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鎮印盒山村:多個產業助脫貧 群眾奔康勁頭足

2021-01-10 遂寧新聞網

印盒山村位於文井鎮東南部,距文井場鎮6.5公裡,屬省定貧困村。自脫貧攻堅以來,文井鎮黨委政府和印盒山村村兩委以及幫扶部門聚焦貧困戶脫貧增收,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造硬實力。

產業要發展,道路是基礎。以前的印盒山村是典型的窮山溝,「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是當地群眾出行的真實寫照,落後的交通條件制約了該村的發展。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村先後新修水泥路20餘公裡,解決了道路交通問題,產業發展也緊接著跟了上來。

2018年,村兩委引進眾智中藥材合作社發展起了佛手、吳茱萸等中藥材種植400餘畝,並用爭取到的134萬元扶貧資金入股,建立「公司+村集體+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前三年按投入資金的3%實行保底分紅,其中貧困戶分90%,村集體分10%。因為這一產業的發展,貧困戶除了獲得務工收入,還可以長期獲得土地流轉費和入股分紅兩份收入。

文井鎮印盒山村第一書記鄭凱元說,「脫貧攻堅之前,我村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主要收入完全依靠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實施脫貧攻堅以來,通過縣委、縣政府、鎮黨委政府、幫扶部門、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已基本滿足村民就業需求,實現村民在家謀生產,村內謀收入的新局面。」

初冬的下午,村裡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充滿了「人氣」,在基地務工的群眾一邊勞作,一邊聊著家常。就近務工,不僅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也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日子更加有盼頭。

文井鎮印盒山村貧困戶李長茂說,「如果事情多,我們可以掙1000塊錢左右,但是我們不止在這一個地方掙錢,村上發展經濟,吸引了很多業主,今年種了南瓜,我們賣點南瓜也算增加收入。」

引進業主、流轉土地、發展產業,如今村裡有了青花椒、冰糖李等多個農業產業,讓貧困群眾從產業發展中實實在在受惠。今年7月開工建設約30畝的蔬菜大棚,已經落戶該村,將成為當地貧困群眾增收的又一渠道。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村裡發生的巨大變化,鼓舞和激勵了越來越多的貧困戶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貧困戶李懷玉就是其中一位。2017年,李懷玉用自己的積蓄和村裡幫著對接的1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再加上4000元的小額信貸,走上了養羊之路,規模從最初的50多頭到現在的200多頭,每年都能為他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

「脫貧還是要靠自己,光是靠國家還是不得行,現在我養羊200多隻,今年這馬上又要下幾十隻了,一年能夠出接近100隻,現在一隻羊大的可以賣3000多,小的羊賣1000到2000不等,一年賣出10多萬塊錢沒有問題。」李懷玉說。

去年年底,文井鎮印盒山村成功退出貧困村序列,並代表我縣接受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獲得好評。截至目前,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6戶,305人全部脫貧摘帽。在各項扶貧政策的惠及和產業發展的帶動下,如今,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裡群眾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他們正滿懷信心地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相關焦點

