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寫下這篇稿件,是因為小孩的一名忠實粉絲留言告訴我們,希望我們能讓大家了解一下這位在格鬥電競堅持了十多年的選手。全中國就他一人打入世界格鬥比賽,而他一個中國人總是在單挑一幫外國人。
我想這位粉絲不僅是希望更多人認識小孩,也是和他偶像小孩一樣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這個項目吧。
中國電競走過了這麼多年,賽場上的選手不斷更新換代,然而有一名獨特的選手,堅持了十多年,至今仍然是他所在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就是「中國格鬥電競第一人」曾卓君。
作為電競領域的小眾項目,格鬥電競並不像MOBA以及FPS項目那麼受人關注,這樣一位拿國內外冠軍拿到手軟的選手並沒有太多人認識。但他卻一直在用自己的實力為格鬥電競正名。
今年29歲的曾卓君,出生於廣東廣州,他更為人所知的是「小孩」這個綽號,這也是他的遊戲ID:XIAOHAI。
小孩說自己綽號來源:「小時候打機很厲害,其他人又不知道我的全名,所以就都叫我『小孩』。被叫得多了,大家對這個稱呼叫習慣了,即使我現在長大了,他們仍然叫我『小孩』。」
與別的家長不一樣的是,小孩的父親認為:「如果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玩遊戲也厲害,兩方面都能出好成績,那有什麼不好的呢?」小孩從小成績名列前茅,課外活動,象棋、桌球他同樣是學校冠軍。2008年時,已經是世界冠軍的他,還回到學校參加了高考,考上了大學。
在遊戲方面,小孩的父親頗為嚴格:「給錢打遊戲的話,遊戲也要打好,要玩就玩成世界冠軍。」每次他的父親都會騎車帶他去遊戲廳,給他買遊戲幣,看著他打。如果輸了,父親就會一個耳光過來,直到他將對手擊敗。
在父親的支持與鞭笞之下,「不服輸」成為小孩身上的標籤,他漸漸打遍廣州無敵手,在廣州的街機圈子中贏得了「東升機神」的稱號。
他6歲時,父親帶他去兒童公園,他被公園遊樂場旁的遊戲機廳熱鬧的音樂所吸引,走了進去,從此開啟了他的電競人生。
2004年,15歲的小孩開始在國內嶄露頭角。2007年,18歲的他開始頻繁出現在國際賽場上。在一場中日對抗賽團體賽上,他毛遂自薦率先上場「一打十」,最終拿下了團體賽冠軍。同年,在日本東京鬥劇07世界格鬥遊戲大賽上,他獲得中國首個格鬥遊戲世界冠軍——拳皇98冠軍。
除了拳皇系列的遊戲,他在街霸系列也有所建樹。2009年,他開始在街霸4的比賽中拿到國內冠軍。2015年,他拿到了街霸4的世界賽事「杜拜KOFGCC2015」的冠軍,同時也拿下了拳皇13的冠軍。
北京時間2016年10月3日,小孩拿下美國ESL2016街霸5冠軍,這是ESL首次將格鬥遊戲列入競賽項目。他作為256位選手中唯一一個中國人,拿到了唯一的冠軍。奪冠之後,鏡頭前的他眼神非常堅毅。但在接受採訪時,他卻熱淚盈眶。
直到今天,他依舊活躍在賽場上,並保持著不錯的競技狀態。
電子競技項目對於選手的操作和反應有非常高的要求,對於電競選手來說,29歲已經不是一個黃金年齡了。隨著年齡的增加,肢體的反應速度會降低,但他憑藉自己的反覆的訓練,彌補了這些不足。他說:「我們可以為了一個小小的招式而訓練10小時以上,我們真的是抱著夢想而去參加比賽。」
第一次站上國際賽場,他就說過:「我就是來拿冠軍的。」直到如今,他依舊是一心想贏。「無敵是多麼的寂寞」,對他而言,寂寞的不是無敵,而是,放眼身後,沒有了其他國人與他站上同樣的舞臺。
鬥圈內人士曾表示:「如果有一天小孩不打了,中國遊戲格鬥職業選手可能就斷檔了,這個圈子的新人已經很少了,而且跟一線選手水平差距太大。」
格鬥電競並沒有那麼多人關注,但他依舊堅持著。他就像一位孤獨上路的俠客,只為心中的山頂的風景。在這條路上,有的人在山腳迷戀了花草,有的人在半途畏懼了風雪,而他心裡卻只有攀上山頂的念頭。堅持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十幾年的堅持更是需要極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
他為了夢想堅持不懈,從6歲到今天,他還在繼續挑戰著自己的極限,這種「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人生態度,不管是在格鬥電競,還是在整個電競界甚至競技體育界都是難得的。
如今的他,不僅自己活躍在格鬥電競的賽場,他也想用自己的的能力,讓更多人來了解格鬥電競,愛上格鬥電競。
他曾表示:「(退役後)不會離開,我想用自己一點點的影響力帶給關注遊戲的大家,原來玩遊戲可以正能量可以有出息可以為國爭光。」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