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測評】在乎音樂的人,來吧!:英國之寶Meridian M6 數位有源音箱

2021-02-14 視聽發燒網

我入行得晚,沒趕上Meridian在臺灣大出鋒頭的年代。更不巧地,在我進入音響媒體工作時,適逢Meridian當時的代理商功學社解散。Meridian成了我音響經驗中的空缺。今天,我要到中聯發位於臺中環中路上的旗艦館,把這行空白給補滿。

這題填空的答案是Meridian M6全數位主動音箱。

去之前,我心裡老大不願意。這M6又不是什麼搬不動的音箱,也不是什麼貴重無比的Hi End音響,為什麼不送來編輯部就好,還要我跑這一趟?即便滿肚子的不情願,我還是去了。去到中聯發,遇上高人,相談之後,不解全消,還恨不能早來。

誰讓我心甘情願開這一趟車南下?中聯發總經理陳喬榕是也。

在中聯發乾了26年,陳喬榕幾乎可以說出中聯發所有的故事。而他賣了十幾年的Meridian,全臺賣最多的人,就是他,當然,最懂Meridian的人,也是他。他,就是那位讓我心甘情願跑一趟臺中的高人。因為他的介紹,這塊關於Meridian的空白,我不僅可以填空,還可以簡答,甚至可以申論。你要考考我嗎?我們就先從M6開始。

全數位主動概念的延續

M6是個什麼樣的音箱?與其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它是數位主動音箱,我想把問題往前延伸一點,我們得先認識Meridian在想什麼。成立於1977年的Meridian,正處於音響數位時代的開端,他們定位了自己的角色,專注於數位器材與技術的開發。他們有兩大重要成就,且此二者影響整個音響產業的未來發展甚是巨大;一個是DSP數位主動音箱,一個是Sooloos數位音樂播放系統。

他們在1999年推出驚世之作DSP8000數位主動音箱,不僅是全主動設計,將擴大機與音箱做出完美結合,且配合DSP的架構,作數位電子分音、全數位輸入。這在當時,堪稱前衛中的前衛。10年後的2009年,他們再度引發話題,在併購了Sooloos公司後Meridian獲得了Sooloos播放系統技術,直覺而便利的操作,預言了10年後的今天音樂聆聽的面貌,可是,Meridian卻提早十年就啟動了這個夢想。

 

這兩個重大的技術成就,都是為了實現Meridian所相信的:藉由傳達並重現更複雜而完整的音樂內容,把人帶回那個感動的時刻,這種感動豐富了我們的人生,Meridian為此所選擇的一條不同於傳統的路。

Meridian勇於挑戰傳統音響思維,當大家把目光放在機械上,他們把焦點投注在軟體上,當大家認為模擬是關鍵,他們全心投入數位開發。就這樣,他們打造了DSP數位主動音箱(Reference系列)。

可是,有沒有更生活風格(lifestyle),更強調音樂生活,而遠離音響傳統觀點的產品呢?他們在十多年前與法拉利合作的Meridian F80,以及與Dunhill聯名推出的AD88一體式音響,都是他們勇於挑戰傳統,追求簡單聆聽和舒適聆聽的生活風格式產品。可是,事隔多年,數位技術在進步,聆聽習慣在改變,音樂源出現位移,Meridain要怎麼面對那些「只想聽音樂」的人,而能提出簡單又時尚的方案,滿足音樂聆聽的需求呢?

Meridian M6,就是答案。

外觀簡約時尚

砲彈型的外觀,圓周寬度最寬的底座也不過30公分,穠纖合度曲線窈窕。透過鑄鐵材質、鋁合金、彈性布面等材料相結合,在純黑的簡單中展現出低調而優雅的時尚氣質。音箱本體是由鋇塗布樹脂製成,材質厚實,剛性和阻尼兼具,而且可以有效率地經由模造成形,讓每一個M6的曲線外觀都完美一致。

 

單支音箱內建250W的擴大機

M6承襲Meridian高階的DSP數位主動技術,但是把產品做的更小更簡潔更可親。主要發聲的音箱為一個直徑8.5公分的廣音域單元(wide-range driver,其實就是一個全音域單元)朝前發聲,不作衰減地全頻段工作;底部有一個14公分的低音單元向下發聲,讓低頻均勻地朝360度發出。內建兩組D類擴大機,一組100瓦的放大模塊推廣音域單元,一組150W的放大模塊驅動低音單元。換句話說,單一支M6,就搭載了250W的擴大機在裡面。

