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武俠片是中國人特有的類型片。早在1928年中國導演張石川便拍攝出武俠片《火燒紅蓮寺》。1949年由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在香港拍攝出《黃飛鴻》系列電影,60年代張徹、胡金銓、楚原三位邵氏大導演憑《獨臂刀》、《大刺客》、《龍門客棧》、《俠女》、《多情劍客無情劍》、《孔雀王朝》等將武俠片推向高峰。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徐克和程小東通過威亞技術打造出新派武俠片《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等經典電影。大家最熟悉的武俠片可能是徐克導演的新派武俠片、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張藝謀導演《英雄》、陳凱歌導演《無極》、馮小剛導演《夜宴》等片。其實中國內地在80年代90年代也拍攝出諸多精彩的武俠片。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出內地十大武俠片。
10《鑄劍》1994年
《鑄劍》是根據魯迅小說《眉間尺》改編的武俠電影,影片採取香港和內地合拍模式。香港方面徐克帶領電影工作室幕後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內地方面張華勳帶領演員臺前拍攝。該片講述了周宣王時代的楚國,楚王派人找到天下第一名師幹將夫婦為他鑄造一把天下第一劍。當幹將夫婦花了三年的功夫為楚王造了一對寶劍,不想劍成之日,陰險的楚王得到雌劍後卻將幹將斬首,而有孕在身的幹將妻莫邪帶著雄劍逃離皇宮。十六年後,莫邪將十六年前的一切都告訴了兒子眉間尺。眉間尺決心為父報仇,攜雄劍來到王城,但是苦無機會,且又被通輯,後在義士晏之熬的幫助下,終將殘暴的楚王殺死,實現了幹將的遺願。
9《雙旗鎮刀客》1991年
《雙旗鎮刀客》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影片在當時可謂大製作,光「雙旗鎮」的街景搭建就花了20萬元,電影的總預算約為120萬元,超支了20多萬元,因為超支等原因,在西影廠裡受到通報批評,很多人為此丟了工作,當時的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也被免職。影片在上映之後大獲成功。獲得第3屆夕張國際驚險與科幻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獎、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獎。
8 《黃河大俠》1988年
黃河大俠是由香港中原電影公司和西安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張鑫炎 / 張子恩擔任導演,于承惠,靳德茂,淳于珊珊,萬瓊,計春華,趙志剛主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終末期的中國大陸上映。影片背景為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時期,西北黃河流域的段、柳、李諸王互相攻伐,欲獨霸天下。黃河大俠黃河大俠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在冰上的打鬥的戲,演員們現在提起來還記憶猶新,這樣的驚險武打場面竟然還是于承惠自己要求加的。像這種動作片,沒有新東西出來,就挺難,這是觀眾的一個期待,所以當時于承惠就問導演,感覺環境各個方面都這麼好,能不能在冰上打,有沒有在冰上跑馬的戲,他說好像沒有,他就建議加上去。但是在冰上打,他們就得做釘鞋,綁到底下防滑,但是做的就是太尖,所以穿上以後呢,腳就不能動了,因此扭來扭去,最後負擔全在膝關節上。
7《大刀王五》1985年
《大刀王五》是由於連起執導的武俠故事片,戈春豔、王曉忠參加演出。該劇講述了清朝末年王五的傳奇一生。清朝末年,在以慈禧為首的後黨和以光緒為首的帝黨之間鬥爭日漸激烈之際,「京師大俠「大刀王五開設鏢局,奔走江湖,擺設擂臺,招聚愛國俠客義士,以圖共同舉事,反清滅洋、振興中華.但他原來的師兄弟苟風濤賣身投靠了刑部尚書,告王五謀反,衝散擂臺並捉拿王五問罪.王五躲逃途中巧遇幼年朋友譚嗣同,遂想請譚給他當「大龍頭「,共謀大事,但譚嗣同此時已扶助光緒帝推行變法,力勸王五留下共同扶助變法,遂結為生死之交.後黨見帝黨迅猛推行新政,慈禧便密謀發動宮廷政變,廢黜光緒.光緒因手中無兵權,與譚嗣同商議想依靠袁世凱的新軍包圍頤和園,剷除後黨的頑固勢力,不料袁世凱告密,後黨連夜發動政變,將光緒軟禁瀛臺,光緒令譚嗣同等維新派人物迅速逃離,譚嗣同卻決心以死效忠皇上,不肯逃走.王五遂與譚嗣同商定,率猴俠、飛鳳、小五夜闖紫禁城救出光緒帝,但入城後丟失地圖迷失方向,遂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殺,終寡不敵眾,王五負傷撤出紫禁城,救駕失敗.後黨即下令將譚嗣同等逮捕入獄.王五當機立斷,再次策動探監劫獄,但譚嗣同決心以死喚起民眾,執意不肯逃離.正在相助勸說說之際,被苟風濤發現,又是一場惡戰.王五以硬氣功折斷鐵窗,扯斷鐐銬,打開牢門,想帶譚嗣同逃走,但譚堅決不走,王五等只得殺出監獄,另作計議.慈祥為了剷除後患,下令立即斬處譚嗣同為首的「六君子「.王五得悉消息後,請來義和團、紅燈照、小刀會的義士,決定劫法場.但清軍戒備森嚴,又布下「八卦陣「,臨時還改變了行車路線,於是展開了一場極為殘酷的拼殺.王五與業師馬芬雖破了「八卦陣「,但未及殺到法場,譚嗣同等「六君子「已血染菜市口,小五與許多兄弟相繼戰死.王五悲憤填膺,將譚嗣同等烈士屍首劫出,護送靈柩安葬於湖南瀏陽.「戊戌變法「就這樣以徹底失敗而告終.但譚嗣同等人壯烈的精神,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6《武當》1984年
