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上了985還會這麼焦慮?

2020-12-23 大學與教育

前段時間,「小鎮做題家」引起了網友熱議

大家紛紛認為即使考上好學校,似乎也不能彌補原生家庭帶來的缺憾。

同學們是不是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自己高中時期是班級甚至是學校裡鳳毛麟角的佼佼者,到了大學卻成了「一粒塵埃」,——比自己優秀的比自己還努力;比自己聰明的比自己還上進。

這種現象在保研中也極為普遍:

有些頭部大佬包攬top5院校的offer,而有的人連入營資格都沒有。

在這種落差之下,不少同學心裡難免產生焦慮、傷感、羨慕等情緒,同學們該怎么正確對待這些情緒呢?如果你也有著這種困擾,就看下去吧!

01、真實案例

@黑咖啡:我是那種對自己期待很高、要求很高的人,因為高考失利進入了這個雖然是985,但是自己不太滿意的大學,原本希望通過保研了卻自己的遺憾,去到自己想去的學校。後來我卻發現這種心理無時無刻不在給我造成壓力,讓我一刻也不敢鬆懈。甚至我身體不舒服、不在學習狀態的時候,我都不敢停下來不學習,否則會讓我很有罪惡感。唉,我好羨慕那些不用保研、能夠舒舒服服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同學們啊。

02、焦慮原因

1、同齡人壓力。

有句話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作為社會性動物,免不了與身邊的人打交道,在有意無意的對比之下就會產生心理波動。所以有時候焦慮往往來自外部的影響:我們拿自己和身邊的優秀的同學作比較,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多,但努力之後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大學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和背景,有時你甚至會發現,自己的上限就是別人的下限:班裡總是存在著幾個比自己聰明,並且比自己還用功的同學,他們看似平時不學習,老是跑出去參加一些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到期末的時候隨手一複習就是接近滿分的成績;有些同學就是適合參加競賽活動,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可以通過單項保研獲得資格;有些同學就是擅長英語,六級、雅思裸考分數都輕輕鬆鬆高得離譜;有些同學就是擅長面試,在夏令營過程中自己都感受到了壓制……各方面的對比數不勝數,這些都是你的壓力源頭。

2、心理預期太高。

高考能到985的同學都是原先班裡鳳毛麟角的學生,能到985的讀研的同學學習、科研、競賽、實踐有一項甚至多項都很強,本來懷揣著「我很強我知道」的心態想來學校做點大事,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之下,凡事都要做到最好,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事事都追求完美,久而久之就會把自己的情緒和能力消耗殆盡。並且考上985之後,家長親友對自己的預期越來越高、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些就把自己越架越高,「明日之子」們最後就到了進退維艱的窘境。特別是保研的過程中,同學們似乎就有了只能去更好的學校的想法,人往高處走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但是這也意味著更大的心理壓力。

3、信息爆炸。

上了大學之後同學們的任務不再是單純的學習,保研也不再是成績的比拼。競賽信息、期末考試的考試範圍、六級的押題預測、夏令營與預推免信息、目標院校的招生偏好等等,這些都需要同學們認真搜集的信息。就像是無邊無際的海洋,同學們必須成為一個水性極好的遊泳健將,才能在無邊無際的海洋中尋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點。

03、怎麼化解這種焦慮心理呢?

1、分析壓力來源。

島主也經歷過這些歲月。每當感受到自己被壓力浸染的時候,島主總是習慣拿出一張紙,把讓自己感到壓力和焦慮的點一條條寫出來,分析這些壓力是怎麼來的、是主觀還是客觀、是否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些地方。一點點寫下來也是讓同學們剖開情緒的外衣,慢慢發現問題的實質的過程,畢竟情緒不能解決問題,正確適當的努力才能解決問題。

2、培養自信。

能夠有考上985說明同學們已經比大多數同齡人走得遠的多了,你們也會是別人羨慕的目標哦。「何須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景」,所以同學們要比較但不要執著於比較,不和任何人比,只和昨天的自己比,正所謂「以今日之我勝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勝今日之我」。

3、建立合適的心理預期。

對大部分保研er來說,焦慮代表著進步,代表著你還有向好的心;如果只想當鹹魚,就不會感到絲毫壓力。人各有志,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和達成目標的手段。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就不會和別人盲目比較。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可以是每周,也可以是每月,一個一個完成自己的小目標(如果小目標是先賺一個億,當島主沒說,狗頭保命~)。在小目標達成的過程中,同學們慢慢就會適應這種焦慮,就能慢慢學會舉重若輕。

你還年輕,一切皆有可能。能上985隻是對過去的成績的一個肯定。985的起點可能會給你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但接下來怎麼走,能走多遠,取決於今天的自己做了什麼。盡力而為,順其自然,適當放過自己,給自己建立合適的心理預期,讓自己每天都過得快樂。

島主想對同學們說:每一位保研er加油!但最重要的是每天開心!

