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札記】曹雪芹塑造香菱的目的是什麼,香菱最終的結局應該是怎樣的

2021-01-17 靜靜寫字

身世浮沉雨打萍

周會濤


關於香菱這一形象,紅學界普遍認為,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對這個人物特別鍾愛,賦予她特殊氣韻,幾乎涵蓋了幾乎女性的所有優秀品質,在大觀園中遊移著一股極清的暗香, 是一道有著剎那芳華的風景。雖歷盡磨難,卻依舊保持初心,熱愛生活,堅守心靈美好的一位女孩,對此我是毫無異議的。


 然而細細品讀,卻總感覺有什麼不大對勁的地方。香菱,雖從個體上而言沒有明顯瑕疵,然而,把她放到爭奇鬥豔的紅樓女兒國裡 ,她真不過黛玉,賢不及寶釵,美不如可卿,爽難及湘雲,純稍遜寶琴……她甚至不及鴛鴦、小紅、晴雯、彩霞這些丫頭們的個性十足。作者塑造她的目的,絕不是與大觀園裡的眾姐妹一決高下的。


再者,香菱學詩一節,若不是曹雪芹有意讓那個挨了打的薛大傻子離家出走,她怎麼有機會隨寶釵進大觀園學詩,一展完美的個人魅力與超凡脫俗的才華呢?薛蟠一怒之下打死馮淵,她竟然聽之任之地隨從了一個無惡不作的殺人兇手,後來竟然心甘情願正式納了妾,並且無怨無悔地廝守度日。有一次薛蟠在外尋花問柳被人打得半死,竟然哭得眼晴都腫了。 這裡面除了一些無能為力的成分之外,誰又能說沒有些許善惡不分,貪圖富貴之嫌呢?最起碼,也得算得沒有主見,任人宰割,隨波逐流吧!



 在《紅樓夢》的女兒王國裡,香菱絕對算命運多舛的一位。遭遇不幸,甚至超出任何一位紅樓兒女。然而,眼見得其他各色人等相繼悲慘的謝幕,而香菱卻頑強地貫穿於故事的始終,其實,曹雪芹完全可以在香菱遭遇的任何一次的不幸中讓她消失 ,比如開始被拐,可以從此銷聲匿跡;比如嫁給薛蟠做小妾,完全可以讓她無聲無息地了此一生。然而,作者卻一次一次給了她重現天日的機會讓她淋漓盡致地展現自己。她位居薄命司副冊之冠,在通部紅樓粉黛中排名十三。她是小說中第一個出場,又是最後被度脫送到太虛幻境,交由警幻仙子對冊謝幕的紅樓女兒,這是包括黛玉、寶釵等都有所不及的。香菱學詩更是小說中的重頭戲,加之賈府上下眾口一詞的溢美之詞,香菱幾乎成了《紅樓夢》中的一朵奇葩。作者為什麼把這樣一個毫無個性可言,聽任命運擺布的女子如此濃墨重彩地加以刻畫呢?



其實,剛剛讀完前幾回,我就心存疑慮了。故事第一回可算整部小說的一個引子,引子之後,按慣例首先登場的應該是引子裡提及的絳珠仙草登場亮相,也就是說應該開始的是黛玉投親的情節。然而,作者卻宕開一筆,讓似乎與引子引述的故事關係不大的甄士隱、賈雨村登臺,也就自然有了英蓮(香菱)被拐的情節。讓次要人物先登場,主要寓意小說純屬虛構,世事真假難辨之外,也在小說結構上埋下了一個大伏筆。從這一點講,續集結尾重新讓甄士隱、賈雨村等謝幕,士隱度脫香菱,送到太虛幻境,交給警幻仙子的情節收尾,是符合曹雪芹原意的一個絕妙的大手筆。香菱(英蓮)在整部小說中的結構作用,線索作用,也就是通過她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印證出來的四大家族由盛轉衰的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透露出的世事險惡、真假難辨,才是作者刻畫這一人物的最重要的價值所在,其作用遠遠超出了人物本身的人性魅力與詩意才華。



