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經濟」出圈 帶貨「玩得歡」 各行業催生線上線下融合新機遇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雲經濟」出圈 帶貨「玩得歡」

  疫情曾經帶來的那些焦慮,成為一些行業尋找生機和希望的動力。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方式,為各行業帶來生機。

  「雲消費」治癒的又何止行業者,個人消費者也在身體無法遠行時,通過線上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

  2020年2月,在境外帶團的賀盟萌急匆匆地回到廣州。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本該忙碌的春節假期變得前所未有的空閒,隨著旅遊業的暫時停擺,她和所有導遊都停止了工作。「那時候我才發現這個行業到底有多脆弱和敏感!」盟萌說。

  到了2020年的最後一天,當我們共同走過足以讓人銘記一生的2020年,好多人感嘆這一年的不易,但更多的是感動——感動於全國上下齊心戰疫的努力以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疫情發生後,旅遊、餐飲行業按下「暫停鍵」,汽車、時尚、地產等行業也備受影響,但也催生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機遇:直播帶貨、「雲消費」「雲旅遊」等新體驗帶來了勃勃生機,治癒了我們的心靈,也播種下更多的希望。

  突破迷茫從省內團重新出發

  帶著愛奔向充滿希望的2021年

  疫情期間,廣之旅金牌導遊賀盟萌回了老家,因為爸媽對旅遊行業和導遊職業的處境也很了解,一開始還覺得好不容易可以回家多待幾天也挺好。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旅遊行業停業狀態持續,爸媽也不淡定了,忍不住懷疑「這個行業真的還能做下去嗎」?盟萌說,雖然爸媽沒有說出來,但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焦慮,收入驟減、每個月還有幾千元的房貸要供,如果持續停業,該怎麼辦?

  和盟萌一樣從事導遊行業的同行,也都面臨同樣的困境,尤其是需要供樓、養娃的同行在這段時間更加難熬。一時間,旅遊同行都在盡力發展副業,轉行賣農產品等。

  在焦慮迷茫了80多天後,5月份,盟萌接到了公司的通知——率先重啟省內遊!懷著一份激動和期待,盟萌迅速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從以前專門帶出境團隊的導遊變成了省內團導遊。迅速轉型的盟萌感受到了宅家許久的人們對旅遊的期待,而同行們也似乎卯足了勁,重新出發。對此,盟萌頗為感嘆:「旅遊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但原來我們的生命力,比想像中要強大太多!」

  即便同樣還是做導遊,但因為領域不同,需要重新學習的東西也很多。「挑戰是存在的,重新上崗之後,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比如說我國高鐵、航班比十幾年前多了太多,景點也比以前更大更複雜,都需要我重新做功課。另外防疫工作也必須做到位,不同地區有不同要求,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走過2020年,盟萌感觸最深的是來自家人、同行、客人的關懷,足以支撐她繼續向前,奔向充滿希望的2021年。

  「首先要感謝我的爸媽,他們給了我最深的愛和支持;其次同行之間的鼓勵也非常珍貴,我們都是互相扶持著走過來的,比如誰家有農產品要賣,大家都樂意在朋友圈幫著宣傳。有時候我們會開視頻『雲聊天』,給彼此鼓勁;來自客人的關心也讓我感覺十分溫暖,疫情期間我會在朋友圈幫忙銷售公司的助農產品、酒店預售,常常會有之前帶過的客人爽快下單,並發消息鼓勵我『疫情對你們影響很大,但是一定要加油,以後再跟你們出去玩啊!』這一刻會覺得非常溫暖,感覺以往的努力都值了。」

