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參考網】;
什麼是「標」(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什麼是「非標」(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二者之間的界限得以正式明確。作為資管新規的重要配套細則,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正式發布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以下簡稱《認定規則》)。
央行相關人士表示,《認定規則》細化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關於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下簡稱標債資產)的五項要求及相關認定標準,並在過渡期安排、監管要求等政策導向上,與《指導意見》及相關配套制度精神保持一致,既沒有製造進一步緊縮的預期,也沒有放鬆監管要求,對市場影響相對較小。
01
「標」與「非標」界限明確 穩定市場預期
去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稿)》。今年5月,國務院金融委發布消息稱,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認定範圍和認定條件,建立非標轉標的認定機制,並對存量『非非標』資產給予過渡期安排,穩步推進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此次《認定規則》的正式出爐,是對國務院金融委精神的落實,也進一步完善了資管新規的整體政策體系和框架。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銀髮〔2018〕106號)重要配套細則,人民銀行在制訂《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時,充分考慮了當前內外部經濟形勢、實體經濟融資的困難、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以及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等因素,旨在促進資產管理業務規範健康發展。
《認定規則》充分考慮市場需要,為各類債權類資產提供了明確的標債資產認定路徑,提升債券市場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體看,《認定規則》第一條已明確為標債資產的各類債權類資產,無需進行標債資產認定;《認定規則》發布後新增的其他各類債權類資產,均可按相關程序進行標債資產認定;若通過標債資產認定,資管產品可投資該類標債資產以置換存量的非標資產。
另外,經與金融監管部門及市場機構充分溝通,《認定規則》將一些市場機構普遍關心、性質模糊的金融產品歸為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下簡稱非標資產),例如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債權融資計劃、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券商收益憑證、上海保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投資計劃與資產支持計劃、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貸資產流轉和收益權轉讓相關產品、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等,明確了市場對非標資產範圍的預期。
據央行披露的信息,《認定規則》於2019年10月12日至11月1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意見徵集期內共收到35家機構合計94條意見建議,多數意見和建議已合理採納。較此前的徵求意見稿,《認定規則》有三處修改,集中在標債資產的信息披露標準和標債資產的定價與流動性機制標準兩方面。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修改主要是一些技術上的完善,使得《認定規則》更具實操性。
「《認定規則》細化了《指導意見》關於標債資產的五項要求及相關認定標準,並在過渡期安排、監管要求等政策導向上,與《指導意見》及相關配套制度精神保持一致,既沒有製造進一步緊縮的預期,也沒有放鬆監管要求,對市場影響相對較小。」上述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認定規則》對存量的「未被納入本規則發布前金融監管部門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統計範圍的資產」,在《指導意見》過渡期內豁免了非標資產有關監管要求,這使得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整改計劃,自主合理做好投資安排。
02
促市場規範發展 提高金融服務實體能力
金融機構壓降非標資產投資的進度如何?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自《指導意見》發布以來,市場對《指導意見》的資管產品投資要求適應性已明顯增強。從當前市場運行情況看,金融機構資管產品的投資模式已逐步轉型,非標資產投資有序壓降,並逐步轉向投資債券和存款等表內資產。
而此次《指導意見》的發布將進一步促進市場規範發展。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釐清相關定義,消除「標」和「非標」之間的模糊地帶,有助於金融機構開展業務時把握業務邊界,也消除市場對非標資產清理「一刀切」的疑慮和誤讀,這樣既有利於化解非標資產難入表、難接續的問題,又有利於非標資產的規範發展,為市場增添了彈性。
該人士還表示,標準化資產和非標資產能適應不同投融資主體的融資需求,非標資產有其合理性,也並非就是「有毒資產」,人民銀行從市場角度出發,客觀地看待標債資產與非標資產的利與弊,並未強制非標資產進行轉標,而是將投資標債資產的主動權交給市場機構。
「《指導意見》明確了規則和認定機制,原先一些非標資產、非非標資產經過適當』改造『後,均可按相關程序申請進行標債資產認定,從而以更為透明和市場化的方式轉化為標準化資產。從這個角度說,《指導意見》在促市場規範發展的同時,能進一步激發市場內生動力,進一步發揮債券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他說。
促市場規範和金融服務實體,近日,人民銀行還會同發展改革委和證監會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發展改革委 證監會關於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圍繞構建統一的債券違約制度框架,對債券違約處置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受託管理人制度和債券持有人會議的功能作用,發行人、債券持有人及各類中介機構的職責義務和權利進行規範,同時針對發行人惡意逃廢債、債券募集文件薄弱、市場化違約處置機制不健全等若干問題統一解決方向,推動債券市場違約處置向市場化、法治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