 


強大的DSP技術,讓聆聽更簡單

其內建Meridian最引以為傲的DSP技術,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就是「數位聲音處理」,這不是個稀奇的名詞,廣泛用於通信傳輸領域,後來才有了音響的聲學應用。Meridian的DSP技術有其「先進」之處,他們很早就涉足了數位聲音處理的研究,累積出來的知識豐富。怎麼複雜地設計,是原廠的事,怎麼享受DSP帶來的美好,才是消費者和使用者所要知道的。

M6就像其他Meridian音箱一樣,採主動電子分音,不經過傳統模擬分音器,就沒有相位飄移的失真。DSP還會限制單元的最大音壓,不讓單元因過度驅動而燒毀。那這樣M6是不是只能小聲唱歌呢?喔,不,你誤會了。根據Meridian原廠的數據,M6在1米距離的實測,最大音壓可達114dB之多,絕對是個大聲公。

為了符合生活風格的需求,Meridian希望讓你在家裡可以輕鬆聽音樂,不必正襟危坐在皇帝位,M6具有良好的擴散效果。廣音域單元前的蜂巢狀透聲金屬網有助於聲音的擴散,即便偏離了中央軸線,仍能聽聞充足的音樂細節。另一方面,除了人可以隨意而坐,到哪裡都可以聽,M6也可以放在任何位置。DSP內建三種模式:開放空間(Free)、靠牆(Wall)、角落(Corner),使用者只要根據擺放M6的位置調整底部的交換開關,DSP會自動幫你做頻率響應的補償。對Meridian M6的用家來說,聽音樂是自由的,人是自由的,不必受限,音箱擺位也是自由的。

 

MHR升頻技術與FIFO降低時基誤差

在數位方面,M6還搭載了了Meridian的數位升頻技術,原廠稱之為MHR(Meridiian High Resolution),數位訊號進來後會透過演算加以升頻,這樣一來,你聽見的都是會被升頻成高解析音樂,最高可達24bit/ 384kHz。此外,為了避免每一組數位取樣在送入M6時,出現時序上的錯誤,導致時基誤差(jitter)的出現,Meridian設計了自家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的程序,確保所有的數位訊號進來都是照順序排排隊,沒有時基誤差的問題。

很多人總覺得數位訊源、串流音樂都會有「數位聲」,Meridian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自己的數位濾波演算技術,使聲音不因為「預鈴振」(pre-ringing)而出現尖銳刺耳的失真。在DSP數位主動音箱上都具備這樣的數位濾波技術,M6也不例外。

 

封閉系統,需搭配自家控制器

不過,單買M6還不夠。M6本身是一個數位主動音箱,要聽音樂,還得有前級控制器和串流播放器。最簡單的配置是購買一個Meridian 210串流播放器,它有一組RJ45的網絡串流輸入,然後透過稱為SpeakerLink、同為RJ45網絡界面做數位傳輸。SpeakerLink Out的輸出,就是用來連接Meridian的數位主動音箱(如M6),不僅傳送數位音樂訊息,還包括了控制指令。至於SpeakerLink In的輸入,則是用來連接前端的Sooloos音樂伺服器,以使串流播放功能更為完善。

Meridian 210本身可以兼具音樂播放和音量控制的功能,它還可進行藍牙配對,讓手機或平板直接傳送任何聲音訊息給210/ M6系統。目前,Meridian提供一個較為簡單、專屬於210使用的App,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都可下載Meridian Control。透過該App,可以輕鬆完成設定,並且播放Spotify的音樂,如果你有使用Roon串流播放系統的話,210也能當Bridge支援播放。

 

 

210串流播放器之外的搭配選擇

因為210本身就可控制音量,可說是兼具了「前級」功能。不過,如果你想連接其他的音響器材,如黑膠系統、卡式錄音座或CD唱盤等器材呢?那麼就得使用218或AC200音訊控制中心,它具備RCA模擬輸入,可以接受外部的模擬訊號,然後透過ADC將模擬訊號轉成數位訊號。且需記得:Meridain是全數位的系統,他們的數位主動音箱吃的是數位訊號,所以,所有的模擬訊號都要先轉成數位,Meridian的音箱才認得。

