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管理網絡謠言給我國的啟示

2020-12-20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作者原創作品,作者梁建章、陸蓓,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網絡上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聲音,而圍繞著這些聲音本身的是非對錯,又總是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爭辯。一方面,現代社會需要各種聲音的真實表達,網絡自然也是重要渠道之一;但另一方面,那些未經證實甚至惡意散播的謠言,又的確可能對於社會秩序形成破壞。

正是網絡聲音所具有的多樣性,導致實踐中經常難以找到平衡點。一個月前,那篇名為《發哨子的人》的文章,以其頗具娛樂精神的「百變版本」而成為輿論焦點。有一點毋庸置疑——對這一系列文字簡單粗暴的管理和壓制,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最後引來了更多的網絡關注。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再度出現,需要從網紀國法來看網際網路信息管理。在消息漫天飛舞快速傳播的時代,對無數自媒體的文章設置怎樣合理可行的管理規則?是基於事實準確的管理,還是對價值觀的高度統一?這個難題,新加坡政府已經實施半年的POFMA法案值得我們研究借鑑。

2019年10月2日,新加坡出臺了一項法律——對在線虛假新聞和操縱行為的防護法案(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簡稱POFMA)。這項法案出臺的初衷,在於清肅網絡上的不實消息,以免讓虛假新聞幹擾社會的正常運行,也阻止一些幕後策劃者利用假消息來達到操縱公眾行為的目的。POFMA將賦予政府更多針對性的權力,一旦發現有謠言可能損害公共利益,就可以動用法律手段來阻止謠言的傳播。尤其當這些虛假信息涉及到新加坡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政府就可以對謠言的製造和散布者處以罰款和量刑。

POFMA要求,政府對虛假信息採取管理措施必須符合「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內容為:(a)為了新加坡的國土安全;(b)保護公共衛生或公共財政;(c)維護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d)防止影響總統選舉,國會議員大選,國會議員補選或公民投票的結果;(e)防止在不同人群之間煽動仇恨,仇恨或惡意;(f)防止公眾對政府,國家機關,法定委員會減少信心。

POFMA將對故意散布謠言以至於損害公共利益的人規定刑事制裁。科技公司可被處以最高100萬元的罰款,個人可罰款或最高量刑10年。政府多次強調,POFMA的目標是虛假新聞,是對事實的虛假或者誤導性描述,而不是輿論、批評、諷刺或模仿。比如,以下類似表述並不屬於追責的謠言:「政府應該為不平等現象加劇負責;「新加坡的機構和政策通常是精英主義者」;「政府最近的失誤表明標準正在下滑」。而以下的表述如果不符合事實,將受到懲戒:「政府向新加坡鄰國宣戰」;「某銀行損失了200億美元」;「外國工人肆意破壞了新加坡各地的幾個宗教敬拜場所」。

法案實施半年多來,新加坡政府發布過十多次的謠言糾錯案例,尤其以新冠病毒疫情案例居多。我們發現,針對錯誤信息, 法案強調的是及時更正和懲罰,而不是強行刪貼,這反而使信息更加透明,讓所有的讀者都能了解謠言和事實的詳情,從而避免造成疫情時期的公眾恐慌心理。

以下分析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由於新冠病毒事件的迅速發展,有一些過時的錯誤信息,截圖是政府官方頁面的屏幕快照,政府的官方網站www.gov.sg於2月28日發布,有謠言「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著一名外籍家庭傭工已因為感染新冠病毒去世」。頁面把之前的錯誤消息全文刊發,並且做了「不確定,不分享」的首要提示。簡短的聲明補充說,謠言是虛假的。但這個案例的不完善之處是過於簡單,沒有顯示謠言的來歷。