  • 百名記者進百村|蓬溪縣文井鎮趙先村:昔日貧困村迸出發展新動力
    日前,站在產業基地的田埂上,蓬溪縣文井鎮趙先村70多歲的老村主任康年裕打開了話匣子。趙先村屬於旱片死角、庫區移民貧困村,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近年來,趙先村不斷夯實基層組織建設,通過社會扶貧新模式推進精準扶貧,因地制宜發展產業,2019年實現全部脫貧,全村面貌煥然一新,迸發出發展新動力。趙先村的村民採摘金絲皇菊。
  • 雲南迪慶實現整州脫貧,幹部群眾勁頭十足奔小康
    雲南迪慶實現整州脫貧,幹部群眾勁頭十足奔小康  開欄的話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5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西藏自治區和四川、雲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貫徹落實黨的治藏方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展現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對外開放、生態良好
  • 蒼溪彭店:脫貧奔康「頭頭」是道
    農業有搞頭,農村有看頭,農民有想頭,幹群有勁頭……蒼溪彭店:脫貧奔康「頭頭」是道大雪節氣,秦巴南麓的蒼溪北部山區,雖不見雪花,但也寒氣逼人,與巴中義興交界的彭店鄉三根松獼猴桃產業園裡,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冬管勞動場面:幹部群眾一邊勞作一邊笑談,園區今年初掛果的喜悅,帶給大家來年豐收的憧憬……
  • 提振信心興產業 卯足幹勁戰脫貧
    記者 周華容  攝本報記者 周華容美麗整潔的民居,寬闊平坦的道路,多樣化的特色產業,在距離縣城約40公裡的三溪鎮箐口社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建檔立卡貧困戶相繼脫貧,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寬,群眾生活越來越紅火,曾經的市級貧困村順利整村脫貧,實現了一次完美「逆襲」。
  • 【脫貧·行動】群眾「點菜」~政府「下廚」~阿壩州繪就產業扶貧...
    【脫貧·行動】群眾「點菜」~政府「下廚」~阿壩州繪就產業扶貧美麗畫卷!產業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群眾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也是脫貧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阿壩州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頭戲、主戰場,全面實施「一戶一策」精準到戶扶貧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構建起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產業基礎。
  • 【脫貧】奔康路寬了 貧困戶笑了——省定貧困村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
    近日,在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脫貧奔康明星戶劉文林的水泥批發店,夫婦倆早已沏好熱茶,滿臉熱情。面積60平方米的小店裡,除去茶几板凳,就是那堆疊齊整的袋裝水泥和幾件衛浴樣品。 「往日這時可難找劉叔,他每天都趕早去縣城拉貨。今天是我提前溝通,他才撂下生意在這裡等候。」同行的社南村駐村第一書記鄒創智笑著說。
  • 視頻|「脫貧奔康·粵來粵好」直播活動走進梅州的臺前幕後
    視頻|「脫貧奔康·粵來粵好」直播活動走進梅州的臺前幕後南方網  作者:程麒  2020-05-20 梅州市市長張愛軍領銜梅州市縣領導幹部組成「梅州帶貨天團」為「梅州柚」「嘉應茶」「蕉嶺木耳」代言。
  • 從「水淹窮村」到「水美新村」 南部縣純陽山村的蝶變「密碼」
    圖片純陽山村民居。7月的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荷葉搖曳、湖水漣漣,精緻的村舍和美麗庭院,勾勒出一幅美不勝收的畫面。讓人無法想像,這裡曾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純陽山村蝶變的秘訣何在?新一輪精準扶貧以來,該村運用市場法則,創新工作機制,變資源為資本,狠抓脫貧產業,完善基礎設施,走出一條變劣勢為優勢的成功之路。2016年退出貧困村序列,2017年實現戶戶脫貧。「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 省定貧困村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蹲點採訪紀實:奔康路寬了 貧困戶笑了
    近日,記者走進平遠縣仁居鎮社南村脫貧奔康明星戶劉文林的水泥批發店,夫婦倆早已沏好熱茶,滿臉熱情。面積60平方米的小店裡,除去茶几板凳,就是那堆疊齊整的袋裝水泥和幾件衛浴樣品。  「往日這時可難找劉叔,他每天都趕早去縣城拉貨。今天是我提前溝通,他才撂下生意在這裡等候。」同行的社南村駐村第一書記鄒創智笑著說。
