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馬斯克給上帝刷火箭跑車,卻不知他曾傾家蕩產被罵美國賈躍亭

2021-02-08 INSIGHT視界



一輛櫻桃紅色的跑車

車裡播放著David Bowie的音樂

車上放著一條毛巾

和一本《銀河系搭車客指南》

Starman開著它衝破地球大氣層

以每秒11公裡的速度奔向火星

一年前,如果你說這個場景會實現

我可能會關切地量量你的體溫


然而今天

這一幕就在宇宙中真實地發生著



是的,上面這張圖不是 PS

也不是某個電影劇照

它是剛剛被 SpaceX 送入太空的

特斯拉Roadster跑車


他為上帝刷火箭超跑

世界為他點讚666


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15:46

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

伴隨著壯觀的煙霧、轟鳴

和無數觀眾的尖叫歡呼

SpaceX 公司的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火箭

成功在此發射升空


是的,這個被全世界叫做瘋子的男人

馬斯克

在臥薪嘗膽七年後

終於實現了自己曾經吹過的牛逼


而這個曾在半個世紀前

送走了阿波羅登月飛船的航天基地

又再一次見證了新時代大幕的拉開



與之前不同的是

這次發射火箭裡並沒有搭載探測器

而是放入了一輛閃瞎眼的特斯拉跑車



跑車上坐著的假人

名叫「Starman(星光俠)」

這同時也是一首歌的名字


跑車的屏幕上

寫著「Don't panic」

這個連同上面提到的毛巾

都是《銀河系搭車客指南》中的經典之梗

足以看出馬斯克的情懷


整個發射過程堪比一部科幻大片

火箭在順利升空,一切按部就班

兩個助推器幾乎同時抵達地表

以近乎分秒不差的精度在回收場降落

宛如兩個自天堂而降的芭蕾舞者般優雅



整流罩脫落一瞬間

露出的紅色跑車和星空背景

對於無數科幻迷而言

簡直是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車裡還搭載了一套數字存儲系統

裡面有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就連跑車的電路板上

也刻著一行字

*Made on Earth by humans


沒錯,在這一刻

它是屬於全人類的智慧結晶



按照規劃

這輛跑車將被送入臨近火星的軌道

之後開始圍繞太陽旋轉

如果沒有和其他小天體發生碰撞

它將以11公裡的秒速

圍繞太陽旋轉10億年…



值得一提的是

獵鷹重型是人類近30年來

最為強大的運載火箭

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63.8噸

足以將一架滿載的波音737送入太空


這個數據

不僅分分鐘完虐中國的最新一代火箭

是「長徵五號」運力(25噸)的2倍還多

還秒殺了1988年美國「德爾塔-4」火箭

保持的28.8噸世界紀錄


更令人驚掉下巴的

則是這枚火箭的成本

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昂貴


德爾塔-4火箭的運力只有獵鷹重型的45.14%

而平均花費卻高達4.35億美元

是SpaceX的火箭費用的近5倍

如果是「回頭客」還能打七折


賭上全部身家

只為證明自己不是吹牛


獵鷹火箭的成功

讓一個矽谷傳奇商人再一次走到了前臺

他就是近幾年被很多人熟知的埃隆·馬斯克

Tesla,SpaceX,PayPal

三大企業的創始人和領導人



有人說,他是「矽谷鋼鐵俠」

也有人說,他只是個美國「賈X亭」

但這一次,馬斯克以實際行動

打了所有反對和質疑者的臉

但這卻並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做了


