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鑿一斧斫古琴 ,80後斫琴師樣樣精通!

2021-03-02 齊魯臺拉呱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字——斫!可能有些觀眾不太認識,這個字讀zhuó,原本意思是用斧頭砍木頭。但可不是互砍亂砍,因為它一般是和另一個字一塊用——琴,叫做斫琴!而且還都是古琴,有的一把琴就值幾百萬!

琴棋書畫、琴瑟和鳴,「琴」在古代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如果自詡文人,不通音律、不會撫琴,那真是要被人貽笑大方。

雖然沒有仙風道骨,但咱也是琴棋書畫樣樣通,俺是濟南80後斫琴師——王國強。

王國強說:「古琴的製作叫斫(zhuo)琴,是用刀斧砍削的意思,這也體現了古琴的第一個製作步驟:一塊原木,我們用刀斧把他砍削出琴的形狀來。」

斫琴師不光是要製作古琴,還要修復古琴,每當修復古琴,有機會接觸大師製作的古琴,王國強都能興奮好幾天。

王國強說,他接觸的最老的琴有近千年的歷史.幾千年對於30歲的他來說,感覺自己很渺小。

之所以說琴叫古琴,因為它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音樂傳承,怎麼去判斷這床琴的年齡呢?王國強說我只要看一眼,就能準確的說出年月。

一床純手工打造的古琴,王國強說售價至少1.5萬起,因為斫一把古琴需要1年半到2年的時間。一床年代久遠的古琴更是價值連城,幾十萬幾百萬那都不叫事。

說到古琴的製作,除了斫琴師的技藝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木材,而這些木材的選擇那也得講究一個「古」字,這些幾十年上百年的梧桐木,都是如何獲得呢?

王國強說:「我們想一下,古人能存這麼大塊的木料?第一想到的就是房梁,老房子的房梁立柱這都是大塊的木料 。另外就是棺材板,大家聽起來可能會避諱,但是古人的棺材板是比較寬大的而且年代比較久遠。」

用棺材板做古琴,畢竟還是少數,主要是因為這種料子太稀缺,如果有幸得到,王國強說,那用起來有挺多講究.

如果說偶然得到這麼一塊板材的話,至少要在地面放在不礙事的地方存放4、5年的時間 ,這個詞叫「返陽」,其實說白了就是要把溼氣和潮氣充分釋放出來。

 在古代,「撫琴」是文人必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你比方說現在的駕駛證、學歷證,那都是標配。