案例二:POFMA的管理範圍不僅僅在正式的新聞網頁,還滲透到了社交媒體網站在內的網際網路平臺,在自由互動平臺發布謠言的人必須可能導致最高100萬新元的罰款。比如,SPH Magazines 做出的一項更正指南,在這個信息帳號上運營HardwareZone論壇中,有一個論壇帖子發布謠言,聲稱一名男子死於新加坡的新冠病毒感染。該更正在謠言原文頁面的醒目位置體現,並且用綠色標誌提醒讀者:目前並沒有人因為病毒而死亡。

案例三:《國家時報State Time Review》網頁分別在三個場合收到POFMA糾錯指示,其中包括網頁在新加坡的冠狀病毒情況等各種問題上發表虛假信息。比如:「新加坡已經因為疫情用完口罩」;「每名中國工人將在14天的請假期間每天獲得100新元,由新加坡政府全額支付」。2020年2月15日,在拒絕對發布的虛假信息進行更正之後,《國家時報》在Facebook上的展示頁面成為第一個被新加坡POFMA指名懲罰的在線網站,該網頁被禁止今後在新加坡獲得任何經濟利益。該頁面由現在居住在澳大利亞的新加坡人Alex Tan Zhi Xiang擁有。新加坡政府同時要求Facebook配合用戶阻止訪問《國家時報》頁面,Facbook雖然不怎麼情願, 但是還是遵從了POFMA法案。在圖片的紅色夠勾勒部分,Facebook強調按照新加坡的法案,這裡公布的是虛假信息。

案例四:按照POFMA法案的要求,不僅是謠言發布者本人要受到法案的管理和懲罰,發布謠言的網絡帳號也要承擔相對應的責任,必須發布醒目的更正信息。同時,轉發謠言的意見領袖,也要對轉發的行為負責。有一個網絡大v發布了虛假陳訴,涉及政府對本地學生與外國學生的財政支出,他的內容被POFMA要求在自己網頁的醒目位置發布更正信息。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在對謠言做更正時,法案並不要求刪除原來的虛假信息,而是讓原稿留存在網際網路上,在邊上標註出醒目的更正內容。這樣透明的真假信息對比,讓讀者一目了然,相信讀者的判斷力,也避免公眾造成信息疑惑。

我們試想,如果用POFMA法案的思路去對待國內自媒體的一些文章,或許就沒有那麼多迫不及待的刪貼,而是會留下對於錯誤信息的更正。在以上案例三中,我們也看到《國家時報》網頁受到三次不同內容的更正要求。法案內容同時要求:針對屢教不改者的謠言會有更嚴厲的懲罰措施,動用網絡水軍程序發布謠言的網絡帳號也要承受處罰。這樣逐步監管升級的做法,比起一開始就強行刪貼的做法,會留有更多溝通和觀察的餘地。如果用POFMA法案的思路去監管網際網路文章,只需要聚焦事實的準確性,可以允許各種觀點的自由評論存在,允許讀者自然地關注什麼忽略什麼,這樣反而會避免更多的疑惑、恐慌以及負面情緒。

我們見多了網絡上很多迅速大熱的文章,只見標題不見文字,打開後只留下一個驚嘆號在傳遞著複雜的迷惑的信息。我們也見過一些消息,被打上了「謠言」的紅字符號,卻沒有配以及時可信的更正,反而讓讀者陷入更多的猜測之中,把似是而非的消息傳播的更廣。不得不說,這都屬於信息監管的一種過猶不及。