要是你想要有Meridian更完整的播放系統,就需另購Sooloos伺服器系統,可以選購簡單的Media Core 200 Sooloos系統主機,音樂檔案存在內建硬碟中,透過SpeakerLink與210串流播放器或AC200、218音訊控制中心連接,以傳輸音樂資料。如果要更奢華的選擇,Meridian還有推出10年還不斷改進研發觸控式Sooloos系統主機Control 15。有了Sooloos系統,你就擁有了自己的數位音樂圖書館,聽音樂不需要起身換片,不用再翻唱片櫃,只要滑滑手機、滑滑平板計算機就好。

 

在此我要小結一下前面所說的。Meridian M6是數位主動音箱,要播放串流音樂,還需搭配前端的串流播放器或音訊控制器,至於要買哪一臺來搭配,就看個人的預算和使用習慣。如果你的音樂來源主要就是Spotify,210串流播放器就夠用了。如果你還有其他的訊源需要模擬輸入口,就要選218或AC200音訊控制中心,因為它們不但可以進行串流,還具備RCA輸入端子。如果你還傾心Sooloos平臺的便利,可以另購Sooloos伺服主機。安裝很難嗎?不要怕,中聯發的工程人員很專業,他們可以到府服務,安裝到好。

單支就能唱歌,還能餵飽整層樓

M6的聲音如何呢?我建議大家要自己去聽看看。先說「大聲公」這件事。中聯發在2樓和3樓各放了一組M6展示。我先上2F,那是一個窗邊的角落,落地玻璃窗,透著戶外的陽光,黑色砂質捲簾放下,少了一點燥熱,窗邊放著布面沙發和茶几,牆邊角落擱著的就是一支M6。

 

一支M6?是的,新一代的M6可以單支發聲,如果你不需要立體聲的音場,只要音樂氛圍,買一支M6配上210就可以聽音樂了。在發聲之前,陳總因臨時有事離開,接待我的中聯發人員是企劃課的小姐,不熟悉Meridain系統的操作,在等待陳總的期間,她陪我在2F各區逛逛,忽然,音樂響起了。飽滿的聲音,清楚的聲線,伴奏的節奏清楚而有力。我當時站在離M6至少30公尺外、約45度角延伸出去的位置,可是,女歌手的歌聲卻是這樣清楚,帶著一點柔和的氣質,低音寬鬆而豐富,一點不像這樣小巧的音箱所發出來的。

我知道陳總回來了。轉身步行回到M6那裡,我越是靠近M6,當然,音量更大些,細節更清楚些,可是,差異並不太大,或者該說:我站在遠處聽到的歌聲,一點無損於聽音樂的樂趣。有趣,真是有趣。

一對M6可營造出良好的立體聲音場

如果你不僅想要有個擺在角落或牆邊的音樂來源,還希望他可以接電視,看HBO或Netflix的時候,有更好的音效,聽音樂時也能表現立體聲音場,就需要買一對M6。3F的展示空間,就是在告訴你M6當成立體聲音箱時是何面貌。一對M6擺在電視柜上,一樣由210控制,此外還加上了Sooloos Media Core 200的系統。

我滑著陳總的iPad,挑選著伺服器裡的音樂。透過iPad看到的畫面,跟Control 15的熒幕所顯示的相去無幾。手機也能下載Meridian Sooloos App,不過因為手機熒幕小,所以手機版不顯示專輯封面,只有文字。我在Sooloos系統裡找著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專輯,放下「Jam」一曲,開頭的打破玻璃的音效顯得逼真,還有玻璃飛散的移動感。Michael 的歌聲質感不俗,那種帶著壓抑的,賣力歌唱的樣貌,形象真是鮮活。電子鼓敲的飽滿有力,M6雖然小,低頻不會讓人失望,那種寬鬆不緊繃,豐滿而自然擴展的低頻,就算像現在這樣擺在電視柜上,貼著背牆,低頻也不至臃腫含糊。記得:DSP的空間預設要調對。

 

中頻溫暖,低頻飽滿,聽感舒適

Eagles在1994年重逢演唱會錄音Hell Freezes Over中的「Hotel California」,比起早年他們的錄音室版本熱鬧的多。Joe Walsh讓人拍案叫絕的吉他序奏,在M6聽來每一個音符都清楚,而且還有漂亮的泛音。鼓聲響起,那飽滿的鼓聲,聽起來雄壯有力。觀眾的鼓譟一起,寬闊的空間感讓人完全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Don Henley沙啞滄桑的歌聲一出,中年大叔緬懷往年的腔調,比起年輕時演唱更有魅力。M6的中頻溫暖寬鬆,不是給你一個個犀利的音像,而是給你舒適的聽感。

