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一句其實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2020-12-27 國學大觀園

俗語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口口相傳。而我國自古以來又是禮儀之邦,人們也一直遵循禮法來辦事,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慢慢就和俗語有了很大的關聯,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很多引導作用。

比如我們常說的「朋友妻,不可欺」其實就是在告訴人們要按照禮法行事,不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否則連朋友都沒辦法做成,還有一句俗語說「不擺三道菜」,而這裡的三道菜,其實並沒有特指哪三道菜,而是說「三」這個數字在古代是表示祭祀的,而請別人吃飯擺了三道菜,就會讓人心裡十分不舒服。

本來請客吃飯是為了增加感情,但是由於不懂禮數,反而會讓宴席不歡而散,這樣就萬分的不愉快了。所以民間流傳的俗語,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雖然俗語的表面意思一看便知,但是要理解其中的內涵,還是需要自己研讀的。

比如本期和大家說的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也是一句有關道德準則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說,一個人不要做壞事,因為人在做,天在看,距離頭頂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的存在,而這些神明會把我們做的好事壞事記錄下來。

其實這是一句勸人向善的老話,很多家庭教育中,長輩們也經常拿這句話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原話是「頭頂三尺有神明」,出自清代葉存仁之手。古人信奉神靈,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通常都會寺廟中跪拜和祈福,而人們去寺廟上香,桌案上擺的香火,神明就在供桌上三尺的地方看著你,所以要很虔誠才能得到神靈的庇佑。

到後來這句俗語慢慢就變成了「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這裡的「舉頭」和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中的「舉頭」含義相同,都是抬頭的意思。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上一句更加精彩,也更加耐人尋味,但是卻少有人知,那就是「莫為暗處無人欺」。

這句話是有出處的,唐代李商隱在《明神》中曾說「明神司過豈令冤,暗室由來有禍門。莫為無人欺一物,他時須慮石能言。」不要一味暗室無人,就可以掌握一片天地,因為總有一天石頭也會吐露真言。

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要因為自己貧窮,就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即便在沒人知曉的情況下,也要做到「慎獨」這2個字。畢竟隔牆有耳,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想要不被人發掘是很難的。短期可能會逍遙法外,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究難以逃脫法律的嚴懲。

俗語的前半句「莫為暗處無人欺」也就根據李商隱的《明神》一詩而得來。我們仔細讀這句俗語,其實背後反映的是老祖宗的諄諄善誘,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做人要有原則和底線,對自己負責,也就是對他人負責,進而才能對社會負責。

