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忠告:「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越早明白越好

2020-12-28 騰訊網

古人智慧之書《增廣賢文》中說:「不求富貴聞達,但求心境安然」,就道出了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古人訓「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被奉為經典,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整句俗語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後半句出自清代葉存仁的詩歌:「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古代社會由於人們的思想比較落後,或者說對自然界的了解比較有限。容易將無法解決的問題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這一點其實與原始的自然崇拜息息相關。

在古代神話傳說故事中,神明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世間的一切都被他們看在眼中、記在心裡。

而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所表達的內涵,就是人類如果做了違背良心的壞事,即使能夠逃脫法律或規則的制裁,實際上也無法逃脫神明的約束,正所謂很多事情都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只要是做了壞事就一定會遭報應,這一點與佛教的因果論基本雷同。由於古人十分信奉神明,一旦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後,就會去寺廟中燒香拜佛。

按照古人敬佛或神明的規制來看,神明一般都會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只要虔誠祈禱供奉神明就會顯靈。後來多引申為勸導世人不要做壞事,因為神明可謂無處不在。

後來又有「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的說法,實際上所表達的含義也是奉勸世人,所作所為都會被青天之上的神明看到,所以一定不要做壞事或惡事,只有基德行善才能避免受到神明的懲罰。

第二、不畏人知畏己知

這句話的含義其實非常明了,說的是如果自己做了錯事或壞事,縱然是別人或神明都沒有發現,但是自己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一句話叫做「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一旦自己做了虧心事每天就會生活在惶恐之中,內心的折磨和壓力就會讓自己喘不過氣來。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騙人、撒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撒謊之後,就要用一個又一個謊言去圓謊,到最後一旦被人戳穿必然會無地自容。有一句話叫做縱然自己的演技騙過了所有人的眼睛,但是卻永遠騙不了自己。

《增廣賢文》中說「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一個人活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這一生才算是不虛此行。

由於每個人做的虧心事不同,或者說給他人造成的傷害程度不一樣,那麼最後所需要受到的懲罰也會因人而異。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由於受到環境的影響,很容易變成一個無惡不作的歹徒,壞事做多了之後就習以為常了,所以他們根本不怕神明的責罰。

有的時候做壞事之後即使沒有被人發現,或者說也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那麼不代表自己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做了讓自己後悔的錯事,才會出現巨大的心理壓力並最終導致精神崩潰。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不要以為作惡多端沒被人發現,自己就可以永遠逃脫制裁。

正所謂「善惡終有報」, 只要是做錯事就一定會遭到報應。或許有的時候懲罰來得晚一些,但絕對不會讓惡人逍遙法外。

雖然「有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的說法,但是大家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那些無惡不作的禍害並非不會受到懲罰,只是他們遭受懲罰的日期還沒到。