根據第五回的判詞,「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判斷 ,香菱的結局應是被夏金桂折磨致死。所以續集中所述因香菱是薛家早她進門之前納的妾,便有心整治香菱。 金桂自扎紙人,挑唆薛蟠,薛蟠不問清渾皂白,抓起門閂打香菱,香菱倍受精神與肉體雙重磨折。這些情節都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看做判詞中表露出的惡夢的開始。但是金桂弄巧成拙,自己落入自己設計的陰謀中毒斃了,以及後來香菱解除禁忌,扶為正室,後來又為薛家懷上了一個胎兒,自己卻難產而死等等情節就與判詞對不上了。我倒覺得夏金桂不應死得那麼早,後來還會有更加諸如王熙鳳之類的毒辣的手段,致使薛蟠休掉香菱,無親無故的香菱饑寒交迫流落街頭的情節。沿著這條思路寫下去,香菱流落街頭之際,一日,被官差無端帶去衙門,卻原來是當年被賈雨村迫害發配的門子,因在邊塞出生入死,竟然出人頭地當了將軍,通過關係,調任金陵地方專司調查問題官員之職(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而賈雨村,正是他上任後有針對性的第一個懲治目標。為搜集證據,便重新調查當年葫蘆僧一案,拿當事人香菱當堂對證(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案情真相大白之後,薛蟠被判死刑,薛家被抄(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賈雨村入獄(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夏金桂不顧寶釵等人的反對,毅然拋棄薛姨媽,一走了之,改嫁他人(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門子見香菱尚存幾分姿色,又與薛蟠(疑是陰陽人)並無夫妻之實,強行納她為妾。一日大醉,無意講出當年葫蘆僧一案,香菱方知他當年為賈雨村出謀劃策之事,原來他才是導致自己悲慘人生的元兇。香菱萬念俱焚,風雪之夜離家出走,路遇一破廟,饑寒交迫,蜷縮而睡。忽然見一僧一道站立面前,聲聲呼喚英蓮。香菱大驚,問其故,他們就將她的身世一五一十詳細說明,並曰受其父甄士隱之託帶她去一極樂世界。見她不信,雖將她身體各隱秘特徵詳說一二,香菱遂深信不疑,也已看破紅塵,早已心灰意冷,心甘情願隨一僧一道飄然而去。一邊走,一僧一道唱起了《好了歌》……


各位一定笑我太不自量力,也敢為《紅樓夢》中的人物來個狗尾續貂。各位也太高看我了,本人俗人一個,即使有狗尾,也不敢往曹公的奇「貂」上續啊,權當自己根據根據對《紅樓夢》的理解,突發奇想,做了一次樓外樓夢,如次而已。

 


