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音之美

2021-03-02 吳振宇古琴

      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而木不斫不成琴。良木經千鑿萬磨始成琴,發出好聽的聲音。

古琴的聲音很特殊,他的低音渾厚,深沉,蒼古,高音清亮,飄逸,音量不大,但韻味十足,古琴為什麼音色特殊?這與古琴的特殊的構造有很大的關係。

絕大多數的弦樂器都是薄面板,如古箏,琵琶,小提琴,吉他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音量大,面板薄,只有三到五毫米左右。而古琴是厚面板,約20毫米左右。由於古琴的面板厚,使古琴的音量小,也正是由於古琴的面板厚,使古琴的低音更渾厚,更乾淨,厚面板是古琴最大的特色之一,面板厚不容易發出好聽的聲音,用厚面板還能發出好聽的聲音更能考驗斫琴師水平。

古琴的形制很特別,他屬於細長的樂器,他的長寬比例達到六比一,這樣的形制,很難發出大的音量,但這種細長的箱體,使古琴的低音可以達到很低的頻率,使聲音更蒼古,而大多數的琴人正是聽了古琴發出的低沉渾厚的低音而喜歡上了古琴。

一般的弦樂器的面板都是木材本色,如古箏,琵琶,像小提琴,吉他的面板也只是塗薄薄的一層漆片。而古琴不但要裹布,還要刮一到兩毫米的膩子,表面還要上幾十道大漆。這樣做會抑制古琴箱體的振動,影響他的發出較大的音量,但正是這種適當抑制振動的工藝,使古琴的聲音變小,但更乾淨更有韻味,控制裹布和膩子的工藝也是考驗斫琴師的水平之一。大漆工藝是古琴的重要特色,精湛的大漆工藝不但使古琴成為一件名貴的樂器,還是一件可以流傳千年的大漆工藝品。

古琴的特殊音色與古琴的特殊構造息息相關,例如古琴只有面板和底板,沒有側板,他使古琴的腔體的體積小。古琴的嶽山和龍齦是在面板和底板的兩端的實木處,不在面板上的空處,這樣的構造,使古琴的有效弦長更長,低音更豐富,有效弦長更長也使琴弦的振動時間更長,古琴特有吟猱綽注更有韻味。

由於古琴的種種特殊構造,使得古琴有了與眾不同的音色,他的音色低沉,渾厚,含蓄,內斂,讓歷代文人雅士備受推崇,甚至把古琴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