  直播帶貨

  全行業開播打造新消費習慣

  疫情的突然發生,使線下消費場景受到影響。在這個時候,各行各樣積極嘗試充滿生機的「直播帶貨」,不僅實現了直播與行業的破圈,也形成了「先囤再用」的全新消費模式。

  疫情發生後被迫暫停經營的旅遊業搶先試水直播帶貨,旅業CEO、旅遊企業員工、大廚、旅遊達人化身主播為旅遊產品帶貨,甚至創下日銷千萬元的神話。經過近一年的嘗試,諸如攜程梁建章等旅遊直播帶貨的頭部人物已讓消費者形成了守候直播間購買旅遊產品的習慣,許多高折扣的預售類旅遊產品通過直播渠道取得不俗的銷售佳績,「先囤再遊」成為新消費習慣。

  今年,餐飲與食品行業同樣掀起直播熱潮,食品企業高管走到鏡頭前,後廚主廚「拋頭露面」,他們都在尋求突破和新的發展轉機,將更多元化的產品體驗帶給鏡頭前的消費者,進一步拉動營收增長,促進品牌曝光、提升影響力。今年5月份,廣州日報邀請中國內地演員俞灝明一同開展電商直播帶貨,為廣州好味道打Call。直播與餐飲的關聯度特別高,今年,直播讓美食的加工過程、食材溯源、大師風採等有了可視化呈現,餐飲的直播不僅在於賣貨,還在於品牌IP打造。

  以往從未試水直播的房地產行業也開始搞起了直播帶貨,這可以說是今年非常突出的線上活動表現方式。7月15日,「灣區創業之心·白雲宜居之城」白雲區安居樂業直播節在廣報中心正式啟動,廣州日報聯合白雲區房地產行業協會推出白雲區安居樂業直播節活動,打破了傳統企業和行業之間的界限,創新產業融合模式,兩天時間,四大平臺在線觀看人次共計820.69萬,點讚數達225.8萬。

  同樣初次試水直播的還有汽車行業。今年以來,全國數萬家汽車經銷商投入線上直播賣車,記者留意到,當前幾乎所有汽車品牌都開展過直播營銷,為自家新車「帶貨」。在一場場汽車圈的「帶貨」直播中,有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這樣的車企大佬,也有一線銷售、技術師傅這樣的普通員工,內容從防疫,到汽車銷售、養護知識,甚至是與頭部網紅的互動直播。

  在時尚行業,利潤雖在2019年實現了4%的增長,但今年卻面臨巨大的下滑,一貫「高冷」的奢侈品牌在2020年也做出許多嘗試,集中在「雲端經濟」發力,大力推進直播帶貨等。

  記者點評:直播帶貨被各行各業廣泛運用,除了生活消費品、食品等高頻次消費品外,就連以往很難實現線上銷售的旅遊、地產和汽車等大宗消費,都在線上「玩得歡」,並且獲得了切實的直播收益。不過,當大咖帶貨的新鮮感退去,或者直播優惠力度再也沒有那麼大,直播帶貨拉動消費的作用還有多大?2021年,對於繼續採用這一線上銷售模式的企業來說,慎選真正有能力帶貨的直播平臺、主播以及推出真正有力的優惠才是應該研究的方向。

  線上線下聯動

  突出點在私域流量

  「不能到現場旅遊看展,就在線上『雲遊』,先體驗體驗,等合適的時候再到實地旅遊。」不知有多少旅遊愛好者,在宅家的時候通過線上雲遊的方式不出家門看世界。「雲旅遊」「雲看展」等線上體驗形式的出現,讓旅遊行業的體驗更加豐富。

  2020年,線上營銷百花齊放,但並不意味著放棄線下,如果說直播帶貨等線上營銷方式是疫情發生初期不得已為之的舉措,當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線上線下的融合才是繼續發揮線上導流+線下消費場景閉環的主要方向。這其中,核心突出點在於私域流量。

  許多餐飲企業在今年實現線下「脫店」,成功在線上打造了私域流量池,如喜茶、吉兆壽司、樂凱撒、大師兄等在這方面便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在過去,許多企業並未意識到這一點,今年在轉機之中,品牌頓悟並開始抓緊打通線上線下,構建線上私域流量。這個流量池的作用非常大,不僅讓餐飲打開了線上外賣大門,還幫助開拓更多經營點,比如新零售。

