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點滴

2021-02-28 燕然搦管

蕩盡千古風雲、太行東麓原是一片澤國,曾幾何時黃河北行衝入渤海,留下冀中平原千裡溼地。唐虞時代保定周邊環水、形似長靴,故名靴城。周武王滅商、兵不血刃設上谷治署貶去燕侯。

靴城地處京津冀要衝,太行東麓,位於京畿門戶、面南背北,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經三千多年的風雨滄桑,保定曾歷燕國、中山國、後燕都府之闕、皇門重地;湧現出燕趙名士不勝枚舉,荊軻、劉備、趙匡胤、祖衝之、酈道元等歷史人物聞名遐邇。

何為保定?其名與京師相伴而生,保定取自「保大都一方平靜,安定天下」之意,歷來為京畿要道「首善之區、都南門戶」;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兩宋、遼金以來南北對峙,北宋時期保定據前沿關鎖與契丹共創白溝互市百年。南宋「紹興議和」之後,宋、金以淮河為界,保定府在金人統治下曾歷數十年之久。時至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古蓮花池才得以重建;古蓮花池其前身名曰雪香園,位於保定城內,當時已是一片廢墟。時任保州(今保定)都元帥張柔是降蒙金將,由滿城移駐保州率部重建保州城,其重建工程浩大曆時數載,營造工程設計者毛正卿、賈輔、苑德本為當地名士,對南宋宮廷營造頗有建樹。其工程直至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才竣工修成。元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又重修河道將保州城西一畝泉、雞矩泉水引入城內,在泉水緩流逶迤之處,建有四座園林:西曰種香,北曰芳潤,南曰雪香,東曰壽春,雪香園即古蓮花池。

步入古蓮花池正門,其前庭開闊,右側闢一方庭院陳列碑刻,文苑鐫刻百世流芳。正對園門處立有一面假山替代照壁,又名春午坡,兩側有長廊維繫,分東西兩路環湖而行。假山背後,青松挺秀、修竹滴翠,掩映其間的是一座牌坊,其牌樓坐南朝北,為三門四柱歇山式建築,朱漆彩繪、高約10米;匾額題字「古蓮花池」,為民國年間大總統徐世昌所書。兩側欄額題有「滌翠「、「搖紅」,狀寫園內「茂樹蔥鬱、異卉芬蒨」,烘託其背書「蓮漪夏豔」四字。

蓮池內正直蓮花怒放之時,朵朵蓮花映日紅,層層荷葉疊錦繡。蓮池以中心島為界分為南北兩塘,維繫其間的東西二渠蜿蜒曲折溝通兩塘池水。南塘呈半月形,峭壁環峙、松柏滴翠,玉石堆岸湧流泉;北塘呈不規則矩形,亭臺挺秀、拱橋如虹,楊柳垂絲觀錦鯉。沿東岸一路走來,經水東樓、含滄亭、篇留洞等處,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山石堆砌間盡顯玲瓏剔透,青藤盤曲下靜觀荷塘秀色。

相傳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賈輔在雪香園北側比鄰宅第前修建萬卷書樓,珍藏從各地收集圖書萬卷。如今站在書樓前憑欄遠望,北塘宛虹橋畔風吹楊柳曲水逶迤,猶如「蜺帶」;南塘滿池荷花、白蓮映日,恰似一塘碧水披「霞衣」。南北荷塘園林之美以水為勝,因蓮築池,山環水繞、以水襯山,山水之間望斷蓬萊仙境。繼續沿岸環塘前行是北草堂、萬卷樓至高芬閣下,可見蕊幢精舍內陳列有絲竹管弦禮樂大般,編鐘、首鼓之上題有「斯文在茲」橫幅,彰顯禮儀之幫垂範千古韶樂;也許文脈相傳的真諦就蘊含在韻律之間,層次分明地再現了禮儀之下的窘困。

時至明萬曆四年(公元1587年),保定知府查志隆在原建規模上整修擴建,收買民房、拆除巷坊,改建為廊廡、水廬之趣裝點園林;盡顯瀟湘情趣,冠以「蓮漪夏豔」之美。

古蓮花池與保定府署相隔咫尺,其左側百步之餘便能望見轅門前聳立的刁鬥,雖早已不見昔日飄擺的經蕃,但其威武雄壯的氣勢依然蕩人魂魄。走入府衙內,可見「公生明」的石刻碑文與九州同運,彰顯出亙古不變的泰然。六部格局清晰如初、尚能看到初始規模;如今已闢為展覽廳,展示清初以來朝服及官房器具等物,述說直隸府衙昔日的輝煌。直隸總督署,又稱直隸總督部院,為中國現存完整的省級衙署。其原建於元代,明初曾為保定府衙,明永樂年間改為大寧都司署,清初更名為參將署。清雍正八年 (公元1730年)擴建為總督署,設直隸總督;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濃縮清王朝歷代都府之一斑,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就有66任之多,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直到1909年清朝末代皇帝遜位才被廢止。