1995年,年輕的馬斯克

憑藉敏銳的膽識和嗅覺毅然退學

拿著父親給的3萬美元開始網際網路創業

短短幾年

他的第一家公司賣出了3億美元

他創辦的 PayPal 成了電子支付的領頭羊



然而在商業之外

馬斯克心中卻一直有一個太空夢

他堅信,終有一天

「我們會送一百萬人去火星殖民」

2002年,馬斯克賣掉了如日中天的 PayPal

以近乎全部身家進入了「私人航天」行業


21世紀初,航天業已經沉寂多年

美蘇冷戰結束後,

政府削減了航天投入

普通人也不甚關心

每次航天發射的成本都是天價

更是讓太空飛行成了大國的「玩具」


如何做,才能降低航天的成本

怎樣才能讓大規模移民太空成為可能



馬斯克以工程師的頭腦

分析了整個太空發射過程

他發現,原來火箭燃料只佔整個發射成本的1%不到

火箭發動機和核心部件的花費才是大頭

但是主流火箭都是發射完就扔掉了

一次性使用


一個念頭產生了

如果火箭可以回收

那麼航天成本不就大大降低了嗎?


當然,老馬並不是第一個這麼想的人

「垂直起降復用運載器」這個話題

在航天界早已討論多年

但其技術難度之高

讓各國科研團隊望而卻步

連美國政府的「三角快帆」項目

最終也只能半途而廢


一個非科班出身的企業家

拿著自己的幾億美元

就想創辦一個公司,發明可回收火箭

這想法真可謂是天方夜譚了


SpaceX 的回收流程


因此幾乎毫無懸念的,SpaceX 在成立之初

遭到了無數的質疑甚至謾罵

02年到05年,公司沒有成品

有人說馬斯克是金融騙子,空手套白狼

06年初,獵鷹1號終於問世


然而由於各種技術原因

火箭一再發射失敗

凌空爆炸,失去聯繫,發動機失控

……


一連串災難接踵而至

馬斯克曾對員工表示

公司只有三次試射資金餘量

如果失敗,那只能放棄

然而,在第三次依然不成功時

他走進發射室說

再試一次,哪怕花光家底



2008年9月28日

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

終於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SpaceX 由此成為人類歷史上

首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的私人公司

為了這一天

馬斯克和500名員工,等了足足六年


然而,1號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前途就此光明

恰恰相反,2008年之後的幾年

是馬斯克最為艱難的時刻


由於火箭屢次失敗

數千萬美元打水漂

再加上經濟危機

馬斯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那時,他投入主要精力研發的

火箭回收技術仍不順利

火箭頻頻撞毀在海上回收臺上

以至於被好事者譏為「反艦飛彈」



資金短缺,無人願意投資汽車行業

金融危機如海嘯般席捲全球,企業人人自危

就連通用汽車這種大公司也在股票暴跌後破產

沒人相信特斯拉能撐過去

甚至有傳說稱「特斯拉離破產只剩三天」


那時馬斯克一度只剩下幾十萬美元

甚至都發不出員工薪水


而就在這時,他的妻子也離他而去了


2008年的聖誕節深夜

馬斯克從睡夢中醒來

發現自己枕頭上有淚水

真實生活中,他從沒有哭

在毫無防備的睡夢中,他卻哭了


多年後,回憶那段日子的時候

馬斯克說道

當時已經瀕臨精神崩潰

只要再多一步

他就會徹底發瘋,再無知覺



來自公眾的質疑

馬斯克早已習以為常

但最大的打擊

則是來自他仰慕的航天界的元老


尼爾·阿姆斯特朗,尤金·塞爾南

這兩位登月太空人

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 SpaceX 的指責

阿姆斯特稱 SpaceX「正在從內部毀掉美國」

塞爾南則直截了當地在國會表示

「應立即停止這個愚蠢的項目」

(當時 SpaceX 正在和 NASA 合作)


