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也是促成男女主走向一起的催化劑。
  • 婚姻不拘形式,只要終點是愛情就好
    其中,與傳統結婚最大的一個區別是:結婚後,夫妻兩頭走,對於妻子來說不存在娘家婆家,對於丈夫來說也少了自己家和丈母娘的麻煩,「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不是娶媳婦。」有一種搭夥過日子的既視感,不同的是這裡面多了愛情。讓人羨慕的「兩頭婚」江浙一帶的最先步入「兩頭婚」家庭的小夫妻,基本都來自獨生子女家庭。
  • 《家族的形式》 自我自愈的方式
    本次冬季日劇裡發掘了三部符合胃口的新劇,「嶽父大人」 「廢柴的我」 與這部 「家族的形式」,這三部分別對應的是蓮佛美莎子、深田恭子和上野樹裡(這麼一看,本季我都是因為女優而決定看劇)。日劇每部劇都有其各自的風格及所描繪的社會狀態與價值觀念,這三部除開「廢材」灌輸的價值觀非常正能量以外,「家族」在核心部分的渲染和現在社會主流展現的價值觀有著異常不同的個性與精彩。
  • 《總覺得鄰家更幸福》到底家族形式有那些?
    但是這戲讓我很驚訝的發現日本比起過去真心要開放寬容一點了對於家族的定義。因為這部戲給我展現了各式各樣(其實也就是四種啦)的家族形式。到底什麼才是家庭?相信最傳統的觀念就是一男一女再加上孩子。那同性戀人算不算一種家庭關係,沒有孩子算不算人生不完整?事實婚姻是不是一種家庭?
  • 日劇安利:《家族的形式》
    「我有我自己,我自己會照顧我自己。我的興趣和我自己享受,我的家有我一個人就夠了。不是一個人真的好嗎?而是一個人真好。」直擊靈魂的臺詞。每個人看劇時,總會有一枚特製的放大鏡,當你看到切中內心的對白劇情時,就會在心裡產生劇烈的沸騰。這部劇的劇名是家族的形式,什麼是家族的形式,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但是對於幸福的追求,我想是相同的。學會成長應當是我們追求幸福的正確方式。我始終相信,人是需要不斷成長的。
  • 《天道》人生是形式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道德經》有德行的人看不出德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別人,沒有德行的人害怕別人說他沒有德行,到處宣揚自己好人好事,善人形象。這就是人虛偽和狡黠的一面,德行不是形式主義,德行是修養、氣質、追求、信仰,就害怕滿嘴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
  • 《家族的形式》:家庭、婚姻,究竟是什麼呢?
    日劇冬季番陸續結尾,印象最深的還是《家族的形式》。非常流暢自然的劇情,平淡中流露真情實感。
  • 這才是「催婚劇」該有的樣子,滿分日劇《家族的形式》
    部屋君不禁想起了2016年的《家族的形式》,從沒一部劇的婚戀觀和自己如此相同(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寧缺毋濫,一個人生活也很好,但是也不要刻意封閉自己,當遇到合適的人,就一定不要錯過《家族的形式》前面幾集有非常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堅決不婚、不想和人多打交道的臺詞,當時就在國內網絡上引發了很大的共鳴。
  • 《家族的形式》這部日劇演出了我心中最理想的生活
    被AuCPA繁重複習任務壓著的我,忙裡偷閒刷了一部日劇《家族的形式》。
  • 日劇《家族的形式》│家族的羈絆,擁抱還是逃離?
    然而我兩個都沒看,一直在刷日劇《家族的形式》。(略有劇透,介意者可看完劇後再回來~)看到這裡,你會想,啊?昨天?太陽的後裔不是大結局很久很久很久了嗎?好吧,說實話,本文第一次編輯是4月15日。。。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巨輪在滾滾前進啊,同時碾壓一切,那些很重要的時刻,也就那樣過去了,再被人淡忘。
  • 丨《家族的形式》
    家族的形式》(家族ノカタチ),也有字幕組譯作《家庭的模樣》,但不管怎麼譯,講的都是家庭的存在形態,而這也是劇裡試圖探討的主要問題。單身的生活意味著寂寞與不快樂,娶妻生子,家中熱熱鬧鬧才是幸福所在。而大介這類人,習慣自己掌控生活中的一切,並對此感到知足快樂,不願,也無能去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根本無法適應共同生活。《家族的形式》劇中人物其實就是你我他,所以才能引發這麼巨大的共鳴。
  • 戒指的意義遠比形式更加重要
    昨天用微課的方式跟一百多位朋友分享了7種婚禮創意的思路,其中有一種方式叫《戒指的意義遠比形式更加重要》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
  • 戴晨:流程的機制比形式更重要
    這種組織並不意味著企業流程如何完善,所有的工作都有流程指揮,而是企業有一種機制,隨時隨地都能解決那些沒有流程的問題,並逐漸完善流程。華為將業務的指揮權從行政管理權中獨立出來,構成沿著流程指揮的獨立體系,使得業務流程不會被組織行政管理權所隔斷。這一變化也使得流程的形式、活動、運作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產生了許多新面貌。
  • 《家族的形式》家庭、婚姻,究竟是什麼呢?
    日本家長在孩子成年或工作結婚後幾乎完全不幹預他們的生活,家人間保持一定距離、一定的獨立。而本劇的男主人公大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離開老家燒津來到東京打拼,終於在39歲的時候,買下了屬於自己的公寓。他的獨身主義自然有其背景和自身原因。
  • 學習微積分要明白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所以才有形式運算
    學習微積分一定要明白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所以才有琳琅滿目的形式運算學習微積分最痛苦的莫過於各種形式的概念,極限有描述性定義,還有定量定義,連續性也有樸素直觀定義,還有各種各樣的定量定義,甚至極限定量定義本身就是來自於邏輯,導數也有y'和dy/
  • 遺囑有五種法定形式,注意事項最重要!
    那麼,被繼承人立遺囑時可以採用哪些形式?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籤名。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