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70分鐘的電影,一共死了8442人

2021-02-19 愛在新起點

來源:剁椒電影(ID:duojiaodianying)

死亡,一直是我們諱莫如深的一個沉重話題。

只要提到「死」這個字眼,聯想到的情緒都是悲傷、痛苦、淚水等負面因素,但其實死亡是一件十分平靜的事。

沒有痛哭流涕,沒有聲嘶力竭。

之所以說起關於死亡的話題,是因為椒椒前幾天看到的新聞。

中國臺灣第一個選擇安樂死的人,傅達仁

他是臺灣知名的主持人,樂觀開朗,身材高大又健美,卻在晚年時飽受胰臟癌折磨。生命最後的兩年,他積極推動安樂死合法,但沒成功。

為了不再忍受疾病的折磨, 86歲的他在家人陪同下於去年6月前往瑞典,選擇了安樂死。

死前還和家人有說有笑,他們唱完最後一首歌時,傅達仁平靜的躺在了兒子的懷裡,與世長辭。

我們沒有權利選擇如何出生,但有權利選擇如何告別。

比起躺在病床上,靠著冰冷的儀器維持著心跳儀上的數字,體面平靜的迎接死亡似乎才是對於個人聲明的尊重。

至少傅達仁從始至終都是這麼認為的,常說生死之外無大事,可我們的生死教育遠遠不夠,多數人對於生死的概念都是依靠自學。

如何出生,如何死去,這些事從來沒有誰去教我們。

相對於知識教育,生死教育和生死觀才應該是最早奠定的,這直接影響到每個人對於生命的認知。

傅達仁選擇安樂死的背後是關於生命的探討,讓人有權去選擇自己的結局,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而亞洲國家中的泰國顯然已經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只因為這部電影:

