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過渡期大概率要延長?央行:無論是否延期 金融機構都必須轉型

2020-12-23 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資管新規過渡期是否將要延長,是最近市場密切關注的話題。近日,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但也有機構、學者建議不能延太長,可能延期一年比較合適。

周學東指出,無論是否延期、延期多長時間,金融機構都必須轉型,「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

不規範的影子銀行規模明顯壓縮

資管新規出爐之後,監管層一直在大力整治影子銀行。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不規範的影子銀行的規模明顯在壓縮。如託貸款今年上半年減少了2300億,而去年和前年減得更多,去年上半年接近5000億。

「資管新規不是說要把資管產品壓沒了,主要是壓非標,非標穿透了就是信貸資產,也就是除了銀行之外的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在做信貸業務。」周學東表示,去年以來貸款增長很快,但非標壓了不少。有些從表外回到表內,佔用的也是貸款資源,體現了貸款增長,是一個替代。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進一步介紹,以「一行兩會一局」共同建立的資管產品的統計制度,統計範圍還是比較全面的,包括八大類,這裡面有銀行的非保本理財、信託公司的資管產品、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管產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專戶、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管產品、保險的資管產品、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資管產品和公募基金,到今年5月末這些資管產品直接匯總的資產總量是90.1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4萬億,同比增長3.5%。

資管產品整體風險持續收斂

孫天琦表示,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臺以來,資管產品實現了平穩有序轉型,總規模穩中有降,整體風險持續收斂,實體經濟融資沒有受到存量業務整改的影響。從兩個方面看,一方面是資金脫實向虛、自我循環的現象得到遏制,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持續壓縮。另一方面是淨值性產品佔比穩步上升,資管資金通過增加金融債、企業債投資的方式,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阮建弘進一步解釋道,從數據上看,總體來看資管產品的風險是進一步的收斂,主要表現在四個層面,一是同業交叉持有的佔比持續下降,二是槓桿率回落,三是淨值型產品佔比持續上升,四是非標準化的債權規模在持續減少。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資管產品的同業資金來源佔其全部資金來源的比重49.8%,比年初下降了1.2個百分點。資管產品的負債槓桿率平均為107.7%,這比年初回落了0.9個百分點。淨值型產品募集資金佔全部資管產品募集資金的餘額是60.3%,比年初高了4.9個百分點。資管產品投資的非標準化的債權類資產規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多下降1.2個百分點。

疫情之下資管新規過渡期有望延長

今年疫情之下,資管新規的過渡期要不要延長,要延長多久?各界學者紛紛提出建議。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建議,應該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在原有計劃上延長兩年。用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平均每年約20%的速度去消化,是比較實事求是的。對此,周學東英表示,淨值型產品佔比在提高,來自同業的負債佔比在下降,這是一個好的跡象,系統性風險明顯得到治理。關於資管新規延期,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但也有機構、學者建議不能延太長,可能延一年是比較合適的。

孫天琦也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堅持資管新規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密切跟蹤監測資管業務規範整改的情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好相關工作,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的整改與轉型。