步入正殿、其規模超出行省規制,再現了當初總督署大堂形制。正堂五開間、長22米,進深10米,高9米,堂前抱廈三庭,露臺寬闊,為總督署主體建築。大堂內通體油飾黑色為基調,頗據森嚴肅穆之感;大堂正中屏風繪有丹頂鶴及海潮日出景象,大寫一品文職大員圖形;上懸「烙恭首牧」匾額,為雍正皇帝親筆御書。室內陳列公案、浩封架、職銜牌、萬民傘及車轎等物,為總督辦公所用及出巡儀仗之具。大堂明柱之上抱柱楹聯,為直隸總督李鴻章70大壽時光緒皇帝及慈禧皇太后所賜聯匾,彰顯直隸首府之臣、其位舉足輕重。當時地處京師門戶的保定府改稱「直隸省」。所轄區域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及山東、山西、河南、遼寧、內蒙古東部,為清初全國八督之首。因此當時有「三資輔為政,屏藩衛帝京」之說,直隸總督統兵保衛京師可謂震懾四方、位高權重。

府衙庭院內植有數十株粗狀檜柏鬱鬱蔥蔥,每逢冬季數百隻貓頭鷹棲息其上,「古柏群鷹」之奇堪稱一景。以樹相隔,衙署內分東、中、西三路甬道,其主體建在南北向中軸線上,中路包括大門、儀門、正堂、二堂、官邸、上房等建築,並有左右耳房、廂房,配置嚴禁;東西兩路輔助建築有花廳、幕府院及後花園,均布青瓦頂、坊式硬山模式,盡顯其北方典型衙署建築格局。

保定大悲閣位於古城中心,佛寺建在鬧市極為少見。大悲閣坐北朝南,山門正對裕華路,其左側原是三條小街拓寬後形成十字街巷;如今提法司街、炮臺街、光園街等窄巷已有名無實。

大悲閣也是深居鬧市中的一方淨土,「不染菩提雲外出,行慈般若市中懸。」雖說前庭不算開闊,但三排石階依次上延,感覺上行的步履越發虔誠;「大悲閣」紅牆青瓦、重簷三層,山門上懸酞青藍底雕花牌匾,上書金字「真覺禪寺」。穿過山門,就是天王殿,咫尺之間,鬥起三層樓宇中懸豎匾,「大悲閣」三個鎏金大字分外遒勁、彰顯出殿前頓悟的寬容;樓閣高聳映襯藍天祥雲,直衝九霄的瑞彩融入山河。

正殿基座漢白玉砌成22級臺階平分左右人字階梯上行,兩側分別設有鐘鼓樓。緣階而上閣樓高約九丈九,有「市閣凌霄」之美稱;「燕市珠樓樹梢看,祗園金閣碧雲端。」

步入閣內、正中供奉五米多高的木雕神像,蓮花須彌臺上矗立觀世音大士慈眉善目、神態安然,大慈大悲的千手千眼菩薩像佛法無邊、普度眾生。仰望神像你會感到菩薩那慈祥的眼神正望著你,驀然間使你遠離孽業、令你心生善念,從其善緣、求得寬恕。傳說大悲閣建寺,也許就是讓百姓能從心理上接受善緣?頓悟真覺、修來世、以度今生!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拔都」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蔡國公。這位戎馬一生、驍勇善戰的「都元帥」,晚年敬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此修建佛寺大慈閣,請來一位真覺禪師,主持營造事宜。

寺院落成後,大家懇請真覺禪師留下來,住進樓閣後面的僧房;待禪師圓寂後,寺院山門懸掛起「真覺禪寺」的匾額,只為紀念禪師的善舉,所以後人稱大慈閣為真覺禪寺。

大悲閣後身臨街有個後門,這座廟坐南朝北在國內可謂絕無僅有。為什麼坐南朝北呢?北城門正對通往京城的大道,南來舉子前來敬佛卻迎其背像大為不吉,後迎請關公關老爺護法,寺廟後門即成為關帝廟正門,關老爺坐北朝南面對南來的舉子大吉大利,保佑進京趕考舉子高中喜登龍門,據說十分靈驗;關帝廟雖說方圓不大,時至今日香火不絕。