作者簡介


周會濤 ,從事小說創作與紅樓夢研究。書法作品多次獲獎。


相關焦點

  • 紅樓女兒|香菱
    別人問她叫什麼名字,來自哪裡,她一概搖頭說不知。五歲的年紀,按理說是記得一些事情的,她卻只說不知。也許是在被拐的日子裡,英蓮被打罵怕了,什麼也不敢說了。由此,她過得什麼樣的日子,已經可想而知。因為忘記了自己的身世來歷,薛寶釵為她取名——香菱。
  • 《紅樓夢》裡為什麼曹雪芹要安排香菱學詩?有何目的?
    ,是不是上帝給她喝了一種神奇的劉德華牌忘情水,應該是健忘養榮丸把過去永遠拋棄得一乾二淨,她不知道爹媽和家鄉著很正常因為很小就被拐走了肯定早就忘記了,有記憶也是模糊的。我不清楚曹雪芹是否對香菱的悲慘命運和她家人同樣災難結局的刻畫表示一種虔誠的懺悔,讓萬惡的拐走將香菱賣給了一個非常非常喜歡香菱的馮公子,但可能曹雪芹還是感覺十二萬分內疚,決定再改編一下,讓一個只喜歡香菱的美貌但生活極其富裕的薛蟠來接手香菱,但同時又十分迫不得已的製造了一個冤魂作為香菱放棄黑暗走向光明為代價,反正香菱到了賈府
  • 香菱:紅樓第一薄命女
    但是香菱命苦,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我現在覺得,香菱的命運,是一種看似偶然的必然。是曹雪芹刻意安排的。我為什麼那麼說呢?讓我們回到香菱的命運史。她是甄士隱的女兒,小時候也是備受父母寵愛的。當甄士隱帶著她去逛街的時候,賴頭和尚就說這個女兒是一個「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什麼是命呢?就是天生的,香菱家境不錯,相貌也不錯,應該有一個好命的。但是她運氣實在太差了。
  • 香菱:《紅樓夢》所有悲劇女子的一面鏡子
    古人將鏡子稱為菱花鏡,就像賈寶玉所唱《紅豆曲》的那句「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影瘦」,如果將香菱比作一面菱花鏡,通過香菱這面鏡子,可以映射出紅樓女子的悲情人生。香菱出生於一個詩禮之家,家境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她擁有神仙一流人品的父親甄士隱,還有賢淑敦厚的母親封氏,在這個充滿了溫暖與愛的家,她本應有無憂無慮的童年,過上幸福快樂的一生。
  • 香菱為何閉經?香菱的慘痛病歷,隱藏他對香菱做過的醜事
    要說到《紅樓夢》裡命運最為悲慘的女子,那非香菱莫屬。從作品的開頭便寫道香菱的遭遇,原是富貴之家的小姐,按照道理來講,她應該有段優渥的生活,大家閨秀,長大了嫁一個如意郎君,但是偏偏命運要和她作對。幹血病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閉經,也因為這個原因,做了薛蟠幾年的小妾,香菱始終未能懷孕。那她為什麼會得此病症,其實和薛蟠有很大的關係,和她悲慘的童年也有很大的關係。
  • 曹雪芹為何安排一個薄命的小丫頭去陷害香菱?原來大有深意
    紅樓夢裡,曹雪芹安排一個薄命的小丫頭陷害香菱的用意是什麼?紅樓夢第八十回中,空降到薛家的夏金桂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是降服薛蟠,第二把火就是解決香菱的問題,大有宋太祖滅南唐之意。夏金桂為了除去香菱這個眼中釘,不惜犧牲自己的陪嫁丫頭寶蟾,除此之外,還安排了一個叫小舍兒的小丫頭去陷害香菱。那麼曹雪芹安排一個薄命的小丫頭陷害香菱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呢?一、薄命丫頭小舍兒,更襯託出痴丫頭香菱的薄命和可憐。
  • 曹雪芹老先生把香菱排在副冊第一,顯然是精心設計,香菱判詞賞析
    畫和詩乃影射香菱的命運。香菱原名英蓮,所以說「根並荷花一水香」。「一水香」取自舒序本,他本作「一莖香」(卞藏本作「一莖生」)。《石頭記會真》校訂說:「根並荷花一水香,諸本多作一莖香者,平仄失調,知其非是(莖是平聲,在此失律)。況此句恐亦系後文結局,非泛語也。」
  • 從林黛玉的芙蓉花籤,和香菱襲人的經歷,推演80回後林黛玉的結局
    一連串的巧合,若說曹雪芹都沒想到,很難讓人取信。南安太妃來賈家應該看上林黛玉和賈探春兩個人。但二人同被選中多少令人意外。畢竟,林黛玉不是賈家姑娘不太可能代表賈家。那麼,林黛玉為什麼好端端的會遠嫁異國?這要從林黛玉夾在香菱和襲人中間的花籤順序說起。
  • 香菱為何要惱寶玉?
    不想遇到了香菱,二人說起了薛蟠娶親定下了,寶玉聽完香菱介紹薛蟠的相親過程以及夏金桂其人,說了一句話:     寶玉冷笑道:「雖如此說,但只我聽這話不知怎麼倒替你耽心慮後呢。"明明是為香菱好,可是這一次香菱卻惱了:    香菱聽了,不覺紅了臉,正色道:「這是什麼話!
  • 紅樓夢:如果馮淵不死,香菱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香菱與馮淵,一個苦命,一個薄命。如果他們沒有遇到恃強凌弱的薛蟠,沒有遇到忘恩負義的賈雨村,如果馮淵不死,香菱會不會改變原有的命運?我想結果是會的,也許不一定會過上富足甜蜜順風順水的生活,但至少不會再落個為奴為婢被刁難欺凌最終死去的結局。
  • 《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最合適的香菱?