來源:保研島

相關焦點

  • 「985相親局」透出的焦慮與迷失
    最近,一篇題為《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的文章引起公眾關注,也讓「985相親局」成了網絡熱詞。根據這篇文章的講述,所謂「985相親局」,最早來源於兩個大學生創建的網絡平臺,只允許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4個中國最頂尖大學的學生參加。後來,由於這4所大學的相親學生「已經被窮盡」,才將範圍放寬到其他985名校。平時,平臺會發布公號文章,介紹這些「優秀人士」,也會組織線下活動。
  • 「你不是985畢業,沒資格和我相親。」
    那就是,咱們不是985! 在擇偶標準上,要求學歷,大部分人都會幹的事。 985的人,覺得,你也是985,我也是985,那我們之間可能會更有共同語言,這個邏輯也沒啥毛病。
  • 為什麼要上985?
    這些費用用在教學、科研上,教師、學生都是受益者。浙大網紅教授說過,蘭大的學生做實驗的儀器設備好多是進口的。普通高校能有多少所達到這個水準?從這點上來看,也就不難理解前些年美國《科學》為啥把蘭大列為中國十三所名校之列了,也就不難理解在歐美,蘭大的學生深造留學為啥那麼受歡迎了。
  • 清北看不起華東五校,985看不起普通二三本,你有學歷焦慮嗎
    在論壇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你有學歷焦慮嗎? 文章歷數了國內的學歷鄙視鏈——海歸的同學,瞧不起國內大學畢業的;985、211瞧不起二三本;清華北大的看不起華東五校的,華五的看不起一般985的,一般985的看不起末流985的;本科瞧不起專科的…… 對於這類學歷鄙視,大家又是如何看的呢?
  • 東南大學算幾流985?為什麼排名這麼低?本文有答案
    該校作為一所985工程建設高校,東南大學算幾流985大學呢?將詳細為大家解答,並附上「東南大學排名為什麼這麼低」的解答。一、東南大學算幾流985?在回答該問題之前,我們先從綜合排名、學科建設、師資力量和就業情況等4個方面來具體分析一下:1、綜合排名目前國內共計39所985大學,在校友會2020年中國大學排名中,東南大學排名第17位;在軟科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東南大學排名第17位。
  • 「我老公985博、我985碩,我們兒子是學渣,但我為他感到驕傲!」
    編 輯 / 愛家讀書 出 品 / 果識教育 孩子爸是985的工科博士,我是985碩士,我在最佳生育年齡——27歲生下了兒子。 1 我曾經反思過很久。 孩子爸是985的工科博士,我是985碩士,我在最佳生育年齡27歲生下了兒子,懷孕是計劃之中的,而且我提前吃了葉酸等各種營養素,懷孕三個月,我就向單位請了長假,公婆過來給我做一日三餐,我只負責曬太陽散步看電視,整個孕期連一次感冒都沒得過。
  • 985「five」:喪並自救著
    「突然發現我有一個跟我各方面都很像的朋友。只不過我在985他在二本。他考上大學之後過得很精彩,雖然學校不好也有遺憾,但他比我快樂多了。」類似這樣的帖子,在群裡是主調。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自己的認識加深了,但煩惱也多了起來,沮喪和焦慮的情緒也在遞增。」
  • 當我們批判985相親局時,我們究竟在批判什麼?
    如果這個信號事實上不再成立,他們又為什麼有意或無意地建立文化上的區隔?所以她認為不是985的學生有優越感,而是在學歷上這麼優秀的女孩其實在婚戀市場上往往是被歧視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最好不要一味去批判985相親圈,因為它裡面是很複雜的,尤其是在相親局裡面男性和女性面臨的處境是很不一樣的。你們兩個都是清華的本科生,在清華那樣一個環境裡面女孩脫單困難嗎?月亮:我周圍的女學霸們還是很有特點的。
  • 「學歷焦慮」上熱搜,海歸看不上國內大學生,211瞧不起二本學生
    文|小玉說 前不久,「學歷焦慮」上熱搜,海歸看不上國內大學生,211瞧不起二本學生一則標題為「你有學歷焦慮嗎」的文章衝上了熱搜,海歸學生,看不上國內的研究生,985、211大學學生看不起二三本的學生,二三本的學生有看不起專科的學生。
  • 「我就想跟高端人才談戀愛,錯了麼?」985相親局引熱議
    在一些名校生專屬相親平臺上,自我推介的「掛牌」者都是清一色的985名校畢業生,他們的人生履歷看起來光鮮亮麗,尋找的也都是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優質相親對象。(某985畢業女生為相親對象做的「績效表」)有人支持,認為這種相親更高效、直接,高學歷的人三觀可能更相似;有人諷刺,稱這是「用985學歷建起了一道社交屏障」。也有觀點認為,這種「高端組局」折射出年輕人的焦慮現狀,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 「985相親局」是什麼?當高學歷碰上相親局,相的是愛情還是利益?
    市民李新畢業於一所985高校金融專業,父母都是高校老師,現在的他擁有一個外人眼中體面的工作,但還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雖然他沒有加入這個平臺,卻很能理解參與者的想法:「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小孩』,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像我一樣,那自然就要找到一位優秀的另一半。」