等到那一天到來之時,就會冤有頭債有主,縱然一輩子都可以逍遙法外,也會患上難以根治的心病,不畏人知畏己知,7個字道出處世真諦。

實際上這兩句俗語都在反覆強調一件事,那就是要求大家做一個好人並多做善事,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心安理得地過完這一生。將來那些做的多端的敗類,不要自以為做的壞事沒有人知道,只不過是時候未到而已。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最為經典,深藏處世的大智慧
    在《智囊全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出自於古人之言,被一代代的有識之士記住,並視為指導人生的指路明燈。可是,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並不是一整句的俗語,而是俗語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很少被人提及,但卻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絲毫不亞於前句。我們來品一品《智囊全集》中的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
  • 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仙為什麼要監察人間的善惡功過?
    中國有句古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說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心存敬畏,不要天良喪盡、壞事做絕,因為就在頭頂三尺的地方便有神明監察著你的一言一行,並根據人們的行善作惡來斷定禍福因果。道教承負理論認為,人們在世間所做的一切事情,天地之間的司過之神會分毫不差地把這份報應呈現出來,近報在己、遠報兒孫,一個人的行為可能會涉及到整個家族的利益。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但這基本上是基於每個人自身的判斷,如果說有一個具體的劃分準則,大概就要依靠儒家的思想,依靠人自身的本性。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其實就體現出,不管你在幹什麼,總會有神明在盯著你,如果你做盡邪惡之事,那麼神明就會給你懲罰。不過,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是經典,而且體現出老祖宗的智慧,就算是今天也讓人感嘆不已。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還有下半句,老祖宗對後人的告誡
    「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就是勸誡世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妄圖去隱瞞真實情況。有一句話叫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要以為自己做的壞事沒人知道,只要你一抬頭就會看到「神明」。事實上「舉頭三尺有神明」, 其實也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
  • 古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何是三尺?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
    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已經有300多年的時間了,最早出自乾隆年間官員葉存仁之手。這位官員為官三十載一直都甘於淡泊,從來都不會向蠅營狗苟屈服。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下一句更經典,老俗語深藏大智慧
    經常聽到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其實有時候老人說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仔細品味之後,都會發現深藏大智慧。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意思是人抬頭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在看著,也就是說神明離我們很近,所以人不能做壞事。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哪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從善良變成邪惡的人,也有從邪惡變成善良的人,但從本質上而言,雙方是截然不同的。或許也有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既善良又邪惡的人,他們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非常善良,而在另一方面卻又十分邪惡。但不管怎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也不做危害人民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
  • 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蘊含上千年的智慧
    其實,老人家向後生宣傳的思想,很多皆是提煉於古人之言。在《智囊全集》中,包含了許多這類前人的真知灼見。而"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出自於古人之言,被一代代的有識之士記住,並視為指導人生的指路明燈。蘊含了上千年的智慧。可是,我們從老人家口中聽慣了這句話,卻很少有人知道後半句。
  •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果暗地裡做了壞事,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遲早會被公之於眾,人不懲罰你,天會懲罰你。清代的葉存仁,是一個清廉的好官,為官三十餘載仍兩袖清風。當他離任時,下屬堅持要送他。但是他在江邊等了很久,還是沒有等到。直到天黑,下屬才乘舟趕來。
  • 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一句其實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比如我們常說的「朋友妻,不可欺」其實就是在告訴人們要按照禮法行事,不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否則連朋友都沒辦法做成,還有一句俗語說「不擺三道菜」,而這裡的三道菜,其實並沒有特指哪三道菜,而是說「三」這個數字在古代是表示祭祀的,而請別人吃飯擺了三道菜,就會讓人心裡十分不舒服。
  •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生善惡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兩句話都是一個意思,「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來自很多版本,這說明此話很有哲理的,也很現實的,被不少有名望之人所採用。《增廣賢文》中提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勸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隱瞞真實情況,你頭頂上就有神靈在看著你。
  • 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損「陰德」的事,別再做了!
    陰德大的人,善良敦厚,自有上天庇佑,福報無量。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沒有福報,會過得很苦。常言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窮困潦倒、奔波勞累,最是心酸。雖然人一出生的命我們已無法更改,但是我們靠此生的行善積德為自己修福。「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都是人自己修來的,萬事皆有因果。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哪些神明呢?有哪些出處呢?
    「公門裡面好修行,半夜敲門心不驚;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出自【宋】王日休《龍舒淨土文》集俗語竹枝詞。在道教對神明的認為舉頭三尺的神明是三臺北鬥神,《太上感性篇》有云:「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三臺星名北鬥神君,主人間善惡、生死、壽夭、富貴貧賤之事。」
  • 俗語中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你知道何意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古往今來,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警示名言、啟示名言,流傳了一個又一個時代,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時刻給我們警示,時刻給我們啟示。還記得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嗎?你知道這句話想表達什麼嗎?
  • 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在期望神明護佑同時,賞罰分明的天道也同樣給與世人以警醒、約束,所以古語有言:「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誡眾生多發善心,常結善緣,多持善行。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並不是完整的。這句話還有非常經典的下半句,看似簡簡單單的7個字,恰恰是這句俗語的精華。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 舉頭三尺有神明,心存敬畏,平安每天
    但是無論怎樣,無論你是小孩還是老人,無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做人做事,都必須要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做人,都應該有敬畏之心,做事,都要有自己的底線。
  • 道教那些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神呢?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每個人的頭上都有神明,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道德底線,保持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會「欺天」,正所謂「天道好輪迴」,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 動漫情侶頭像:若舉頭三尺有神明,那我希望是你
    動漫情侶頭像:若舉頭三尺有神明,那我希望是你!今天就繼續為大家來分享一波動漫情侶頭像吧,雖然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迫於壓力的事情讓我們很是煩惱,但是一旦跟自己喜歡的人來進行交流的話,那麼所產生的事情真的是非常的新奇,就像第一張來說,看到女生留著兩個雙丸子頭並且在做些什麼的時候,那襯託的藍天白雲屬實具有青春感呢,雖然不知道她在做些什麼,但是會讓大家的心感受到另類的火熱。
  • 【走進道教】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在期望神明護佑同時,賞罰分明的天道也同樣給與世人以警醒、約束,所以古語有言:「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誡眾生多發善心,常結善緣,多持善行。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並不是完整的。這句話還有非常經典的下半句,看似簡簡單單的7個字,恰恰是這句俗語的精華。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