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女神」,因奉獻與堅守而動人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慷慨中閨有健兒。由中宣部宣教局與國鐵集團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19年「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被譽為新天路「守護女神」的崔欣讓人眼前一亮。

奉獻的青春最美麗。為了拉林鐵路的早日完工,為了西藏地區的交通建設,為了西藏人民的幸福安康,崔欣不惜遠離故土,跨越六千裡路雲和月,勇赴被稱為「生命禁區」的青藏高原,為全長403公裡的鐵路線上軌枕「把脈號診」,為生產「快車道」嚴格把關。主動請纓的果敢,不讓鬚眉的豪邁,發自於看似柔弱的青春軀殼,皆因其中有奉獻的血液在奔流。恰如此,弱質纖纖頓生華光,平添美感。崔欣用義無反顧的付出,描繪出新天路上最美的風景。

堅守的靈魂最動人。為了實現當初的諾言,為了再現全國五一巾幗班組的輝煌,崔欣帶領著女子小分隊,決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克服呼吸不暢、胸悶氣喘等重重困難,經受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等種種考驗,面對近45萬根軌枕的巨量檢測任務,對每根軌枕上70多個檢測點進行纖悉無遺的檢測,最精細的點誤差甚至控制在1.5毫米以內。崔欣們用執著的堅守,書寫著雪域高原上動人的篇章。

平凡因奮鬥而精彩。軌枕的質量檢驗工作是枯燥的,也是平凡的。然而,平凡的工作,因奮鬥而綻放光彩,因追逐而充滿活力。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崔欣每天檢測軌枕1000餘根,曬出「高原紅」,磨成「鐵砂掌」,練就「火眼金睛」,將汗水與辛勞灑遍拉林鐵路項目已生產出的40萬餘根軌枕,出庫合格率達到100%。崔欣們一路奮進與追逐,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別樣的芳華。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創業維艱,奮鬥以成。既具備理論基礎,又不乏實踐經驗,既甘於奉獻,又勇于堅守,崔欣獲得新天路「守護女神」的美稱可謂實至名歸,而榮膺「最美鐵路人」更是對她辛勤工作和不息奮鬥的充分肯定。如千萬朵小浪花的其中一朵,崔欣只是千萬鐵路人的其中一員。千千萬萬的鐵路人,堅守於各自的崗位,奮鬥於生產的一線,堅持復工復產,堅持疫情防控,共奏新時代的最美樂章。(李研宇)

