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偶遇懷璟,實屬人生一件美事。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得覓知己,談何容易!緣之至,情之切,乃真緣分也。記得數年前的一個盛夏子夜,我與影視圈的幾名藝友煮茶論道。交談間,一友意外透露,將有一位神秘「大咖」造訪與會。我素好交友,隨遇而安,來則必有緣啟。
因此,書院也常常是熱鬧異常,高朋滿座。五湖四海三教九流者,但凡志同道合,倘能同頻共振,心性合一,均可成為深交摯友。尋思間,推門而入一名背著雙肩包的中年男子,體態微胖,首圓眼巨,兩耳朝懷,笑容憨態可掬。此人一身休閒裝扮而不失時尚前衛,長袍闊袖且得體大方。上衣胸口處印著的「俺就是ME」幾個異體大字顯得特別醒目別致。來者果然不同凡響,舉止脫俗,氣宇軒昂!待其落座寒暄之餘,我定睛細辯其貌,吃驚非小,活脫脫一尊「彌勒菩薩」也!按道家相術,乃奇人異稟,萬裡挑一,絕非等閒之輩。
經介紹,此人姓盧名懷璟,己未羊人,乃資深自媒體專家,職業策劃師,麾下擁有一介、指上姑蘇等生活諮詢類傳媒平臺,備受社會和讀者關注,人氣爆棚,如日中天。在蘇城的影響力及知名度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懷璟極擅言辭且形神得宜,精氣神十足,非常富有親和力。我們一見如故,交談甚歡。
他是位虔誠的佛教信徒,已皈依受戒多年,為濟群法師門下弟子,專研佛法經典且身心力踐,知行合一,頗有心得。
我信奉道教,以道為事,拜三清,崇神靈,循大道,聞正法。雖二者法門不同,卻殊途同歸,唯明心見性,性命雙修而已。
懷璟一介書生,性情中人,見多識廣且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不所涉,尤擅當代繪畫及書法藝術,已有建樹。其綜合藝術修養深厚,從純粹藝術角度去看,他擁有超脫凡塵而步物外的境界。有無之間,自由轉換。可謂紅塵不落俗見,塵埃脫得空靈。他很率真坦誠,童心未眠,精神層面追求一種自由和奔放,始終保持一種對生活極大的熱情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僅憑此點而論,無論學佛修道,入世出世,均為基本前提和條件。
有兩點,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其一,他創作的一幅財神題材作品,無論從構圖、色彩、線條,意境等方面去剖析和解讀,幾乎完全顛覆了我的三觀,其藝術效果超級震撼,堪稱一絕,令人大為驚嘆。
財神是道教中的神仙人物,民間信仰普遍,上至宮觀,下至尋常人家均多有供奉,人們祈求財源茂盛,福祿滿堂。其表現題材豐富,製作工藝精良,深為百姓所喜聞樂見。他只用精煉的幾根線條和誇張的重墨色塊便生動地勾勒出了財神的造型特點及獨具神韻,非常精準到位而富有靈動情趣,見者則明,聞之耳聰,由此而產生歡喜之心。坦率來說,我是斷然畫它不出的,甚至連念想都不會有。因為,潛意識裡根本不存在那種概念形象,或許缺的就是那一股靈感和活力吧。
其二,懷璟工甲骨象形文字,寓字於畫,字畫一體,筆法蒼遒有力,構思奇特,別具韻味,足見其造詣匪淺。我有幸得其墨寶一幅,把玩賞識之餘,多有開悟,樂哉!
