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招生簡章
豫劇是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有著眾多的從業人員與龐大的受眾群體;豫劇祥符調為豫劇之「母調」,是豫劇諸流派的源頭。陳素真大師是豫劇祥符調的傑出代表,「陳派」藝術也是豫劇旦角藝術最早形成的流派,代表著祥符調的鼎盛時期,陳素真與「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合作,開創了豫劇藝術的新時代。為了繼承與發展祥符調「陳派」藝術,發現並培養新的專業人才隊伍,打造精英,力促「陳派」藝術復興,並以此帶動祥符調諸流派的繁榮發展,特舉辦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
中國國家藝術基金(China National Arts Fund,縮寫為 CNAF),是由國家設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財政撥款,國家藝術基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藝術規律,鼓勵探索與創新,倡導誠信與包容,堅持「面向社會、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
《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是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的藝術人才培養項目,該項目依託河南大學優質的教學資源及地緣優勢,繼承、發揚陳素真大師藝術精髓,選拔並培養豫劇祥符調「陳派」藝術青年精英,力助其實現舞臺表演與藝術認知的飛躍,為祥符調「陳派」藝術的中興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並以此為契機,為努力促成豫劇祥符調「陳派」、「閆派」等諸流派全面復興探索路徑。
二.培訓安排
(一)主辦單位:河南大學
承辦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學術支持:教育部「豫劇文化藝術傳承與保護基地」。
2018年4月21日——7月28日。總授課時長80天,其中集中授課40天,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8年4月21日——4月26日,主要集中學習祥符調通識理論課。
第二階段:2018年6月25日——7月28日,其中6月25日至7月25日集中學習理論課和進行陳派表演藝術傳承,擬於7月25日至28日擇期匯報演出。
註:兩階段之間對學員的學習、觀摩、藝術實踐進行跟蹤指導。
(三)集中培訓地點: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三.培訓對象及招生條件
(一)招生人數:30人
(二)招生對象
1.全國各專業豫劇團(含民營豫劇團)專職旦角表演人員,豫劇祥符調唱腔編創人員;
3.全國藝術類院校戲曲聲腔專業教師(講師以上)。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恪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強烈的事業心與敬業精神;
2.熱愛豫劇祥符調藝術,在「陳派」藝術表演方面具有較好基礎;或表演趨於成熟、且有志於學習、傳承「陳派」藝術的其他流派專業演員;唱腔編創人員;
4.培訓期間能夠保證全程脫產學習(由所在單位出具證明);
5. 基於「陳派」藝術流播區域實情,招生向河南、北京、河北、天津、山西、陝西等省區適當傾斜;
四.教學安排
(一)培訓板塊:
理論研修、觀摩交流、藝術實踐。
(二)培訓內容:
1.豫劇及祥符調通識課程;
2.豫劇祥符調「陳派」表演藝術傳承課程;
3.集體採風、觀摩學習;
4.排練與匯報演出;
主要課程:豫劇發展簡史、豫劇唱腔史概論、祥符調概論、祥符調板式與唱腔、豫劇傳統曲牌、「陳派」唱腔與表演、陳素真經典劇目賞析等。
陳素真大師親傳及再傳弟子、豫劇祥符調創編名家、國內知名戲曲理論家、河南大學戲劇戲曲方向專家學者等。
牛淑賢:陳素真大師親傳弟子,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曾任河北邯鄲東風豫劇團團長,中國戲曲學院特聘教授,第七屆中國戲曲梅花獎第一名,事跡為《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戲劇報》及香港《文匯報》等所報導。曾獲紐約市林肯藝術中心和美華藝術協會聯合頒發的「亞洲終身藝術成就獎」。
關靈鳳:陳素真大師義女、親傳弟子,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陳素真與樊粹庭「獅吼劇社」第一批演員,代表作有《三上轎》《江漢女》《喜榮歸》等。
張巧云:陳素真大師親傳弟子,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先後在河北省豫劇團、天津市豫劇團、山西省太原市豫劇團擔任主演。代表劇目《黃金嬋》《宇宙鋒》《白蛇傳》《撕蛤蟆》等。
