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電影:既非黑,也非白,他是否是你的內心世界《小丑》

2020-12-27 網易

2020-12-26 10:33:37 來源: 華在生活

舉報

  大家好,這裡是正極·放映廳

  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讀的這部影片是於2019年上映,由託德·菲利普斯導演,託德·菲利普斯斯考特·斯利弗編劇的美國犯罪驚悚電影《小丑》。

  

  電影封面

  影片講述的故事獨立於DC漫畫之外,故事背景設置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的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

  

  電影主角

  2019年奧斯卡把最佳影片頒給《寄生蟲》的時候,我覺得那年學院派電影夠種,那時候我還沒看《小丑》。我不是漫威迷,也不愛看DC漫畫,所以從一開始,小編對小丑就有著很深的誤解。小丑並不是一部超級英雄片,他講的只是一個普通人,底層人,被現有秩序欺凌的人,內心是如何從期待世界的美好演變成毀滅世界的。

  

  電影海報

  很多人用小丑和經典電影《計程車司機》做比較。有人說,計程車司機裡德尼羅的憤怒是和小丑的憤怒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有一些評論認為,德尼羅飾演的計程車司機為救雛妓血洗賣淫窩點的老鴇,最後被諷刺性的描述成一個英雄,而joker所殺之人並非十惡不赦,這種殺戮也並沒有對現代社會結構造成破壞。恰恰相反,joker的爆發在我看來才是真實有價值的。

  在現實社會當中十惡不赦的人並非只存在上層社會,底層社會同樣有邪惡。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joker施暴並非針對社會階層,而是針對世界的不公和邪惡,這是社會革命和恐怖主義都沒有做到的。小丑並不是一個超級英雄,他也同樣不具備超能力,也沒有特殊的背景,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人,被社會壓迫被欺騙,直到有一天某個事件點燃他內心的憤怒。小丑不是一個精神病人,他也有著正常人的情感和夢想,他內心深處同樣渴望著一個美好溫暖的世界,但真實世界的醜陋卻一次次粉碎他內心的善意。於是小丑爆發了,這種爆發並非是對現有秩序的挑戰,而是對醜陋世界的反抗。

  

  電影劇照

  當小丑在地鐵裡槍殺兩個華爾街精英的時候,觀眾感覺到一種無與倫比的舒服;當小丑捅死那個卑鄙的給他槍的同事的時候,觀眾同樣感覺到舒服。這種舒服,源自對電影價值觀的認同:世界是醜陋的,人性也是醜陋的,這種醜陋和社會階層無關,甚至和社會體制也無關,於是對醜陋世界的反抗和憤怒在每個人內心深處埋下種子,最終爆發成小丑。

  

  電影劇照

  小丑代表的不是反抗體制的英雄,而是找到內心自我的每一個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小丑比起寄生蟲更加有現實意義。毫無疑問,Joker才是觀眾心目中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這部電影給人的力量即使放在整個電影史上也會閃爍光芒。

