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保定」,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郭德綱說的,蘇杭的人如果不舒服可以去找郭師傅理論。
開始我只是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但是當郭德綱說出「上有天堂,下有保定」和「保定府美景蓋世無雙」的時候,我開始覺得他是個內行。一個天津人,一直不遺餘力的把為保定揚名為己任,我對他瞬間又多了幾分崇敬。
郭德綱擁有濃厚的保定情節,因為保定的很多地方都曾經留下過他的足跡。很多人認識郭德綱可能是在2005年之後,在那之前的歲月一直是個迷。其實早年間相聲不景氣,老郭為了討生活常年在保定地區遊走唱戲。很多人覺得郭德綱唱戲好聽,以為他只是個段位高的票友,殊不知 唱戲才是他曾經賴以為生的事業。
就連老郭的婚姻都跟保定有關。老郭跟他的妻子王惠也是在保定唱戲的時候認識的,所以當你認為老郭說「保定府美景蓋世無雙」的時候,你以為他在開玩笑,其實他是認真的。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保定這座城市雖然離北京不過百公裡,但是卻以超乎想像的低調姿態存在著。如果在北方提及保定可能還有人有所耳聞,但是到了南方保定就真的沒有存在感。
這可能跟河北這個省份有關,因為河北本身就很低調,即使那些戰鬥力爆棚的資深地域黑目前都沒攻克這個難題。提起其他省份他們總是振振有詞,井蓋、切糕一通招呼著,但是當提及河北的時候總是尷尬的沉默。有的時候我急的甚至有想提醒他們,但是看著怎麼提醒也不上道,最後還是放棄幻想接受這個現實。
「Make Hebei great again!」是我的終極目標,但是我知道這任重道遠,但我決定還是力所能及的給家鄉做些貢獻,讓別人去了解它,從保定開始。
保定的常住人口全國排行第七,這應該是一個相當冷的冷知識,但這就是事實。排在他前面的是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廣州,這些一線城市裡突然夾著一個保定是不是有些扎眼,在人口方面它甚至排在了超級城市深圳前面。這可能是它唯一一條有氣場的數據,讓保定能跟這些大城市相提並論。
所以你在保定很少能看到地廣人稀的場景,因為在我們這裡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在人口坍縮的時代,保定可能還擁有一種厚積薄發的潛力。在計劃生育的時代,保定應該能當作反面教材,因為在我們80後這一代獨生子女是絕對的稀罕貨,受到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沒有生出兒子就沒有盡頭。
在我身邊兩三個孩子的屬於正常家庭,四五個孩子的也並不罕見。在未來,可能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可能會阻礙城市發展,但是這對於保定來說卻不是問題,因為沒人會想到當年破壞規矩造成的這1200萬人口會成為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
保定是一個二線城市,這應該又是一個冷知識。2020年全國一線城市4個,新一線城市15個,二線城市30個,保定就在其中。身為土生土長的保定人,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是懷疑的,因為我也不知道保定何德何能能躋身二線。
我也曾經跑過全國不少地方,論經濟實力保定絕對不是出類拔萃,人均四五千塊的工資在全國範圍內確實也不夠顯眼,但最後很多城市都沒有保定的排名高,這實在是一個讓人費解的事情。我覺得這可能是看中了保定的潛力,保定腹地的雄安新區發展正猛,人口潛力也十分巨大,可能在排行的時候沾了這些方面的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的地方更不會例外。
人盡皆知江蘇是一個以內鬥聞名的大省,每個市區縣都各自為戰,其實河北也不能獨善其身。但是區別是江蘇是13個市互相鬥爭,而河北則是三國爭霸。進到河北貼吧,你就能看到濃濃的火藥味,唐山、保定、石家莊這三方每天都吵的不可開交。
因為歷史原因河北的省會幾次易主,天津、保定輪流坐莊,最後卻到了新興城市石家莊,這也為日後的鬥爭埋下了伏筆。石家莊覺得自己是政治中心,保定覺得自己有文化底蘊,唐山覺得自己經濟實力最強。三個城市誰也不服,每天吧友們都在合縱連橫互相對抗。但這鬥爭都是流於表面,出到外省大家還都是能相認的河北老鄉。
保定的文化底蘊確實不是吹的,保定這個名字的由來就能看出些端倪。自古保定就是軍事重鎮,保定與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就是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從元代開始保定就一直保衛著北京城,那個年代保定可能也是國家超一線的待遇,到了清代保定的價值更是達到了頂峰。
那個時候的保定是直隸省省城,是直隸總督駐地。直隸總督是當時的八督之首,負責拱衛京師,所以那個時候能夠擔當這個職位的基本上都是位極人臣。李衛、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清朝名臣都曾在直隸總督府坐鎮。只是到了和平年代,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保定又開始變得低調了起來。
保定是一個可以生活的十分安逸的城市,雖然離北京很近,但是卻沒有沾染首都的急躁,人們依然保持著慢節奏的生活。
如果你喜歡美食,那麼保定絕對是天堂,這裡的飯店多到能讓你瞠目結舌。很多地方都稱自己為美食之都,但是只有保定稱自己是美食的搖籃,因為保定是個盛產廚師的地方。小時候保定的廚師技校幾乎包攬了河北臺的全部版面,每天都在輪播著各個技校的招生簡章。
虎振、明星、老闆、玉蘭香各個廚師技校你方唱罷我登場,跟那個時期的廚師技校比起來,現在的藍翔、新東方都是弟弟,論狂野那個時期的技校才能稱之為祖師爺。每天我都能在虎振的鼠來寶廣告和《虎振雄風》的歌聲裡幹掉一碗米飯,很多小孩子當時的願望就是長大能當個廚師,這為保定的飲食文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保定當地的直隸官府菜也完全能上的了席面,雖然沒有在八大菜系之列,但是直隸官府菜絕對有自己的名號。那是具有貴族風格的特色菜系,來自民間,卻薈萃在官府。官府菜以用料考究著稱,直隸總督那可都是講究人,吃的自然不會差。曾經在宮廷流傳的菜品,在清王朝滅亡後平民才有資格享受,鍋包肘子、雞裡蹦、李鴻章燴菜都能稱得上珍饈美味。
當然官府菜也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到,保定的小吃也很有牌面。
在保定最有名的小吃就是驢肉火燒,很多地方都有驢火,但是那都不是保定驢火,我可以很自信的告訴你吃過保定的驢火後其他地方的驢火可以不用去嘗試,因為擁有過美好後再去嘗試其他得到的只能是失望。
保定的驢火以徐水驢火最為正宗,相傳是宋代的漕幫和鹽幫都是以水路運輸為生,為稱霸碼頭,雙方常年大動幹戈。雖然驢是無辜的,但最倒黴的還是驢,贏了的就會把對方的驢殺掉,慢慢的就流傳下了烹驢的手藝。
保定的驢肉火燒店動不動就是幾代人經營的店,而且很多老店都是獨門秘方概不外傳,這保證了驢肉的品質,但是也限制了保定驢火的發展,我覺得這就是保定驢火幹不過河間驢火的問題所在。
驢肉火燒、板腸火燒再加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和一碟夾雜著幾根辣椒的小鹹菜,這就是保定人最完美的早餐。
魔幻河北,成了河北新的標籤。現代中夾雜著些土味,荒誕裡夾雜著些硬核,可能這便是平凡河北的魅力所在。保定更是魔幻河北的橋頭堡,我有的時候並不覺得這些是我們的弱點,自由一點,活潑一點,也就更快樂一點。
保定雖然沒有蘇杭的秀美,但是也挺土酷的吧。
本文由魚刺雜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