《死於明日》

Die Tomorrow

電影很短,僅僅70多分鐘,可質量沒有縮水,全篇主題僅有兩個字,死亡。

本片靈感源於各類社會新聞,導演從中看到了生死無常,意外去世、自殺、老死等各種造成死亡的方式。

前一天還是歡聲笑語,第二天就成了陰陽兩隔。

為了加強觀眾對於死亡的認知概念,電影開頭列舉了許多死亡數據。

全世界每天會有172800人死亡,每小時死亡7200人,每秒有2人死亡。

電影左上角時不時會出現一個計時器,旁邊小字實時記錄著每秒全世界死亡的人數, 當你觀看完這70分鐘的電影後,會有8442人去世。

沉重的鐘表聲時刻提醒著你,這部電影的分量。

本片由多個小短片組成,記錄了人們對於死亡的看法和死前的生活狀態,男女老少都包含其中。

泰國某處的酒店房間內,四個大學女生正在舉行她們的狂歡派對,因為這是她們最後相聚的日子。

今晚過後她們就將迎來畢業典禮,四人喝酒聊天,說著自己的夢想。

有人想:遠離這裡,定居紐約,找到自己的新生活。

有人想:開個簡單的園藝店,親手種些稀有的植物。

有人想:去巴黎進修行銷專業,然後成立自己的時尚品牌,目標市場是中國。

有人想:擁有一個幸福家庭,每天能和家人、愛人一起吃著簡單的晚餐。

四人越聊越嗨,酒越喝越多,漸漸地冰箱空了。


其中一人準備到樓下去買酒,但是卻沒有再回來。

2017年5月24日,深夜2點15分,21歲女學生在商店買東西時被突然衝進來的卡車所撞,當場死亡。

房間狀態定格在了那一夜,茶几上的空啤酒罐和零食殘渣,隨手扔在沙發上的星座預測報紙,和雜亂無章的枕頭、床單。

另一邊,悶熱灰暗的天氣裡,一對姐弟正站在自家的天台上。

姐姐離家8年,一次都沒回來過。這次回家是想定居泰國,不再出去了。

姐姐很喜歡拍照,她想給弟弟拍張照片,可弟弟卻滿臉的不耐煩,始終耷拉個臉。

兩人聊著國外國內的瑣事,看著沒有變化的老家,姐姐突然想起來曾經愛吃的那家餐廳。

問起弟弟,餐廳竟然還在,便讓弟弟帶她去吃炸生蠔。

弟弟推脫說:今天人太多,明天再去。

姐姐只好作罷,可是炸生蠔卻再也吃不到了。

2013年8月6日,姐姐被倒塌的電線桿砸中身亡,死前她正在路邊給一隻小狗拍照。

第二天,陽光明媚。

天台還在,餐廳還在,弟弟也還在,只有姐姐不在了。

弟弟獨自坐在天台上抽著煙,他後悔沒有對姐姐說一聲「我愛你」。

某處攝影棚內,正在進行商業廣告拍攝

突然工作人員吵鬧起來,原來他們刷到一條新聞:

泰國知名混血女星下車給摔倒的機車騎手幫忙時,被轉彎急停的汽車所撞。

遇難女星是這次廣告代言明星的朋友,影棚裡的其他人都在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著新聞,只有她默默地坐在椅子上。

鏡頭視角始終聚焦在她的身上,她只是一口一口的吃著餅乾,喝著桌上的水。

直到聽見醫院可能無法搶救的消息,她終於繃不住了,落下了眼淚。

長達5分鐘的長鏡頭裡,從淡定到落淚,沒有臺詞只有表情和動作的變化,這也是最打動我的一刻。

平靜克制的畫面卻掩蓋不住悲傷的底色。

在片中聊起死亡,年幼的孩子會嚎啕大哭說:我不想死。

少年則說:我不想知道何時死去,因為會很難過。

問到103歲的老人如何看待死亡,他說:

我希望自己越快死越好,我不怕死。

死亡是好是壞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人生是好是壞。

《死於明日》不是勾起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而是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的世事無常,珍惜每一天與家人、愛人、朋友相處的日子。

當面臨人生終點的時候,能否做到不為之前的日子感到遺憾。

坦然迎接死亡,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生死觀。

關於死亡的電影,日本有《入殮師》、韓國有《與神同行》、美國有《尋夢環遊記》,現在泰國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死於明日》。

這些電影對於死亡的討論能夠讓觀眾產生正確的認知,不會對於生死感到惶恐不安。

生與死相對,全世界每天都有人死亡,同樣也有新生命誕生。

了解生死的狀態,從而敬畏生命。

國內關於此類的電影,椒椒倒是想到了張藝謀的《活著》,只是這已經是25年前的電影並且還曾被禁播過。

關於生死,我們總是刻意避開,但是不去碰觸就會一直對其知之甚少。

免責聲明:愛在新起點所載文章,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後臺與我們聯繫(微信ID:lovenextlevel)

