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走了,武俠片也死透了!

2021-03-02 電影大指南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近日離世,享年94歲。


一時間懷念金庸的文章、照片、視頻刷爆了網際網路,這位老人的離去,掀起了大眾對於自己曾經的武俠夢的追憶。

畢竟根據他原著改編的影視作品,在過去幾十年內一直牢牢霸佔華語世界裡最佳武俠作品的前十榜單,無人可以與之一戰。


不管你是70後80後90後還是00後,相信下面的故事都曾經讓你們牽腸掛肚,百看不膩。

從《雪山飛狐》的雪中情,到《書劍恩仇錄》的紅花紅顏,從《天龍八部》難念的經,到《笑傲江湖》活的瀟灑,從《神鵰俠侶》的神話情話,到《倚天屠龍記》心愛……不止作品,連主題歌都成了永恆的經典!

更不要說翁美玲黃日華版本的《射鵰英雄傳》的那三首: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了!

翁美玲與黃日華版本的《射鵰英雄傳》於1983年2月28日該劇在香港無線電視劇臺首播。兩年後,中國內地引進了這部電視劇,當即造成萬人空巷的轟動收視效應。


這部劇當時有多火呢,在電視機還未普及的年代,經常成百人守著一個電視看,此劇在內地的收視率在90%左右。


進入九十年代,依舊是金庸的武俠時代。1995年7月31日在香港無線電視翡翠臺首播的《神鵰俠侶》,再一次掀起了民眾的武俠狂潮。


引入內地後,李若彤白衣翩翩的小龍女形象,與當時還沒有曬黑的古天樂白面書生形象,令不少年輕人魂牽夢繞時時難忘。


九七年香港回歸前後,是金庸武俠劇優秀作品井噴的年代,各種題材各種風格全方位滿足觀眾的追劇欲望。

想看大俠大義國讎家恨的故事線,有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想看江湖義兒女情的故事線,有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想看插科打諢鬼馬風格的故事線,有陳小春的《鹿鼎記》。


優秀的作品根本不怕翻拍,哪怕是同樣的故事,大家還是願意再看一遍兩遍三遍。進入千禧年之後,內地曾經掀起過一股金庸作品翻拍浪潮。

李亞鵬許晴版本的《笑傲江湖》、胡軍林志穎劉亦菲版本的《天龍八部》、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版本的《倚天屠龍記》,都是當時收視率頗高的翻拍佳作。


除了電視劇領域,金庸武俠作品在電影領域的建樹也頗豐,很多演員也乘著金庸的這股東風轉型成功,成為一代俠男俠女,吸引一大批角色粉。

在接東方不敗這個角色之前,林青霞一直演的都是瓊瑤劇裡哭哭啼啼的柔弱小百花,永遠無辜的瞪著小鹿般的眼睛玩著「我愛他他愛她她不愛他」的膩味遊戲。


但當她披上紅袍,梳起髮髻,時而嫵媚時而霸道,時而魅惑時而陰毒的對著鏡頭或笑或怒時,少女林青霞成長為一代女神林青霞。


同樣從甜姐兒轉型的還有張曼玉,港姐出身的她之前演了太多漂亮無腦的都市小嬌女,帶著八分天真兩分驕縱,永恆的小妞電影女主角。


卸掉濃妝,口紅都不給塗,只剩一雙野性的濃眉,裹在寬衣大袍裡張曼玉,轉身就成了胡金銓作品《龍門客棧》裡那個風騷入骨的老闆娘金鑲玉。



在金庸作品改編的《東邪西毒》裡,她這股子風情萬種又更進一步,點綴了多少人的夢境。


其他靈光一現的角色就更是多到數不甚數,若是要細細盤點,怕是從早上八點說到晚上八點都未必夠。



《倚天屠龍記》裡張敏的回眸




《倚天屠龍記》裡邱淑貞的轉身




《倚天屠龍記》裡黎姿的摘面紗




《東方不敗》裡王祖賢的流血




《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裡鞏俐的彈琴


這些明豔動人的武俠角色,是許許多多觀眾心中難以磨滅的永恆記憶。

這就是金庸武俠的魅力,金庸他從未涉足娛樂圈這個江湖,但娛樂圈裡幾乎所有的一線明星,又有誰沒有出演過他武俠江湖中的角色呢?

還有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俠世界裡製造出來的各種上乘武學,黯然銷魂掌,降龍十八掌,落英劍法,打狗棒法,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六脈神劍,一陽指,蛤蟆功,獨孤九劍……


哪個不是青春少年夢寐以求的蓋世武功?