相關焦點

  • 【節日我在崗】一如既往堅守崗位 始終如一守護平安
    【節日我在崗】一如既往堅守崗位 始終如一守護平安 2020-10-05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輔警王燦峰:堅守交通崗 守護身後城
    他先後在惠安交警大隊的三個中隊工作過,無論是輔助民警處理事故,還是維持路面交通秩序,他始終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惠安交警承擔著守衛進入縣城交通卡口的重要任務,這其中惠安南高速卡口疫情防控檢查站是鎮守惠安縣城的重要輸入口之一,王燦峰所在的交警螺城中隊被安排在此守護。
  • 常德經萬和物業堅守一線守護萬家燈火
    常德市經萬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一線工作崗位的員工用擔當與奉獻,默默堅守在崗位一線,守護萬家燈火。天剛放亮,經萬和物業公司安保人員列隊待命。2019年2月4日早晨7點,經萬和公司旗下湘雅常德醫院、沙灘公園、大小河街等項目安保隊員開始集結待命等待換班,此時,天正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天還未放亮,寒風刺骨。
  • 人生的「工程圖」上,堅守愛與奉獻的坐標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生的「工程圖」上,堅守愛與奉獻的坐標&nbsp&nbsp&nbsp&nbsp——
  • 因愛「泉」愈,理膚泉用心守護白衣天使
    無論何時何地,白衣天使總辛勤奔走於前線,危難時刻逆行而上,他們用無私愛心和辛勞堅守,換來了如今的春暖花開。作為致力於皮膚學研究和全球皮膚學專家推薦的護膚品牌,理膚泉一直以來在全球範圍內與醫護人員保持著緊密合作和溝通,值此5.12國際護士節,理膚泉以愛的名義,致敬所有醫護人員!
  • 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衝鋒在前履職盡責
    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衝鋒在前履職盡責 2020-10-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因愛守護,從心出發——營養到心靈,雀巢母嬰關愛常伴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可愛可敬的「婦幼天使們」始終堅守崗位,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愛與力量」。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與雀巢母嬰聯合開展的「因愛守護——關愛婦幼天使公益項目」始終關注醫護群體。從營養到心靈,雀巢母嬰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奮戰在一線的「婦幼天使」。「婦幼天使」能量加油站為醫護人員保障營養善良而偉大的「婦幼天使」值得我們致敬。
  • 【堅守與奉獻】捂在懷裡的測溫槍
    【堅守與奉獻】記錄奮戰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一線的那些人和事 捂在懷裡的測溫槍 新疆網訊(記者王暢彤)1月6日19時,烏魯木齊市人民電影院的大門外,工作人員楊金忠正在引導前來觀影的市民間隔一米,
  • 祁連山的守護者李曉紅:堅守關卡20年 默默奉獻從不喊苦
    堅守關卡20年 默默奉獻從不喊苦她,是祁連山的守護者  酒泉市肅州區東洞鎮瓷窯口村坐落於祁連山腳下,在此設立的東洞瓷窯口檢疫站是人們進山必經的一個「卡口」。1999年,年僅27歲的李曉紅接過上一任守護員的「接力棒」,默默無聞地在這裡堅守了20年。由於村子裡常年缺水,2006年大部分住戶搬到了東洞鎮集鎮,可李曉紅一家的房子就蓋在了檢疫站旁邊。鼠疫高發時節,她吃住都在檢疫站,寸步不離。  自從守護「卡口」後,她每年有8個月要待在瓷窯口檢疫站。
  • 用愛溫暖和守護 5.12護士節 她(他)們依舊在堅守
    她們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在各自崗位,她們是守衛人民健康的堅實基石。2020年的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危難關頭,她們舍小家顧大家,以滿腔的熱情和一顆赤誠之心,堅守在沂蒙、江城兩座抗疫陣地,用她們的豪情與擔當,溫暖了兩座城!5.12國際護士節,記者走進臨沂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近距離感受這群可親可敬可愛的人!
  • 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服務當地民眾 白衣執甲,用奉獻詮釋...
    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中非友好互信在團結抗疫中更加牢固。「有中國醫生守護身邊,是我們的福分」「中國醫生在哪兒?我得向他道謝!」
  • 【道德力量】樊書偉:堅守平凡崗位奉獻無悔人生
    【道德力量】樊書偉:堅守平凡崗位奉獻無悔人生 2020-12-21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錢七虎:人生的「工程圖」上,堅守愛與奉獻的坐標
    到2020年,他為中國國防事業和軍事科技攻關奉獻了整整60年。  在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名單中,「全國敬業奉獻模範」錢七虎的名字赫然在列。一個甲子的時光,他在中國軍事防護戰線上繪製了無數工程圖,主持攻克了無數軍事科技難關,護佑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在自己人生的「工程圖」上,他始終堅定不移守護著三個坐標:中國共產黨員,中國軍事工程科學家,中國人民的兒子。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40餘年的堅守,用奉獻詮釋援邊支教老師的大愛
    而40餘年的堅守,張桂梅老師用奉獻詮釋了一位援邊支教老師的大愛。  張桂梅老師用40多年的堅守,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奉獻。今年63歲的張桂梅老師,也曾有過舒適安逸的生活。而40餘年的堅守,張老師更是用行動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奉獻。  張老師的奉獻就是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將自己的一片愛心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張老師曾經也有過夢想,她說:「我想辦一所不收費的女子高中,把山裡的女孩子都找來讀書。這是我的夢想。」
  • 「凝視武漢」(6)守望的奉獻:堅守家中,也是勇敢戰士
    廣大群眾堅守在家,在另一條戰線上,與白衣戰士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有感於此,湖北省「五個一工程」一等獎獲得者劉傳鐵,筆隨心走,1月28日(正月初三)深夜在武漢寫就長詩《守望的奉獻——致堅守家中的人們》。
  • 北京西城:他們堅守社區一線 深深小巷中守護百姓平安
    每天,我們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雖然口罩擋住了汗水和微笑,但我們能聽到那一聲聲問候和囑託,他們是堅守社區一線的戰士,在深深小巷,守護著百姓的平安。   社區書記姐妹花   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街道,19個社區的社區書記都是女同志,疫情防控期間,她們用忙碌的身影書寫著一線「戰役者」的堅守。
  • 韓劇司祭,堅守信仰才能祛除邪惡,守護想守護的人!
    643的負責人文神父作為643組織的負責人,文神父冷靜果斷,幫助一些面臨絕境的人,這屆643的成員便是文神父組建起來的,如具警官、申美妍、吳神父等,他們都曾面臨人生絕境,最終被文神父拯救,所以當文神父因自我犧牲死亡時,幾乎接近奔潰的申代表就表達了她的想法
  • 吳新旺:不忘初心,奉獻敬業
    近日,吳院長因腿疼的老毛病發作,導致行走困難,但是他沒有因為腿疼而耽誤工作。他一直帶病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做好科室管理、查房的同時,他還堅持出門診、走訪病人。他的心中始終裝著病人,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司乘人員的「守護女神」
    她,在疫情當前不退縮堅守在高速服務區防疫第一線積極作為拉起一道道「防線」她就是浦城大湖嶺服務區負責人黃翠芝「師傅,謝謝您的配合今年是黃翠芝在大湖嶺服務區工作的第10個年頭,也是第9次堅守在春運服務保障的第一線,作為服務區負責人黃翠芝以身作則站在防疫工作最前沿,與區內員工共同守護好服務區,為司乘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 王宇:帶病堅守崗位 忘我敬業奉獻
    雖然罹患多種疾病,但常年以來他始終堅守在崗。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掠的時候,他同年輕民警一樣堅守在卡點,檢查通行車輛、核查過往人員……今年8月,他被檢查出患上了瀰漫大B細胞性淋巴瘤,這個被同事、鄉親們親切稱呼為「宇哥」卻倒在了抗疫一線,住進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