  線上線下融合對地產從業者的要求更高了:寫得了文案,做得了視頻,賣得了房子,還能隨時出鏡做主播。有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以及VR看房、直播售房等技術應用日趨成熟,線上線下相結合將會成為未來樓市營銷的一個常規模式,從線下為主到線上線下相結合,這不是顛覆,而是行業的進化。

  中汽協專家表示,無論是直播也好,數位化溝通營銷也好,不僅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當下的明智之選,也是汽車行業進入新零售時代的大勢所趨。同時,汽車是大宗消費品,線上營銷對於意向客戶的轉化和邀約來店是特別大的挑戰。跨地域地打通線上和購車流程的對接,將線上購車線索,引導到線下的渠道,進入正常的購車循環裡,是每場線上營銷方式的最終目的。

  記者點評:線上營銷起了一個導流作用,真正能撬動市場消費的還是線下產品的性價比和體驗,如何把相關信息推送到目標群體,同時通過一些手段把眼球變成引流,才是各行各業應當繼續探索的方向。但可以這麼說,趁勢而上的線上營銷方式有助於各行業營銷人員加速形成電商思維,探索如何將線上流量更有效地轉化為線下成交,對行業發展意義長遠,對消費者來說也提供了更多選購期了解產品的渠道。「線上了解清楚了,線下再做決定」,這麼一來,消費更加科學理智。

  消費品質升級

  創造行業發展新空間

  本來計劃過兩年換車的小文,趁著2020年補貼優惠多的機會,將家中用了8年的豐田小車換成了寶馬五系。「這一次選車除了選豪華品牌之外,還更注意健康、安全、品質,雖然比預算多了一些,但有補貼和優惠,也省了不少錢。」小文說。

  在汽車工業協會和各汽車廠家公布2020年前11個月汽車銷量的同時,新的汽車消費趨勢也逐漸顯現出來:中國汽車消費出現消費分化與消費升級的雙重特點,汽車進入換購和增購時代,進入存量之爭。這種趨勢反映到汽車消費上,就是配置高、品質過硬、口碑品牌高端的車型銷量一路向好。尤其是,豪華品牌增長喜人。數字顯示,高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了增/換購階段。在目前汽車保有量大的大型城市中,換購成為未來的主動力。從銷量上更能說明中國汽車市場「向上」消費的趨勢。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11月,國內豪華車市場累計銷量約為228.03萬輛,同比增長13.8%,是三大細分市場中唯一實現「轉正」的市場。而且再購用戶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預算在20萬及以上相對更多。不僅BBA等豪華品牌穩佔未來消費C位,眾多中國本土車企也嗅到了這個趨勢,品牌「向上」成為重要課題,紛紛推出高端車型和高端品牌。廣汽埃安、長城WEY、吉利領克、東風嵐圖、上汽智己……「中國製造」正走向高端「智造」之路。

  時尚行業裡,奢侈品消費迎來蓬勃發展的態勢。貝恩諮詢最新發布的《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顯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且是2020年唯一實現奢侈品消費正向增長的區域,並且在全渠道、全品類、各年齡層消費者和各個價格區間都實現了正向增長。業內人士分析,消費者觀念的改變以及消費者主體的逐漸轉移是奢侈品市場乃至時尚行業市場增長率快速上升的潛在原因。其中天貓、官網APP、小紅書成為國內消費者接觸奢侈品的主要入口,而品牌方也更多地通過天貓完成數位化,觸達更多的群體。品牌在天貓不僅銷售規模增長,數位化營銷的能力也獲得提升。

  在「食」事上,消費品質升級更多體現在人們對精準營養的需求,對健康飲食的高關注度。疫情強化了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食品領域迎來了健康需求的集中爆發,低卡低脂低油食品的市場滲透率大幅提升,植物基食品普及率更高,如星巴克、肯德基等巨頭相繼引入植物肉食品。