  • 「985相親局」相的是親還是利益?聽聽濟南男生女生怎麼說
    市民李新畢業於一所985高校金融專業,父母都是高校老師,現在的他擁有一個外人眼中體面的工作,但還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雖然他沒有加入這個平臺,卻很能理解參與者的想法:「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小孩』,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像我一樣,那自然就要找到一位優秀的另一半。」
  • 麒麟985穩上985?一切都是為了青春回憶
    大家好,我是科技君的探討,歡迎關注我,與我一起進行科技的探討。華為手機銷量在上半年可謂是斬敵無數,硬是佔據國內一半以上的5G手機市場。踏上新徵程,華為手機是否再創新高,還要看畢業生是否給力。「手持麒麟985,輕鬆穩上985」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只是一種營銷手段,但是憑藉著這種策略加上明星效應,奪得畢業生的喜愛,這就是華為nova7,一款具有青春活力的手機。華為nova7延續了nova系列一貫風採主打青春活力主題。既然面向的群體是年輕人,那麼性能便少不了。華為nova7正是搭載著麒麟985處理器,正是搭載它便有了新風採。
  • 「985畢業,腦子進水送快遞?」爸媽嫌我工作不體面,讓我別回家
    網友一 985畢業暫時找不到好工作可以做快遞過度,但一直做快遞父母肯定氣死了,畢竟當初考上985父母很驕傲,你現在畢業做快遞,也不是說快遞怎麼了
  • 為什么女人容易在結婚前焦慮?
    或許你還會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我真的要嫁給這個人麼?""他對我那麼殷勤就是為了和我結婚生孩子麼?""結婚後,他還會像現在對我這麼好麼?"L是我的一位來訪者,最近,和她相戀兩年的男友向她求婚了,她也答應了。原本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可是她卻愁眉不展。
  • 大張偉在焦慮症測試中得滿分:一個人要多努力,才不會焦慮?
    在訪談中,他坦誠——「我一直都不夠好啊,長得也不好看。」「怨不了別人,是我自己不甘寂寞。要像人崔健似的,能耐得住寂寞又才華橫溢,我就滿足了。但我又沒人家有才華。」知乎上,有超過1000萬人熱議「為什麼我上了985還會這麼焦慮?」很多人發現,一場場「遊戲」的勝利,只是另外一場苦戰的開端。即便是985博士,也自稱自己是個「985廢物」。
  • 我老公985博、我985碩,我們兒子是學渣,但我為他感到驕傲!(寫給天底下的父母們)
    的工科博士,我是985碩士,我在最佳生育年齡27歲生下了兒子,懷孕是計劃之中的,而且我提前吃了葉酸等各種營養素;懷孕三個月,我就向單位請了長假,公婆過來給我做一日三餐,我只負責曬太陽散步看電視,整個孕期連一次感冒都沒得過。
  •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985、211,就算考研也沒辦法逆襲?
    377萬人的命運可能就此發生變化,除了金榜題名的期待外,也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學歷帶給人的焦慮。如今的社會,學歷鄙視處處存在,清北復交的瞧不起普通985,985的瞧不起211,211瞧不起非重點大學。某企業前人事經理直言,「離開招聘會後,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就丟到桌子上,被清理了。」因為收到的簡歷多、時間緊,所以大企業篩選簡歷的時候,會把985大學生簡歷和非985大學生簡歷分開放。離開招聘會後,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就丟到桌子上,被清理了。
  • 高三學生想上985大學,一模最少要考這些分,看看你達標了嗎
    雖然我國高校數量很多,但是985高校僅僅只有39所。面對著如此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如果學生們想要考上這樣的985大學,就必須得要有足夠出色的成績才行。同其他高校相比,985高校到底是贏在什麼地方?即便同為公辦性質的本科大學,985高校和一本大學在教學硬體設施的配置上也是有著雲泥之別。如果能在985高校就讀,那麼就可以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學得更多的專業知識。練就一身紮實的專業技能,這對以後找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 「每天清醒的認識到我是廢物」中國人的學歷焦慮到底有多嚴重?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焦慮越來越多了,年齡焦慮、養老焦慮、婚姻焦慮、生育焦慮、容貌焦慮、身材焦慮……最近「學歷焦慮」又頻頻上熱搜,這些焦慮出現初期,多半是社會客觀因素促成,隨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對比,這些焦慮逐漸轉化為自身主導、自身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