相關焦點

  • 這部70分鐘的電影,就有8442人死去…
    金庸、斯坦·李、李詠、霍金、李敖、藍潔瑛、樹木希林……70 多位中外名人在這一年離開了我們。死亡,一直是一個讓人忌諱的話題。只要提到「死」這個字眼,聯想到的情緒都是悲傷、痛苦、淚水等負面因素。長達5分鐘的長鏡頭裡,從淡定到落淚,沒有臺詞只有表情和動作的變化,這是最打動人的一刻。而流下這滴淚後,她趕緊招呼工作人員給自己補妝。然後馬上開始了廣告拍攝——標準的笑容,標準的姿態。拍攝結束後,梅再度陷入了沉默。人生百味,因為一次死亡,梅片刻得以品嘗。
  • 這部70分鐘的電影,就有8442人死去…
    金庸、斯坦·李、李詠、霍金、李敖、藍潔瑛、樹木希林……70 多位中外名人在這一年離開了我們。死亡,一直是一個讓人忌諱的話題。只要提到「死」這個字眼,聯想到的情緒都是悲傷、痛苦、淚水等負面因素。長達5分鐘的長鏡頭裡,從淡定到落淚,沒有臺詞只有表情和動作的變化,這是最打動人的一刻。而流下這滴淚後,她趕緊招呼工作人員給自己補妝。然後馬上開始了廣告拍攝——標準的笑容,標準的姿態。拍攝結束後,梅再度陷入了沉默。人生百味,因為一次死亡,梅片刻得以品嘗。
  • 這部電影裡,死了8442個人.
    據說平均一天內,過世的人達到172800個,每小時7200人,每分鐘120人。而細算到每一秒,就有兩個人死去。生老病死,自然災害,突發事故...無論是哪一種死亡,都是我們無法預料和提前準備的。這樣的恐懼讓人覺得可愛,卻又那麼真實。不過在這部電影裡,導演沒有去大肆渲染死亡帶給我們生活的那種壓迫和威脅。它的存在,很是平靜。
  • 70分鐘「8442人死亡」,這件事從沒人敢提
    7分21秒,8442人死亡。死亡,好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禁忌話題。就算知道每天都會有人死亡,卻沒有人敢真正直面它。除了最近新聞中出現的這位老人。他是臺灣著名體育主播傅達仁,由於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最終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選擇安樂死。
  • 看完這部電影時,世界上已有8442個人死掉
    死亡,一直是一個讓人忌諱的話題。只要提到「死」這個字眼,聯想到的情緒都是悲傷、痛苦、淚水等負面因素。然而有一部電影,卻把死亡表現得和日常生活中的吃飯、睡覺一樣平常——《死於明日》這是一個由幾個短小故事拼貼而成的一部長片。
  • 一部死了8442個人的電影,比《人間世》更狠更殘酷
    那個直面死亡的紀錄片,大家都是哭著看完的,拍攝非常直觀殘酷,而有一部泰國電影,也將鏡頭對準了死亡,而這部影片可能要比《人間世》更殘酷也更平常一點,因為這部影片瞄準的幾乎都是意外的死亡。如果明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你會做些什麼呢?如果死亡是意外,那最後一天是什麼樣子呢?
  • 看了這部電影,世界死去8442人
    屏幕上的數字還在不斷跳動,他離開了人世,人世卻依舊照常運轉。這部由死亡組成的電影,沒有痛哭、沒有鮮血,卻能在每分每秒間都剜著觀眾的心。死亡到底是什麼?可愛的小女孩聽到死亡這個詞,會怕的嚎啕大哭。本片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一向擅長自然透徹的哲學性電影,有著「泰國畢贛」之稱。談及「死亡」這一影片主題時,他這樣說道:「這幾年有很多認識的人因不同原因離去,啟發了我想透過電影去表達出一種死亡的日常感。所以,我想拍的日常一些,平凡一點,因為死亡隨時都會發生。」
  • 《死於明日》| 重看這部死了8442個人的泰國電影
    如果電影真的能延長人類三倍生命,那麼他們將剝奪我們觀看電影的權利,獨享生命的漫長。慶幸的是,這種假設並不成立。事實上,電影裡死的人比戰爭還要多,在它看來&34;一個人是那麼的平常。為了拉近我們與死亡的距離,電影不斷的用它獨有的影像特質展現著時間本體與個體生命的相遇,讓跳脫出他人時間維度的我們圍觀時間軸上的生命盡頭,同時複雜的情緒也隨之滲出,&34;我們平靜的接受死亡以及背後模糊的哲學含義。
  • 一秒鐘死兩個,這是我見過最殘酷的電影
    金庸、斯坦·李、李詠、霍金、李敖、藍潔瑛、樹木希林……70 多位中外名人在這一年離開了我們。「死亡」是一個非常讓人忌諱的詞。我們害怕面對它,害怕談論它。《死於明天》這部電影過於平靜,如果不是其中穿插死亡情節,魚叔甚至以為這是某位博主的 vlog。有朋友,有愛人,有無數想做未做的事,所有行為和對話都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靜謐生活。可是一旦「如果你明天會死」這個假設進入了生活,一切就都變得有些悲傷了。是我們太過於害怕死亡了。
