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城堡建於1257年,以「雄奇古秀」聞名世界。其位置坐北朝南,丹峰凸起,四面是懸崖絕壁,絕壁下是以小溪峽谷,唯一上去的路就是靠石臺階。此地易守難攻,曾經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是一座不可撼動的古城堡,也被稱之為「懸崖絕壁上的城堡」。海龍屯土司遺址也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堡」,是僅次於萬裡長城的軍事遺址,比馬丘比丘古城遺址還要早200年,2015年7月4日聯合國教科組織在德國的波恩召開地39界世界遺產大會,「海龍屯土司遺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以「軍事城堡」名義申遺成功,成為世界文化保護遺產。
走進至今已千年歷史的古堡,地勢險要,風景獨特,氣候宜人,呈現眼前的一切,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屯上建有九關,屯前六關,有銅柱關,鐵柱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後屯三關:萬安關,而道關,頭道關。這裡關於古堡的歷史太久遠,也太深奧,不是一般人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楚。古建築的方式方法以及選址都非常值得研究,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覺得這裡的風景的確不錯,適合觀光旅遊,至於考古這些事,交給我們專家學者更靠譜一些。

在山腳下或山腰有很多古木建築房,看起來都非常漂亮,其地形選址也是非常有講究,有許多都是幾百年前的了,所有木屋都是有專門人管理看護,這樣的木機構建築房,是很多地方看不見的,想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是多麼愜意啊!從山下面到山頂,正常的步行,需要1個半小時,這也非常考驗體力和耐力,所以提示旅遊朋友們,最好備些小零食與準備飲用水。

海龍屯上山的主道,一共有6道關口,每一道都是險要隘口,易守難攻。據記載,貴州當時遵義的楊氏土司能在此統治700多年,足以說明這裡的地形環境,想想古人也是太聰明了。這裡的飛虎關,有36步天梯,整體長度55米,斜坡度45,中間寬2.7米走到頭就是關口,整個天梯都是建在山梁子上,還是上山必經之通道,真的非常震撼。想想古時候,要是有敵人來侵犯,想要從下攻取到山頂,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從下到上,過了飛龍關,幾乎到了山頂,到最高處還有點距離。山頂總面積有2個平方公裡不到,看起來還是比較平坦一點。在屯對面還有一處新王宮,完全是以前的面貌,其建築選址也是相當講究,此處很平很寬,新王國宮坐落於中間位置,依然保持著當初的風貌。在一起的建築還有是後來恢復的新房,也是按照當時古屋模樣建設,看起來也是震撼人心,那些從事古物研究的愛好者千萬不要錯過,這裡的歷史意義重大,也是值得研究探尋的好去處。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這裡,感覺你的內存不夠用,要拍的實在太多。
末代土司楊應龍統治貴州播州時,海龍屯就是土司政權的宮殿,周邊十八個縣都要向土司政權上貢和納稅。土司政權從公元876年至1600年一直是統治的,其朝代時間僅次於我國的周朝,
觀覽了整個海龍屯遺址,整體宮殿的布局是非常齊全的。有老王宮,新王宮,楊氏行宮,金庫等應有盡有。其他一些生活設施環境有:養馬場,養雞池,繡花樓等,還有軍事設施有:炮臺坡,打眼巖,校場,火藥庫等,畢竟這裡是有個戰鬥的地方,據記載,這裡曾經是抗擊蒙古軍隊的地方,所以軍事設施齊全也是理所當然。
貴州遵義海龍屯古堡能稱為世界文化遺產,其價值和意義也是非同小可。當你看到這些古遺址,相信你已經無暇顧及這裡的山水風景了,光古堡就能讓你研究幾輩子。貴州遵義這裡地名為這個土司,那個土司,就是和時這樣的土司城堡有關係,很多小鎮都有個司。還得慢慢研究,不然真的是歷史小白。
這裡開放時間為早上8點30到下午18點,所以要想全部觀覽完,還得早起出發。
本文出於對世界文化遺產的崇拜和敬仰,不敬之處,敬請諒解。
本文由班瑪識途旅行百家號原創首發,不到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