然而早在金庸先生離去之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武俠夢就死了很久。

時代在進步,武俠作品的質量卻在飛速的下滑,全家老小聚集在一起爭看武俠電視劇的景象早已不復,武俠電影也逐漸淪為爛片遭人恥笑。

在此之前,《臥虎藏龍》的飛簷走壁為人津津樂道,然而那不過是武俠片最後一個高峰,隨著進入21世紀,武俠片亦步亦趨的跌落了深淵谷底,萬劫不復。

《劍雨》

吳宇森的《劍雨》不論在思想內涵還是動作設計上都絲毫不遜《臥虎藏龍》,但票房卻折戟沉沙,連本錢都撈不回來。近年來的武俠片,更是慘目忍睹。

趙文卓的《黃飛鴻:南北英雄》豆瓣評分4.5;林更新江一燕主演的《三少爺的劍》豆瓣評分4.8;甄子丹主演的《臥虎藏龍》續集之「青冥寶劍」,豆瓣評分4.7。

《四大名捕》

彭于晏主演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豆瓣評分5.4;《白髮魔女之明月天國》豆瓣評分3.7;《四大名捕》系列電影三部曲,平均分不超過5分!

還有4.6分的《血滴子》,5.9分的《錦衣衛》,以及馮德倫導演的兩部《太極》系列電影也全部都沒有超過6分的及格線……

《刺客聶隱娘》

當然,也不是說高分武俠片就沒有,像《刺客聶隱娘》就有著7.2的高分,還有《師父》的8.1分和《箭士柳白猿》的7.3分……

可是不管評分高低,這些電影不管是流量鮮肉,一線大牌,國際名導還是型男才女,都沒有撐起武俠片的票房!!!

《繡春刀之修羅戰場》

溫瑞安、古龍、梁羽生的這些作品改編成電影之後,也無不是不倫不類,宛若雞肋。全部都被觀眾所拋棄。近年來唯一稱得上賣座的,就只有張震主演的《繡春刀2》(第一部也是穩穩的撲街)!

除了武俠片,武俠電視劇也好不到哪兒去!

斥資六個億,請了當紅小生楊洋主力擔綱的古裝武俠奇幻電視劇口碑收視雙輸,慘不忍睹。


號稱花了十幾億做後期特效的《鬥破蒼穹》,豆瓣評分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多少分呢?5分。


如果說這些改編自網絡小說的武俠影視作品輸在原作者本身能力不濟,那也是冤枉。

看看2018年版本的《新笑傲江湖》,真是金庸的原作者都無法挽救這部劇爛穿地心的結局。


一再的緬懷過去,無非是當今的影視作品實在令人毫無留念。

我們緬懷金庸,緬懷那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緬懷在極低製作預算情況下依舊能貢獻出一流影視配樂、頂級演員演技、過硬臺詞功底、精彩劇情脈絡的影視團隊。

是因為我們厭惡現在這種動輒宣傳多少億投資,怎樣大咖加盟,多麼用心拍攝最終卻依舊推出美圖秀秀級別特效、辣眼睛的演員演技、屎一般奇葩劇情的影視圈錢團隊。

金庸之後,誰還能再喚醒我們心中的武俠夢呢?或許,武俠片也已經隨著查良鏞大俠,就此亡了!

