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標周末版-第十期:《頭腦特工隊》
統籌:蔡劍平
編輯:王偉(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
(本文由虹膜、桃桃淘電影、文慧園路三號、電影公嗨課、電影山海經微信公眾號聯合發布)
《頭腦特工隊》得分7.6分
1. U兔:10分
《電影行話手冊》等書譯者
不要再用哭或沒哭評價一部電影了,反正它真的很棒。幾乎所有重要的情節點都不出所料,但它們還是被用得超乎想像的好,情節飽滿,節奏緊湊,跌宕起伏,笑點淚點安排得當。故事邏輯上非常合理,想像力爆棚。雖是動畫,但看得出創作者們對人最基本的情感進行了深沉而嚴肅的研究,我們的行為很多是情緒所支配,而不是記性的思維,豐富的人生也不是只由快樂支配。每一位父母都值得去看看。btw,從頭哭到尾又笑得特high的其中就有我。小狗小貓的腦劇場太到位了~
2. 雪梨卡通:9分
影視劇編劇、影評人
故事極簡單,過於美式的皮相使之初始觀感略低於預期,也有些影響代入,但該作在極小的時空裡構築起繁複的世界觀,而且細節的銜接在戲劇上和技術上都相當經得起考驗,使得簡單之作處處充溢著意外之喜。本片完全體現出皮克斯的厲害之處了:貌似不做深邃主題,不搞宏大敘事,完全不動腦子也可以輕鬆接受,可它就是樂高積木,只要你願意去想去琢磨,會留意到它處處給你留下了再創造的空間。當你反省這是不是自己的過度闡釋時,又會驚訝地發現所有的線索其實一開始就布局成型。極繁卻顯得極簡,儼然從鶴舞七星步裡悟出了三達劍步法的寧不凡(不好意思,《英雄志》代入了)。
3. magasa:9分
《虹膜》電影雜誌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
不要小看《頭腦特工隊》,這部劇情極簡的影片在創作上有幾個重大挑戰:一是如何歸納出符合電影需要的心理學機制;二是將人的思維過程擬人化和可視化;三是為上述的過程賦予一定的戲劇性和故事性;四是讓心理機制和外部世界同步且互動。皮克斯完美地完成了上述幾項工作。這部電影真是代表了3D合家歡動畫電影的最高水平。
4.妖靈妖:9分
電影文化工作者
治癒系傑作,澎湃的想像力加上一貫的成長主題,皮克斯五年磨一劍,作品果然讓人眼前一亮。它創造出的頭腦內部世界觀會在至少一段時期內影響到你的思維方式,這也許才是好電影能帶給觀眾的最大樂趣。
5.桃桃林林:8分
影視自媒體人。產品包括:微信公眾號:桃桃淘電影;微博:桃桃淘電影;優酷視頻:桃淘好萊塢;本周院線新片。
好看,以心理學為基礎並在皮克斯充滿想像的設定之下,讓故事充滿趣味性。難能可貴的是,影片卻又不止於趣味,在趣味背後,還有諸多關於成長、告別、家庭與愛的情感元素。它讓這部電影與觀眾有更多情感共鳴,會喚起你諸多的回憶。那些親情與愛,難忘或已經忘記了的回憶瞬間,一切都是這麼真實又細膩。這些感動的細節,反而是成年人更能體會的,也讓影片的受眾變得更廣。最後,我也是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6. 風間隼:8分
影評人
傑作,完全西式的人格觀,卻暗合「五情調和」的中國傳統。延續《神探》、《潘神的迷宮》等電影的探索,將用影像表現內心的方式推向了一個新高度。關於想像、理性、回憶和潛意識的展現完全就是一部西方學術史。難得的是這樣還能做到清新自然,動人心弦。爛片玩IP,佳作玩劇情,傑作玩設定,話說這個小清新設定有做成任何一種重口味類型片的潛力,比如希區柯克式的犯罪電影,肯定抓人。
7. howie:8分
資深影評人、《華語電影》系列叢書統籌
成長,可能意味著失去那些你曾無比珍視的東西,意味著你必須獨自面對一切——我以為,這是《頭腦特工隊》「要學會接受悲傷」這表面主題背後的意思。皮克斯的厲害之處,在於把這人生的無奈,包裹在美麗的糖衣裡,人人都覺得它容易入口,心頭卻各有回味。同場的兒童觀眾看得好開心,多希望永遠停在那個年紀,別像我老淚縱橫。
8. 汽車大師:8分
電影撰稿人
觀感和多數其它皮克斯片類似:有極富想像力的核心概念點,天馬行空的世界建造,周密的劇本架構,和一個也許早就猜到但仍免不了被煽到的情感高潮,這些都讓我深深折服,也再次體現出團隊創作的優勢。但受創作環境、出發點限制,也總有很多兒童化的無趣人物和插科打諢讓我覺得無聊。一個幽默脫線的皮克斯恐怕永遠等不到。
