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
[億歐導讀] 11月6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對2019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11月6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對2019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報告指出,人民銀行自2014年起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並於2017年末組織部分商業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
-
發力資管科技,中子星創科智能資管再升級
正如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2019-2021)發展規劃》中所提出的:藉助科技手段簡化供需雙方的交易環節,降低資金融通的邊際成本,推動金融機構在盈利模式、業務形態、資產負債、信貸關係等諸多方面的持續優化,為金融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在當前這一時點,資管與科技的融合已經不再是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選題。
-
阮健弘:資管產品有序轉型 形成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並重配置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成員、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和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統計制度處副處長張璇撰文認為,經過兩年多的治理,金融機構資管產品平穩有序轉型,來自住戶和非金融企業的穩定資金來源持續增加。整體上看,風險明顯收斂,服務實體經濟的總量擴大、方式優化,逐漸形成「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並重的配置結構。
-
資管新規過渡期大概率要延長?央行:無論是否延期 金融機構都必須轉型
近日,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但也有機構、學者建議不能延太長,可能延期一年比較合適。周學東指出,無論是否延期、延期多長時間,金融機構都必須轉型,「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
-
中國金融科技報告2020
4)資管:主要運用於投研決策、量化交易、智能搜索領域。2019年大資管行業存量規模約82萬億元,涵蓋基金、銀行理財、信託、券商資管、保險資管等機構,其中基金行業在金融科技運用方面較為領先。但輕資產商業模式決定資管行業難以大規模投入技術資金,基金業技術投入不足20億元、信託業15億,目前的金融科技水平難以完全取代人力作用,主要起到智能搜索、量化交易、投研輔助作用。
-
任澤平:中國金融科技報告2020
4)資管:主要運用於投研決策、量化交易、智能搜索領域。2019年大資管行業存量規模約82萬億元,涵蓋基金、銀行理財、信託、券商資管、保險資管等機構,其中基金行業在金融科技運用方面較為領先。根據《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20》,2019年上市銀行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基礎平臺建設、數位化零售金融、數位化公司金融、數位化同業業務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大中型上市銀行平均科技人員佔比提升至4%以上,平均科技投入資金佔營業收入比例約為2%,其中披露金融科技投入的18家上市銀行投資規模合計達1079億。
-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20年12月書訊
2020年12月推薦新書33種,其中兩種值得重點關注,一是《論中國金融體系的主要矛盾與穩定發展》,該書結合中國經濟改革的特點,系統地分析了中國金融體系的機理和主要矛盾,試圖建立中國金融穩定理論和分析框架,書中既簡要概括了中國經濟金融改革的發展歷程
-
中國信託業協會秘書長陳豔梅:因勢而謀順勢而為 開啟資管行業新徵程
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2020年上海證券報資產管理高峰論壇」9月15日在上海召開。中國信託業協會黨委委員、秘書長陳豔梅在主題演講中表示,2020年是資本市場的第三十個年頭,中國資本市場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資管行業也在砥礪前行。
-
中國國企存量資管領域年度盛會將在上海舉辦
2020年10月23日,由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華東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明源地產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國企資管創新峰會暨首屆城市更新(上海)高峰論壇將在上海啟幕。本次峰會以「存量激活,產業賦能,城市煥新」為主題,聚焦央地國企存量資管板塊展開主旨演講及圓桌會談環節。
-
平安資管強勢上榜全球資管500強 位列53位 中國第一
> 日前,國際權威媒體Investment & Pensions Europe(IPE)在倫敦發布了2020年全球500強資產管理公司榜單(Top 500 Asset Managers 2020)。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鄧寰樂:資管行業如何產生中國的黑石和橋水?
內容來源:本文為《資管大時代》作者鄧寰樂獨家觀點,全文6316字。//資管行業爆發式增長,潛藏問題凸顯激化2012年開始,我們整個的資產管理行業規模有一個迅速的發展。
-
借鑑摩根大通(JPM.US)資管業務 中資銀行如何發力轉型?
近期公司經營狀況獲得資本市場認可,截止2020年8月25日摩根大通相比美國四大行平均水平溢價30.6%。資產管理端,三大核心競爭力打造銀行系全能資管巨頭:1)作為智力資本密集型業務,公司資產與財富管理業務板塊藉助不同於母行的「基礎薪酬+短期激勵+長期激勵」薪酬激勵機制,建立了一支穩定且專業的資管團隊,2018年高端人才流失率低於5%。
-
近30家資管機構齊聚北京 共議行業競合發展之道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1日,由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金司南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投投科技協辦,紅星美凱龍戰略支持的「後疫情時代資管行業的競合之道「閉門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圍繞「攜手大資管助推產業與金融資本融合升級」主題,紅星美凱龍集團副董事長郭丙合表示,紅星美凱龍為資管行業提供了全新的家居行業和資本的融合渠道。作為中國最大的家居賣場企業,近年來,紅星美凱龍一方面著力於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體驗,全面提升全鏈條集成服務,著力解決家裝「痛點」;一方面發力推動數位化轉型,進而引領整個行業的數位化變革。
-
央行談資管新規:無論延期幾年,金融機構必須要轉型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0日電 10日,央行舉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對於資管新規,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無論資管新規延幾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不可能。有媒體問:前幾天有課題建議資管新規延期兩年,到2022年底,央行怎麼看待這個課題的建議?第二是想問下目前影子銀行的規模有多大?
-
中國央行談資管行業整改:回到過去以錢炒錢是不可能的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截止,其會否再度調整備受關注。中國央行10日表示,將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整改與轉型。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臺以來,資管產品實現了平穩有序轉型,總規模穩中有降,整體風險持續收斂,實體經濟融資沒有受到存量業務整改影響。
-
四大市場爭議問題明確 資管新規重磅配套文件發布
在2019年10月公布徵求意見稿後,歷時8個多月,資管新規重磅配套細則《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正式出臺。 7月3日,央行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下稱《認定規則》),自2020年8月3日起施行。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國內經濟、社會面臨巨大衝擊,周小川、艾倫·格林斯潘、Mervyn King、Raghuram Rajan,先後圍繞「疫情下的全球經濟與金融發展」發表開幕演講,以國際前沿視角,探討國際經濟、金融發展局勢與應對策略。本次上海金融論壇的重磅環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現場發布。
-
...大爆發……2020文化金融發展報告解讀疫情下中國電影金融服務困境
會議發布了第四版「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0)》,並就新形勢下我國的文化金融的區域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 《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0)》是「文化金融藍皮書」系列的第四版年度報告,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作為編寫單位聯合研創。
-
中國券商行業2020年十大事件來了
02、券商資管轉型兩年 全方位發力主動管理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券商資管行業也在持續調整轉型,傳統通道類業務加劇萎縮,而追求主動管理成為各家競爭新打法,其中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也在加速落地,「固收+」新產品逐步火熱,行業重構和生態優化同時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