相關焦點

  • 港片一直未死,其實真正死去的,是中國華語電影金字招牌的武俠片
    港片怎麼會死?,而徐克想拍的,是武俠片的凌厲炫目。,此後金庸每次見他,都咬牙切齒。他的死是一場命數的悲劇,拳腳永遠無法低過槍炮,而他,不過是一個錯誤的時代中的悲情英雄。,在我看來更多的原因,是因為這部《劍雨》是香港武俠電影的絕唱,從這之後再沒有上映過真正意味的香港武俠片,所有影評人懷念的不是《劍雨》,而是那個屬於武俠片的時代。作為香港華語電影的一塊金字招牌,隨著金庸老先生的離去,已經名存實亡蕩然無存了。所以我認為港片未死,真正死去的是最有魅力的武俠電影。
  • 時隔24年,徐克再拍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三部曲引期待
    時隔24年,徐克再拍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三部曲引期待近年來,翻拍經典IP現象層出不窮,武俠小說成了「眾矢之的」,特別是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笑傲江湖》等經典作品,多的已經被翻拍了十餘次,最少的也有五六個版本。今年,于榮光執導的《天龍八部》開播在即,雷人造型已成為槽點之一。
  • 金庸先生走了,後金庸時代來了,武俠死了
    昨天,金庸先生走了。昨天,直到很晚很晚,我才接受了金庸先生去世的事實。我多麼想這是又一次的謠言,多麼想有個人能站出來闢謠。然而沒有,他真的走了,到那個世界去了。上述是金庸授權的遊戲,還有一大堆沒有打著金庸旗號的遊戲,實際上也多得是金庸的要素,如最熱的《劍網》系列等,裡面的金庸元素數不勝數。
  • 遭金庸吐槽,這部同性戀版武俠片,卻被影迷奉為經典
    但這和第二部基本沒啥關係了,因為他得罪金庸,拿不到《笑傲江湖》的改編權了。在很多影迷心中,《笑傲江湖》是影視經典。在金庸心中,它算得上徐克的黑歷史。他可是個公認的武俠片、動作片高手。金庸:我不喜歡他,他不懂武俠,把《蜀山劍俠傳》拍得不知所云。而且把我的小說《笑傲江湖》瞎改,把東方不敗由男人改成女人,並用一個女人來演,而一個男人的變性,在性格上是會有變化的,這個過程是緩慢的、複雜的,有變化的、有過程的,是不自願的,並不像電影裡表現得那麼簡單。
  • 江湖還在,「一代武俠宗師」金庸卻走了
    鈦媒體作者丨娛樂獨角獸「金庸走了,這個時代最後一位武俠大師走了」。談及這段跨世紀的友情,金庸曾經稱呼邵逸夫為「半個世紀的老朋友」,而邵逸夫稱呼金庸為「我的小朋友小查」。在金庸在從《新晚報》擔任副刊編輯的時候,邵氏電影是他專欄裡所評論最多的,當他聽說邵逸夫也是個影痴的時候,金庸便打聽到他的住所親自拜訪,二人一拍即合,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友。
  • 人在江湖,必須要觀瞻的3部經典武俠片!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說起江湖,一下子跳出腦海的是不是金庸風情萬種又真性情的老闆娘金鑲玉。豆瓣評分8.5,好於98%的武俠片,好於95%的愛情片。位居豆瓣電影Top250的第121名。
  • 導演程小東:中國的武俠片絕對不會死
    【專訪】《誅仙》導演程小東:中國武俠片絕對不會死 界面文娛對話程小東: 界面文娛:《誅仙 I》原著的故事是哪裡打動到你,讓拍過這麼多武俠的你來執導這部影片?
  • 王晶《倚天屠龍記》最大問題不是41歲林峰,而是武俠片時代過去了
    爭議最大的是邱意濃飾演峨眉派周芷若,從定妝照上,周芷若一襲紅衣看起來嫵媚動人,但如果看過王晶上一版,就知道他電影裡的周芷若走的就是美豔掛,所以也算過關。假如新《倚天》敗了,市場上更不會有大製作武俠片了王晶的作品譜系裡,《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其實品質不俗。用金庸故事的外殼,王晶裝入了顛覆武林、顛覆金庸的私貨。六大門派逼張翠山交代謝遜下落,為的是屠龍刀。張翠山說一人做事一人當,張三丰立馬背過身。周芷若出場就是心機女,擅長使用美人計。
  •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武俠片的扛鼎之作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是由程小東指導,李連杰、林青霞、關之琳、李嘉欣等主演的武俠片,於1992年6月2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改編自金庸編著的小說《笑傲江湖》,講述了令狐衝與東方不敗在經歷過幾次相遇以後逐漸產生感情,後來當令狐衝發現東方不敗殺死自己師兄弟後,他為了大義去找東方不敗報仇的故事。影片拍攝風格詭異與華美兼備,充滿悲劇主義色彩,被視為武俠片的扛鼎之作。影片還加入了東方不敗與令狐衝之間的感情糾葛戲,這體現了徐克對香港武俠電影的某種顛覆。
  • 中國往後十年的武俠片,就看他的