易經曾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做人總是要憑良心,謹記「莫為暗處無人欺,舉頭三尺有神明」,嚴於律己的人,人生才會得到很好的發展,也必將有個美好的前途。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下一句更經典,老俗語深藏大智慧
    經常聽到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其實有時候老人說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仔細品味之後,都會發現深藏大智慧。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意思是人抬頭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在看著,也就是說神明離我們很近,所以人不能做壞事。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還有下半句,老祖宗對後人的告誡
    每一句俗語,其實都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從這個角度來講,俗語也是一種無法磨滅的文化現象。而且時至今日依然被人們使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俗語的魅力。在古裝影視劇中,「舉頭三尺有神明」 是一句經常被提起的臺詞。如果從其表面意思去分析,就是無論做任何事情,天上的「神明」都會看得一清二楚。
  • 古人忠告:「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越早明白越好
    古人訓「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被奉為經典,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整句俗語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後半句出自清代葉存仁的詩歌:「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古代社會由於人們的思想比較落後,或者說對自然界的了解比較有限。
  • 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最為經典,深藏處世的大智慧
    我們在生活中,老人們總提的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好像是告誡,也好像是約束。老人們之之所以說這樣的話,其實也是在宣傳自己的觀點。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等,這些張口就來的俗語,其實蘊藏著大智慧。
  • 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蘊含上千年的智慧
    老人家在向後生宣揚自己的觀點時,常常喜歡帶上一句"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雖然是誇張,可這卻足以證明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其實,老人家向後生宣傳的思想,很多皆是提煉於古人之言。在《智囊全集》中,包含了許多這類前人的真知灼見。而"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出自於古人之言,被一代代的有識之士記住,並視為指導人生的指路明燈。蘊含了上千年的智慧。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哪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從善良變成邪惡的人,也有從邪惡變成善良的人,但從本質上而言,雙方是截然不同的。或許也有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既善良又邪惡的人,他們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非常善良,而在另一方面卻又十分邪惡。但不管怎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也不做危害人民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哪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從善良變成邪惡的人,也有從邪惡變成善良的人,但從本質上而言,雙方是截然不同的。或許也有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既善良又邪惡的人,他們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非常善良,而在另一方面卻又十分邪惡。但不管怎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也不做危害人民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一.
  • 古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何是三尺?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
    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已經有300多年的時間了,最早出自乾隆年間官員葉存仁之手。這位官員為官三十載一直都甘於淡泊,從來都不會向蠅營狗苟屈服。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哪些神明呢?有哪些出處呢?
    《漫談傳統民間俗語文化》系列第3回我們經常聽到過這樣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也都知道其意思,是源自古時候人們祭祀的行為。人們遇到不順就會到寺廟中祭祀叩拜,認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著,若誠心禱告,神明就會顯靈並幫助自己。
  • 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仙為什麼要監察人間的善惡功過?
    中國有句古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說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心存敬畏,不要天良喪盡、壞事做絕,因為就在頭頂三尺的地方便有神明監察著你的一言一行,並根據人們的行善作惡來斷定禍福因果。道教承負理論認為,人們在世間所做的一切事情,天地之間的司過之神會分毫不差地把這份報應呈現出來,近報在己、遠報兒孫,一個人的行為可能會涉及到整個家族的利益。
  •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生善惡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兩句話都是一個意思,「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來自很多版本,這說明此話很有哲理的,也很現實的,被不少有名望之人所採用。《增廣賢文》中提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勸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隱瞞真實情況,你頭頂上就有神靈在看著你。
  •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果暗地裡做了壞事,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遲早會被公之於眾,人不懲罰你,天會懲罰你。清代的葉存仁,是一個清廉的好官,為官三十餘載仍兩袖清風。當他離任時,下屬堅持要送他。但是他在江邊等了很久,還是沒有等到。直到天黑,下屬才乘舟趕來。
  • 舉頭三尺有神明,心存敬畏,平安每天
    但是無論怎樣,無論你是小孩還是老人,無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做人做事,都必須要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做人,都應該有敬畏之心,做事,都要有自己的底線。
  • 道教那些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神呢?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每個人的頭上都有神明,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道德底線,保持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會「欺天」,正所謂「天道好輪迴」,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 俗語中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你知道何意嗎?
    還記得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嗎?你知道這句話想表達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人因為信仰神靈,如果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會到相應的祭廟中叩拜。這裡舉是指向上的意思,案是指擺放香火的供桌。
  • 道教小知識: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神靈一直在我們身邊!
    人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用來告誡世人莫作惡,人在做,天在看,神明會記錄你的一言一行。其實,這一說法並非是沒有根據的,事實上,在道教傳說中,我們的身邊始終存在著神明。本文我們就來說一說存在於我們身邊的神明。1. 灶王神灶王神又稱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是玉帝親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 《夏目友人帳 第三季》舉頭三尺有神明
    不再有看第一季時那種溫暖有愛的感覺了。大致看了看其他人的影評,看來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想發。開始猶豫要不要繼續看下去了。對人類而言,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是強大的,能夠改造大自然,能夠創造很多文明出來。其實,人類是最脆弱的,因為我們所有的一切都依託於這副軀殼,沒有了身體,我們恐怕連一粒微塵都不如吧。
  • 動漫情侶頭像:若舉頭三尺有神明,那我希望是你
    動漫情侶頭像:若舉頭三尺有神明,那我希望是你!今天就繼續為大家來分享一波動漫情侶頭像吧,雖然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迫於壓力的事情讓我們很是煩惱,但是一旦跟自己喜歡的人來進行交流的話,那麼所產生的事情真的是非常的新奇,就像第一張來說,看到女生留著兩個雙丸子頭並且在做些什麼的時候,那襯託的藍天白雲屬實具有青春感呢,雖然不知道她在做些什麼,但是會讓大家的心感受到另類的火熱。
  • 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在期望神明護佑同時,賞罰分明的天道也同樣給與世人以警醒、約束,所以古語有言:「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誡眾生多發善心,常結善緣,多持善行。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並不是完整的。這句話還有非常經典的下半句,看似簡簡單單的7個字,恰恰是這句俗語的精華。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 舉頭三尺有神明:看看邪淫的人頭頂會有什麼光?
    相信很多朋友的師長都曾講過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  說到神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敬天敬神的傳統,這不僅是因為祖師修行濟世的風範事跡值得我們尊崇學習,更是因為神明是人類行為對錯的考較者與記錄者,我們通過敬神來約束自己,才不至於行差踏錯,一墮冥途。道教著名的勸善經典《太上感應篇》指出:「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