相關焦點

  • 央行談資管新規:無論延期幾年,金融機構必須要轉型
    對於資管新規,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無論資管新規延幾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不可能。有媒體問:前幾天有課題建議資管新規延期兩年,到2022年底,央行怎麼看待這個課題的建議?第二是想問下目前影子銀行的規模有多大?
  • 突發大消息!央行重磅發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什麼原因?解讀來了
    影響100萬億大資管。7月的最後一天晚間,央行發布《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的通知,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按既有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 跟我有什麼關係?
    來源:金融界網站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央行表示,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延長!銀行理財老產品最晚2025年消化完
    正如在資管新規延期一年的消息釋放前夕,央行原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曾經指出:「無論是延1年、2年還是3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的,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的。」
  •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應「寬嚴相濟」 發展資本市場與是否...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由於疫情因素,資管新規的過渡期被延長一年。而在資管新規之下,我國的大資管業務正在走向合規。「我們要求的是資金端的規範,建議按照資金端逐年替換,資金端不能有資金池,必須自己來承擔風險。」
  • 除了資管新規延期、臨時性政策退出,央行還權威釋疑這些熱點問題!
    金融穩定再貸款哪些機構可以用?資管新規到底延期多久?臨時性貨幣政策何時退出?下半年宏觀槓桿率走勢如何?重點四:資管新規延期一年是比較合適的目前,距離資管新規過渡期限臨近不足6個月,近期有行業報告建議並延長過渡期至2022年底。資管新規是否會明確進行延期?
  • 專訪吳曉靈:發展資本市場和是否牛市沒有必然關係,資管新規過渡期...
    後資管新規時代如何要做好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如何平衡好企業融資和個體散戶投資的關係?如何看待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和後續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就吳曉靈進行了專訪。資管資金在股票市場中仍然舉足輕重證券時報記者:您曾指出了導致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的六大原因,5年之後,您覺得這六個問題有何改善?您覺得中國股市還存在哪些問題?
  •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不應成為自由放任期 也不意味監管空窗期
    在功能監管的理念下,債券市場的三個登記託管機構在業務標準和技術標準上都應遵循金融基礎設施的基本規則,這樣無論登記機構歸誰管理,也不會對債券的互聯互通造成障礙。」吳曉靈表示。過渡期不意味著監管空窗期《21世紀》: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資管新規過渡期從2020年底延長至2021年底。
  • 中國央行談資管行業整改:回到過去以錢炒錢是不可能的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截止,其會否再度調整備受關注。中國央行10日表示,將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整改與轉型。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臺以來,資管產品實現了平穩有序轉型,總規模穩中有降,整體風險持續收斂,實體經濟融資沒有受到存量業務整改影響。
  • A股頭條: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證監會表示構建資本市場...
    連結:http://stock.jrj.com.cn/headline/index.shtml 一、【要聞速遞】1、央行: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央行7月31日宣布,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
  • 資管新規再傳延期,專家:銀行股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 編輯:王麗麗12月11日,資管新規再傳延期。21世紀經濟報導12月10日披露,監管此前與部分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
  •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應「寬嚴相濟」】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前副...
    2020-12-25 06:44:46來源:FX168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應「寬嚴相濟」】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總顧問吳曉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後,金融機構應該按照自身情況和過渡期目標分解壓降進度任務,建議監管部門加強對壓降進度的過程考核和重要節點的檢查。
  • 資管新規發威 785款理財產品提前終止
    對此,普益標準研究員於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商業銀行提前終止部分理財產品運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發布以後,要求銀行理財產品實施淨值化管理運作,並對理財產品的非標債權資產配置比例進行了嚴格限制,隨著轉型過渡期的臨近,銀行加快了傳統不合規老產品的清退,推進淨值化轉型;二是存續老產品定價較高,該部分產品大多仍存在「剛性兌付」問題,而當前市場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資金成本較低
  • A股頭條: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 鋼鐵巨頭呼籲國家監管部門...
    連結:http://stock.jrj.com.cn/headline/index.shtml 一、【要聞速遞】1、中共中央政治局: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11日召開會議,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資管新規重磅文件今天釐清界限
    作為資管新規的重要配套細則,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正式發布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以下簡稱《認定規則》)。今年5月,國務院金融委發布消息稱,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認定範圍和認定條件,建立非標轉標的認定機制,並對存量『非非標』資產給予過渡期安排,穩步推進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對話吳曉靈:資管大時代下的投資與監管
    4.關於過渡期延長: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資管新規過渡期從2020年底延長至2021年底,另外還有消息稱,將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過渡期延長將帶來哪些影響?有解讀認為,這意味著,金融市場強監管的狀態將有所改變,為深陷違約、暴雷風波的金融機構帶來喘息空間,您怎麼看?
  • 四大市場爭議問題明確 資管新規重磅配套文件發布
    在2019年10月公布徵求意見稿後,歷時8個多月,資管新規重磅配套細則《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正式出臺。  7月3日,央行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下稱《認定規則》),自2020年8月3日起施行。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 規模近1500億!
    隨著部分券商資管業務向主動管理轉型,2020上半年行業資管收入達到142.9億元,同比增長12.2%。 在轉型的過程中券商資管公募化的「長徵路」上,其實包含著兩條主線: 第一,是機構主線。券商主體或資管子公司取得公募牌照,參照公募基金公司來開展公募業務。
  • 2021這些財經新規和你有關
    新的一年,有不少財經方面的新規開始實施,或是1月1日,或是年內。我們對這些與百姓的經濟生活緊密相關的新規進行了一番梳理,讓大家全面了解一下。同時,我們也希望新的一年,每一個人都能開開心心賺錢,快快樂樂理財,讓自己的財富實現保值增值。房貸利率浮動正式開啟2020年,央行進行了房貸利率改革,所有存量房貸面臨「二選一」:要麼轉換成固定利率,要麼變成LPR浮動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