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死亡走廊:美國最大毒品供應商

2021-01-18 騰訊網

幾十年來,墨西哥軍方一直在努力摧毀罌粟花——海洛因、嗎啡以及其他毒品的原材料——但是始終無法跟上罌粟花的種植速度。

騰訊財經訊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為爭奪蓬勃增長的海洛因交易而戰的腐敗和犯罪團隊的致命結合,已經把墨西哥格雷羅州的一條雙車道道路變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死亡走廊」。

這條道路把格雷羅州的首府奇爾潘辛戈和附近的海洛因生產山脈連接在一起。在這裡,為了爭奪美國海洛因市場的更大份額並牟取更多暴利,不同犯罪團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火拼是常有的事情。年初至6月份,格雷羅州接近1200人被殺。去年,2200人被殺。有官員指出,幾乎所有被殺者都和有組織犯罪有關。

大部分流血事件發生在墨西哥南部港市阿卡普爾科和伊斯塔帕錫瓦塔塔內霍的海濱度假勝地的貧困地區。在像距墨西哥城200英裡的奇拉帕鎮(Chilapa)這樣的地方,(就在「死亡走廊」附近),家中地不多的農民,長久以來一直靠種植大麻和罌粟花、以及像玉米、大豆和甜瓜等傳統農作物為生。他們所種植的大麻和罌粟最終都被用於出口。

54歲的José Díaz Navarro指出,「奇拉帕被浸在血泊中。我們不知道誰和誰有關,但是犯罪分子會以任何理由殺死任何人。」Navarro曾是當地的一位教授,現在經營著一家致力於計算該地區流血事件次數和人數的民間團體。

過去15年內,伴隨著墨西哥毒品販子生產出越來越多效力更強的海洛因,並把這些海洛因更野心勃勃地推向市場,格雷羅的非法交易攀升。根據美國禁毒署提供的數據,美國海洛因供應中大約90%來自墨西哥。近些年來,美國用戶偏愛海洛因,而不喜歡像奧施康定(oxycontin)這樣的價格更高的鴉片製劑。

幾十年來,墨西哥軍方一直在努力摧毀罌粟花——海洛因、嗎啡以及其他毒品的原材料——但是始終無法跟上罌粟花的種植速度。墨西哥國防部指出,過去一年內罌粟花種植規模翻了一番,而且經常被隱匿在樹木繁茂的斜坡和大山的深谷裡。格雷羅州在墨西哥罌粟花種植面積中佔據了一半的份額。

格雷羅擁有很長的暴力和毒品交易歷史。兩個世紀前,在墨西哥旨在擺脫西班牙的獨立戰爭中,格雷羅州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二十世紀,該州是很多武裝起義的故鄉。

歷史學家和政治分析師一直把格雷羅稱為「野性墨西哥」,因為該州具有無法無天的傾向。但是,現在不同犯罪團夥為了爭奪美國對海洛因不斷膨脹的需求爭得你死我活,助燃了長期鬱積的政治和社會緊張局勢。積極分子聲稱,事實證明當地官員和警察與犯罪分子沆瀣一氣,根本無法遏制暴力事件的發生,甚至有時還煽動犯罪。

三年前格雷羅伊瓜拉市43名師範學校新生在參加左翼政治集會後失蹤一案,讓該州在國際上變得臭名昭著。有官員表示,這些學生被當地警方拘留,後轉交給一個犯罪團夥。聯邦官員逮捕了伊瓜拉前市長以及其他數名官員。被捕者否認犯罪。到目前為止,這樁案件尚未有定論。43名失蹤的學生一直下落不明,不過已被推定為死亡。

暴力事件已經嚴重失控,以至于格雷羅州長Héctor Astudillo呼籲將用於醫用的罌粟花種植合法化作為減輕黑社會對抗狀態的一種途徑。不過,他的建議尚未採取行動。

奇拉帕受到的傷害尤為嚴重。統計數據顯示,年初至今這個小鎮已經有150名居民被殺。3月份尤為血腥的一個星期內,警方先是在奇拉帕的街道上發現了五名受害者被肢解的肢體。三天後,警方又在該鎮郊區的一輛汽車內發現三具屍體。

2014年兩個哥哥、1個侄子和兩個朋友在奇拉帕被劫持並被殺害之後,教師Díaz成為了一名積極分子。他說,母親在見到兩個兒子被肢解的屍體(沒有頭部)後不久便死於心碎。這樁殺人案一直未被偵破。

積極分子聲稱,由於目擊證人害怕因作證而遭到犯罪分子報復,所以雖然有人因兇殺案被捕但被定罪的卻不多。

「在那裡的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警察,」格雷羅州的公共安全發言人Roberto ?lvarez-Heredia指出,「即便有警察,他們也根本就不作為。」

安全官員和分析人士將近年來的流血事件主要歸咎於2009年墨西哥最大販毒團夥之一「貝爾特蘭o萊瓦」頭號人物阿圖羅o貝爾特蘭o萊瓦被擊斃後格雷羅黑社會控制權的分裂。當年,貝爾特蘭o萊瓦被墨西哥海軍擊斃。據悉,貝爾特蘭o萊瓦」曾牢牢掌控格雷羅的毒品市場。現如今,貝爾特蘭o萊瓦的得力助手們控制著很多犯罪團夥。