足讓音樂感動人

聽Maria Callas演唱的「Casta Diva」這首歌劇「諾瑪」當中著名的詠嘆調,開頭弦樂以固定的音型帶出序奏,6拍的小節過去,Callas飾演的諾瑪唱出了心中的沈重與兩難。劇中的諾瑪一面顧及民族大義,一面又愛上敵人的將領,這箇中糾結起來的苦痛,只有諾瑪自己知道。M6不是只能聽古典音樂,面對這樣感人至深的詠嘆調,有這麼多的情緒夾雜其中,M6一樣把故事說的讓人陶醉。當聽到Callas唱到激昂處,音調拉得高,那聲腔裡的變化,加上突如其來的動態,M6顯不出刺耳銳利的能量,卻又沒有消減音樂該有的張力。Meridian並無意讓M6挑戰Reference級別的聲音水平,但Reference系列可以怎樣感動你,M6也可以感動你。

在乎音樂的人,來吧!

如果你是一個硬核的音響愛好者,你多半不會挑選Meridian這樣的器材,因為太「不好玩」了,沒有什麼換機、換線、搞墊材的樂趣。如果你是個硬核的音樂愛好者,不想搞東搞西,只想聽音樂,Meridian提出的方案,無論從旗艦到入門,都值得你去體驗。M6是個輕鬆又簡單的起點,你可以買一支,也可以買一對,你可以搭配簡單的210,可以搭配帶模擬輸入的218、AC200,也可以選購Sooloos伺服器。雖然封閉的系統讓少了擴充和變化,但正因這樣化繁為簡,你省去了搭配和解決問題的時間,也就可以放更多心力在聽音樂上。

在乎音樂的人,來吧!

器材規格


Meridian M6
型式:數位主動音箱
單元:85mm鋁振膜廣音域單元、140mm鋁振膜低音單元(向下發聲)
內建擴大機功率:100W D類擴大機x1;150W D類擴大機x1
頻率響應:38Hz~20kHz(+/-3dB)
總諧波失真:<0.02%
最大音壓:114dB @ 1m
尺寸:高度921mm、底部300mm、頂部66mm
重量:18公斤