  記者點評:在提質升級的大趨勢下,消費者端的品質升級訴求也比往年更加強烈,消費者更注重安全、衛生,熱愛能讓自己精神生活滿足、促進親情友情的產品和體驗。2020年,可以說是全行業的消費升級年,品質升級創造了行業發展的新空間,其中也蘊藏著無限活力,創造了更多的消費需求。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2020傳媒行業冰與火:線下氣氛組,線上帶貨忙
    疫情之後影視行業如何翻身,是所有業內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影視公司在徹骨寒冬中思考,觀眾究竟願意在大熒幕上欣賞到哪些電影,為什麼樣的內容付費?線下院線在持續蕭條中擔憂,如何在影視線上化的趨勢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如何變革才能阻止不斷下滑的市場份額?近日發布的《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預計,今年全球電影票房約為去年的兩成。
  • 辛集大力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業態 「電商+直播」雲端銷售火了
    辛集經濟開發區招商合作局局長劉恆波介紹,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辛集市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探索創新「雲模式」,大力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業態。皮革業是辛集的特色支柱產業,受疫情衝擊最為嚴重。辛集市積極搶抓網絡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異軍突起新機遇,組織皮革企業、市域內有影響力的電商人才及團隊,赴杭州實地參觀學習,對接阿里巴巴等線上銷售頭部企業。
  • 線上引領線下融合,革新經濟新模式
    雖然這特殊時期對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推動著傳統經濟進行革新。疫情對傳統產業,尤其是需要消費者「身體力行」的產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倒逼其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業務形態,積極向線上化、智能化靠攏。隨著線下服務行業積極向線上化、智能化靠攏,以更好地迎合大眾特殊時期的消費需求,這些都能看出線上經濟的又一個春天已經開始。
  • 央視財經評論丨線上經濟時代,企業如何轉型?直播「帶貨」能帶來...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線上經濟到底帶來了怎麼樣的產業新機遇?企業如何與線上經濟融合?
  • 線上線下融合互動「雲遊邢臺」開啟「雲旅遊」時代
    「雲遊邢臺」將開展短視頻大賽、線上體驗「雲旅遊」等一系列活動,吸引更多的遊客到邢臺旅遊。活動將通過國內知名網絡平臺和省內周邊遊電商平臺等,發動邢臺知名的旅遊景區景點和相關旅遊飯店等,對接各旅遊服務平臺,通過贈票、年票、聯票、折扣、電子優惠券等多種方式,引導消費者參與,打造線上線下雲旅遊體驗場景。
  • 雲上看展 線上帶貨
    2020浙江農博會與往年不同,此次,主辦方取消了銷售為主的和平會展中心場館,線下只保留了新農都會展中心,並實行限流和預約登記。然而,通過雲展示、雲展銷、雲訂貨、雲論壇和雲推介等方式,這股熱火直接燃爆線上。  傳統產業迸「新火」  一畝田何以「生」出萬元錢來?農博會開展首日,麗水市蓮都區直接將「蓮鴨共生」種養模式搬到了現場。
  • 碧桂園的直播邏輯:線上線下融合的力量在房產領域爆發
    4月1日羅永浩首場直播吸金1.1億元,總銷售商品超91萬件;小龍坎直播十分鐘賣出上萬份自熱小火鍋,銷量同比增長1200%;攜程董事長梁建章5場直播帶貨賣出6000萬元……與2016年「千播大戰」並不類似,2020年直播躥升更多來源於疫情下需求暴增,以及用戶認知的全面提升。直播現已超越直接「帶貨」目的,逐步與教育、新聞、娛樂等行業場景相結合,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物業管理行業迎新機遇本
    為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住建部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文件提到包括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全域全量採集數據、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融合線上線下服務等多項內容。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雲購物」成效初現 線上線下融合或成未來趨勢
    面對困境,購物中心紛紛主動出擊,利用線上服務能力提高營業額,協助商戶轉型。記者了解到,不少購物中心、百貨商場推出線上購物、建群營銷、「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方式,讓顧客實現了「雲」逛街,而商家員工在復工後也紛紛「轉型升級」,成為網紅主播。
  • 【數字經濟下的「新勞動者」⑦】新零售服務體驗師張瑾萱:打通線上...