  • 傳承匠心,脫貧奔康丨四川巾幗阿西巫之莫,帶你走進彝族繡娘針下的...
    傳承匠心,脫貧奔康丨四川巾幗阿西巫之莫,帶你走進彝族繡娘針下的脫貧故事 2020-04-08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
    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由於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沒有支柱產業,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十分困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四川江口水力發電有限公司真情潤民心 傾情幫扶貧困村脫貧奔康
    江口電站援建的安全飲水工程強基礎 群眾過上好日子「這水好清涼,乾淨衛生,一年四季都不缺水了,感謝江口電站的支持關心喲!」近日,筆者在淨瓶村4社貧困戶張正均家看到他家水龍頭譁譁流出自來水,張正均興奮不已。之前,該社原飲水池存在嚴重滲水、管道老舊等問題,經過幫扶單位的資金扶持後,水不漏了,管道換新了,村民很滿意。
  • 辦實事、促民生、助脫貧!花地街赴連州市星子鎮沈家村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花地街道辦事處主任袁之明帶隊,組織花地商會會員代表和街道扶貧工作組等到沈家村開展助力脫貧攻堅迎檢工作暨實地調研扶貧項目工作,力促對口幫扶村「辦實事、促民生、助脫貧」,確保花地街對口幫扶地區扶貧措施按計劃推進。
  • 書記與脫貧群眾圍爐懇談感黨恩,暖身更暖心!
    紅網時刻嶽陽12月7日訊(汨羅融媒體記者 夏凡 楊志)12月3日下午,汨羅市玉池大山寒意襲人,但在脫貧戶陳共雲家中卻暖意融融,汨羅市委書記喻文和汨羅市委組織部、市委辦、民政局以及鎮村幹部一道來到他家,舉行玉池山村脫貧感恩暖心懇談會,與村裡的脫貧群眾、村民小組長、老黨員、老幹部代表等十多人圍爐懇談,共同回顧脫貧攻堅的奮鬥歷程,了解鄉親們的生產生活情況
  • 蛇果枝頭俏 果農園中笑 馬家山村將蘋果產業發展成為致富奔小康的...
    果農園中笑在西固區說起特色農產品,很多人就會想到馬家山村的蛇果。近年來,當地群眾依託氣候、土壤條件以及生態優勢,實現了科技化種植,將蘋果產業發展成為實現鄉村振興、致富奔小康的「金果果」。「馬家山村是個典型的山區村,是金溝鄉百合加工銷售聚集地。我們在做好百合傳統產業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依託蘋果、核桃等千畝經濟林增加村民收入,實施鄉村振興。」馬家山村黨支部書記劉菊紅介紹說,馬家山土地肥沃、光照充沛、晝夜溫差大,適合蘋果生長。主栽品種蛇果,還有小部分富士。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廣東潮州:一片小葉子託起山溝裡的脫貧致富夢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光明網潮州訊 (記者 孫滿桃)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廣東潮州市堅持因地制宜、潮州所能,積極探索出富有「潮味」特色的脫貧攻堅新路子。11月5日,「脫貧奔康·粵來粵好」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潮州,走進茶香氤氳的「中國烏龍茶之鄉」鳳凰鎮,探尋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新方式和新做法。
  • 四川米易:架橋興居引水的奔康故事
    而附近三個鄉鎮、十幾個村的產業,運輸成本合起來,據王光平估計,200萬元都「打不住」。「現在新橋通了,既方便了出行,又實實在在節省了真金白銀,大傢伙兒都說:『以前肩挑背抬跑步奔小康,現在是開車奔小康』!」
  • 【方志四川•脫貧奔康】祝雪梅 ‖ 一朵玫瑰花 致富千萬家...
    9年時間裡,「玫瑰姐姐」通過帶領村民種植玫瑰,找到了高原地的產業脫貧致富之路。2019年10月17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報告會上,陳望慧是第一個登臺作先進事跡報告的獲獎代表。她在報告中講到「瘋子的想法、傻子的做法」, 這句話給國務院扶貧辦領導留下了深刻印象。
  • 脫貧故事丨謝周生:積極抓好產業種植,引領群眾脫貧增收
    脫貧故事丨謝周生:積極抓好產業種植,引領群眾脫貧增收 2020-04-23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①】詩詠山東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脫貧奔小康林建華僻壤山村見瑞光,囤空廬透不倉遑。扶貧大略神州振,勵志宣威厚地昂。 脫貧賀吟郭秀生山村雨霽遠清空,紫氣金橋跨社中。萬戶舊貧迎蛻變,千家新富與天融。脫貧攻硬戰,致富譜新章。身入基層點,心牽僻遠莊。兩無憂落地,三保障發揚。有困資金助,無息貸款幫。扶持新產業,遷改舊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