9. 梅雪風:8分
媒體人,曾任《看電影·午夜場》創刊主編、《電影世界》主編,現為《大眾電影》副主編。
真正腦洞大開的電影,基本是一堂心理學知識普及課,但上得迭宕起伏。影片實際更適合那些敏感的成人看,它能讓你回憶起童年那些別人根本看不到的心理波瀾。與童年幻想的訣別,以及懂得憂傷是人生的底色然後接納它,這兩場戲拍得精準而又動人,皮克斯真是有本事,總是能從那活潑明亮中滲出一絲驚心動魄的傷感。
10. 王昕:7分
電影研究者
伍迪·艾倫《性愛寶典》中的機靈點子,被改造為對前青春期少女心理的細緻描摹。與在神話和奇幻中展開的《千與千尋》不同,該片裡歷險主角不是女孩本身而是主控室裡的情緒小人。控制論/機械論式的精密設計,因為遭遇意外瀕於崩潰,而最終的解決之法是接受/學會悲傷。情感的成長源於系統的意外,而獲得的卻只是擴展了的操作臺,皮克斯的技術主義其實很難解釋真實情感的細膩微妙,Joy左支右絀的困境,正是迪士尼和皮克斯造夢系統自身的危機。影片以把Sadness拉到前臺的方式進行修復,然而父親工作等現實因素卻被省略,如同消散在深谷的幻想中的朋友冰棒。
11. 徐元:7分
電影媒體人,曾任《電影世界》主編、時光網及《大眾電影》副主編,現為「人間電影大炮」製作人。
創意驚豔、故事感人,影片足夠克制又極其豐富,在皮克斯被東家迪士尼拖到商業回報的泥潭裡之後,這家從前最有原創精神和藝術品質的動畫工作室,終於用實際行動扳回了一城。不過,挑剔地說,影片雖然精巧,但總歸不太精彩,就像坐上了世界上最好的車手開的專車,可他很少超車又很少漂移,只是開得又快又穩,就提前抵達了目的地。
12. 西帕克:7分
影評人、電影媒體從業者、藍光收藏愛好者
典型的皮克斯作品,有不少皮克斯慣用的模式,有些像《玩具總動員》和《怪物電力公司》的合體,但大量細節的奇思妙想還是令人折服。皮克斯似乎是借鑑了一些科教片的機制,將細微的情緒進行了擬人化,以此解讀複雜的心理學問題,看似天馬行空實則非常符合現實機制。第一部設定世界觀之後,本片續集也許更值得期待。
13. 獨孤島主:7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有效地拋除了包括皮克斯自己的舊作在內的動畫商業製作中「對立衝突」的矛盾設定,變成片中人對任務本身進行價值的自我反省。情境與人設一如既往天馬行空,又與現實人性妥帖共處,儘管動作實現的過程還是程式化的,但從意義外化層面,依舊讓人非常窩心。
14. 雲中:6分
導演、影評人、《電影公嗨課》聯合創始人
我對皮克斯一貫的低幼溫情勵志路線向來不感興趣,這類美國「家庭主旋律」的故事走向、表演腔調和價值觀模式,看多了真有點倒胃口。本片雖然在形式上有點意思(比如抽象思維和多人互動),但本質上仍然不思進取保守不堪。另外這類「開腦洞」的手法也不新鮮,伍迪艾倫1972年《性愛寶典》中的一段就更有趣更深刻。我能理解大家對本片的瘋狂好評,但這盤看上去精心烹製的菜,我吃著有點索然無味。
15. 迷影蘭波:6分
電影從業人員
心理學入門課,五種思維情緒賦以人格的設定不錯,描繪幻想空間那段有些神採,除此之外乏善可陳。新環境下由兒童到少女的成長主線挖得太淺,角色刻畫和情節推動都略顯低齡化,憂傷的價值僅僅用於換來幫助,還是美帝以家庭為中心的糖衣炮彈,格局太小,沒感覺到一絲深刻。對比《少年時代》對於光陰流逝的惆悵,就知道皮克斯還是匠氣十足。
16.本南丹蒂:5分
上海國際電影節策展人
高質量的雞湯,讓主角在四大皆空修成正果前懸崖勒馬。有趣的設定,如同為一款模擬經營養成類遊戲量身定做。幾個出彩的段落也借鑑抄襲得頗為得體。設計配色也延續了皮克斯一貫的嬰幼兒益智玩具風格。希望皮克斯可以勇於跨界,為全球啟蒙幼教事業添磚加瓦。
「影向標」是一個致力於院線電影打分和評價的集體。《影向標》產品版權歸影向標團隊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有轉載需求,請聯繫yingxiangbiao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