    【開欄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福建省發揮創建數字中國示範區的成果優勢,引導線下經濟加速向線上轉移,數字經濟創造了經濟發展新機遇。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背後,有新時代勞動者不斷釋放創造潛能的創新激情和辛苦付出。
  • 線上線下融合 零售業轉型帶來購物新體驗
    雲店、雲貨架、直播帶貨、社群營銷……重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國慶大假期間,不少商家除了以降價打折等方式促銷外,也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營銷的方式吸引顧客,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和購物體驗。「買電子產品,現場看實物更讓人放心。看好後在雲店下單,又能省去因人多要在現場排隊付款、取貨的麻煩。」劉女士說,這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購物方式很新穎,也讓消費者購物更方便。
  • 「線下引流,線上購買」 川貨電商節德陽分會場創新「帶貨」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羅江花生、八寶油糕、愛媛果凍橙、德陽松花皮蛋、中江掛麵、綿竹米粉、什邡板鴨……12月5日,以「萬商雲川·邀您嗨購」為主題的「2020川貨電商節德陽分會場」啟動儀式在德陽文廟廣場舉行。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線上線下融合創新驅動因素分析  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開始顯現出相互融合的趨勢,線上線下融合使線下實體店獲得進一步發展,成為線上營銷渠道提升銷售的重要舉措。該書從四個層面探討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驅動因素。
  • 魔力Show618新零售大創新:線上+線下聯動打造全明星帶貨
    除了整合美業、美容院、整形醫院等資源,魔力Show線下奶茶實體店也在國內遍地開花,這種融合線上線下、跨越海內外市場的成長速度,在傳統商業時代難以想像,卻是新零售力量的極佳證明。馬雲曾概括說,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皆大歡喜,電商至今僅佔中國社會消費者品零售份額的15%,如果可以和佔85%的線下傳統零售商合作,將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回望2020這特殊的一年,線上線下加快教育融合,湧現出未來教育改革的新圖景,新樣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將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 線上線下全面融合,齊彩「社交電商新零售」創造新商業模式
    齊彩早在《意見》出臺與實施之前,已在進行多方面探索和嘗試,並形成了適合於傳統辦公文具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即以實體連鎖文化生活體驗空間為載體,融合社交電商運營的新零售模式,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形成齊彩文化生活服務平臺。
  • 線上線下融合,匯聚發展最強合力
    5月2日晚,抖音直播「雲端旅遊局」來到網紅景區芙蓉鎮,永順當地妹子楊芳與人氣抖音網紅「湘西小八」合作進行線上直播,帶遊客雲遊「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與此同時,芙蓉鎮景區內依然人氣旺盛,不少遊客選擇在夜間觀夜景、走古街、看瀑布、品美食。線上直播與線下遊覽同時進行,為芙蓉鎮帶來線上與線下兩撥遊客,也讓景區內呈現出「旅遊興」的面貌。
  •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消費方式經歷新變革
    西安網訊:隨著西安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消費總體規模和發展檔次得到極大提升,消費市場結構和商業空間布局日趨優化,與此同時,不斷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去年以來,我市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 經濟內循環 五大消費新機遇浮出水面
    一  持續布局新消費業態  疫情雖然一度給消費市場造成了較大衝擊,卻也催生出各種新消費場景,培育出新消費模式,包括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等。疫情期間,這些新消費業態發揮了穩消費、穩經營的關鍵作用,並為消費的提振和經濟的復甦注入了新的動能。  伴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穩定與向好,如今商超、影院、景區、演藝館等線下消費場所早已恢復經營,並且正日益擺脫疫情造成的困擾,越來越接近於以往的態勢。不過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以線上為主的新消費業態並沒有因為線下的回暖就冷卻下來,其對於促進消費的作用同樣沒有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