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談資管新規:無論延期幾年,金融機構必須要轉型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0日電 10日,央行舉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對於資管新規,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無論資管新規延幾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不可能。

有媒體問:前幾天有課題建議資管新規延期兩年,到2022年底,央行怎麼看待這個課題的建議?第二是想問下目前影子銀行的規模有多大?

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暫時出現了萎縮,我國經濟也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確實也增加了資管業務規範整改的難度,市場非常關注資管新規過渡期相關政策。有些人建議嚴肅市場紀律,嚴格執行資管新規,有些人建議延長過渡期一年,剛才提到的研究報告建議延長兩年,都有各自不同的邏輯和道理。

下一步,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堅持資管新規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密切跟蹤監測資管業務規範整改的情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好相關工作,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的整改與轉型。

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補充稱,無論資管新規延1年、2年還是3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的,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

周學東表示,關於資管新規延期,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但也有機構、學者建議不能延太長,可能延一年是比較合適的。

對於影子銀行,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指出,現在是「一行兩會一局」共同建立的資管產品的統計制度,統計範圍包括八大類,到今年5月末這些資管產品直接匯總的資產總量是90.1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4萬億,同比增長3.5%。

風險方面,阮健弘表示,總體來看資管產品的風險進一步收斂,同業交叉持有的佔比持續下降,因為資管產品風險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所以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也發揮了更有效的作用,應該說資管新規在現實當中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阮健弘提及,關注到個別理財產品出現了浮虧的現象,道理上說市場變化必然會導致淨值產品的波動,這點是合理的,可以看到淨值產品的佔比已經佔60%了,這麼大的規模,階段性的浮虧也是正常現象。從掌握的數據整體上看,5月末全部資管產品的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比年初增加了五千億,可以判斷資管產品總體上收益是正的。(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資管新規過渡期大概率要延長?央行:無論是否延期 金融機構都必須轉型
    近日,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但也有機構、學者建議不能延太長,可能延期一年比較合適。周學東指出,無論是否延期、延期多長時間,金融機構都必須轉型,「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
  • 除了資管新規延期、臨時性政策退出,央行還權威釋疑這些熱點問題!
    金融穩定再貸款哪些機構可以用?資管新規到底延期多久?臨時性貨幣政策何時退出?下半年宏觀槓桿率走勢如何?重點二:金融穩定再貸款最近一次用在包商銀行自7月1日起,央行下調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調整後,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為1.75%,金融穩定再貸款(延期期間)利率為3.77%。金融穩定再貸款目前為止發放了多少?發放給了哪些機構?在什麼條件下金融機構可以獲得金融穩定再貸款?
  • 央行重磅發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什麼原因?解讀來了
    影響100萬億大資管。7月的最後一天晚間,央行發布《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的通知,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按既有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中國央行談資管行業整改:回到過去以錢炒錢是不可能的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截止,其會否再度調整備受關注。中國央行10日表示,將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整改與轉型。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臺以來,資管產品實現了平穩有序轉型,總規模穩中有降,整體風險持續收斂,實體經濟融資沒有受到存量業務整改影響。
  • 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延長!銀行理財老產品最晚2025年消化完
    正如在資管新規延期一年的消息釋放前夕,央行原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曾經指出:「無論是延1年、2年還是3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的,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的。」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今年7月央行宣布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已充分考慮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個案處理情況只是個別現象,並非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從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態勢以及資管業務整改進程看,資管新規過渡期不宜延長過久。此前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過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確保資管業務順利轉型,實現老產品向新產品的平穩過渡。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 跟我有什麼關係?