郭美金:師承陳素真大師,河南省豫劇院二團主演,主攻花旦、閨門旦兼演青衣,功底紮實、戲路寬,大膽吸收,刻意創新,在40多年的舞臺生涯中,先後在傳統、新編和現代戲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主要角色和重要角色。
孫毓敏:京劇表演藝術家,荀慧生先生的親傳弟子。代表作有《紅娘》《荀灌娘》《杜十娘》《紅樓二尤》《金玉奴》等。北京京昆協會副主席,北京戲曲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曾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美國佛羅裡達州頒發的亞洲最佳藝人終生成就獎。
李樹建: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省豫劇院院長,代表作有《清風亭》《程嬰救孤》《大登殿》等,曾兩獲中國戲曲梅花獎,上海「白玉蘭」獎、中國豫劇節金獎等。
李仲黨: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他擔任音樂主創的豫劇《紅果紅了》《螞蜂莊的姑爺》《香魂女》分別獲「文華」獎和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香魂女》榮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
方可傑: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先後參與豫劇《程嬰救孤》《常香玉》《虢都遺恨》《七品知縣賣紅薯》等三十多部地方戲的創腔、作曲、配器。
陳湧泉:河南省戲劇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其作品多次實現中原戲劇歷史性突破,並在義大利、法國、美國等國家成功上演,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了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魅力。主要作品有《程嬰救孤》《風雨故園》《阿Q與孔乙己》等,
石磊: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豫劇祥符調、陳(素真)藝術、「樊戲」研究專家,曾五次應邀赴臺灣講學、導戲,被譽為「學者型鬼才編導」,代表作《三娘教子》《尋兒記》《麻風女傳奇》等。
譚靜波: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戲曲學會會長,出版學術專著《豫劇表導演藝術》《豫劇文化概述》等。曾榮獲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特等獎等。
劉景亮: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河南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主持、參與完成了11項國家、省部級藝術科研項目,如《中國戲曲志·河南卷》《中原文化大典·戲曲卷》《河南戲曲發展史》等,發表和出版戲曲、曲藝等方面的論文、評論文章、專著300餘篇(部)。
樊尚林:豫劇祥符調作曲家,先後為150多部祥符調劇目設計唱腔,出版有《豫劇祥符調流派唱腔、板式暨器樂曲牌集萃》等。
吳素真:河南豫劇院青年團主演,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主攻青衣、花旦。師從陳門弟子牛淑賢,曾獲第九屆「香玉杯」戲曲大賽金獎第一名、河南省第三、五、六屆青年戲劇大賽一等獎,主演作品有《白蛇傳》《宇宙鋒》《春秋配》《梵王宮》等。
武慧敏:河南省豫劇院一級演員,陳素真大師親傳《拾玉鐲》《葉含嫣》等「陳派」代表劇目,很好的繼承了陳素真先生細膩傳神的藝術風格。曾榮獲第一屆河南省青年演員戲曲匯演一等獎,首屆黃河杯戲曲大賽演員一等獎。
張大新:著名戲曲理論家,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河南地方戲研究所所長,曾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社科項目10項,出版戲曲研究專著多部,主編大型戲劇文獻《樊粹庭文集》(六卷),現受聘為國務院21世紀重大系統工程《中華大典》編委、《戲曲典》副主編。
班一: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本項目主持人,碩士生導師,在《音樂研究》《天津音樂學院學報》等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陳文革: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戲曲音樂研究方向博士,碩士生導師。完成教育部、省社科規劃項目5項,在《中國音樂學》《音樂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戲曲音樂類論文近30篇。
李法楨: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音樂史教學與研究,研究領域為中原音樂文化,在《中國音樂學》《音樂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