  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讀的電影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如果你有什麼想看的電影,請留言在評論區告訴我們,點讚,關注收藏,正極·放映廳每日為大家更新更多更好看的電影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小丑》
    相應的,網上也應運而生了大量優質影評,一些從影片的政治隱喻出發,還有一些著重欣賞它的藝術風格,而下文我們將另闢蹊徑,基於精神病學家Arash Javanbakht的一篇評論,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人物肖像:一個迷失在混亂中的男人故事的主人公亞瑟·弗萊克(Arthur Fleck)感到十分悲傷和困惑。
  • 年度爆款《小丑》深度解讀:洗去油彩的小丑,與他所留下的警示
    作為一部自帶熱點的電影,由影帝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顯然是2019年繼韓國名奉俊昊的《寄生蟲》之後,最受矚目的一部藝術片。且一如《寄生蟲》拿下的&34;的殊榮,在同被列為是世界三大藝術影展之一的威尼斯影展上,《小丑》也將最高榮譽&34;收入囊中,成為了首部獲得標誌性藝術片獎項的漫畫改編電影,即便是在曾經製作出《守望者》這樣的神作的DC,這也是第一次,可以說是意義非凡。
  • 非黑即白的世界裡,該如何選擇——《灰度灰》
    影片對遊走在雙性之間的生活進行了誠摯探索,電影曾入圍舊金山同志電影節和西雅圖國際電影節等。影片開頭,布魯諾(Francisco Celhay 飾)一人在祖父拓拓木的雜貨間居住。他是一位建築設計師,擁有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業。但內心的匱乏,驅使他與妻子漸行漸遠。他要自己獨居一段時間,來理清一些問題。
  • 《反叛的童謠》: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你選擇報復,我選擇寬恕
    我們都是看著這些童話故事長大的,在我們的觀念中,很多事情都是理所應當:《灰姑娘》中的姐姐們表裡醜陋,而灰姑娘心地善良;《白雪公主》中的皇后內心惡毒,而白雪公主卻天真爛漫,《小紅帽》中的大灰狼人人喊打,而小紅帽機智勇敢。
  • 《小丑》小丑=HAPPY+極端+猙獰
    在今天這個萌的日子,看了一部極度極端的電影——《小丑》。看完後我非常好奇,導演拍這部片子的意圖是啥?肯定不是為了展現另一種人的人生如此簡單,更多是想讓大家更多聚焦於悲劇人生、悲劇人格背後的原因。沒有人會報導罪犯為何這樣做?只要犯了錯就是有罪,罪在這部片子中好像並不是那麼地非黑即白,總之用兩個詞語的概括觀後感是極端、猙獰。
  • 非神作《小丑》劇情的2種解讀,以及容易錯過的3個細節
    電影《小丑》引起了不小爭議,甚至延伸到了電影之外的社會問題,本文就劇情細節價值觀鏡頭語言以及對本片是不是神作進行分析 ,同時討論社會分層的問題 。 本片是一部好電影,評分應該在一起8分以上,但不是神作 。不可能一年出好幾部神作 ,而且這個詞也被用爛了。先表明態度下面逐條分析。
  • 相較於其他電影,《小丑》更加危險嗎?
    看過這部電影的影評人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稱讚菲尼克斯在片中貢獻了大師級的表演,有特拉維斯·比克爾(1976年馬丁·斯科塞斯電影《計程車司機》中的主角,由羅伯特·德尼羅飾演,也患有精神疾病——譯註)的風格;另一派則認為菲利普斯的這部電影是在洗白自我陶醉式的男性暴力——這種人也許就是社會中所謂的「非自願獨身者」(incel,通常會將自己在兩性關係中的失敗歸咎於女性,物化女性,貶低女性——譯註
  • 小丑的瘋狂復仇,犯罪與電影是否有關?電影創作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不能排除有人在觀看電影過後,產生與小丑感同身受的感覺,吶喊著「都是世界的錯!」的中二口號,從而模仿他的犯罪行為的可能。 而大部分觀眾目前對於電影的解讀,沒有專業影評人或者審美愛好者,對於電影的拍攝手法、鏡頭移動和變換轉場等等都有著自己的要求。
  • 《小丑》多角度解讀這部現象及影片的魅力與獨特之處
    他在地鐵上爆發式地犯下了謀殺案。他的世界,就此一點一滴地開始崩塌了,從此走進無邊的黑暗中。觀影后我看了很多影評,發現大多人是從「故事內容」和「影片深度」兩個方面進行解讀,然而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獨特之處並不凸顯在此處。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劇情延伸等多角度解讀佳作《小丑》的魅力
    夢想成真被他多年的偶像穆雷邀請上舞臺,如師如父的友好交談。被女鄰居友好的搭訕,並且兩人開始了一段浪漫有真誠的愛情旅程。幻想中的表現形式就是思想的表露,將亞瑟的內心世界展現在觀影者面前,並且讓觀影者和他一起暫時跳出現實的黑暗。 電影的結尾,亞瑟得知最愛的母親欺騙了自己,唯一的希望也破滅。