    來源:金融界網站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央行表示,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再傳延期,專家:銀行股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 編輯:王麗麗12月11日,資管新規再傳延期。21世紀經濟報導12月10日披露,監管此前與部分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
  • 資管新規重磅文件今天釐清界限
    作為資管新規的重要配套細則,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正式發布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以下簡稱《認定規則》)。今年5月,國務院金融委發布消息稱,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認定範圍和認定條件,建立非標轉標的認定機制,並對存量『非非標』資產給予過渡期安排,穩步推進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四大市場爭議問題明確 資管新規重磅配套文件發布
    在2019年10月公布徵求意見稿後,歷時8個多月,資管新規重磅配套細則《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正式出臺。  7月3日,央行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下稱《認定規則》),自2020年8月3日起施行。
  •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應「寬嚴相濟」 發展資本市場與是否...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由於疫情因素,資管新規的過渡期被延長一年。而在資管新規之下,我國的大資管業務正在走向合規。「我們要求的是資金端的規範,建議按照資金端逐年替換,資金端不能有資金池,必須自己來承擔風險。」
  • ...萬億債轉股機構對接資管新規,可設投資計劃,個人能購買,300萬起投
    原創 劉敬元 券商中國規模數萬億的市場化債轉股領域,迎來一則新規,核心是明確債轉股實施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開展資管業務的細則。有資管業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這一新規,應主要是為了讓向AIC這一類機構向資管新規看齊,統一標準。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是銀行債權轉股權的實施機構,自2018年6月開始,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業態出現。目前,在債轉股這一規模已超2萬億的業務領域,AIC是主導機構。
  • 2021這些財經新規和你有關
    新的一年,有不少財經方面的新規開始實施,或是1月1日,或是年內。我們對這些與百姓的經濟生活緊密相關的新規進行了一番梳理,讓大家全面了解一下。同時,我們也希望新的一年,每一個人都能開開心心賺錢,快快樂樂理財,讓自己的財富實現保值增值。房貸利率浮動正式開啟2020年,央行進行了房貸利率改革,所有存量房貸面臨「二選一」:要麼轉換成固定利率,要麼變成LPR浮動利率。
  • 資管新規發威 785款理財產品提前終止
    對此,普益標準研究員於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商業銀行提前終止部分理財產品運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發布以後,要求銀行理財產品實施淨值化管理運作,並對理財產品的非標債權資產配置比例進行了嚴格限制,隨著轉型過渡期的臨近,銀行加快了傳統不合規老產品的清退,推進淨值化轉型;二是存續老產品定價較高,該部分產品大多仍存在「剛性兌付」問題,而當前市場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資金成本較低
  • 阮健弘:資管產品有序轉型 形成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並重配置
    以資管新規為分界,我國資管產品經歷了一個從野蠻生長到轉型發展的過程。2020年9月末,金融機構資管產品資產合計89.2萬億元,接近金融業表內[1]總資產的三成,僅次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資管產品實現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整體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不應成為自由放任期 也不意味監管空窗期
    在功能監管的理念下,債券市場的三個登記託管機構在業務標準和技術標準上都應遵循金融基礎設施的基本規則,這樣無論登記機構歸誰管理,也不會對債券的互聯互通造成障礙。」吳曉靈表示。過渡期不意味著監管空窗期《21世紀》: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資管新規過渡期從2020年底延長至2021年底。
  • 財立方金融課火爆開場,百名中原金融客燒腦「大資管」(二期三期搶票中)
    金融穩定局有兩大使命: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加強宏觀審慎職能。資管之所以進入金融範圍,是因為過去表外的資管業務做成了剛兌,它構成了系統性金融風險。2. 從央行金融穩定局使命出發,未來結構化產品,明股實債的產品一定會被全部掃平。3.
  • 專訪吳曉靈:發展資本市場和是否牛市沒有必然關係,資管新規過渡期...
    資管新規允許合理地把各家資管組織在一起,資管產業鏈上的機構可以互相分工協作,但不能層層加槓桿,甚至規避監管。從這個層面來看,對解決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的資管產品方面引發的問題,資管新規是立竿見影的。但是當年股市異常波動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六個原因裡其中的五個是和資本市場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的,所以期望資管新規包治百病也是不現實的。
  • 印尼央行批准當地銀行成為支付寶收單機構
    品玩12月23日訊,據CNBC今日報導,印尼金融服務監管局(OJK)與印尼央行(BI)已批准印尼人民銀行(BRI)與支付寶合作。BRI將作為收單機構,接收並處理來自支付寶平臺的支付交易。這意味著,繼去年印尼發布二維碼支付新規後,支付寶在當地已獲得運營許可,中國用戶可在印尼支持QRIS的商戶用支付寶APP掃碼付款。據報導,2019年印尼央行(BI)發布了印尼標準二維碼(QRIS)新規,並於2020年1月1日起生效。根據該規定,印尼當地每一筆二維碼支付交易,都需要符合QRIS系統要求,相關支付機構需向BI申請許可才能正常開展業務。
  • A股頭條: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證監會表示構建資本市場...
    連結:http://stock.jrj.com.cn/headline/index.shtml 一、【要聞速遞】1、央行: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央行7月31日宣布,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