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泰鬥金庸近日離世,享年94歲。
一時間懷念金庸的文章、照片、視頻刷爆了網際網路,這位老人的離去,掀起了大眾對於自己曾經的武俠夢的追憶。
畢竟根據他原著改編的影視作品,在過去幾十年內一直牢牢霸佔華語世界裡最佳武俠作品的前十榜單,無人可以與之一戰。
不管你是70後80後90後還是00後,相信下面的故事都曾經讓你們牽腸掛肚,百看不膩。
從《雪山飛狐》的雪中情,到《書劍恩仇錄》的紅花紅顏,從《天龍八部》難念的經,到《笑傲江湖》活的瀟灑,從《神鵰俠侶》的神話情話,到《倚天屠龍記》心愛……不止作品,連主題歌都成了永恆的經典!
更不要說翁美玲黃日華版本的《射鵰英雄傳》的那三首: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了!
翁美玲與黃日華版本的《射鵰英雄傳》於1983年2月28日該劇在香港無線電視劇臺首播。兩年後,中國內地引進了這部電視劇,當即造成萬人空巷的轟動收視效應。
這部劇當時有多火呢,在電視機還未普及的年代,經常成百人守著一個電視看,此劇在內地的收視率在90%左右。
進入九十年代,依舊是金庸的武俠時代。1995年7月31日在香港無線電視翡翠臺首播的《神鵰俠侶》,再一次掀起了民眾的武俠狂潮。
引入內地後,李若彤白衣翩翩的小龍女形象,與當時還沒有曬黑的古天樂白面書生形象,令不少年輕人魂牽夢繞時時難忘。
九七年香港回歸前後,是金庸武俠劇優秀作品井噴的年代,各種題材各種風格全方位滿足觀眾的追劇欲望。
想看大俠大義國讎家恨的故事線,有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想看江湖義兒女情的故事線,有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想看插科打諢鬼馬風格的故事線,有陳小春的《鹿鼎記》。
優秀的作品根本不怕翻拍,哪怕是同樣的故事,大家還是願意再看一遍兩遍三遍。進入千禧年之後,內地曾經掀起過一股金庸作品翻拍浪潮。
李亞鵬許晴版本的《笑傲江湖》、胡軍林志穎劉亦菲版本的《天龍八部》、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版本的《倚天屠龍記》,都是當時收視率頗高的翻拍佳作。
除了電視劇領域,金庸武俠作品在電影領域的建樹也頗豐,很多演員也乘著金庸的這股東風轉型成功,成為一代俠男俠女,吸引一大批角色粉。
在接東方不敗這個角色之前,林青霞一直演的都是瓊瑤劇裡哭哭啼啼的柔弱小百花,永遠無辜的瞪著小鹿般的眼睛玩著「我愛他他愛她她不愛他」的膩味遊戲。
但當她披上紅袍,梳起髮髻,時而嫵媚時而霸道,時而魅惑時而陰毒的對著鏡頭或笑或怒時,少女林青霞成長為一代女神林青霞。
同樣從甜姐兒轉型的還有張曼玉,港姐出身的她之前演了太多漂亮無腦的都市小嬌女,帶著八分天真兩分驕縱,永恆的小妞電影女主角。
卸掉濃妝,口紅都不給塗,只剩一雙野性的濃眉,裹在寬衣大袍裡張曼玉,轉身就成了胡金銓作品《龍門客棧》裡那個風騷入骨的老闆娘金鑲玉。
在金庸作品改編的《東邪西毒》裡,她這股子風情萬種又更進一步,點綴了多少人的夢境。
其他靈光一現的角色就更是多到數不甚數,若是要細細盤點,怕是從早上八點說到晚上八點都未必夠。
《倚天屠龍記》裡張敏的回眸
《倚天屠龍記》裡邱淑貞的轉身
《倚天屠龍記》裡黎姿的摘面紗
《東方不敗》裡王祖賢的流血
《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裡鞏俐的彈琴
這些明豔動人的武俠角色,是許許多多觀眾心中難以磨滅的永恆記憶。
這就是金庸武俠的魅力,金庸他從未涉足娛樂圈這個江湖,但娛樂圈裡幾乎所有的一線明星,又有誰沒有出演過他武俠江湖中的角色呢?