在12年的一次採訪中

主持人提到了他們

馬斯克表示

這些前輩曾是他投身航天行業的偶像

而主持人卻說

「但他們現在在你前進的路上扔石頭」



這位矽谷大佬

在鏡頭前當場哽咽

「我只希望,他們能來看看我們的火箭

看看我們的工作……」



又是三年,2015年12月21日

一個值得被紀念的日子

SpaceX 的獵鷹九號火箭

成功在佛羅裡達州垂直降落

這是 SpaceX 公司首次成功實現第一節火箭回收

也是史上第一次入軌火箭成功返回地球


後面的事情

就宛如小說電影的結局了

2016年4月8日

SpaceX 成功實現海上回收火箭


2016年5月6日

SpaceX 在大西洋上回收第二枚火箭


然後,是今天

人類最強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同時推進器也實現完美著陸回收



馬斯克,和他的 SpaceX

用15年時間講了一個科技的神話

他也以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清晰的腳印

證明了自己有資格成為神話的主角


只屬於馬斯克的神話


馬斯克是矽谷的奇人

這一點無論反對還是支持者都同意

從電子支付到電動汽車

從火箭回收到超級高鐵

馬斯克用一個又一個的狂想

一次又一次震撼著矽谷和世界

不得不承認,他吹出的牛皮

很多居然已經收了回來



2004年,馬斯克加盟尚在萌芽狀態的

Tesla 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

開始了他的另一個雄心壯志:

推廣電動力汽車

不出意外,他的想法遭到了

上至石油巨頭下至消費者的懷疑


The Car Lab 主席 Eric Noble 當時直接嘲笑

特斯拉對電動汽車有「宗教信仰」

時至今日,這樣的懷疑早已煙消雲散

特斯拉在市場上的表現

足以讓當初最極端的懷疑者閉嘴



除此之外,他在新能源、未來城市交通

人工智慧等各個領域的探索

都足以開創一個嶄新的產業


甲骨文創始人勞倫斯·埃裡森曾經說過

「如果我死後要把我所有的錢全部捐掉

那麼我絕不會像蓋茨那麼傻

把錢都投入慈善行業

因為這不會改變人類的未來

我會將我的錢全部投給馬斯克

讓他去探索人類的未來」



回首馬斯克過去的人生:

28歲,創辦 PayPal

開創網際網路電子支付的新紀元


31歲,創辦 SpaceX

15年磨一劍,探索人類移民火星的未來


33歲,加盟特斯拉

將電動汽車從概念變成消費級大眾產品


37歲,創辦 Solarcity(太陽城)公司

推廣民用太陽能光伏發電


40歲,提出革新城市間交通方式的

「Hyperloop(超級迴路高鐵)」計劃

……



這就是只屬於馬斯克的神話

也是「矽谷鋼鐵俠」的傳奇故事

無疑,這位正值壯年的 CEO 在未來

依然會帶著他的探索者精神

和他旗下的高科技團隊進一步探索

讓人驚嘆的無限可能的未來


祝你好運,埃隆·馬斯克!