古琴不但音美,形制也美,優美的線條讓人賞心悅目,掛在牆上是一件美器,撫琴時猶如觸摸一件美玉,發出的聲音是陣陣美音。

相關焦點

  • 斫琴,斫己,斫心
    而伯牙演奏的琴就是中國傳承了四千年的古琴白晝,瀰漫著城市中汽笛的喧囂黑夜,散布著生活中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作為當代的代名詞一點也不過分但卻有這麼一個存在如世外桃源般清新幽靜陣陣琴聲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琴兮歸來斫琴坊製作古琴的手藝極其複雜手工斫制一張古琴須幾十道工序
  • 斫 · 撫摸 · 滋養
    對此,我常以我的認識論告訴朋友;古墓敗棺是大陰之物,現代社會的浮躁忙亂又屬陽亢,古琴置於家中,也正可使陰陽平衡而導致氣場穩定,使人康順。      斫琴之材有一個共同特點:木質鬆軟。軟到指甲也能掐出印兒來。但就是如此鬆軟之木,手持最輕便的工具斫之一天,憑你如何健壯也會精疲力竭。以我的經驗,如果幹一天活。坐下來休息時,常累到甚至懶得呼吸。因為在斫琴的過程中,始終屏氣凝神的緣故。
  • 斫一床斷紋蕉葉絲弦琴,究竟難在何處?
    ▌斫琴難,斫絲弦琴更難,斫斷紋蕉葉絲弦琴尤難!▌又因蕉葉琴正體較薄挖制槽腹稍有不慎其音就會空洞而浮躁,含蓄內斂松透沉發之味全無!製作絲弦琴天地柱的安裝尤為重要且繁瑣,天地柱也俗稱音柱,起到振動傳導、提升音質的作用,此為傳承千年不曾廢棄之古法! 今人斫琴多不用此法,主要原因是不懂其法,勉強安裝後會導致琴音不均!或琴音不松不透。
  • 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
    今天推出第二篇:《手暖良材木,心斫千古琴》泠泠七弦,古韻悠長。若無巧匠,何來知音?戳下方視頻,一睹稀世古琴如何斫成?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一襲寬鬆的黑色布衣,一頭飛揚張狂的華發。此刻,他正彎著腰給一張琴坯「上灰胎」。
  • 河陽山歌《斫竹歌》產生年代和正確版本探析 /胡永明
    音。楚人也。越王請音而問曰:『孤聞子善射。道何所生?』對曰:『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於古之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詳見《中國古代文學》上冊第9頁《彈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北京師範大學張紫晨教授認為《彈歌》「所反映的實際上是一個狩獵的過程」,而「守孝之舉始於春秋」,「去掉歷代的附說,恰好可以再現出它原始歌謠的面貌。」
  • 高王觀世音真經
    年滿將還在家禮事,後為賊所引,不堪拷楚,遂妄承罪,明日將決,其夜禮懺流淚,忽如睡夢,見一沙門教誦救生觀世音經,經有諸佛名,令誦千遍得免苦難,敬覺如夢所緣了無參錯,遂誦一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刑滿千,刀 下斫之折為三段,皮肉不傷,易刀又斫,凡經三換,刀折如初。監司問之,具陳本末,以狀聞丞相高歡,乃為表請免死,因此廣行於世,所謂《高王觀世音》也。敬還設齋迎像,乃見項上有三刀痕,見齊書。
  • 高王觀世音經
    年滿將還在家禮事,後為賊所引,不堪拷楚,遂妄承罪,明日將決,其夜禮懺流淚,忽如睡夢,見一沙門教誦救生觀世音經,經有諸佛名,令誦千遍得免苦難,敬覺如夢所緣了無參錯,遂誦一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刑滿千,刀 下斫之折為三段,皮肉不傷,易刀又斫,凡經三換,刀折如初。監司問之,具陳本末,以狀聞丞相高歡,乃為表請免死,因此廣行於世,所謂《高王觀世音經》也。敬還設齋迎像,乃見項上有三刀痕,見齊書。
  • 「琴簫合鳴,聆聽中國之音」洛邑古城古琴洞簫音樂鑑賞會圓滿落幕
    12月23日下午3時許,「琴簫合鳴,聆聽中國之音」古琴洞簫音樂鑑賞會在洛邑古城立德苑舉行。中華經典吟誦大會全國總冠軍太月、笛簫製作大師韓振國、古琴斫制非遺傳承人盧丁親臨現場,琴簫合鳴一展身手,講授古琴與洞簫的淵源傳承。
  • 「雲肩綁鐵鞕」/所向披靡的 「橫擊為揮,豎劈為斫」
    1972年,石樓縣文物局專家,對這座古墓進行考證,初步認定該墓是北宋呼延贊之墓,並立碑紀念這位一代名將。正所謂,碎骨不屈千古頌,粉身難改萬年宏。「橫擊為揮,豎劈為斫」,所向披靡的武學技藝~揮斫太極浮屠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五原呂布,武功絕倫,獨步天下,堪稱三國第一。有詩讚曰:豹子尾搖穿畫戟,十萬重兵脫徵衣。