    金庸去世,帶走了一個輝煌的武俠時代。事實上,武俠片早在之前,就已經沒落了。
  • 金庸電影,為何鮮有佳作?
    所以《獨臂刀》的成功在故事層面確有金庸原作的貢獻,但其實已被倪匡和張徹拆裝重組為一部有獨立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的作品,生逢其時,遂一鳴驚人。《獨臂刀》之後,武俠片的類型地位提升亦產量大增,接下來才有了70年代後期批量出現的正式打著金庸原著改編的武俠電影。
  • 中國武俠片拍成這樣,就有救了
    中國武俠片出路在哪?今天皮哥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國產武俠片。這個人物在過去的武俠片,甚至在好萊塢的西部片裡都很少見,他是個外強中乾的人物。一刀仙雖然是土匪頭子,但也是個有信仰的主兒,他有點類似於東方不敗,導演何平談到這個角色就說過「一刀仙的痛苦在於沒有對手」,遇到孩哥後他找到了對手,倒也「死得痛快」,而孩哥「生得悲哀」,兩人是一對心有戚戚焉的對手
  • 香港電影6套系列武俠片,20部都是經典,李連杰佔據兩席
    武俠片作為華語電影的獨有類型電影,曾幾何時在世界範圍類都有極大的影響力。既然說武俠片,香港武俠是翹楚,近些年可能只有《劍雨》達到了武俠片的過往的巔峰水準。回望香港武俠片,邵氏經歷了胡金銓、張徹、楚原作品的洗禮,而後徐克跟上,打開武俠新天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幾個香港系列武俠片《獨臂刀》3部系列1967年張徹拍攝《獨臂刀》,一改以往呆板戲風的武術片風格,成為新派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獨臂刀》不僅有好的故事,江湖俠客是主菜,兒女情長做點綴,張徹陽剛武俠就此成名,順利拿下1967年票房冠軍,張徹也成為首位票房過百萬的導演。
  • 武俠片解讀之《劍雨》導演:蘇照彬;主演:楊紫瓊、王學圻
    與此同時,福娃迎迎已經加入了蘭州牛肉麵的連鎖店,可惜始終參不透其中奧妙,無論如何也做不出即有韌度又有彈性的拉麵,苦惱之時,京城來信召喚。他便與妻子告別說:新東方烹飪學校有過承諾,包教包會,不會可以繼續學。我現在功力還很薄弱,不如回技校,跟精英們重新深造一下。
  • 這部影評人拍的武俠片,揭示了武俠無意義的真相
    昨日,一部名為《無名狂》的武俠片在北影節展映了。雖然數次傳出要上院線的消息,但最終於優酷上線還是宣判了它變成一部「網絡電影」的命數。不過,相比起普通的網絡電影,它的熱度無疑要更高一些。在這一刻,雖然觀眾尚不知後續劇情,可「舞臺雖小能走千裡」的意象昭然若揭了
  • 金庸認可的武俠電影,究竟是什麼模樣?
    眸爺可是資深武俠片愛好者。關於金庸,關於武俠片,他有些話不得不說。「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神鵰俠侶》裡的一句話,似乎成了金庸武俠影視江湖的寫照。 曾有人說過,在港臺和內地,只要懂中文的人都看過金庸。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幾乎每一個活躍在一線的香港導演,都或多或少接觸過金庸的創作。
  • 金庸先生走了|倪匡:金庸是天皇巨星,是真正的作家
    尤其是對金庸,這顆寫作人中的天皇巨星,寫得不好,不正確,不傳神,讀者表示不滿起來,只怕會被罵死,所以,毅然執筆上陣,頗有大無畏精神焉。 金庸,姓查,名良鏞,浙江省海寧縣人。公元一九二五年生,那一年是乙丑,屬牛。海寧查家,是聲勢渲赫的大族,歷代人才輩出,全是極其出色的人物。
  • 讀金庸 | 蕭峰為什麼死的那麼憋屈?
    大俠蕭峰是金庸筆下的扭曲人物之首金庸14本小說裡,哪個主人公死的最最最最憋屈
  • 我所熟知的香港電影之武俠片
    香港武俠片簡述武俠片的焦慮感主要表現在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心理,入世意味著江湖和殺戮,而出世則是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一種超脫的飄飄然,這兩種主張的衝突便是武俠片的精髓所在。那個時期還有另一種武俠片為人所追捧,就是神怪武俠,主要作品有《如來神掌》。
  • 那些「死透了」的歷史劇
    儘管目前還有不少古裝劇檔期未定,但是這些劇還有運轉餘地,相比之下之前的不少古裝劇可能真的已經「死透了」。這些受了詛咒的「有生之年系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迴避歷史上少數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的交鋒和衝突,是中國古裝劇創作的最重要的「政治正確」。中國周邊國家在歷史上與中國封建王朝存在複雜關係,地緣政治也成為歷史劇創作的一種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