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徐州人的「野生迪士尼」!就在故黃河公園、銅牛下、音樂廳、雲龍公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食尚徐州,ID:ssxz051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現代生活的金科玉律,是「快」。
被虐慣了、焦慮慣了、高速慣了,
在現代年輕人的眼裡,油門踩到底的速度,
才是人生正常的倍速。
但當你在徐州城內看見幾處「野生娛樂場所」,
才會發現自己對生活的認知有多麼淺顯……
01
如果你還沒見識過故黃河公園的「歌舞大戲臺」,可能是個假的徐州人吧~
公園裡,摺疊著幾代人的生活群像。當那些不願入睡的年輕人試著抓住夜晚的最後一點尾巴,也有一群人已經從夢裡醒來,正在延長只屬於他們的放浪。
公園的某處空地上,你會發現許多老年朋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臺階、石凳和草叢裡,就像一群野生的可達鴨,釣魚的,理髮的,跳著交誼舞的…
其中一位穿黑色毛衣標準徐普的老大爺,正在以領操員兼DJ的身份帶領大傢伙做著蹦迪前的熱身活動。
「我是負責領舞、排舞的,已經是這裡的老戶了」,王大爺笑笑說:「因為家離得近,孩子大了也不需要操心,吃完飯閒來沒事就會拉著老伴來這裡鍛鍊鍛鍊,這一練就是5年。
年紀大了,我們更把身體健康排在第一位,天氣再冷也阻擋不了我們的熱情,有機會也會組織大家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甚至還有不少拿獎的呢!」看得出王大爺在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臉上洋溢著自豪與驕傲。
故黃河公園,不僅有廣場舞和華爾茲,更是一個個身懷絕技的「民間音樂人」大展身手的地方——嗩吶管蕭、笛聲演奏、二胡獨奏與自然共和諧。
甚至你能吃完午飯趁著陽光正好,在河邊花個幾塊錢理理髮。
「在夏天的時候,哎呀這裡晚上別提多熱鬧呦」!看著我們聊天,一旁的謝阿姨湊了過來。眼前的她皮膚白皙、身材姣好,任誰也看不出阿姨有50多歲了。謝姨是不折不扣的交誼舞專家,經常參加電視臺的各項文藝演出,而她每天的練功地點也是選在這裡。
據謝姨說,在夏夜傍晚又是另一番「自由小天地」,也許是得天獨厚的露天環境,人們在這種狀態下舒展放飛自我天性更是無拘無束。
音箱一放、小曲一響,人們便隨著律動左右搖擺,燃燒各自的小宇宙,嗨到點時就買倆瓶啤酒對吹,認識不認識的都通過舞蹈找到最佳合拍。
這種無言的交流、身體的觸動,最自在!玩累了就隨地一坐打打牌、聊聊天,到深夜才漸漸離去。
你看,不管暖夏寒冬,這些「老藝術家們」都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雖然有時候你很難分清他們到底是在做操還是在跳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是快樂的。
02
黃河沿邊銅牛下的交叉口也是民工找活的根據地,每次只要經過這一地帶都會看到身裹軍大衣的工頭們三三兩兩擠靠岸邊,在寒風蕭瑟裡扎堆取暖。
地上的舊紙板、磨皮的工具箱加上一個電動小三輪實屬標配,構成這裡獨特的景象。於他們來說,年底屬於搶活階段,只要手腳勤快點,就能接單。但有時,也不會那麼走運。
遠遠看去,只見一個剛掛了電話的工人手裡拿著破舊的小本本,開始記錄停靠馬路旁車主的聯繫方式,運氣好的能遇到一兩個老闆攀談起來,點背時便會遭受謾罵和不屑。
但他們仍然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看到過路有意向的行人都會主動上前張羅兩句,因為,作為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這個月收成關乎全家人的年過得是否安穩。
工人張大哥主要擅長管道、電路和牆面的修理,在不耽誤他生意的間隙聊了兩句,得知一天最忙的時候要跑十來個地方,由於小本買賣,礙於情面有時只賺個跑路費。
「年底活多就忙了起來,辛苦點沒事,能掙一點是一點嘛!我幹活細,如果修好之後有問題售後服務全包,有時候在這能待上一天,碰上心好的老闆介紹個活啥的也都有,所以通常大清早就從家趕來,騎車路上都要耽誤近一小時,就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機會。
有時累得撐不住了就喜歡抽根煙唱唱歌,相信夢想一起飛!唱完又渾身都是力量。趁還能幹活多賺幾個錢,給孩子上大學用。」看著這張飽經風霜,艱苦中依然樂觀的笑臉,心中突然難抵滋味。
當然,這些民工們偶爾也會苦中作樂,支個攤,扎個板凳下象棋、鬥地主成了工作之餘的快樂源泉,旁人大多圍圈「觀戰」,磕著瓜子抽著煙,一邊悠哉悠哉地「指點江山」,也是蠻有意思的畫面。
在當下這個吃穿用度都不愁的社會,仍然有一部分的群體通過自己的雙手雙腳勤奮打拼出自己的小天地,給家人造一處溫暖且有力的避風港,也是生活中無形的榜樣。
03
音樂廳這般風水寶地,正上演著激動人心的舞林爭霸賽!