  • 這部才90分鐘的電影,卻打足了60分鐘的火爆槍戰!
    電影雖然只有90分鐘,但卻是實打實的打了60分鐘的槍戰,足足佔了2/3的片長。本片導演是來自英國的本·維特利,他之前的作品有《摩天大樓》、《26種死法》和《觀光客》等,都是帶有明顯惡趣味和黑色幽默風格,而這次的《走火交易》則是他的第一部美國片,由馬丁·斯科塞斯監製。
  • 這部劇史上最長,一共拍了70多年,韓劇和它相比小菜一碟
    引:這部劇史上最長,一共拍了70多年,韓劇和它相比小菜一碟!說到中國的電視劇,大家一般都會覺得短小精悍內容精縮,情節緊湊,給人的感覺十分不錯,但是提到韓劇,大家能想到的一般都是劇情特別的拖拉三倍速看都沒有問題,而且一般都會得白血病或者不治之症,大家看了這麼多年韓劇都大概免疫了不過說到電視劇,大家知道哪些電視劇拍的最長嗎?今天說點無聊的話題,就因為哪部電視劇比較長。
  • 死之詠贊更新時間一共多少集 死之詠贊劇情簡介
    死之詠贊更新時間一共多少集 死之詠贊劇情簡介時間:2018-12-07 12:28   來源:忒有料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死之詠贊更新時間一共多少集 死之詠贊劇情簡介 近日由李鍾碩申惠善主演的電視劇死之詠贊更新時間備受關注,近年來民眾對於韓劇的關注度雖說逐漸被新星崛起的網劇所蹭走,但是韓劇在中國還是有很廣的受眾
  • 電影《誤殺》一共提到了幾個懸疑電影?這都幫你找到了!
    翻拍電影作品很難成功,但這部翻拍自印度《誤殺瞞天記》的電影,絕對是其中的一個例外。
  • 《誤殺》3分鐘看懂這部電影
    觀看泰拳時男主旁邊的人問道為什麼要打開選手的嘴巴,男主回答因為被打暈會出現吞舌的情況,如果沒人管會憋死的。素察被打暈後出現假死的狀態,母女因為害怕將人放進棺材,在搬運途中小推車翻倒,可能讓素察吐出舌頭,所以在棺材中醒過來。
  • 這部電影必須向兩位80後致敬《金錢世界》 (2017)132分鐘完整版
    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3-02(中國大陸) / 2017-12-25(美國)片長: 132分鐘 / 124分鐘(中國大陸)又名: 萬惡金錢(港) / 世上所有的財富IMDb連結: tt5294550電影不錯挺好看,和我的期待有差距
  • 《93航班》:真實事件改編,這部電影一共死了2996個人!
    然而,今天要說的這次劫機事件可沒有這麼幸運了,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它就是18年前真實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事件」。說實在的,這部13年前的老電影看的是出奇的緊張,儘管大家都知道結局。就像網友所說的那樣:沒有看過哪部電影,讓人這麼緊張過。
  • 成毅在《琉璃》一共「吐血」70次,這一集吐的最多,讓觀眾心疼
    ,但這次和袁冰妍合作之後,兩人擦出了火花,互相成就彼此,而且讓更多人見證到兩位的演技。也隨著大結局的播出,觀眾回顧成毅所飾演的司鳳,在劇中「吐血」的劇情,經過統計分析發現成毅在《琉璃》中所飾演的司鳳一共不吐血
  • 70年代高分電影,精彩的不只有教父,還有這部中國電影
    電影從1895年出現,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一百多年間,湧現出了無數優秀作品。 在上世紀70年代,很多國家都具備了成熟的電影製作技術,流傳下來了許多經典作品。 今天的影單就來為大家推薦一下70年代的高分經典影片吧!
  • 《007:無暇赴死》可能是有史以來時長最長的007電影 達163分鐘
    據外媒CNET報導,下一部詹姆斯·邦德電影的標題是《007:無暇赴死》(No Time to Die),但有趣的是,這部電影的時長充裕。根據美國連鎖影院Regal的說法,這部電影的上映時長高達163分鐘,是迄今為止時長最長的007電影。
  • 世界上最長的電影,播了72年才播完,女主受不了要求被寫死
    世界上最長的電影,播了72年才播完,女主受不了要求被寫死 隨著娛樂行業的逐漸發展,各種各樣的電視劇逐漸出現在了觀眾的視野的,經常看電視劇的網友就會發現,一部電視劇一般就是40多集就已經大結局了,像那種大IP的宮鬥劇、權謀劇等等,可能會長一點,但最多也就是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