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與盜墓相關的小說及影視作品越來越受觀眾的追捧和喜愛,然而小說好讀又精彩,可是拍成影視劇後卻不盡人意,總有遺憾。究其原因,缺乏了根據,缺乏了實景拍攝,過多的特技讓人看不到拍攝者的誠意。央視也拍了一部與盜墓相關的紀錄片,說是紀錄片卻帶著真實的歷史呈現在觀眾的眼前,這部紀錄片在豆瓣的評分很好,一星評分為0。
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土司遺城海龍屯》,乍一看這個名字,許多人也許和小編一樣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大家不用擔心,繼續跟著小編往下看。
這部紀錄片有二集,單集長度只有26分鐘,也就是說,整部紀錄片總共長52分鐘,對於常見的電影來說,這個長度算是短的了。但是這部紀錄片完全沒有廢話,一氣呵成;沒有多餘的鏡頭,一穿到底。
看似是一部紀錄片,只要找來歷史資料便可以拍成,然而,這部紀錄片卻花了整個製作團隊四年的時間才拍攝完成,可見拍攝者對這部劇投入了極大的心血。
因為是紀錄片,所以一定要尊重整個挖掘的過程。這部紀錄片是在貴族遵義市土司遺址海龍屯考古時的紀錄電影。現在大家應該可以理解這部片子的名字了吧?
海龍屯是一個地名,位於貴州省遵義市老城西北約28公裡的龍巖山巔,又稱海龍囤、龍巖囤、龍巖屯,是一處宋明時期的「土司」城堡遺址。而土司又稱土官、酋是古代中國邊疆的官職。因此這部紀錄片是關於在這個地方當官的一位古人的,是整個古墓的挖掘過程的。
片子就是從考古工作入手,根據逐漸完成的考古成果以及不斷湧現出來的新的考古線索,慢慢地構建並還原了統治遵義長達725年的楊氏土司家庭與四個中央王朝相互依存的歷史原貌。
整個考古的過程,可能大家不會覺得有什麼新奇,然而當一件件古物從古墓裡被拿出來,展示在大家的面前時,大家才會發現,這原來是一場無與倫比的歷史大見證,我們跟隨著鏡頭也見證了楊氏家族的整個興旺到衰敗的過程,也跟著鏡頭了解了太多太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這部紀錄片的剛開始是風景幽美卻又神秘無比的巨石堡壘,跟隨著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太多太多古人偉大的傑作。在非常好聽的旁白聲中,我們也開始見證歷史吧。
古人讓我們見證了他們在懸崖峭壁上修建如此龐大的關卡,那麼這裡,是不是如傳說中的那樣,埋著無數的寶藏呢?央視果然就是央視,幾句旁白,幾個鏡頭就把觀眾的好奇心給勾了起來。
考古人員在海龍屯幾十公裡之外,發現了古城牆,然而在古城牆下,他們發現的竟然是墓葬。
在發現的這三個墓葬中,卻發現已經有兩個被盜墓賊破壞了,另外一個保存的比較完整。
於是,在開始挖掘的過程中,盜墓小說中常見的洛陽剷出現了。是的,沒錯,就是這個讓許多人見證了盜墓者厲害之外的神奇寶貝。
後期的考古過程,真的是十分艱難,每一個工作人員都付出了無限的努力和汗水,整個過程,大家可以移步去看這部紀錄片,小編下面和大家分享的是這次挖掘中出土的幾個非常漂亮的古物。
有沒有被它們的美吸引?是不是特別漂亮?尤其是最後一個玉碗,更是美到無法形容,晶瑩剔透。
最終墓裡也挖掘出來了一個顯示墓主人的物件,就是下面這個。
墓主的身份,名叫楊價,在宋代抗蒙青野原戰役中,一戰成名,後被賜了「雄威軍都統制」封號。而海龍屯的主人,則是楊價背後的楊氏家族。
實際上,這部紀錄片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它又用還原性的手法拍攝了楊氏家族的整個興衰過程。後來楊氏首領的楊應龍因為皇帝的猜忌被削職罰俸,留在宮裡的次子被無辜殺死,導致楊應龍復仇謀反,修建了海龍屯這座巨大的堡壘,但是他卻最終戰敗了,於是他親手點燃了這裡,至此,海龍屯往常的興旺便消失不見了。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沒有零差評,主要是拍攝的非常之細膩,後面劇中人物的對白,衣著,以及當時的那些物件,都做到恰到好處,無一不在向觀眾講述著那個時候的歷史,真實的還原,讓觀眾如臨其境,非常之震憾。
強烈推薦這部以盜墓為題材的紀錄片,相信小編你看後絕對不會後悔。請記得,看後回來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