相關焦點

  • 孫宇晨給賈躍亭平反:稱其是中國的馬斯克! 28萬股民:還錢再說
    孫宇晨給賈躍亭平反:稱其是中國的馬斯克!雖然遠在美國,但賈躍亭在國內的熱度依舊不減,隔三差五被上頭條。近日,還有人想為他平反。11月28日,一份孫宇晨的朋友圈截圖在微信流傳。孫宇晨稱,在小鵬市值超百度,蔚來交易量超蘋果、亞馬遜的今天,是時候給賈躍亭平反了。智能汽車確實是人類百年一遇的科技浪潮,賈躍亭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同時做了太多燒錢業務,二是汽車在中國資本市場做。孫宇晨還在評論中寫道,中國為什麼沒有馬斯克?中國當然有馬斯克,賈躍亭就是啊。90後孫宇晨是波場創始人,曾因拍下巴菲特的午餐受到外界關注,但他卻有著「幣圈賈躍亭」的稱號。
  • 火箭推進器將成為特斯拉新跑車選配
    近日,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電視節目中透露,新版本的Roadster電動跑車將會使用SpaceX的「航天技術」。他介紹說,在新一代的電動跑車中將會有一個選配,用戶可以選擇添加SpaceX公司的火箭推進器。這一新技術的加入勢必會給電動汽車帶來速度和性能上的革新。
  •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只會割韭菜,美國呢?馬斯克:我在造火箭呢!
    或許正如劉強東所說的,你跟馬雲談經濟,他就會和你談科技,你若是和馬雲談科技,他就會和你談環境。誠然馬雲的話都沒有錯,不過跟要回答的問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依靠這套話術馬雲在與人的交談中無往不利。02馬雲比馬斯克差在哪裡網上曾有關於馬斯克和馬雲格局的討論,有一條評論尤其引人注目:兩人的格局差距太大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毫無疑問,現今的馬斯克關注的是他的火星計劃,雖然前幾天他的火箭發射失敗了,而馬雲正如他所說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衣食住行上。
  •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詳解火星登陸探索計劃
    「科技達人」馬斯克詳解火星探索細節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不過,馬斯克表示,在這些先遣者登上飛船之前,貨運飛船要先將科學實驗設備和探測器運到火星上,而早期的飛行也將幫助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積累星際航行經驗並測試該公司火星探索計劃的安全性。「從根本上講,我們所說的是,建立一個火星貨運航線。這將是一個定期的貨運航線,你可以信賴它。貨運飛船每隔26個月發射一次,就像火車離站一樣(準時)。
  • 人類最強火箭!Tesla跑車飛向火星!馬斯克改寫歷史但榮耀屬於全人類!
    然而馬斯克並不是從未來被派回來拯救人類的機器人,也不是情感被理性取代的矽谷專家。在長達9個月的報導中,看著馬斯克與火箭工程團隊制定火星登陸策略,與AI專家共同探討下一個突破,我觀察到的馬斯克是個與描述他的神話和名聲完全不同的人。《紐約時報》曾稱馬斯克為「世界上最成功、最重要的企業家」。
  • 火箭墜地!馬斯克卻說…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9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也就是SpaceX研發製造的「星艦」火箭原型,在試飛著陸時發生爆炸事故。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當天,這艘火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座工廠順利完成了發射任務,並成功返回著陸區域,但是卻在最後著陸時發生了爆炸。
  • SpaceX載人火箭成功發射,馬斯克太牛了!
    人類也從未停止過對於宇宙的探索,從第一次登月開始,人類就開始不斷向宇宙發射載人火箭、探索衛星等,只為了揭開宇宙那神秘的面紗。但是世界上之前發射的火箭都是由國家航空局建造的,在今天凌晨3時22分,這項紀錄被打破了。時隔了將近十年,美國第一次在本土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然而擔任這項重任的卻並不是國家政府,而是一家私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 10年發射100枚火箭,馬斯克的狂言都一一實現?
    他先是把家搬到「航天之都」休斯頓,那裡聚集著休斯、美國空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波音等行業巨頭,之後他自學《火箭推進原理》、《天體動力學基礎》、《燃氣渦輪和火箭推進的空氣動力學》等專業著作,列出火箭建造、裝配和發射的詳細成本,其間,他進入一個叫「火星學會」的組織,了解該領域的進展、方向及問題,並很快成為一名專家,之後懂行的他受到一大批業內精英及供應商的關注。
  • SpaceX與「太空跑車」,你不知道的9個浪漫細節