這裡僅廣場舞就分好幾個派別:手持桃花扇的俠骨柔情派、腳踩震天響的卡點大王派、老少皆宜的歡快恰恰派、酷炫時尚的超燃炸街派,甚至還有剛繞雲龍湖一周的暴走隊成員自行加入。
而最終評獎的級別也根據你的發汗程度分為三六九等:一身大汗淋漓、毛巾掛脖,實屬大神級;跟上節拍找準舞步、動作標準喊出口號,屬王者級;身穿花睡衣、眼觀八方、手腳略微慢半拍,最後樂顛顛滿載而歸型,暫且歸為白金級吧…
網絡熱歌、土味情歌、爆點DJ,燃炸音樂廳的上空,海量曲目循環播放,就連保安亭的門衛大哥都自學成才,能跳個一兩首。
負責安保管轄的門衛張大哥說,他之所以在這裡當班,就是喜歡這裡熱鬧的氛圍,不管春夏秋冬,都是朝氣蓬勃的景象。
隨即給我指了指旁邊的路,這裡白天幽靜、晚上喧鬧,有時不少在應酬完的老闆都會把車停在飯店門口,然後散步到音樂廳跳跳舞消化消化食再回去。
張哥在這裡當班也有三年之久了,早晚更替,一個月平平的薪水。妻子走得早,留下孩子自己一個人帶,鄰居幫忙介紹的這份工作,說可以打發空餘時間。
「現在感覺挺好的,不上班的時候自己也是歌舞團的一員,跟著歡快的節奏跳跳舞,整天心情都會變得舒暢,人也會更加健康,在這也會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偶爾聚聚都挺不錯。」音樂廳,對張哥來說儼然成了生活的中心之處。
04
如今的相親早已不單純的在年輕市場裡牽手姻緣,浪漫的夕陽戀為晚年彼此間的情感找到寄託。
雲龍公園裡,成了最好的老伴交友平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自然畫面為感情增色三分熱度,緣分到了也許單憑一支舞就能恰逢天涯知己!
還未走進公園的大門,就先聽到不遠處傳來悠揚樂聲,那一個個身裹棉服的大叔大媽們跟著韻律搖曳身段,旋轉著愛的華爾茲,雖說戴著口罩,也難以遮擋那份眉目傳情的開心笑顏。
還有大媽拿起手機開啟了K歌模式!手機支架、麥克風、耳麥一個不少,設備齊全,看得我目瞪口呆,好傢夥,夠專業的。
「我和你嬸今年就是在相親活動上認識的,吃完飯沒啥事就會來這裡散散步跳跳舞」。趙大爺樂呵呵地笑了笑,認識了孫大媽仿佛如獲至寶。
「孩子5歲時就跟她媽分開生活了,這些年一直獨自一人把他拉扯大,現在長大了在外城市工作,偶爾過節回來一趟。怕我自己在家孤單還給報了老年大學興趣班,一直要張羅著給我找老伴。
一天在隔壁鄰居的介紹下說公園有相親活動,就好奇去看看,後來就看到你孫大媽拿著本子記錄什麼,原來在給小孩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聊著聊著才發現大媽原來也是單身,熟悉後就覺得對方還不錯,孩子也都見過面,就在一塊了。」果然,緣分就是只因在人群裡多看了你一眼!
這裡每周眾人云集,儼然一個小型的約會場地。不少戴花鏡的大爺認真依照對方信息在小本子上奮筆疾書;
也常有熱心大媽在推薦兒女情況時描述地眉飛色舞;還有一些打量著每個身邊路過的人,眼神上下掃描對方,腦中用最快的速度計算著好感匹配度。
而在這個小亭子裡,每天都會熱鬧地舉辦各種聯誼活動:圍棋大賽、攝影協會、詩詞朗誦、現場演奏等等。
對於退休了的老人來說,也許這兒才是他們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相比年輕人,這些可愛的中老年人們更懂得太陽底下無新事的悵然。他們也可以用儘可能多的娛樂方式滿足自己。
你永遠不知道這些在公園裡的老頭大爺大媽們有多大能耐,也許是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的民間表演藝術家,也許是退休的局級幹部,也有可能是普普通通過了一輩子的普通人。只有拋開相由心生、以貌取人的世俗標準,才有可能感受到屬於他們的精神世界——自得其樂,安然自得。
年輕人可以有他們的中心商圈,他們也擁有著屬於他們的黃河公園。得益於人類天生被賜予的主觀能動性,幾代人在不同的區域享受著一天的生活。
我在他們身邊,感到一絲平靜和敬畏。
他們不排斥我的存在,我也尊重他們的表達,這遠比站在266米的城市最高樓俯視這座城,看著渺小的車水馬龍來得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