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古蓮花池 保定城內消逝的一條小胡同 如今仍有古韻

2021-01-18 記錄保定府

前些日子閒逛菊胡同,無意中走進一條短巷,兩側建築古香古色,徑直到盡頭是一扇木柵欄門,門內即是蓮池園區。近日翻讀一張舊地圖,發現菊胡同北向,蓮池後身的『松鶴園』,貌似就是此巷。

古蓮花池後身,不知哪年拆建成一片仿古私人別墅。其中還有的門口掛上「蓮池書院」的招牌。只是不太清楚真正的身份。不過從建築風格和做工來看,總體還是相當有水準的。門樓、門墩和雕梁畫棟,看起來挺精緻的。

這是另一處叫做「蓮藏」的宅院。兩側的仿古建築雖是新建,仍能感受到幾分靜謐與悠然。

老街終歸沒留下什麼痕跡,只能在舊地懷念一番了。雖然風貌全無,還是建議對於老街巷,可立碑牌等,通過文字的方式呈現一下咱們保定的地名文化。

松鶴園,名字很雅致的一條胡同。蓮池裡確有『鶴柴』,曾飼養仙鶴,松竹花卉自然也是遍地可尋。

這是九十年代松鶴園拆遷之前的一張舊照。胡同口貼著松鶴園的銘牌,往南看,菊胡同的一處很有韻味的宅院映入眼帘。

松鶴園原本是菊胡同西段北向一條長約60米的死胡同,此巷西側原是蓮池後園,因種有松竹花卉,飼養仙鶴等動物而得名。如今,連同菊胡同北側一併拆建起仿古建築住宅區。

早先遍布古城濃鬱的胡同風貌,是老保定的味道。曾經隨處可見的門樓和瓦飾,如今難尋了。

相關焦點

  • 保定點滴
    時至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古蓮花池才得以重建;古蓮花池其前身名曰雪香園,位於保定城內,當時已是一片廢墟。時任保州(今保定)都元帥張柔是降蒙金將,由滿城移駐保州率部重建保州城,其重建工程浩大曆時數載,營造工程設計者毛正卿、賈輔、苑德本為當地名士,對南宋宮廷營造頗有建樹。其工程直至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才竣工修成。
  • 保定古城西門外 護城河畔朱家園 有兩處元明時期的遺蹟
    最近保定的馬路市場拆的有點快,北河沿打響頭一炮,接著輪到朱家園。之後雙彩街、帥府胡同、小集街、中華路、先鋒街的清理工作也陸續開始了。跟著城管逛保定的節奏有點跟不上了!今天咱們聊聊最近剛拆完的朱家園。如今隨著居民樓和商業區的建設,朱家園指代範圍有所減小。朱家園在保定似乎名氣不大。大概有幾個原因,首先朱家園雖然在大西門外的鬧市區,但因為受限於護城河,並且往西和往南也沒有大路口,相對來說比較封閉。此外,朱家園自古以來就相對冷僻。在民國年間,只有鄰近西關大街附近有少許商戶,其餘多為菜地。朱家園總體來說不太起眼,也難怪有些保定當地人也不甚了解。
  • 保定的藝人真是膽大包天,居然敢給慈禧雕刻「蓮葉託桃」來譏諷她
    我生活在古城保定,有客人來,我都邀請他們一遊市中心的古蓮花池,尤其是夏日,自己一個人也常被那古園林裡的碧葉所吸引呢。蓮池不大,古意盎然,碑刻、亭閣、假山、石甬,都不知歷經多少年的風雨,而新綻的蓮花雖然鮮潤,卻天生一副莊重的姿態,如雕刻一般的花朵梗葉皆古香古色,徜徉其間,不由人不發一些幽思暗念哦。
  • 故事裡的保定 | 國家一級文物——田琬德政碑
    古蓮花池內碑刻眾多,是河北省著名的碑群地之一。今天介紹的這通碑刻是國家一級文物——《田琬德政碑》。該碑立於水東樓南,碑高333釐米,寬120釐米,厚36釐米。刻於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集賢院學士徐安貞撰文,逸土蘇靈芝書丹並篆額,太原王希貞刻石。碑額篆書「大唐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碑文字體為行書,二十九行,每行六十字。
  • 河北保定老街巷遊記:唐家胡同是哪個唐家?第一客棧何來「第一」
    常將每日的晨跑地點鎖定在古城保定的大街小巷當中。因為,每一條老街巷仿佛就是一本散發著書香氣的線裝古籍——古樸的門樓宅院、厚重的小街巷道……無一不讓人賞心悅目。在遊走的過程中也一直在想:這些老街小巷豈止是一條街道,更多的是一個概念、一段歷史,更是一個符號、一種文化。
  • 老保定的衙門——民國前期保定城內的省、道、縣行政機關
    2道級機關1912年冬,在北京的北洋政府開始對地方建制重新設計,同年裁撤了各府所在地的縣,謂之「裁縣留府」,因此保定城內的清苑縣被撤銷,原縣域直接歸保定府管轄。只過了幾個月,至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又公布《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其中命令全國廢除府一級建制,在省、縣之間原來的府改名為道。
  • 老保定的衙門——清河道在保定的三處衙署
    清河道所管理的下屬官員包括保定河捕同知一人,正定糧馬河通判一人,分汛翼州、祁州、安州管河州判各一人,武強、隆平、寧晉兼河務知縣各一人,清苑、高陽、新安、安肅管河縣丞各一人,保定、任丘、唐縣管河主簿各一人。直隸清河道署在保定曾先後有三個辦公地點。據清同治《清苑縣誌》載:「分巡清河道署在府治東,舊為大名道,雍正四年改設,移駐省城。」
  • 河北保定帥府胡同:別看只剩兩處遺存,但承載的歷史記憶卻有很多
    清晨遊走在保定帥府胡同北頭,立刻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了——這裡應該是一處早市市場,攤位經濟在這裡得到了極好的展現(見下圖)。也有買、也有賣……一派熱鬧的情形。而相比於北頭,南頭臨近西大街這裡就安靜多了。在老保定的所有街巷、胡同中,帥府胡同無疑是極具歷史意義的。
  • 保定13條公交線路臨時繞行