關帝廟前是條老街,拐入深巷兩側店鋪皆為兩層洋房、青磚灰瓦、中西合璧,盡顯當年直隸行省風韻。巷口處立有一座牌坊,臨街一側上書「西大街」,沿街西行就是老城根;樹影婆娑下的殘城倍感滄桑,青磚浸滿蒼苔,被樹根拱起的裂縫,層層剝開牆體深深塌向地面;仿佛在訴說昔日裡不堪回首的往事中那些無盡的悲涼。

1900年,英、法、德、意四國聯軍攻入保定,直隸總督李鴻章在外手諭傳訓「以禮相待」;嚴令之下,侵略軍大肆燒殺搶掠,無人抵抗。11月6日,英軍少將蓋斯利為首的侵略軍進駐總督署,將直隸護理總督及其都衛五人綁赴大堂跪審,之後推出轅門斬殺。此辱在風雨飄搖的晚清歷史上可見一斑!

李鴻章在任期間,面對江河日下的大清時局,已是無力回天。《煙臺條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俄條約》、《辛丑條約》,乃至中日甲午海戰,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結局;讓一位披肝瀝膽的老臣來承擔,而真正喪權辱國的慈禧、光緒卻無任何擔當,這就是中國近代史。

1901年11月初,李鴻章病逝,撒手西去。袁世凱趕赴保定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根據《辛丑條約》規定、天津附近不準駐紮軍隊,因此小站新軍便移師保定。袁世凱本是李鴻章麾下得力幹將,督軍直隸十餘載,靠編練新軍起家,歷經滄桑終於進駐直隸總督署身居高位。

「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政史篇」;直隸總督衙署的功過是非承載了清王朝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方方面面的縮影,積澱了豐富的內涵可謂經典,又何止是半部清史,那就是京師門前的照壁,無時不刻在敘寫輝煌。

1902年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在保定東關外創練常備軍(即新軍),並設軍政司,下設兵備、參謀、教練三處,分別由劉永慶、段祺瑞、馮國璋任督辦。同年5月,袁世凱在保定東關外開辦「北洋行營將弁學堂」,由馮國璋任總辦(即校長),可謂保定軍校的前身。從1906年至1911年、數年間分別在保定軍校校址開辦;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及陸軍預備大學堂。1912年袁世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任命段祺瑞為陸軍總長,同年七月,陸軍預備大學堂搬至北京,更名為陸軍大學。10月,在保定軍校原址開辦陸軍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為段祺瑞親信趙理泰。

時過境遷,如今保定東關外已闢為新時代廣場,保定軍校原址只剩一隅闢為紀念館,步入軍校正門,堂前綠樹掩映下的軍魂二字格外醒目。大廳內立有幾尊雕像,抬頭便能望見當年的校訓,守信、守時、苦讀、勤練、愛校、愛國。左右展廳以照片為主,展品中有部分當年遺物。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全國掀起討袁浪潮;兩廣、兩湖、江西、安徽、江蘇、福建及四川等省籍的學生,利用軍校放暑假期間,紛紛跑回家鄉積極參加反袁作戰,直到來年3月底才輾轉返校。

實際民國成立後所建「陸軍軍官學校」,是在北洋政府「陸軍軍官學堂」原址上重建,又稱「保定軍校」;共辦了九期,1923年停辦。從保定軍校走出來的知名校友、人才濟濟,如蔣介石、白崇禧、張治中、葉挺、傅作義、陳銘樞、陶峙嶽、楚溪春等。軍政要員更是不勝枚舉,在軍政屆任要職的如陳誠(國民政府參謀總長)、李樹春(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參謀次長)、秦德純(國民政府國防次長),還有熊式輝、顧祝同、劉峙、薛嶽、羅卓英、馬法五、周至柔等國民黨高級將領。

走出軍校、保定東關早已是面目全非,想來當年歷次出差途徑保定,只要有空、一個電話就能招集十來人聚會;杯酒之間,敘舊閒談不絕於耳,都有席散意猶未盡之感。如今能走出家門的人已經不多,也許是疫情作祟、也許家中有了第三代、也許病魔纏身根本走不出家門、也許根本就沒有也許;總之圍坐在桌前的故友已是寥寥無幾。

