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駕駛中,汽車難免會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輪胎受損。因為輪胎會長時間和地面接觸,而地面上又時常會有一些比較尖銳的物體,所以輪胎被扎也是十分常見的。那麼,當輪胎被釘子扎了以後是否需要立刻補呢?
在駕駛過程中若是輪胎突然出現什麼異響,很有可能就是輪胎被扎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下車檢查一下,看看用泡沫劑噴在扎釘出會不會產生氣泡,若是沒有氣泡的話就說明,車輪並沒有被扎破,那麼就無需過於擔心。可若是出現了氣泡,那就表示汽車的輪胎被扎破了,由於現在大部分汽車所使用的輪胎都是真空胎,所以漏氣的速度也會比較慢,堅持到修車廠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當然,在被汽車輪胎被扎破以後,我們也需要時刻關注胎壓的變化。若是駕駛時胎壓過低,就會導致車輪的下沉量增加,也就是說車輪和地面的接觸面積也會增加,從而導致摩擦力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依舊像之前一樣保持高速行駛,就很有可能出現爆胎。
對於車輪被釘子扎了,很多人可能會問,是不是可以先將釘子拔了?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告訴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車輪是真空胎,所以即便是被釘子扎了也不會立刻就大量漏氣,要過一段時間以後,輪胎的漏氣才會增多。這個時候,如果你將釘子拔了,那麼車輪上直接就會出現一個小孔,氣體的洩露反而會變得更快,說不定車子就會完全不能開了。
經過小編的一番分析,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當輪胎被釘子扎了以後其實並不是說完全不能開了,只要我們不貿然拔釘並且時刻注意汽車的胎壓,駕駛個幾十公裡都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在此期間,我們也有足夠的時間找到修車廠去補胎或是重新為汽車更換一個新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