    ●永華大街施工期間繞行方案1、永華大街三豐路至裕華路路段,受影響的線路有19路、32路、39路、66路。19路:在裕華路保百大樓站後,沿裕華路經蓮池大街後單向循環天威路、長城大街、三豐路、蓮池大街返程。繞行期間臨時增加裕華路古蓮花池站、蓮池大街鐘樓商廈站(往返)、蓮池大街三豐路口站(東側)、南關小學站(東側)、南關大橋站(東側)。
  • 因道路施工 保定13條公交線路有變
    繞行期間臨時增加裕華路古蓮花池站,蓮池大街鐘樓商廈站(往返)、蓮池大街三豐路口站(東側)、南關小學站(東側)、南關大橋站(東側)。32路自裕華路保百大樓站後沿裕華路轉蓮池大街後回原線路行駛。繞行期間臨時增加裕華路古蓮花池站,蓮池大街鐘樓商廈站、南關大橋站、南關小學站、蓮池大街三豐路口站。39路自永華大街動物園東門站轉天威路經蓮池大街後回裕華路原線路行駛。
  • 老保定的衙門——保定為何曾稱「四衙同城」
    再加上那時還有眾多的軍隊衙署充斥在城內,足見昔日保定城內衙門林立的景象,使這座城市充滿著濃濃的政治氛圍和權力氣息,也襯託出這座城市非同一般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使保定城成了清代城市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直 隸 省 級 衙 署清代省一級的最高行政官員是總督和巡撫。督、撫之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
  • 時光帶你吃遍保定.——保定吃喝攻略.
    餛飩崔。競秀公園北門對面一條小胡同裡。壹撈。天鵝路和陽光大街交叉口東北角路東。吃火鍋我還是喜歡他們家。有好幾家店,這個離我比較近。偶遇一家足球裝飾的乾鍋牛肉店,對於一個減肥中的人來說,簡直就是饕餮盛宴。語言已經不能形容味蕾的感覺。第一口就燙到舌頭。但是牛肉的肉質真心很鮮,可以要配菜,加在一起。店裡掛的是與足球有關的東西,很年輕有活力的一家店。我最喜歡牛肉。我決定以後饞肉的時候,我就去他們家了。
  • 走進河北,保定的飲食文化
    保定最具代表的傳統美食有驢肉火燒、李鴻章燴菜、白運章包子、白肉罩火燒、大慈閣醬菜、馬家老雞鋪滷雞、高碑店豆腐絲、白洋澱魚宴、安國藥膳等,這些久負盛名的美食,既有本土特色,又兼容天下食風,是到保定旅遊不可錯過的美味。大慈閣醬菜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是古城保定的象徵。
  • 珍貴的80年代保定老照片 依稀可見當年繁華景象
    保定,這座城市與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歷來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門」,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 這裡有770多年前的古蓮花池,還有「蓮漪夏豔」的美麗景觀
    哈嘍,大家好,我是美麗可愛的小編,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保定的蓮池北大街。您如果逛遍了保定市的蓮池北大街,從這條街上就可以看到保定的發展是多麼的快速。首先來到了這條街,小編突然感覺有些餓了,因為一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吃飯呢。
  • 保定小集街,一條有故事的街
    保定小集街,一條有故事的街。——直隸尚書房推薦閱讀小集街農貿市場憶舊1961年三年生活困難時期,國家對糧食、蔬菜實行統購統銷,購糧要用糧證、糧票,購副食品用副食證。經濟形勢好轉了以後,為了緩解生活物資短缺,改善百姓生活,政府有計劃有秩序地開放了農貿市場,放鬆了對糧食的限購。小集前街西邊建起了保定第一個農貿市場。1961年我高考落榜,受聘北市區稅務所(北市區稅務局前身)做協稅員。
  • 池底古村落——博陵寨 那片濃濃的鄉愁
    池底古村落 池底村,又名「博陵寨」,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陳村鄉,距鄉政府5公裡,距澠池縣城2公裡。池底寨其實是一個土臺子,三五米高,寨牆四周為護城河。北邊、東邊是天然衝積溝,西邊、南邊則多是人工開挖的壕溝,這樣池底寨就形成了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的格局。一條發源於村西的小河(澠水支流)經繞村北、村東的寨壕,一年四季潺潺流淌,春夏蛙聲一片,孩子們常常在小河裡捕魚捉蟹。小河兩邊是稻田和菜地,稻菽翻浪,瓜果飄香。
  • 咱保定才有的正宗老字號!還不知道的,別說咱倆是老鄉~
    保定有三寶,鐵球、醬菜、春不老。據了解,保定槐茂醬園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1671年,由北京金魚胡同遷來保定的趙氏夫婦,用幾口大缸在西大街從事醬業,專營醬菜和面醬。因店旁有一株古槐而取名「槐茂」。借喻買賣像古槐一樣枝葉茂盛,買賣興隆。
  • 北洋時代的「蓮花」,被成功復活,它和現代的蓮花有何不同
    眾所周知,七月到八月中旬是荷花開得最美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去河邊賞荷消暑,但各位讀者,你們是否知道,北洋時代的蓮花已被成功復活,它究竟和現代的蓮花有何不同呢?為何專家會說:100年的時間都哪去了。(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