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海軍山
四川西昌一位男子,當地人稱其「猴哥」,聲稱自己是一個漢文化愛好者,自稱與漢服「結緣」後,就喜歡上了與漢服有關的漢文化。但他的喜歡與理解也確實「另類」,即每年「端午前夕」,在四川西昌市的海河表演「跳江」,而且一跳就是四年。
6月23日,身著漢服的「猴哥」又在海河進行表演,現場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其視頻迅速走紅網絡,與去年走紅微博情況「有得一拼」。
在「社會與視界」看來,這位綽號「猴哥」的41歲男子真名為賈治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再聲稱,他不是在炒作,也不想做「網紅」,只是想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漢文化的理解與喜愛。
但與往年一樣,「猴哥」迅速成為被網友吐槽的對象。「社會與視界」仔細梳理網友對其「跳江」做法的評論。發現九成九的網友對其都是帶諷刺的「負面評價」。鮮少有網友對其持正面的看法。這種情況在網絡觀念漸趨「多元化」的今天,網友的價值觀出現了驚人一致。為什麼會這樣?
「社會與視界」認為,「猴哥」必是觸及了廣大網友的忌諱。下面就給大家理一下這四大忌諱,也可以說是其至少得背上「四宗罪」。
第一, 屈原跳江的典故,是悲壯的史詩。同時也流露出屈原高尚的愛國情操,與莊嚴肅穆的情感。但在這位「猴哥」不靠譜的模仿下,早就讓屈原跳江沒有了任何史實悲壯感。有的只是不嚴肅調侃,和對這位傳大的愛國詩人與歷史名人的不尊重。此為「罪一」。
第二,屈原跳江的典故,本來就是反映楚懷王重小人,遠賢能,屈原懷才不遇,不能為國出力,故而跳江。現在的「猴哥」一再學屈原跳江,究竟想幹嘛?難道他也懷才不遇,還是意有所指,諷刺社會?此為「罪二」。
第三,雖然「猴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再否認是炒作,宣稱自己不想做「網紅」。但其「跳江」的操作模式,全是「網紅」炒作的套路。比如今年其在「跳江」前,先在群裡炒作,又是搞投票,投滿200張票就跳;又是繳請大家到現場去觀看等,這些都是假他人之手進行傳播炒作的方式之一。如果不是衝著成名而去,自己找一個地方悄悄「自嗨」得了,何必廣而告之!所以,其口是心非,大有為了成名而無「下線」之舉。此為「罪三」。
第四,端午佳節本就是中國四大傳統佳節,雖然端午起源是為紀念「屈原跳江」的典故而來。但端午佳節習俗早已脫離了單純的「跳江本義」,而演化成了紀念與弘揚愛國情懷為主,珍惜當下美好生活的現實意義。
但「猴哥」一再簡單、低劣地曲解與重複「屈原跳江」,並在端午佳節前後反覆炒作。說得輕一點,就是宣揚「自殺負能量」,說得重一點,就是在不斷「抹黑」端午佳節習俗的美好意義。此為其「罪四」。
綜上所述,希望明年不要再出現此等無聊透頂的「第五跳」的情況,如果真想跳,找個沒人的地方怎麼跳都行,還是不要公開「汙了」大夥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