  • 電影《小丑》:願生而平凡的你我,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我們看到了那個記憶中的那個小丑形象,那個鬼魅的幽魂。現實中溫暖的乞求與小丑身份的存在感之間的較量亞瑟在開篇我們就了解到了,他是一個病人,是一個有著嚴重的心理問題並且伴有精神障礙的病人。他曾經在自己的笑話本上,嘗試用非習慣性的左手寫下了,"患精神病最糟糕的是,大家都希望你裝沒病"。
  • 命理解讀古天樂的「白」與「黑」
    古天樂可以算是香港影視界的勞模了,道叔20多年前就是他的粉絲了,不過相對於他演的電影,大家可能更關心這兩件事情:一、他為什麼把自己由「白」變「黑」。二、他為什麼偷偷地捐資建造100多所希望小學。今天道叔將通過解讀古天樂的八字,來為大家揭曉這兩個問題答案。
  • 《小丑》: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
    可是,小丑畢竟不是什麼偉大人物,這份大任他不想承擔。很多人只想安安穩穩的度過平凡一生,他們甚至沒有什麼遠大抱負,只求餓了有食物果腹、冷了有衣物保暖、困了有地方安睡、病了有藥品服用,而即使連這種微薄的要求也很難得到滿足。「我說了,我這輩子,我都不確定自己是否真實存在。但現在我無比確定,人們也都開始注意到我。
  • 神作電影《小丑》影評:世界在下沉,做蝙蝠俠還是小丑
    電影《小丑》看過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的人,都不會忘記電影中萊傑飾演的小丑瘋狂的笑聲和嘴角微笑般的疤痕,人們說導演用遠景捕捉他的背影,他總是沉重地邁開腳步,搖晃、緩慢、承擔著重負,但還要不時竭盡全力地仰頭微笑,要繼續攀登,因為「don’t forget to smile」,小丑的使命是帶給人們歡笑。他的笑卻像痛苦地哭訴。
  • 豆瓣8.7,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細節處理,解讀《小丑》的魅力
    從《角鬥士》到《與歌同行》,從《her》到《小丑》,傑昆常年遠離商業大片,即便在年輕的時候,他骨子裡也給人透露出一種陰鬱與頹喪,而這種氣質也非常貼合小丑這個角色。可以說《小丑》這部電影的優秀,離不開傑昆菲尼克斯的演繹,是典型的演員與角色相互成就。
  • 美國三起槍擊案都與電影小丑有關,電影是否應該為此負起責任?
    導演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是否會考慮到作品的現實屬性,對現實生活所造成的影響?而電影創作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係,又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電影《小丑》有多高的榮譽,就有多大的爭議。而電影以及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最大的作用,就是打開一個討論的空間,讓原本簡單的、沒人注意到的意象和現實,放到人們眼前,從而讓人們關注並進行討論和反思,以此敦促現實的發展。不能排除有人在觀看電影過後,產生與小丑感同身受的感覺,吶喊著「都是世界的錯!」
  • 暖心電影《光》上映 解讀「孤獨症」的內心世界
    暖心電影《光》於今日(6日)上映,4日影片首映時,現場用心搭建起「光的郵局」主題展,以全新角度解讀了「孤獨症」的內心世界。電影《光》是一段圍繞著兩兄弟的故事,哥哥文光(莊仲維 飾)個性敏感,無法專注集中,更不善與人交際,儘管如此,弟弟(張順源 飾)一直設法幫助文光找到工作。然而,文光屢次搞砸面試,闖禍惹麻煩,弟弟氣憤又無奈。直到有一天,他聽到哥哥房間傳來的音樂聲,才意識到哥哥的音樂天賦一直默默閃耀。
  • 電影《小丑》:願生而平凡的你我,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熟悉蝙蝠俠系列的朋友,第一時間就會辨認出來,這部電影的基礎環境設定和任務框架來自於蝙蝠俠故事:有著巨大貧富差距和強烈的社會矛盾的哥譚市,集財力名譽於一身的市長競選者託馬斯韋恩,還有那個尚還年幼的蝙蝠俠小布魯斯韋恩,都在電影的設定中,正如編劇兼導演所說,《小丑》的取材並不遵循任何漫畫。除了人物、名稱以外,電影中人物的性格與形象卻和蝙蝠俠系列毫無關聯。
  • 清白,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
    「馬格利米酒毒殺案」帶給他拍片靈感。正因為如此,在拍攝上,電影也區別於一般懸疑電影,並不是一昧的以製造懸念和矛盾衝突為主。《清白》,在鄭仁幫助媽媽打贏官司後,路過對方辯護律師被問到:你覺得你媽媽真的清白嗎?
  • 不是非黑即白,且顏色柔和,肖戰捐贈不是他的選擇權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顏色柔和。「肖戰工作室否認詐捐」進入熱搜,再次引起極大關注。單擊此熱搜索,首先,肖戰工作室微博,「你要為你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發布的聲明附有兩張圖片,一張是闢謠,另一張是肖戰捐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