還有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俠世界裡製造出來的各種上乘武學,黯然銷魂掌,降龍十八掌,落英劍法,打狗棒法,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六脈神劍,一陽指,蛤蟆功,獨孤九劍……
哪個不是青春少年夢寐以求的蓋世武功?
然而早在金庸先生離去之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武俠夢就死了很久。
時代在進步,武俠作品的質量卻在飛速的下滑,全家老小聚集在一起爭看武俠電視劇的景象早已不復,武俠電影也逐漸淪為爛片遭人恥笑。
在此之前,《臥虎藏龍》的飛簷走壁為人津津樂道,然而那不過是武俠片最後一個高峰,隨著進入21世紀,武俠片亦步亦趨的跌落了深淵谷底,萬劫不復。
《劍雨》
吳宇森的《劍雨》不論在思想內涵還是動作設計上都絲毫不遜《臥虎藏龍》,但票房卻折戟沉沙,連本錢都撈不回來。近年來的武俠片,更是慘目忍睹。
趙文卓的《黃飛鴻:南北英雄》豆瓣評分4.5;林更新江一燕主演的《三少爺的劍》豆瓣評分4.8;甄子丹主演的《臥虎藏龍》續集之「青冥寶劍」,豆瓣評分4.7。
《四大名捕》
彭于晏主演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豆瓣評分5.4;《白髮魔女之明月天國》豆瓣評分3.7;《四大名捕》系列電影三部曲,平均分不超過5分!
還有4.6分的《血滴子》,5.9分的《錦衣衛》,以及馮德倫導演的兩部《太極》系列電影也全部都沒有超過6分的及格線……
《刺客聶隱娘》
當然,也不是說高分武俠片就沒有,像《刺客聶隱娘》就有著7.2的高分,還有《師父》的8.1分和《箭士柳白猿》的7.3分……
可是不管評分高低,這些電影不管是流量鮮肉,一線大牌,國際名導還是型男才女,都沒有撐起武俠片的票房!!!
《繡春刀之修羅戰場》
溫瑞安、古龍、梁羽生的這些作品改編成電影之後,也無不是不倫不類,宛若雞肋。全部都被觀眾所拋棄。近年來唯一稱得上賣座的,就只有張震主演的《繡春刀2》(第一部也是穩穩的撲街)!
除了武俠片,武俠電視劇也好不到哪兒去!
斥資六個億,請了當紅小生楊洋主力擔綱的古裝武俠奇幻電視劇口碑收視雙輸,慘不忍睹。
號稱花了十幾億做後期特效的《鬥破蒼穹》,豆瓣評分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多少分呢?5分。
如果說這些改編自網絡小說的武俠影視作品輸在原作者本身能力不濟,那也是冤枉。
看看2018年版本的《新笑傲江湖》,真是金庸的原作者都無法挽救這部劇爛穿地心的結局。
一再的緬懷過去,無非是當今的影視作品實在令人毫無留念。
我們緬懷金庸,緬懷那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緬懷在極低製作預算情況下依舊能貢獻出一流影視配樂、頂級演員演技、過硬臺詞功底、精彩劇情脈絡的影視團隊。
是因為我們厭惡現在這種動輒宣傳多少億投資,怎樣大咖加盟,多麼用心拍攝最終卻依舊推出美圖秀秀級別特效、辣眼睛的演員演技、屎一般奇葩劇情的影視圈錢團隊。
金庸之後,誰還能再喚醒我們心中的武俠夢呢?或許,武俠片也已經隨著查良鏞大俠,就此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