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安全資訊、軍事熱點追蹤、國防文化培育、愛國精神鑄造、擁軍優屬宣傳、英雄楷模頌揚,有熱血、有溫度、正能量,關注我就對了
臺灣麥當勞廣告將主角國籍寫成"臺灣" 網友:是中國!臺灣麥當勞「出事」了,其在臺灣投放的一則廣告疑有「臺獨」傾向,出現把廣告主人公「國籍」寫成「臺灣」的鏡頭。
1月6日,臺灣麥當勞在視頻網站YouTube投放了一則關於「滿福堡」(大陸稱「麥滿分」)的廣告,其內容講述三個考生因為吃了麥當勞漢堡而在考試中運氣爆棚、反敗為勝,主題為「要有好考運,試試吃滿福,保好運!」
然而,引起爭議的並非這種靠吃漢堡而「逆天改命」的劇情,而是廣告一位女主角的準考證。
在這段廣告中,鏡頭停留在準考證上有近2秒的時間,而準考證上有著「國籍」「臺灣」的字樣。廣告內容公開後,引起了大陸網友的注意,有人直言,她的國籍應該是中國。
網友熱議>>
還有人說,「臺灣是什麼?是個省,請自知」。
也有吐槽稱「不省心」,「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
更有人表示抗議↓
不過,也有內地網友對事件解釋稱,臺灣麥當勞和大陸的「金拱門」已經完全不是一家公司。「我也知道要分開處理,所以應該把矛頭指向臺灣的麥當勞。」
實際上,作為美國快餐品牌,麥當勞已於2017年完成對麥當勞在大陸業務的運營改革,其在內地以及香港的業務已交由新成立的麥當勞(中國)負責。同年10月12日,麥當勞(中國)確認,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將名稱變更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但餐廳名稱、安全標準和營運流程等保持不變。
至於臺灣方面,同樣是在2017年,臺灣麥當勞於當年的6月1日宣布,由「德昱股份有限公司」接手臺灣麥當勞經營權。同年8月臺灣麥當勞的公司名稱由「臺灣麥當勞餐廳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
至於這個出現「國籍」「臺灣」字樣的廣告出自誰人之手,資料顯示,臺灣麥當勞的主要廣告製作商為「李奧貝納廣告臺灣分公司」。
此外,「中國廣告網」也刊文稱,這支廣告的代理商是「李奧貝納臺灣」,其算是臺灣麥當勞多年來的長期合作夥伴,「不知道這樣嚴重的錯誤究竟來自乙方的無知還是甲方的把關不嚴」。
麥當勞回應>>
麥當勞回應"臺灣國籍"廣告:把關不嚴 維護中國主權
近日,麥當勞在臺灣地區的一則作死廣告被挖出來了——在廣告中女主的準考證國籍寫著臺灣,而且這個鏡頭足足停留了2秒鐘。雖然這是一支投放在臺灣地區的廣告,但麥當勞所傳遞出來的立場,不僅激怒大陸廣大網友,也令不少島內網友非常失望。
1月19日凌晨,麥當勞在微博發布回應:該廣告由臺灣廣告公司代理,旨在為考生加油。對於廣告公司在視頻背景上把關不嚴,引起誤會,我們深感遺憾。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堅決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目前,該視頻已經下線,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注監督。
如何處置>>
對於此類行為,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網絡法治藍皮書》主編支振鋒認為,「一個中國」原則有著充足的國際法和國內法依據,中國領土主權完整是核心國家利益,必須讓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相關法律顯示出鋒利的牙齒。
他指出,相互尊重主權是現代國際秩序構建的基本支柱,遵守所在國法律是跨國企業開展業務的根本前提。可是,在現實中,無論是基於實力的傲慢還是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跨國企業違反所在國法律、傷害所在國民族尊嚴的情況並不鮮見。因此,「我們應該利用現行法律法規,堅決處置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據《法制日報》16日報導,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等近日聯合發布《網絡法治藍皮書》,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3家企業母語官方網站涉及我國領土標識問題。其中,有66家公司網站錯誤標識我國臺灣,有53家公司網站錯誤標識我國香港,有45家公司同時錯誤標識我國臺灣和我國香港。
《網絡法治藍皮書》還進一步建議,對於設立在國內的跨國企業,應當嚴格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的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或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的規定撤銷涉事企業的註冊,也可以根據國家網信辦出臺的《網際網路信息內容管理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對相關企業予以處罰。