    這次其實最讓我驚豔的是鄧琳瀾的香菱,選角是真的合適。原著中「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點胭脂。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就連她有些遲鈍的演技,也十分貼合原著的感覺,紅樓女子形象大可分為兩種:一是黛玉妙玉等清冷孤傲的,二是寶釵襲人等世故練達的,曹雪芹唯獨在塑造香菱時拋撇了這兩種典型,把她塑造成嬌憨天真、純潔溫和、惹人憐愛的女性。鄧琳漾的演繹可以說是將香菱的形象躍然熒幕之上了。
  • 紅樓夢:薛寶釵的結局,被香菱無意間道破
    這些嬌憨可愛,出類拔萃,才華橫溢,美麗動人的女子們,將來都會有什麼用的結局?雖然,曹雪芹在第五回就來了一個大「劇透」,將「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都寫在了薄命司的冊籍上,但是這些關於她們命運的判詞,有些卻很隱晦,還需要藉助書中的細節來加以佐證。作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林黛玉,本就是為了還淚而來,自然也會淚盡而逝。
  • 香菱:骨子裡的一脈清香
    香菱和寶玉還有一段交集,回目名就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這一段和寶玉憐惜其他女子一樣為塑造寶玉這個「愛博而心勞」(魯迅語)的形象起到了強化的作用;同時,也是對香菱個性的展示。回目一個「呆」字也是寶釵對香菱的評價。
  • 香菱學詩:香菱生活中唯一的美好回憶,悲情結局中的一點紅
    香菱學詩的三步關於香菱學詩的場景出現在作品的第四十八回,這似乎是《紅樓夢》中為數不多的主要寫香菱的場景,自然,對於香菱的描寫,每場情節都有其獨特的意蘊,而香菱學詩則是從側面反映出了香菱悲劇的一面,或者說是香菱悲劇命運的體現。
  •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大家都知道,香菱原本不是一個丫鬟,是甄士隱的女兒,一個真正的千金小姐,但是偏偏人就像名字一樣的可憐,從小就被拐走,還只能給薛蟠那樣一個人做妾,後來還遇見了夏金桂那樣一個厲害的女主人,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其實香菱還是有過開心的時光
  • 香菱懷孕、妙玉發情,是《紅樓夢》續寫中的大敗筆
    在我看來,曹雪芹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上下五千年來無人能及,可惜再驚世的傳奇都有遺憾。 對一名紅樓愛好者而言,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紅樓未完」。 從第一次通讀《紅樓夢》起,腦子裡便開始飄逸著大觀園女兒們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看了幾遍之後,就覺得《紅樓夢》的個性比任何一部書的個性力量都更顯得大得多。
  • 《紅樓夢》最可悲的一處細節,香菱曾以最大善意揣測夏金桂的到來
    香菱被人販子拐走後,遭到人販子的虐待,若不聽話便是一頓拳打腳踢,最終香菱腦子裡只記住了一句話:「他(人販子)他是我爹,家中光景困頓,不得已賣我。」在香菱12歲那年,被公子馮淵(逢冤)看上,這馮淵本來酷愛男風,最不喜女人,結果看到香菱卻眼睛一亮,想要買下香菱做正妻,並發誓從此之後絕不再娶,香菱和馮淵的緣分本是天註定,可這一切還是被人販子打破了。
  • 紅樓夢:黛玉命運結局與香菱同出一轍,成為皇妃,被正宮迫害致死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紅樓夢》中有諸多線索表明,香菱其實就是黛玉命運的縮影。亦可以說她們本來就是同一個人,香菱是黛玉的一縷魂、一個「分身」。香菱的結局命運就暗示了黛玉的命運結局——黛玉嫁給了皇帝,成為了皇妃。也就是說,黛玉像香菱一樣嫁給了「霸王」,香菱嫁的是「呆霸王」而黛玉嫁的卻是真正的「霸王」。
  • 香菱為什麼學詩
    這就是作者對香菱命運的概括。而曹雪芹在塑造香菱時,卻把她塑造得嬌憨天真、純潔溫和、得人憐愛。香菱雖然遭到了厄運的磨難,但是卻依然渾融天真,毫無心機,她總是笑嘻嘻地面對人世的一切,她恆守著她溫和專一的性格。她的一派天然和她的種種嬌憨,讓大觀園的姐妹乃至襲人這樣的大丫鬟,既憐惜又覺得她可笑。她所呈現出來的樣子,似乎並不像一個有著那麼黑暗過去的人。
  • 「香菱模樣兒好還是末則」
    對香菱的這句評價十分中肯。       《紅樓夢》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高超的藝術魅力。作品善於通過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對有頭有臉、有名有姓的四百多個人物,無論品行還是形象,無論脾性還是作為,無論行事還是說話,或褒揚,或貶斥,或讚美,或諷刺,都予以了分寸恰當的立體式多側面多維度描寫。對香菱亦不例外。      首先說「模樣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