從飯店走出來時下起了雨,雨下得很急,雨絲飄來淡去了幾分酒意,似乎清醒了許多。坐上出租車、一直向東直奔河北大學方向駛去,車窗外面風聲掠過,恰似時光飛逝的當下,大把大把的時間就從身邊偷偷溜走,看不見、摸不著;唯一能證實時光在暴走的景象,只有那默默老去的身影。

 

《保定點滴》

作者、燕然搦管

2020年8月28日

 

相關焦點

  • 「瓦爾特」與保定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這位男神級的「瓦爾特」先生,和古城保定還有一段美好緣分。自小在保定長大的蔣君嶺先生,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保定北市區中學(二十四中)上學,後來在北京外國語學院攻讀斯拉夫語,又在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大學研究生畢業。這個經歷,讓他成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南兩國恢復正常關係後最早赴任的外交官之一,並長期從事這一友好事業。
  • 老保定的衙門——清河道在保定的三處衙署
    後來經「吏部議準」,明確下轄保定、正定、河間三府,易、冀、趙、深、定五直隸州,仍管河務。當時設在保定的直隸省「清河道」,全稱「分巡道直隸清道」,主官為道員,別稱道臺,正四品,負責直隸中部治河事宜。清河道所管理的下屬官員包括保定河捕同知一人,正定糧馬河通判一人,分汛翼州、祁州、安州管河州判各一人,武強、隆平、寧晉兼河務知縣各一人,清苑、高陽、新安、安肅管河縣丞各一人,保定、任丘、唐縣管河主簿各一人。直隸清河道署在保定曾先後有三個辦公地點。據清同治《清苑縣誌》載:「分巡清河道署在府治東,舊為大名道,雍正四年改設,移駐省城。」
  • 保定公示407家「善美保定·誠信商家」
    6 保定軒宇詩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7 保定軒宇陸鼎雷克薩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8 保定源盛融通發展有限公司電谷酒店分公司9 保定正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10 保定油條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11 保定祥眾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12 保定市豪食餐飲服務有限公司
  • 老保定的衙門——保定為何曾稱「四衙同城」
    雖然後來李鴻章任總督時,為了管理對外事務的方便,又在天津新設了總督衙署,並實行天津和保定「輪駐」。但保定的直隸總督衙署一直有省衙的名分,「直隸總督部院」的牌子仍然掛著,保定直隸總督衙署被譽為清代省府第一衙。
  • 保定周邊旅遊景點推薦,去保定旅遊必去的五個景點,保定景點介紹
    河北保定,名字是來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國際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去保定旅遊必去的五個旅遊景點介紹,看一下保定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以上是關於去保定旅遊必去的五個景點介紹,大家還知道保定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 河北電商大賽保定賽區舉行決賽 評出保定電商十大品牌
    2020河北電商季保定站暨河北電商大賽保定賽區比賽正式啟動。長城網記者 王日成 攝長城網12月14日訊(記者 王日成)14日,河北電商大賽保定賽區舉行決賽,瑞春紡織、百消丹藥業等品牌獲評「保定電商十大品牌」,張文君、王逸彤等人獲評「保定電商十佳主播」稱號。12月14日,2020河北電商季保定站暨河北電商大賽保定賽區比賽舉行啟動儀式。
  • 老保定的衙門——民國前期保定城內的省、道、縣行政機關
    首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商震1912年,北洋政府將直隸省省會自保定遷天津,保定城只留下保定府和清苑縣兩級政權機關。在日軍脅迫下,河北省政府在天津無法立足,1935年6月被迫由天津遷回保定。1937年9月,保定便淪為日寇統治區,在保定的省會已名存實亡。直至1945年日寇投降,保定又進入三年解放戰爭時期。1935年6月,河北省會由天津遷回保定後,省政府在保定的機關駐地在今裕華路直隸總督署處。
  • 【吃遍保定】保定主題餐廳大集合
    近兩年,保定的主題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奪眶而出,這些餐廳風格各異,有小資的,有粗獷的,有私密的,還有有味道的,你喜歡哪家?
  • 走進河北,保定的飲食文化
    保定地處廣袤的冀中平原,自古以來,一直是京畿重地,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豐厚,是河北菜的發源地之一。從保定歷代文物中的穀物工具、熟食陶瓷,還有商代的爵,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的羊羹,到清代的直隸官府菜等,都印證了保定飲食文化的悠久歷史。