去年1月份,萬豪酒店在發給中國會員的信件中,對我國臺灣等地區進行了錯誤標識。萬豪酒店中國會員隨後將此事曝光。接著,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管局進行立案調查。萬豪酒店中文網站與中文版和手機應用程式被勒令關閉一周。
萬豪酒店亞太地區負責人隨後對此事發表聲明:「我們在中國問題上犯了一些錯誤,表明一些員工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了解或不夠認真。這是錯誤的,絕不代表我們公司的意見。」
針對此類行為,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曾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香港、澳門、臺灣、西藏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客觀事實,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我們歡迎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同時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也應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中國法律,尊重中國人民民族感情。這也是任何企業到其他國家投資興業、開展合作最起碼的遵循。
所屬公司>>
繼內地香港後臺灣麥當勞也要被賣了 接盤俠是他
繼肯德基、必勝客的母公司百勝在中國開啟賣賣賣模式後,麥當勞也不斷變賣其在亞洲市場的幾千家店鋪。17年1月9日,麥當勞宣布把中國內地和香港的2200家店鋪賣給中信集團和美國凱雷集團,交易價格超過20億美元。這才過去不到三個月,就有消息傳出麥當勞臺灣子公司也要被賣了,而且貌似已經找到了接盤俠。
據了解,麥當勞自1984年起進駐臺灣,目前已經發展到了396家門店,一年的產值大約是40多億人民幣,曾是全球麥當勞前10大獲利市場。然而到了2015年初,人們發現其2014年分紅金額居然是0,表現差強人意,已從高成長市場名單中被剔除,歸為「基礎市場」。
再加上2015年5月,麥當勞在全球多個市場遭遇危機,營業額大幅下降,麥當勞新任執行長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開始對公司業務進行全面整合,首當其衝的是擴大關店速度,賣掉各地直營店,用換得的現金去灌注母公司。所以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麥當勞子公司被賣都屬於該整合戰略的內容。
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麥當勞終於為臺灣子公司找到了接盤俠。據臺灣媒體報導,麥當勞申請將100%股份轉讓給國賓飯店總經理李昌霖所持有的德昱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價格預計將達51億新臺幣(約合1.69億美元)。據公開資料顯示,德昱代表人為仰德集團二少爺、國賓飯店總經理李昌霖,資本總額為新臺幣62.5萬元。
據悉,在這兩年時間裡,曾有多家企業對收購臺灣麥當勞表現出興趣,但最終都不了了之。比如統一集團因覺得價格高昂放棄,超市大佬全聯社表示沒有足夠管理團隊宣布退出,麥當勞供應商義美則嫌棄其形象低價,擔憂其回報率不高,也因此作罷。
以前麥當勞在亞洲市場都是直營店模式,架構龐大人員眾多,管理難度大投資風險也高,如今麥當勞終於開始吃不消,最終還是將直營轉成了連鎖加盟經營模式。出賣經營權給本土公司,有利於麥當勞節省開支,實現更快擴張。而對於接盤的企業來說,也能在技術和管理運營方面有更多收穫。(轉自北京時間綜合,資料來源環球網、人民網等)
國即是家,家也是國。國家是由千百萬家庭組成的,全民國防教育既是國家對公民的素質教育,又是國家對公民如何變得強大的基礎教育。依法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利國利民。請大家免費關注我們(下面二維碼),掌握家國安全知識,增強國防觀念,守護和平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復興夢強國夢凝聚力量。請大家為我們點好看,為祖國和自己分享!
全民國防教育微信公眾平臺
長城國防教育微信公眾平臺
國防教育網小程序
國防教育服務、國防公益活動組織 學生軍訓、單位培訓、團隊激勵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喲
國防教育知識手冊在下面「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