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信仰深入人心
觀音信仰歷史已經很久了,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深入人心,同時在民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而史書上記載了一個真實的「觀世音菩薩顯靈」,救苦救難的故事,應該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我們在懷疑佛菩薩顯靈真實性的時候,應該先質疑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至誠、至真心,是不是有能夠感應佛菩薩的感召力。下面看看歷史記錄的這個故事,能不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歷史記載的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事情
徐義,十六國時期前秦右丞相。
前秦哀平帝符丕即位後,徐義連續出任吏部尚書、尚書令、光祿大夫、司空、右丞相,是當時前秦的重要官員。
在一次隨哀帝符丕進攻西燕時,不幸戰敗,被西燕皇帝慕容永俘獲。慕容永鎖住他的手,又把他的下半身埋在土裡,準備殺掉。
生死存亡之際,篤信佛教的徐義忽然想到了觀世音菩薩,於是開始背誦《觀世音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直到半夜,埋住徐義雙腳的土突然送開了,而且手上的枷鎖竟也脫落!徐義作為重要的戰俘,在西燕重重禁閉中,如同有人引導一般,最終安全脫身。脫離困境後,徐義投奔東晉將領楊佺期,楊佺期任命他為洛陽令。
故事雖然短暫,但它卻是一個劃時代的記錄。因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官方正史明確記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感應事例;這也是有史書記載以來,第一位國家高級官員誦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脫難的故事。
這個事情記錄在官方編撰的史冊《晉書》上。《晉書》的總編是被譽為「唐代第一名相」的房玄齡。為什麼房玄齡在主編《晉書》時,破天荒地第一次,將《觀音經》寫入正史呢?而且,大型官修史書的嚴謹性遠超一般普通文章,它直接代表著官方的態度!
《晉書》是唐太宗下令編修,而且唐太宗李世民親筆寫過多篇史論。毫無疑問,唐太宗對這個事情的記錄肯定看過,所以它直接代表了大唐最高統治者的態度。在這裡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事情,觀世音菩薩因為和唐太宗李世民因為一個「世」字,為避李世民的諱而在唐朝改稱為「觀音菩薩」。
這個選自於《晉書·前秦載記》裡的事件,毋容置疑是真實的,因為在官修史書裡,沒有一個人、一件事,是隨意撰寫的!對這個歷史事件的記載,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在鼎盛時期的文化自信,也代表著史上最強的大唐盛世,對多元文化並存的開放態度和包容!
因為唐朝佛教文化盛行,很多的佛教大師就出自於這個朝代,之所以能夠在這個朝代編撰的史書上出現這個事件,無疑是從人們的信仰上給予一個肯定和暗示,告訴人們佛教的信仰,佛教的教義是真實可行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什麼這麼殊勝?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怎樣說的呢?看看對照一下徐義為什麼能脫離苦難,得到解脫?普門品裡說:「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系斷壞,即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顯不可思議大神力,因此徐義在生死存亡關頭,發聲求救,才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感應,救他出了災難,
普門品原來是《法華經》中的一品,傳說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有一個國王生病了,全國的御醫都沒有辦法救治。這時候觀世音菩薩就託夢給他說:這是你的「業障病」,你去念法華經的普門品,給你的冤親債主回向,病就會好了。
國王按照夢裡的提示,照做了,果然病就好了。
普門品主要宣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詳細說了觀世音菩薩之化導: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普現三十三種應化身,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佛菩薩神通自在,示現種種身,開無量法門,使眾生得證圓滿。
普門品裡通過無盡意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回答了觀世音菩薩得名因緣,以及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方便。特別讚嘆觀世音菩薩的弘大誓願與神奇力量,並勸眾生憶念恭敬觀世音頌文後 ,以持地菩薩稱讚聞持本品功德作為結束。
只要真心修持觀音法門,必得感應
為什麼這麼多誦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修行人沒有像是徐義一樣得到加持呢?就是沒有生起如同觀世音菩薩一樣憐憫一切眾生的無盡悲心和無邊願力。這樣就自然與菩薩的悲心宏願相悖,怎麼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呢!
因此,我們在修行中一定要在虔誠禮拜或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發出大悲的信號,這樣就自然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心相感應,因而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度,更重要的是,會為未來種下必然解脫、最終成佛的因。
歷史上,徐義的事已經證明《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殊勝功德,誠心皈依觀音大士,讀誦《普門品》千百遍,有不測之感應,須知字字句句都是功不唐捐,都有觀音菩薩無上的加持,堅定信心,必然圓滿所求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