《武當》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孫沙執導的動作電影,林泉、趙長軍等出演,於1983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清朝末年, 以武當拳派後人陳雪嬌、 司馬劍為首的民間武師挫敗日本浪人的挑釁, 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捍衛民族尊嚴的故事。話說當《少林寺》大獲成功之後,國內掀起拍攝古裝武俠片的熱潮。《武當》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誕生。可是由於缺乏香港電影成熟工業的支持在製作上的欠缺,讓影片整體論於平庸的結果。
5《武林志》1983年
《武林志》是張華勳執導的動作片,由李俊峰、李德玉主演,於1983年在中國公映。該片講述了武林高手東方旭原本與世無爭,但為了維護民族大義,他忍受失女之痛,與俄國力士達得洛夫展開拼死較量,最終以八卦掌取勝的故事。在籌拍過程中,劇組主創人員面臨著影片是拍成藝術片還是拍成功夫片的選擇。有的演員主張學習港臺功夫片,誰功夫好、打得好就多給誰鏡頭。張華勳沒有採納這樣的意見。在前期採風過程中,張華勳認識到中華武術不但能強身健體,還能給觀賞者以美的享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上存在對於武術的偏見,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初港臺功夫片強調娛樂性,缺少嚴肅性,也影響了人們對於武術的看法。因此,他認為要拍武術題材絕不能抄襲港臺的路子,拍一部社會主義的新型武術片才應該是追求的目標。他反覆給演職員們說明,作為一部武術題材藝術片,《武林志》不能違背真實的原則,不能脫離人物和情節發展的需要。他確定的原則是:武術功夫展示要符合揭示主題思想的需要,服從人物刻畫的需要,不能為打而打、搞武術技巧的賣弄。
4《少林寺》1982年
《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一部武俠電影。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杰、於海、丁嵐、計春華、于承惠聯袂主演。該片講述的是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並落髮為沙彌的故事。電影中小虎出家受戒,頭上燒戒疤,而事實上戒疤是元朝才出現,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裡如電影《少林寺》,出現在銀幕或屏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事實上都是錯誤的。
3 《神秘的大佛》1980年
《神秘的大佛》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懸疑驚險動作片,由張華勳執導,劉曉慶、張順勝、管宗祥、葛存壯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該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拍攝的第一部武俠片片,開創新中國電影最早的商業模式。片中「怪面人」的設定靈感來自川劇中的「變臉」。劉曉慶扮演的女俠夢婕所用兵器是軟鞭,所以她平時總把軟鞭帶在身邊,一有空就練,就連拍戲時被踢傷眼睛也沒有耽誤拍攝進程。葛存壯飾演的「沙舵爺」得被飛刀扎死的鏡頭需要一個連續不間斷的鏡頭拍攝,這一點給化妝和道具出了難題,劇組就用一個手控式埋在頭髮裡的「血包」造出被飛刀刺中頭部血順勢而下的不切換鏡頭[8]。1988年,為表彰該片為宣傳樂山大佛所做出的貢獻,樂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張華勳樂山市榮譽市民稱號。
2《火燒紅蓮寺》
《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1928年張石川、鄭正秋拍攝的這部電影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電影熱,無論是從技術積累的角度,還是從題材拓展的角度來看,「武俠」兩字自此片後便成了中國電影軍械庫中的常規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從此在劍光俠影中長大。正是從這刻開始,俠客們才開始劍光鬥法、隱形遁跡、空中飛行、口吐飛劍、掌心發雷,「把食指一舉,那繚繞而上騰的一道白光便帶著法術把你的寶劍無條件地向敵人作戰」。影片的攝影師叫董克毅,堪稱上世紀20年代的喬治·盧卡斯。他不僅創造出「接頂」法,把畫在玻璃板上的紅蓮寺頂與沒有寺頂的布景巧妙地拍在一起,構成完整的紅蓮寺輝煌建築,還透過真實人物與卡通形象融合的辦法表現「劍光鬥法」,在銀幕上將人任意放大和縮小,甚至完成「分身」的特技攝影技術。
1 《女俠李飛飛》1925年
電影界所公認的第一部武打片是1925年由天一影片公司拍攝的《女俠李飛飛》。該片講述的是在私塾念書的少女郭慧珠(吳素罄飾)被包辦婚姻,和富家子弟洪玉麟(林雍容飾)訂了親。此後,由於郭慧珠女同學的哥哥的插入而致使郭、洪分手的戀愛老套故事。在郭慧珠準備吞金自盡時,幸被江湖女俠李飛飛(粉菊花飾)越牆而入救出,影片安排了一個「俠女救人」的結局,但有俠而無武。女俠李飛飛行俠仗義,幫助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按今日眼光來看。算不上正宗的武俠片,但畢竟是中國武俠片的開山之作。電影學術界認為,是影片《女俠李飛飛》開闢了電影市場新樣式—武俠電影的嘗試。這部電影是由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於一九二五年拍攝的,劇情是:武藝高強的女俠李飛飛見義勇為,施展武功營救被誣失貞的少女,歷盡艱難,終於使其與心上人喜結良緣。扮演女俠李飛飛的,是擅長武功的戲曲演員粉菊花,在銀屏上飛簷走壁的絕技吸引了許多觀眾。鄭君裡在《現代中國電影史略》中云:這部作品是武俠電影巨流的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