【新品速遞】DSP 加持的超低音:英國之寶Meridian DSW 有源式超低音

【新品速遞】HDMI 中樞:英國之寶Meridian HD621 HDMI 音訊處理器

【新品速遞】把 Meridian 音響帶在身上:英國之寶Meridian Explorer 2 隨身 USB DAC 耳擴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添加微信號:sthificom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器材測評】音響新手的最佳推薦:傑士 Klipsch RP-600M 書架音箱
    這種每個人都可以重複的實驗,讓有些人不喜歡號角,可是號角音箱效率高,聲音響亮,還擁有更長的傳輸距離,是號角先天的優點,至於號角會產生的音染,當然可以靠材料科學與技術來克服。最早的 Altec 號角用生鐵製作,有些人說那是銅罐聲,後來有人換成合板或樺木製作,這些都是要克服號角開口材料對聲音產生音染的改良。
  • 英國 ATC SCM 150TASL 有源落地音箱 讓聽者真實感動
    有一個品牌以專業用途進入家庭,這個品牌就是近年聲名大噪的ATC。來自英國的ATC音箱在專業監聽領域的知名度很高,不僅全球已有許多錄音室使用ATC音箱作為監聽之用,更有一些知名藝人、專業音樂工作者把ATC音箱放在家裡聽音樂(前者有Krell的 Dan Agostino及 Mr. Van den Hul後者則包括了BBC、EMI、丹麥國家電臺等)。
  • 【器材測評】數位無線的創新典範:試聽丹拿Dynaudio XEO 3無線音箱
    數字無線傳輸不會混入其他模擬噪訊如果我們用傳統的眼光來看XEO 3,那麼它就是Excite X12「變成」有源音箱,可是Dynaudio在傳統有源音箱與無線傳輸音箱之間,架起了一個「純粹」的數字信道,讓XEO系列的數字無線傳輸概念,與眾不同,也樹立了所謂Wireless Hi End的新意涵。
  • 【器材測評】桌面的音樂魔法:試聽Eclipse TD-M1無線音箱
    Bookoff沒花到錢,倒是在神戶Umie廣場的大垣書店買到Net Audio季刊,封底的廣告是Eclipse TD-M1無線有源音箱。音響再生音樂是否真實,關乎「頻率響應」與「時間」這兩個因素,要把頻率響應做得開闊,那麼我們就需要大小不同的音箱單元,把高、中、低音分開來,各自負責專屬的頻率響應區域,但是因為分工合作,在「時間軸」上就會產生誤差,所以分音器必須把這些誤差調整回來,音箱箱體也可以透過單元投射角度作時間相位的機械修正,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像Wilson Audio那麼複雜的音箱箱體,可以獨立調整各個音箱的前後位置與投射角度,
  • WHAT HIFI推薦2020年最值得購買有源音箱:12款器材上榜
    下面是《What Hi-Fi》推薦的2020年最值得購買有源音箱,來看看有哪些上榜器材吧! 一、KEF LSX無線音箱系統
  • 【HIFI說評測】讓人聽了就想擁有的藝術品——亞當(雅登)ADAM ARTist 5有源音箱
    ,現場試聽的正式這款ADAM ARTist 5有源音箱,天籟般的聲音一隻讓我念念不忘,恰逢最近編輯部來了一對ADAM ARTist 5有源音箱,自然免不了要仔細把玩一番,在這裡也和各位影音愛好者分享一下。
  • 攻略 | 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5大技巧教你選購有源音箱
    ,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一款高品質的主動式揚聲器,也就是有源音箱,下面「影音新生活」就和大家一起來談談有源音箱的選購問題。這樣的產品原本便是為了專業鑑聽而開發,但誰說專業器材不能擺在家裡使用,發燒友所追求的高傳真與忠實重播,不也和錄音師所追求的目標相同,因此專業主動式喇叭擺在家裡可是一點問題也沒有。況且它還有一些方便的功能,也很適合家庭使用,例如高頻與低頻的等化功能,讓用家可以針對空間狀況做適度調整,而不會一定要完全遷就擺位,畢竟不是每個人家裡都能擺出遠離背牆的黃金三角形。
  • 【器材測評】觸及音樂,美聲動人:Focal Sopra N°1書架音箱
    Focal官網上有Sopra系列的技術白皮書可供下載,裡面講得很詳細,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前往參讀。讀過就知道Focal在技術和工程方面下的功夫,Sopra音箱不是只有漂亮而已,Sopra很不簡單。 讓人一聽就心動的美聲用看的,用聽的,Sopra N°1就是一個美人,聲音之美,讓人一聽就心動。
  • 【器材測評】純淨透明的不凡氣質: 瑞士Orpheus Absolute合併擴大機
    背後共有3組平衡XLR與3組RCA輸入,音箱輸出有兩組,另外器材後方預留兩個位置給選配DAC模塊或唱放模塊之用,這臺就選有DAC模塊,所以可以看到有USB DAC與同軸輸入,也就是說只要接上數字訊源或是計算機就能播放聆聽了
  • 【器材測評】叫人不注意它也難:英國傲立Audiolab M-DAC+ USB DAC
