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出一人食了!
最近,海底撈在餐廳推出了83元單人套餐,不少顧客前去打卡!
而海底撈的一人食套餐,再一次把近幾年火爆的「一人食」話題推向了高潮!不少餐飲人躍躍欲試。
這兩天,不少粉絲也在後臺問我們:開一家「一人食餐廳」是否有前景?
有人說「一人食餐廳」是下一風口,也有人說它屬於「偽需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一人食餐廳到底是不是下一個餐飲「寶藏」!
單身人士「有錢還追求品質」,
把一人食餐廳的熱度推向高潮!
到底啥是一人食?
一人食餐廳其實就是根據單身經濟應運而出,專門為單身顧客開的餐廳!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想押寶一人食呢?
1、「明年預計將有9200萬獨居人士,一人食還是藍海一片」!
一人吃飯、一人租房、一人旅行, 最近幾年,「空巢青年」的概念特別的火爆!
而《中國統計年鑑2018》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49億,其中獨居人士預計到2021將達到9200萬。且這一部分人群大多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在相對發達的城鎮區域!
市場廣闊、目標客群又在不斷增長,於是不少餐飲老闆都把目光盯在了這群單身人士身上,認為「一人食」未來絕對是一大片藍海!
2、「50%單身人士月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消費升級勢在必行!」
人人都在說消費升級,那麼這其中是否包括單身人士呢?
據公開數據,超過五成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3000-5000元,近三成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5000-8000元。另外約有10%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以上!
的確,現在的年輕人追求高品質,熱衷消費、看淡儲蓄、及時行樂,「精緻窮」等概念更是層出不窮,就算一個人也不會「隨便對付」,而是要去餐廳吃大餐、享受好的服務,自己吃飯花100塊錢以上也習以為常……而這些恰恰就是「一人食」生根發芽的土壤,所以很多餐飲人認為,「一人食」餐廳將成為潛力巨大的消費金礦。
3、「社交恐懼症+疫情後遺症,一個人吃飯成新風潮!」
還有一部分人看好「一人食」,主要是洞悉到年輕人生活習慣的變化!
都說現在的年輕人寧願「獨樂樂」,也不喜歡「眾樂樂」,社交恐懼症越來越明顯!
再加上今年疫情之下,大家儘量減少聚餐,所以不少人預測一人食將會是餐飲新風口!
火了2年卻始終「帶不動」,
「一人食餐廳」是個偽需求!
2018年,羅振宇在跨年演講時提到了「一人食」這個概念,馬上就在百業之首的餐飲行業引發討論,不少人花上百萬去專門打造一人食餐廳,但是一直到現在也沒激起太大水花。
究其原因,是因為一人食餐廳在餐飲領域就是一個「偽需求」!
1、小吃、快餐遍地開花,幾乎「堵」死了一人食餐廳的路
在討論一人食之前,我們先考慮一下用餐場景的問題!
一個人出去吃飯,基於什麼樣的狀態才會去正餐廳一個人吃飯?滿大街花樣百出的快餐店、商場裡上百家的小吃店難道不「香」麼?甚至現在還流行很多的60平米,人均70元的「小精靈」店,這些都是大部分一個人出來吃飯的絕佳選擇!
因此,一人食的市場是為了解決一個人來吃正餐的需求,比如一人份火鍋、烤魚,這個市場有肯定是有,但是很小眾,像海底撈一樣推出單人火鍋,但都是基於原有的客群做增值,而沒有帶來新的客人,因為很少新顧客會因為你推出了單人火鍋來吃飯。
單人火鍋有嗎?有,呷哺呷哺,但是它歸根結底還是快餐式火鍋!
所以,一人食餐廳雖然有市場,但是想和滿大街的小吃、快餐搶人,目前看起來是不現實的,一人食想真正成為一個餐飲大賽道,似乎還欠點火候!
2、一人食≈正餐快餐化,最終的歸宿還是快餐!
一人食餐廳之所以會引發大家的討論,確實是抓住了一個需求:年輕人,一個人也想吃大餐!
但是,仔細想想,一人食如果真想做成連鎖,那麼和正餐快餐化有區別麼?
比如說渝是乎把酸菜魚變小,做成了快餐,瞬間吸粉無數;再比如犟骨頭,把東北燉大骨頭做成了快餐,現在已經全國開400多家店;甚至芙蓉樹下冒菜就是把火鍋變成了一人食,號稱一個人的火鍋……
可以說,一人食幾乎就等於正餐快餐化,所以就還是逃不出快餐賽道,根本不是一個單獨的概念,最多算是快餐的分支!
3、玩概念>玩產品,網紅一人食餐廳重在社交!
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十分火爆的一人食「網紅」餐廳,比如在抖音上火爆的一塌糊塗的築底食堂,其實就是借用日本一蘭拉麵的概念,在格子桌中間放上隔板,一面做男生、一面做女生,打造邂逅的場景感!
這樣的餐廳火麼?火!高峰時期排隊100多桌!
但是這樣的餐廳能大規模的複製,成為新模式麼?未必!
畢竟這類的網紅餐廳雖火爆,但是火的都是社交、甚至相親這樣一種場景,很多人奔著社交目的,連餐廳到底是賣什麼的都不知道,就直接去打卡!
當然這樣的餐廳屬於特色了,復購率可能並不是其追求的,所以玩概念多於產品了!職業餐飲網小結:
說一千道一萬,現下餐飲競爭如此激烈,大家都在尋找突破口,所以「一人食」概念一出引發討論。
但是不管是什麼賽道、什麼品類,最重要的始終都是市場需求,脫離了這個核心,不管是「幾人食」,都玩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