懷璟還是位優秀的職業策劃師,行動敏捷,思維活躍,慧眼獨具,精於捕捉,再尋常不過的人和事物,他往往妙筆生花,點石成金,一切皆能輕鬆駕馭,信手拈來,賦予其較強的生命活力和豐富內涵,其意境標新立異,獨闢蹊徑,集成之案列精彩紛呈,一枝獨秀。在行業內,他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及口碑,亦乃實至名歸也。
總而言之,俺就是ME,就是他獨特的個性和氣質,一種大能量聚集的符號,既能鶴立雞群傲視眾冠,亦可韜光養晦一飛沖天。他是行者更是智者。在以後更長交往的日子裡,我越發覺得懷璟就是一座稀有的寶藏。他的涵養和能力令人讚嘆不已。他純粹是個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人,待人友善誠信,虛懷若谷。他毫無保留自己的隱私空間,讓人能輕鬆地走進他的內心世界而讀懂他信服他。他一貫堅持利他後我的處事原則,讓人感覺踏實無憂,輕鬆自在,並充滿陣陣驚喜和愉悅。
懷璟的朋友圈是廣闊而開放的,恰是正能量的一種融合和裂變,且大都是人中翹楚行業精英及生活的佼佼者。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為謀。懷璟事業的左右逢源蓬勃發展正是得益於此。我不僅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更是在多層面,大有裨益,收穫滿滿。我們在不斷深入地溝通和交流中,相互促進和成長,彼此無猜,坦誠相見。他是良師更是益友。
近期,我與懷璟在佛道方面的體驗和修為,各有所得和突破,令人倍感鼓舞。懷璟生活嚴謹,一直堅持素食,菸酒不沾,數年如一日。他時常提及過往的經歷,令聽者聞之動容,感慨萬千。我道行尚淺,劣根難除,自慚形穢,多有不及,難有一言而蔽之,實屬慚愧至極矣。光陰荏苒,單就相貌而言,他通過幾年的修行磨鍊及正心正身正念,整個人的狀態簡直就是脫胎換骨,判若兩人。
年輕的他或許是輕狂而暴躁的,體質瘦弱,臉形偏長而乾癟無光,常年不良的生活習慣,曾一度摧毀過他。引其言論,因果福報,如影相隨。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
他皈依佛門後,克己復禮,洗心革面,堅持修身養性並熱衷慈善事業,無私奉獻自我,精神面貌也由此煥然一新。臉龐變得豐滿圓潤,端莊而富態。他慈眉善目,心寬而體胖,酷似彌勒尊者,真乃修行之果也。這也是道家奉行的形內兼修禍福相倚,望氣可觀富貴而定乾坤矣。相由心生,正氣凜然,一切好運隨至,均可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晨鐘暮鼓,日出夕落。
他每天堅持早睡早起,親赴寺院掃地義助或參禪打坐,讀經聞法,風雨無阻,從未間斷,而皆能身心守一,怡然自得,著實令人自嘆不如。一日,我與懷璟論道,因佛道修為法門非常接近,有異曲同工之妙。佛道修行皆打坐入靜而放空自己,追求從有到無,內外統元既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法理同根,如出一轍。懷璟的氣場能量獲得正有效體現在感知、轉化,提升的可控循環階段,實屬不易。我問起他關於夢的話題。一般常人的夢大多是黑白色調為主,且醒後即忘,僅有部分殘留而已。而懷璟的夢境卻五彩斑斕,璀璨炫麗,多為隔世之地,難能可貴矣。入方可悟,悟則心明。這就是道家修煉達到的多層維度空間情景呈現。
其實也就是人之陽神在另一空間穿越的一種情景體驗。任何修行者倘若做不到心如止水,身心合一,就很難有出入不同維度空間的法力。事實上,我們所處的空間維度是多元化的,立體而多變的,又是守恆無常的。
《道德經》開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它所闡述的就是這個道理。人類正常的認知和感受非常局限,即是易經卦爻之蒙卦,一切混沌未開,懵懵懂懂。傳說中的龍、鳳,麒麟等祥瑞之獸,均處在另外一個維度的空間,而且是真實存在的。更為大眾熟知的,譬如道教的神仙、佛教的釋迦摩尼,基督教的耶穌等人物均多維共存,恍兮忽兮,耐人尋味。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奇異經典《山海經》便是其中的一部最具代表性的類證。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異度空間存在的各種奇珍異獸,名山大川。而它的作者卻一直眾說紛紜,不為人知。從佛道修行的角度去分析,此點則不足為怪。那都是遠古先人得道的修行者穿越體驗而目睹之果。他們根據記憶而描繪出未知的世外領域,讓一切匪夷所思的奇人和異物得以生動地反映和再現。堅定不移的是,我們均是同行的問道者更是幸運者。
懷璟追求簡單而從容的生活方式,秉持道法無邊的修性理念,能獲諸多神奇的體驗和修為,善莫大焉,可謂之成矣。我們心犀通,通則明,明可達,正所謂大道至上,佛法無邊,各有所屬,殊途同歸!值得慶幸的是,我和懷璟的相識相知相伴絕非偶然,冥冥之中,早有註定,乃情真意切,佛道共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與他的友情不求轟轟烈烈地老天荒,但求長相安好彼此有心靈的慰藉和歸宿感足矣!
茅山上清敏學道人散筆
辛丑庚寅己亥於姑蘇講德書院
感謝茅山上清敏學道人在百忙中
支持俺就是ME平臺,為俺就是ME站臺
一起學習,一起向前!
永遠記住:做 自 己 just do it!
我們不一樣
-end-
還在揮霍青春 ?
看著身邊那麼多人都成功了?
你心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