王凱歌: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曾主演現代豫劇《洛河兒女》《金雞銀鳳》《三全其美》《女工委員》等,並獲全國電視片「飛天獎」。
黃慧慧: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研究會理事。曾主演豫劇《大祭樁》《紅娘》《王金豆借糧》《盜仙草》等。
李玉昆: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藝術學碩士,從事戲劇戲曲學的表導演教學及研究。主持並參與完成多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五.報名程序
(一)報名時間:
2018年3月20日——2018年4月10日(下午18.00截止)
(二)報名流程
1.報名方式:登陸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官網,在「教育部《豫劇文化藝術傳承與保護基地》」欄目中,點擊「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招生簡章》」頁面,下載報名表(見附件1),如實填寫並列印,申請者需同時提交電子版和紙質材料報名。
(1)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報名表;
(2)戲曲方面所獲最高級別的獎勵證書、身份證、職稱證書的複印件;
(4)提交本人舞臺表演音像資料(光碟或U盤)。「陳派」傳人限本派劇目或唱段,其他流派演員、聲腔教師可自選;唱腔編創人員須提供本人創作的豫劇唱腔音(視)頻,並附曲譜。
註:第(1)(2)材料的紙質文檔均需加蓋本單位公章。
第(1)(2)(3)材料均須有電子版。統一打包文件夾,文件命名為「XX單位XX人報名材料」。
(1)紙質材料及個人音像資料(光碟或U盤)用檔案袋裝好並附清單,郵寄至:河南省開封市順河區明倫街85號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祥符調「陳派」項目組(李老師收) 郵編:475001 電話:15637894081
(2)電子版材料請發送至項目組郵箱:yjxfdyx@163.com(「豫劇祥符調研修」漢語拼音首字母)
報名截止後,項目組根據報名材料綜合評估,擇優錄取,名單通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網站公布後,發放錄取通知書。被錄取學員按要求,按時到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項目組報到。
1.本項目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不收取任何費用。學員集中研修階段的培訓費、資料費、交通費、考察費、食宿費(開封市區的學員不安排住宿),均由國家藝術基金《豫劇「陳派」表演人才培養》項目組承擔,學員因個人原因產生的費用自理。
2.研修考察期間的食宿及交通費用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1.學員通過系統培訓,能夠熟知「陳派」藝術特色,並能夠在舞臺上較好呈現「陳派」表演藝術代表作;
2.項目組將組織專家對學員的排練進行具體指導,所有正式學員均需參加匯報演出,項目組組織專家對學員表現給予評定;
3.學員在學習期間須全程參與本項目的課程和活動,並遵守相關管理規定,如不服從管理,主辦方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4.培訓結束經綜合考評合格者,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頒髮結業證書。
九.諮詢方式
諮詢電話:0378—22192459(辦公室)
李老師13803781295 李老師15637894081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網址:
http://arthd.kf.cn/
項目來源:國家藝術基金
主辦:河南大學
承辦: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學術支持:教育部《豫劇文化藝術傳承與保護基地》
「做我們這一行的
一走出這虎度門
就要忘了自己
變成另一個人」
她
是《春秋配》中的姜秋蓮
是《三上轎》中的崔金定
是《梵王宮》中的葉含嫣
是《宇宙鋒》中的趙豔蓉
她就是文武生旦不擋 唱念做打俱佳 藝不驚人死不休的豫劇皇后陳素真
敬為心
情為骨
由河南廣播電視臺戲曲廣播傾情承辦,紀念陳素真大師百年誕辰系列活動開幕在即:
2018年4月4號 陳派眾弟子和戲迷代表 齊聚嵩山 拜謁掃墓
4月12、13號 開封、封丘「祥符調尋根之旅」
4月27、28號 河南人民會堂「祥符調專場演出」
又是清明雨上
追憶大師過往 品味陳派馨香
河南戲
henanxi1143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收聽河南電臺網絡戲曲廣播—24小時好戲唱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