  • 梵音 |《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法音十方,道音有情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音樂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 這張專輯《百善唯音》是一張歌頌觀世音菩薩的殊勝專輯!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 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 一鑿一斧斫古琴 ,80後斫琴師樣樣精通!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字——斫!可能有些觀眾不太認識,這個字讀zhuó,原本意思是用斧頭砍木頭。但可不是互砍亂砍,因為它一般是和另一個字一塊用——琴,叫做斫琴!而且還都是古琴,有的一把琴就值幾百萬!琴棋書畫、琴瑟和鳴,「琴」在古代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如果自詡文人,不通音律、不會撫琴,那真是要被人貽笑大方。
  • 一年斫一琴,永嘉有位「大隱於市」的斫琴師,你認識他嗎?
    一年斫一琴  因為古琴,張朝輝的身邊也出現了很多琴友。他發現很多彈琴之人,想要擁有一張古琴也是比較困難的。張朝輝在最初學古琴的時候,就花了3.5萬買了一張,還不是屬於最好的。  2015年,張朝輝萌生了自己斫古琴的想法。於是他跟著溫州的斫琴師飄然學習斫琴。兩個月後,在自己老家龍橋老屋裡開始斫琴。  古琴的斫制過程有著非常嚴苛的標準,張朝輝稱,斫琴的第一道工序是選材。「琴材以幾百年或上千年的老房梁為最佳,面板應選用紋理順直、寬度均勻、硬度適中、無疤節和蟲蛀等缺陷的梧桐或杉木製作,以質地堅硬的梓木等木材為底板。」
  • 《我也是歌手》第七期周日晚,醉美之音再次響起!
    《我也是歌手》第七期,來到了月湖公園,遠離城市喧囂,感受湖光美景,歌聲醉人,月色怡美。一同走進醉美,跟隨著音樂節拍,去發現星城月色下的好聲音!湖光月色,星空璀璨優雅漫步,靜心品茶此處閒情,那番曲嗨高歌一曲,酌酒一杯本期特邀實力唱將 象媽,來自上海聚音文化
  • Elie Saab「秘密之音」,2020秋冬高定系列,溫柔森系清新之美
    如人魚般的林中仙子,從深處傳來秘密之音,散發出溫柔光澤的亮片,和羽毛碰撞在一起,少了華麗的氣場,反而清麗脫俗起來,基於輕盈柔和的色調,喜歡這種自然,淡雅到極致的美。春之女神眷顧,Eile Saab將光影投射在裙身上,星星點點的光斑沉靜溫和,看雲舒雲卷,在澄明的清晨或朦朧的黃昏,感受這獨特的浪漫。
  • 手碟之音,輕靈之音
    其上部有八到九個音,中心點為基礎音"Ding",其餘七或八個音環繞分布。手碟於2000年被製作出來,並於2001年在法蘭克福樂器展上亮相。其直徑為52釐米,高為24釐米。手碟底部中心有個孔,稱為「Gu」,其構造以亥姆霍茲共鳴器(Helmholtz_resonator)原理設計,同時也為調音用。音高的改變原理類同 Talking drum。
  • 音體美老師當班主任已成風潮?
    近日,河南青年時報記者發現,河南安陽一所中學,音體美老師當班主任的傳統已經延續了20餘年,全校28個音體美老師,23人當過班主任。不僅如此,近5年內,音體美老師當班主任的班級,至少有7個學生考上清華北大。
  • 北京協和音合唱團指揮張烈:協和之聲,健康之音!
    ▲ 北京協和音合唱團指揮-張烈在接受「有哎」專訪時的視頻6月11日,有哎團隊一行來到了位於東單三條的協和大禮堂,見到了正在緊張排練的北京協和音合唱團
  • 丹江口市舉行音美教研活動 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該市中小學60餘名專職音美學科教師和「音美名師工作室」成員參加活動。  當天上午,在徐家溝小學二樓藝術室舉行「名師引領.現場教學示範研討課」活動。丹江口市名師、徐家溝小學音樂教師盧天英老師送上了一節《老爺爺趕鴨》示範課,並對本節課遵循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意圖以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了闡述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