POFMA的出臺之後,正逢全世界都陸續發生了新冠病毒的疫情。各國在疫情期間,對新聞信息的管理都有不同的風格。疫情報導無小事,很多信息的對錯都會影響到國家的政治體制、公共衛生、國民價值觀。對於網絡謠言的糾錯管理,怎樣建立起一個公平合理、持續有效的常態機制,POFMA做出了「以事實為準繩」的第一步嘗試。他山之石,能否攻玉?希望不要再出現一批不斷矛盾升級的網際網路爭議文章。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梁建章:網絡謠言的糾錯管理,來自新加坡的啟示 | 超級觀點
    有一點毋庸置疑——對這一系列文字簡單粗暴的管理和壓制,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最後引來了更多的網絡關注。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再度出現,需要從網紀國法來看網際網路信息管理。在消息漫天飛舞快速傳播的時代,對無數自媒體的文章設置怎樣合理可行的管理規則?是基於事實準確的管理,還是對價值觀的高度統一?這個難題,新加坡政府已經實施半年的POFMA法案值得我們研究借鑑。
  • 基於整體性政府視角的新加坡「智慧國」建設及啟示
    [17], 實行無紙化辦公, 並先後發展了250多套計算機的管理系統, 大力推行政府機構辦公自動化, 這為新加坡後來智慧國計劃奠定了堅持的基礎。在這個網絡作為基本生存條件的資訊時代, 高速快捷的網絡連接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須, 「無線@新加坡」項目應運而生, 新加坡已實行WiFi全國覆蓋的舉措, 政府通過7 500多個「熱點」 (Hotspot) , 為市民在家及辦公場所以外的公共空間, 提供速度高達1Mbps的無線Wi-Fi上網服務[21]。
  • 日本、新加坡港城融合發展的做法與啟示
    我國港口城市較多且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需要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要素,有針對性地發展臨港工業。對於基礎相對薄弱的城市,可適度吸引基礎工業和加工工業聚集,達到參與分工,提升城市地位和影響力的效果;對於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應著力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環境負擔低的先進位造業,從而應對全球產業鏈回遷,形成低端產業和高端產業互補的格局。
  • 網絡謠言治理輿情分析
    日前,北京市公安機關對在網上編造謠言者依法予以拘留,對在網上傳播相關謠言的其他人員進行了教育訓誡;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一批傳播謠言的網際網路站依法進行了查處。4月8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向全國網際網路業界發出倡議:抵制網絡謠言,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 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建議制定「防止網絡虛假信息法」 明確網絡謠言...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建議,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牽頭制定「防止網絡虛假信息法」,明確網絡謠言的含義、適用條件、辦案程序以及法律責任等,確保網絡謠言治理依法實施。謠言匿名性增加確定被告信息難度彭靜表示,我國近年來在網絡謠言治理上取得重大進步,《民法總則》中對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的保護條款、《刑法修正案(九)》有關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規定以及《網絡安全法》中規定的民眾不得在網絡空間中發布和傳播網絡謠言的強制性規範的頒布實施,形成了民事、刑事與行政結合的網絡謠言法律治理體系
  •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 2020網絡謠言行業治理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12月11日,由「網民與網站間糾紛調解」和「網站與自媒體帳號網風評議」工作理事會主辦,北京網絡行業協會協辦的「探索謠言共治 打造清朗空間」2020網絡謠言行業治理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就網絡謠言現狀與危害、企業維權與法律規制、社會各方如何進行多維共治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共同探索治理網絡黑灰產,維護企業網絡商譽,淨化網絡空間的解決路徑。
  • 「地評線」東湖評論:嚴厲打擊網絡謠言,共同維護良好網絡環境
    當前,我國疫情呈現多地局部爆發和零星散發狀態,疫情防控壓力增大,一些網絡謠言也趁機傳播,擾亂社會秩序,危害疫情防控大局,必須給予堅決抵制和果斷肅清。遵紀守法不造謠。日前,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原本指引旅客進行疫情防控登記的指示牌被惡意篡改為「請旅客原路返回」,圖片在網上引發大量關注。涉案人員鄭某被處以行政拘留4日的行政處罰。「玩笑」演變成「謠言」,發帖莫任性。網絡造謠將面臨多重法律問責。
  • 公民參與+行業自律——我國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題:公民參與+行業自律——我國網絡空間日益清朗新華社記者餘俊傑、胡林果、周文衝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先後開展網絡惡意營銷帳號集中整治、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及網絡環境治理、遏阻「祖安文化」傳播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生態突出問題,採取針對性整治措施
  • 他們是網絡謠言的終結者