    最高支持32bit/384KHz、DSD256 跟先前的M-DAC比起來,這個「旗艦加強版」的M-DAC+有什麼更厲害的地方呢?總不能改個外觀就算改款,就要人買單吧?選單功能豐富,富有使用趣味的「數字前級」一如Audiolab這些年的設計,訊源不只是訊源,還要身兼數位前級的角色。
  • 【器材測評】聽靈魂歌唱:雷爾斯Lals Neo Classical 152號角音箱
    我仔細端詳了一下這對旗艦級音箱,發現其箱體背板呈圓弧型。我驚呼:「這做起來一定很費工吧!」雷爾斯主事者之一——黃日興先生說道:「的確,若沒有現在合作多年、技術值得信賴的木工廠,我們也不可能推出這對旗艦級音箱。」
  • 【器材測評】厚度是決勝關鍵:芬蘭之聲 Amphion Argon 多聲道系統
    第二,淺號角有利於高頻的下潛,再搭配獨到的分音器設計,讓 Amphion 每一款音箱,從最小的 Helium410,到旗艦的 Krypton3,分頻點都可以定在 1600 Hz,恰巧避開人耳敏感的頻段,讓聲音聽起來更為平順。
  • 【器材測評】高雄樂林的驚奇體驗:Kiso Acoustic HB-X1書架音箱
    、Studer.等等經典器材,都在Hara San的收藏之列。以聲學物理來說,我認為厚重派比較合乎正確的觀念,但是許多英國音箱採用薄板設計,卻又相當悅耳好聽,像是我最近愛聽的Chartwell LS 3/5,就是薄板設計,而英國Harbeth也一直都維持薄板箱體,雖然有些人會說這類音箱帶著些箱音,但是音色卻是甜美迷人。
  • 【新品速遞】迷宮式加持的電影對白:PMC Twenty 5C中置音箱
    以ATL迷宮式技術著稱的英國音箱大廠PMC,針對家庭劇院玩家在最新的Twenty5系列之下也推出的Twenty 5C中置聲道音箱,藉由其ATL迷宮式的音箱設計呈現電影對白。Twenty5系列是PMC成立25周年的紀念之作,位階在Twenty系列之上,Fact系列之下,無論單元或是ATL迷宮式設計均做了不小的改進,而Twenty 5C中置聲道音箱也不例外。
  • 【器材測評】超值到破表:雷爾斯LALS Classical 8M號角音箱
    黃先生說,他們對Classical 8M的聲音非常有信心,他希望透過一個不太需要考慮即可做決定的價格,吸引音響迷與愛樂者來嘗試號角音箱,等到一旦「著了」的時候,就再也離不開號角了… 這樣又有什麼好處?分頻點可以往下移(Classical 8M分頻點為1.2kHz),讓號角高音負責更多的中高頻段,也就是說,把人耳很敏感的中高頻段以上都交給號角高音,聽感應該會更順暢,而且這部分相位的變化也應該會更平緩。但問題來了,低頻更能往下走,就表示高頻可能上不去,不是嗎?
  • 【器材測評】讓整個編輯部坐立難安:Q Acoustics Concept 500落地音箱
    Alexia 2 用的是Wilson Audio 稱為 X Material 的複合材質,那是他們家的不傳之秘。沒想到,這對音箱的箱體敲起來的聲響能與之如此相近。這到底是哪一對音箱呢?答案是 Q Acoustics 的 Concept 500。
  • 馬歇爾Stanmore II藍牙音箱測評
    關於Marshall,要多說幾句,很多不玩搖滾的粉絲可能不知道,馬歇爾是英國知名的多媒體產品製造品牌,涵蓋音響、耳機和電吉他等多個產品,是一個和英國搖滾樂一同成長的英國本土品牌。一直以優質擴音和重低音兩大特色成為搖滾愛好者的心頭愛,也因其專業的高品質被大眾成為"搖滾之聲",眾多搖滾界大咖、音樂家都是其追隨者。下面就來詳細聊聊這款耳機。
  • 連載丨有源音箱專業推介: 各種細節 盡收耳底 QMS聲薈 CS5
    這次送到本刊試音室的是CS5有源音箱。CS是QMS聲薈的家用有源音箱系列,針對家庭的環境以及用途重新進行設計。CS5採用了QMS聲薈音響專利技術的 33×26mm海爾(AMT)氣動高音。這款氣動高音振膜展開後的面積比常用的25mm球頂高音振膜面積約大10倍,保證其在大動態時能有準確清晰、低失真的音樂重現能力;它的擠壓式發聲方式,能消除其它發聲方式不可避免的分割振動失真,高頻可達到28kHz,能夠展現更加豐富、清晰的高頻信息,因此AMT氣動高音近年被越來越多的高端音箱品牌青睞並使用。
  • 【器材測評】剛柔並濟的Alumine 5 Signature:瑞士之聲Stenheim試聽記
    當然,音箱不是超跑,音箱箱體採用鋁合金音箱其來有自。您不要看Alumine 5 Signature尺寸不算太大,但是單邊音箱重量高達100公斤,您就知道原廠用料下手有多重了!以鋁合金來製作音箱箱體,Stenheim並不是第一家,Goldmund、Piega與Magico都是使用鋁合金打造音箱的能手,可見英雄所見略同,只是巧妙有所不同。
  • 【器材測評】從中窺見廣袤的音樂世界:名Naim Uniti Atom合併擴大機
    此外,還有一臺可以rip CD的音樂伺服器,稱為Uniti Core,可以拿它來搭配Naim的串流播放系統(要跟別家的器材配當然也可以,但這不是Naim的本意),當作是音樂儲存的伺服器,若拿Uniti Atom或Uniti Nova搭配Uniti Core,配上音箱,就是一套理想且優化過的串流播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