  • 停發,保定發布重要消息!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上級部門相關要求,保定汽車總站對部分客運班線進行發班調整及暫停,恢復運營時間另行通知。具體安排如下,敬請獲悉! 停發班線 保定——石家莊(高速) 保定——石家莊(低速) 保定——辛集 保定——行唐(高速) 保定——威縣 保定——晉州(高速)
  • 完美伯父:保定帝段正明
    第二位武功高強的皇帝,就是南帝的祖先,大理保定帝段正明。                                         說起段正明,和段智興相比,不論在武功還是主角光環上,和南帝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段正明的一陽指,和南帝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在整個《天龍八部》裡的武力水準,也沒有南帝在《射鵰英雄傳》裡那麼顯赫。
  • 老保定的衙門——明朝軍事機構大寧都司內遷保定始末
    對此《明史》有這樣的記載:「天下既定,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可見朱棣稱帝後,為了感謝寧王的配合和朵顏三衛的響應,應寧王要求內遷之請,改封寧王於富庶之地南昌,讓他離開了苦寒之地,並把大寧的大片土地作為封賞和酬勞送給了蒙古族的朵顏三衛佔有。
  • 上有天堂,下有保定
    一個天津人,一直不遺餘力的把為保定揚名為己任,我對他瞬間又多了幾分崇敬。郭德綱擁有濃厚的保定情節,因為保定的很多地方都曾經留下過他的足跡。很多人認識郭德綱可能是在2005年之後,在那之前的歲月一直是個迷。其實早年間相聲不景氣,老郭為了討生活常年在保定地區遊走唱戲。很多人覺得郭德綱唱戲好聽,以為他只是個段位高的票友,殊不知 唱戲才是他曾經賴以為生的事業。
  • 河北保定:讓「戲窩子」走進老百姓的「心窩子」
    百姓大舞臺上,來自保定藝術劇院河北梆子一團的演員們服飾靚麗,生動傳神地演唱著《牙痕跡》。臺下,老百姓或坐或站,聽得津津有味。特意從保定市區趕來聽戲的67歲的張國勇說:「這兩年,保定的戲是越來越多了,讓人感覺『戲窩子』的火熱勁兒又回來了!」 古城保定,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向來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史克己 | 保定軍校傳奇 (第一集)
    毫不誇張地說,保定軍校生影響甚至決定了中國20世紀的歷史進程。保定軍校,將軍的搖籃,保定軍校,一個時代的傳奇。這是落成於世紀之交的北京中華世紀壇,其青銅甬道銘文中有這樣的記載:公元1906年,丙午,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保定陸軍軍官學堂開設。世紀壇的青銅甬道,記載的是300萬年前到公元2000年中華民族發生的重大事件。
  • 「保定省蓮花河北市」保定汽車總站官微「英文地址」令人看了抓狂
    3月21日,網友@拉轟少年傑柯德 向《燕南趙北》爆料:今天瀏覽手機裡訂閱的微信公眾號,發現保定汽車總站官微發布的多篇文章中,所寫的英文地址出現低級錯誤,達到了「令人抓狂」的程度。3月21日,他瀏覽訂閱的微信公眾號時,發現「保定汽車總站」所發布的多篇文章中,文末位置都用漢英雙語寫明了客運中心站的地址。
  • 舌尖上的保定特色風味美食
    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保定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燦爛,傳承下來的美食更是令人回味悠長。
  • 高端媒體看保定(第六期)
    《「30·60」新時代能源電力創新發展保定宣言》(以下簡稱《宣言》)。,起草並發布《「30·60」新時代能源電力創新發展保定宣言》。 河北日報12月18日頭版刊發圖文《保定謀變》,綜合報導保定正在發生深刻的城市之變。
  • |物業公司|電採暖|國網保定供電公司|保定|宏孚御園
    閱讀提示:近日,本報報導保定宏孚御園小區入住兩年仍靠電採暖一事(保定一小區業主入住兩年仍為臨電無供暖,國網保定:無法申請"冬季採暖電價"),進入採暖季,考慮用電量很高,業主曾多次找到物業公司,表達訴求希望電價能降低一些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保定謀變
    這些年來,保定改革、發展、穩定、民生各項任務越來越重。這些年來,保定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緩慢,績效考核在全省排在後位。如果參照系是自己,保定的變化,令人欣喜。保定廣大群眾在思考,保定廣大幹部在思考。古城保定,人心思變。謀定後動,找準高質量發展路徑「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即將開啟。「未來5到15年,是保定必須緊緊抓住的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我們要前瞻15年,幹好這5年。」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表示。幹好這5年,保定有信心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