而現代人對文化的傳承越來越重視,前來學習古琴文化的人也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
    今天推出第二篇:《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泠泠七弦,古韻悠長。若無巧匠,何來知音?戳下方視頻,一睹稀世古琴如何斫成?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一時間,聚集著九萬觀眾的國家體育場沉靜如空山幽谷。七根單弱的琴弦仿佛就能籠罩四野八荒,這就是古琴的魅力。而這張在奧運會上演奏的古琴,出自一位當代斫琴師之手,他叫王鵬,這張琴是他2006年複製的唐代名琴「太古遺音」。
  • 一年斫一琴,永嘉有位「大隱於市」的斫琴師,你認識他嗎?
    撫琴者張朝輝,我縣甌北人,他還是一名斫琴師。  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器發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二十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古琴的製作者稱為「斫琴師」。  穿漢服,戴黑框眼鏡,一頭有點卷的頭髮,眼前的張朝輝看上去文質彬彬,帶著一股書卷氣。
  • 斫音之美
    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而木不斫不成琴。良木經千鑿萬磨始成琴,發出好聽的聲音。
  • 斫琴師梵戈丨他用歲月打磨出一床床古琴.
    在中國歷史上,「斫制」是古琴製作的特有稱謂,斫琴師也就特指古琴製作者,也就是古琴聲音、音色之美的發現者、塑造者。 作為一名斫琴師,梵戈前幾年主要精力還在前期製作風格向當下風格的轉變研究上,每年只慎重的出三、五床比較滿意的作品;現在大概每年會有十餘張比較滿意的作品。
  • 斫一床斷紋蕉葉絲弦琴,究竟難在何處?
    ▌斫琴難,斫絲弦琴更難,斫斷紋蕉葉絲弦琴尤難!蕉葉式古琴製作工藝繁冗,極為考驗斫琴師的技藝及美學涵養!今人斫琴多不用此法,主要原因是不懂其法,勉強安裝後會導致琴音不均!或琴音不松不透。其實古琴的漆胎除了可使古琴經久耐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琴音,使其達到欲出又礙,內斂含蓄的文人審美情趣!
  • 古琴譜 | 《一花一劍》
    音色古琴的音色是古琴的靈魂所在,一床古琴最重要的是音色,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古琴初學者的興趣培養以及平時的彈奏練習樂趣,如果一床古琴的音色特別差,那對於古琴初學者來說,還有學習的必要嗎?好琴的音色應該均勻有質、圓潤、有穿透力、音量可能不會很大,但是要有感染力以及擲地有聲,清亮無雜音,一床合格的古琴,首先要滿足不打板、不抗指、無沙音。斫琴師相信對古琴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所有的好琴都是斫琴師親自使用傳統工藝製作的。手工親斫一方面慢工出細活,可以避免因量產粗製濫造而帶來的等等質量問題。
  • 100首古琴曲告訴你—彈古琴的女人,到底有多迷人?
    古琴也是禮尚往來的首選之物,選擇一床古琴贈送給自己的愛人、親朋、恩師、領導、合作夥伴,是一份喜出望外的珍貴禮物!如果真談古琴製作,這些名目機構的專家,文化底蘊、技藝,可能還真沒我們研究的多。因此一床好的古琴,不用看名號,要看用料和工藝。好的古琴,好在選材、匠心和底蘊,而我們很多從業者的匠心和文化底蘊都有待提高。
  • 古琴價格越高,就一定越好嗎?
    我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某人做琴,2000元價位的就是杉木,某斫琴師為什麼8000多才是杉木?」這個問題就是眼睛只是盯在了價格和木頭上,沒去想質量,把自己弄暈了。還有的問:「桐木琴好還是杉木琴好?」,這個問題就忽略了各斫琴師的斫琴水平問題。同一個人的作品,肯定老杉的要好些。
  • 陳書甥古琴作品展近日在日本京都美術館成功展出
    展覽展示了中日兩國22位藝術家80餘件作品。展覽邀請了中國美協副主席何家英、王書平,中日美協主席畫家麥耀明、全日本文化教育聯盟主席馬樹茂;日本前建設大臣中山正暉、中山晴美夫婦;著名作家、日展書道審查員西川桂邨,日展油畫審查員阪肋鬱子女士、松宮書道館長松宮之女流水墨山水畫家松浦祐子等中日藝術名家。
  • 琴之純 | 鈞天坊「四如」古琴,只為遇見你
    對王鵬來說,古琴不僅僅是一件古老的樂器,更是蘊藏了「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寶物。他對古琴的愛,不僅體現在每一張他親手斫制的古琴上,更是融進了所有鈞天坊出品的「四如」古琴中。除了對古琴音色與工藝有著嚴苛的把控,「四如」的名字由來更是體現了王鵬的良苦用心。
  • 從198元到300萬,古琴價格為何大崩壞?
    王鵬親斫才5000一張的批發價,能先給新語君來幾卡車成嗎?毛筆!這不是廢話嗎?別說是王鵬了,那些十七八線的斫琴師會有人用毛筆在自己的琴上題款嗎?圈內公認的算得上合格的入門級古琴價格,在這個價位基礎上,有火眼金睛的話,說不定還能挑出新手非常好用的。倪詩韻監製的"雷X"系列琴,雖然所謂監製也就那麼一回事,但看琴友反饋,在同價格的幾個階級琴中表現非常不錯。
  • 【琴器新品】莫邪式李悅監製古琴
    闔閭請幹將鑄名劍二枚,一曰幹將,二曰莫邪。莫邪,幹將之妻也。
  • 古琴|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古琴也是禮尚往來的首選之物,選擇一床古琴贈送給自己的愛人、親朋、恩師、領導、合作夥伴,是一份喜出望外的珍貴禮物!古琴的音色和雅高貴、悠遠沉靜,古語有云「靜可生慧」,因而喜歡古琴的人,修為、悟性和智慧都會增長。
  • 管平湖先生及舊京的古琴修復
    今見此文主要講管平湖先生以及老琉璃廠蕉葉山房張蓮舫家古琴修復往事,這裡轉載以饗讀者。今時古琴修復店極少,周末京西律和古琴研習社往往琴友人頭攢動,修軫換弦者絡繹。我經常自嘲律和古琴研習社成了古琴4S店。本周日(26日)下午2點後繼續值班,歡迎各位琴友蒞臨律和。
  • 【古琴認養計劃】免費領一張古琴回家,養琴亦養心
    開始,古琴學費太貴,平均200元一節課,小夥伴們學著壓力頗大,我們就開創了古琴共修模式,30元一節課長期學古琴,這可不是體驗課!我曾經說過,當代沒有文人,琴人甚少,09年初接觸古琴時,因為斫琴工藝問題,拜訪了很多古琴斫制大師,北京的揚州的還有四川的,大多斫琴師不會彈琴,他們是匠人,木工漆工做的真的很好。
  • 技多不壓身,選擇精通一門還是樣樣略懂
    ▼ 「July,02」 偶然看到一個問題: 所謂技多不壓身,是樣樣懂一點好還是精通一門好? 這樣一想,是不是樣樣懂一點好? 2 其實不然。精通一門,術業有專攻,方為人上人。 列夫託爾斯泰說,選擇你喜歡的,愛你所選擇的。
  • 有趣的「斤」與「斧」丨漢字故事
    古代的「斤」作為一種生產工具,主要用途是砍伐木材,正因如此,表示砍木劈柴這一概念的詞常以「斤」字為偏旁,如析、折、斫等。現在的「斤」字,多用作重量單位名稱。有人認為是因為古人將一把「斤」製成後,總想稱稱它有多重,「斤」由此便引申來表示重量,當然這種說法太牽強。實際上「斤」用作表示重量的單位是借用,後來「斤」字的本義由與它同義的「斧」字來表示,「斤」字則專門表示重量單位。
  • 5.1課程丨王先宏老師《太極》《雲水禪心》《琵琶語》古琴研修班(4...
    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古琴中國說好了去看景,結果變成了去看人。。。來揚州吧這個假期讓我們放慢腳步,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看庭前花開花落,天外雲舒雲卷。在泠泠七弦之上,共赴一場文人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