    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SpaceX的新型火箭「重型獵鷹」首飛成功了作為現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重型獵鷹」不僅自己成功上天還捎上了一輛桃紅色的特斯拉跑車試想一下在幾年前如果有人跟你說要發射一個跑車去宇宙車上循環放著歌兒繞著太陽飛十億年恐怕你會覺得這個人腦子有問題
  • 【新知】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不過,公司關停後,比爾航空曾發射火箭的土地沒有閒置太久,因為埃隆·馬斯克接手了。馬斯克不是心血來潮。科幻小說迷的身份加上NASA對2029年有一顆小行星可能砸向地球的預估,使得他開始嚴肅考慮解決方案:找另一顆宜居的行星。而金星大氣酸度太高,水星又離太陽太近。於是,他把寶押在了火星上。
  • 世界首富馬斯克的神操作,賣掉所有豪宅,所有布局只為圓火星之夢
    發射上太空的特斯拉跑車馬斯克這可不是說說而已,他在加州所有的豪宅都已經開始掛牌出售。他自己更是把公司總部都搬離加州,搬到了德州。這只是因為他名下SpaceX的火箭製造和發射基地都在德州。他這樣只是為了工作方便。
  • 馬斯克:現代瘋狂的天才 他的成就不止特斯拉
    埃隆·馬斯克,是一名生於南非的企業家,擁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目前是特斯汽車的聯合創始人CEO兼設計師,還擔任著宇宙探索公司(SpaceX)的CEO兼CTO,並且馬斯克還是復仇者聯盟裡面鋼鐵俠的現實原型。
  • 「重型獵鷹」送跑車升空,SpaceX太空夢能否成真?
    中新網2月6日電(何路曼) 「倒計時開始,啟動引擎,檢查點火裝置,祝你好運」。當地時間6日,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航空海岸」卡納維拉爾角將迎來歷史性任務——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會在此發射,運送一輛特斯拉跑車飛往太空。  如若一切順利,跑車發射上太空後,將圍繞太陽運行,其運行軌道甚至可遠至火星。屆時,紅色跑車即可與「紅色之星」相互輝映。
  • 賈躍亭時隔四月再在微博發聲;馬斯克質疑美國新冠病毒檢測
    來源:國際金融報01要聞外交部:向拜登和哈裡斯表示祝賀11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一直在關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這次美國總統選舉的反應,我們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我們向拜登先生和哈裡斯女士表示祝賀。同時我們理解,美國大選的結果會按照美國的法律和程序作出確定。
  • 「下周」回國的賈躍亭,還能趕得上年夜飯嗎?
    只不過賈躍亭的「夢想」太大了,而困擾著賈躍亭的一直都是資金問題。今年10月,FF獲得美國兩大金融機構提供的債權融資貸款之後,暫時度過了現金流危機。但造車需要耗費大量資金,FF想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分一杯羹,並不容易。
  • 馬斯克成世界新首富:他用三個詞教孩子點燃內心的夢想火箭
    這位真人版「鋼鐵俠」,財富火箭極速飆升, 成為了世界新首富。 對此,馬斯克本人就比較淡定了, 直言:繼續工作, 不愧是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人。
  • 刷跑車、刷火箭丨瀘州「土豪」一晚刷數千元送歌友,可這些錢……
    隨著網絡直播的日益火爆打賞成為瀘主播們重要的收入來源我們時常聽到的刷跑車、刷火箭……就是觀眾們在主播直播時打賞刷的禮物
  • 埃隆馬斯克太瘋狂,把特斯拉發到外太空,不讓5個兒子去常規學校
    一直非常高調的馬斯克,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他的成就,於是他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記者打電話。告訴對方,自己花100萬美元購買的麥拿輪F1跑車,馬上要交付了,希望這個記者能到現場來見證這一時刻。馬斯克非常興奮,因為當時全世界只有62輛邁凱倫,而他擁有其中的一輛,這是他生命中的閃光時刻。不過沒多久,這輛跑車就被他撞得個稀爛,那天早上他跟朋友皮特,一起去拜訪投資人。皮特就問他:「這車能幹啥?」馬斯克說:「讓你見識一下。」
  • 賈躍亭在國內成立新公司:馬上就量產,完爆特斯拉?
    由美國到中國,賈躍亭的造車計劃一步步落地。今年以來,新造車勢力絕對是創投圈最靚的仔,三巨頭會師美國資本市場,股價與業績齊飛。作為行業的概念先驅者,老賈表現得分外活躍,狂刷存在感,讓大家不要忘記FF汽車。
  • 賈躍亭在國內成立新公司:馬上就量產 完爆特斯拉?
    甚至這一方案實施後,債權人在四年內也不能在其他國家向他追債,而且美國法院也會幫助賈躍亭向中國法院請求,將他移除「雙限」和「失信被執行人」。   金蟬就此脫殼。六個月後,賈躍亭宣布出國,並預計下周回國。在苦等賈躍亭兩個月後,孫宏斌這個坐牢都沒哭過的漢子,在融創中期業績會上,硬生生被逼的罵了髒話,抹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