    >更加便利、多彩但同時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網絡詐騙等等也時有發生網絡虛擬社會非法外之地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終結謠言線上戰疫 與謠言爭速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各類網絡謠言層出不窮,涉網案件日益攀升。1月25日,網上一則「深圳封城」的謠言被廣泛傳播。時值武漢封城不久,此信息讓網民一時間十分恐慌。發現這一情況後,網警部門立刻與疫情防控部門核實信息。
  • 打擊網絡謠言!河北多地連發通告
    《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際網路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讓網際網路信息傳播管理有法有規可循,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底線。在此提醒廣大網民,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時期,要樹立法治意識,增強辨別能力,始終保持冷靜理智,共同抵制網絡謠言,眾志成城,攜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河北多地發布打擊網絡謠言通告
    與此同時,個別網民未經核實,在網絡上發布、轉發不實信息,甚至惡意造謠傳謠,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為淨化網絡環境,規範網絡秩序,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開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承德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承德市公安局通告如下:一、提高網絡信息內容甄別力。
  • 編造散布網絡謠言 該當何罪?
    於此同時,一些關於「孫女」的謠言也趁機作亂。而後,此前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的女生,也發出了聲明。散布謠言只是玩笑嗎?絕對不是!散布謠言 要擔責勿傳謠 勿信謠1散布謠言,你可能承擔行政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豐南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行為的通告
    唐山市豐南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唐山市豐南區公安局 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行為的通告為助力豐南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切實維護網絡傳播秩序、淨化網絡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唐山市豐南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唐山市豐南區公安局就進一步打擊網絡謠言聯合通告如下: 一、提高對網際網路信息的甄別能力。
  • 評論員觀察|治網絡謠言要打「七寸」
    近期,杭州的吳女士取快遞時被人偷拍視頻並造謠「出軌快遞小哥」,成都新冠肺炎確診女孩趙某被人造謠中傷……這些網絡造謠事件都對當事人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引發人們廣泛關注。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網絡謠言違法成本極低,但治理成本卻極高。
  • 網絡謠言傷人,真的沒「法」管?
    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網絡謠言往往比真相跑得更快、傳播更廣、更具破壞力。同時,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等容易侵犯公民權利的「副產品」隨之伴生。律師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謠言並非無法規制。如果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構成網絡謠言,造謠者、傳播者和網絡服務提供者都可能會承擔相應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 衡水多地發布打擊網絡謠言通告
    堅持以官方渠道發布的權威信息和科普知識為準,對其他非官方渠道發布的疫情相關信息要加以判斷、仔細辨別、理智分析,做有正義、有責任、有操守、有擔當的網絡守護者。2、加強信息內容管理。各自媒體和網絡群主要加強對自己帳號及群內成員發布內容的管理,堅決杜絕在群內傳播虛假、不實或其它違法信息,共同守護清朗網絡空間。3、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
  • 嚴厲打擊網絡謠言!秦皇島市四地發出通告和倡議
    不得隨意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快手及其他網絡平臺轉發、傳播沒有正規來源的截圖、視頻、音頻、文字等信息,發現不實信息積極向網信 、公安部門舉報。 三、加強信息內容管理。各新媒體平臺、自媒體運營負責人及網絡群主要嚴格遵守國家網絡管理法律法規,從嚴審核信息來源和內容,堅決杜絕傳播虛假、不實或其它違法信息。
  •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看「一個網絡謠言的誕生」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看「一個網絡謠言的誕生」 2020-06-06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家口一地嚴厲打擊涉疫網絡謠言!
    張家口一地嚴厲打擊涉疫網絡謠言!涿鹿縣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涿鹿縣公安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涉疫網絡謠言的通告全縣廣大網民群眾:當下,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會各界都在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