鑑於地方經常靠不住,州和聯邦安全力量不給力,擁有散彈獵槍、手槍和衝鋒鎗的民兵全副武裝地在鄉村道路和村莊內巡邏。Díaz和其他批評人士指出,很多民兵和犯罪分子結成了同盟。

40歲的律師Nolberto González說:「我們之所以在這裡,是因為人們需要安全。」據報導,González是一條通向阿卡普爾科的公路附近村莊武裝團體的負責人。

民兵並不幹涉當地的毒品交易。「幾乎山裡的每個人都在種罌粟,」González說,「我們不幹涉。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屬於聯邦政府的健康問題。」(米娜)

相關焦點

  • 墨西哥北部發生毒品幫派槍戰 最大毒梟疑被擊斃
    東方網10月10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9日報導,墨西哥海軍表示,該國最大的毒品幫派———「塞塔」組織頭目埃利貝託·拉斯卡諾很可能已經在墨西哥北部的一場槍戰中身亡。目前,海軍仍在等待最終的法醫鑑定結果,但屍體看上去就是拉斯卡諾。  外號「行刑者」的拉斯卡諾是「塞塔」組織的創始人。
  • 深度 |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墨西哥的毒品戰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很難說墨西哥政府的反毒戰爭誰會贏。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是同一立場的,互惠互利。政府官員、警察和毒販子暗中勾結,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上個月,墨西哥北部邊境的奇瓦瓦州一個戒毒康復中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5人死亡,多人受傷。警方調查發現,事件與兩個販毒團夥分銷毒品以及長期積怨有關。
  • 被美國和毒品控制的國家——墨西哥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墨西哥取代哥倫比亞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毒品來源國,該國毒品經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現如今,直接從業人員超過45萬,此外還有320萬人的職業與毒品貿易間接相關。古茲曼出生在墨西哥西北部的一個貧困村莊裡。在當地,種植罌粟非常普遍,是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古茲曼的家庭也不例外。
  • 墨西哥:被毒品左右的國運
    一位墨西哥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告訴墨西哥廣播電臺,古茲曼在獄中不可能享有之前享受的任何特權,並且還剃掉了他的頭髮。2019年7月,被引渡到美國的古茲曼被判處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外加30年刑期,並被勒令支付126億美元罰金。然而,世界第一大毒梟被抓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勝利,墨西哥的毒品生意,依舊高速運轉。憑藉著暴力崛起的塞萬提斯,已成為下一位被美墨政府鎖定斬首的新毒王。
  •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被毒品吞噬的墨西哥
    在綿長的邊境線,除了那些日夜渴望以偷渡實現美國夢的墨西哥窮人,蠢蠢欲動的毒販也是常駐人口。他們伺機而動,在美國人稍有鬆懈之際,就大搖大擺地開著滿載大麻與海洛因的卡車揚長而去。當然,如果你認為開車闖關是販毒集團的唯一出路,就太低估他們了。縱使安第斯的毒品貿易再囂張,墨西哥也是進出美國最為便捷的南大門。
  • 最大的毒品消費國:人口僅佔全球5%,每年卻消費50%的毒品
    最大的毒品消費國:人口僅佔全球5%,每年卻消費50%的毒品這個國家的人口大約是3.3億,但他們每年消費的毒品卻達到全世界毒品產量的50%以上,而它並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非洲、東南亞或拉美國家,而是號稱「山姆大叔」的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美國是世界毒品的最大非法市場,每年在美國進行毒品交易所產生的利潤高達800億美元,而被查獲沒收的毒品,僅佔其中的1%左右。
  • 毒品戰爭:墨西哥往事
    現在實力最大就是錫那羅亞和CJNG 精於武裝鬥爭,但不精於政治鬥爭的塞塔樹敵眾多,終於遭到了反彈。 2001年,墨西哥最高法院準備將古茲曼引渡到美國(他的毒品都是銷到美國的,一攤爛帳在那裡),到了美國監獄,就再也別想住五星級單人房,更別想遙控整個毒品帝國。於是古茲曼就開始醞釀越獄計劃。他讓家人、律師成箱成箱地往監獄運送毒品和現金,賄賂獄卒和官員。監獄內外一共有78個人協助他逃離了戒備森嚴的監獄。
  • 墨西哥毒販「讓毒品飛」 把大麻射進美國
    邊境巡邏警察在墨美邊境測試毒販留下的拋射器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7日報導,墨西哥毒販為把毒品走私進入美國可謂絞盡腦汁,近期又發明了一種運毒方法——利用一種類似古羅馬拋石器的拋射裝置把大麻彈射到美國境內。
  • 美國毒品合法化的前世今生
    不甘心失敗的老美眼珠子一轉:南邊的墨西哥人,看起來是個憨憨,挺好說話,而且看起來也不是很有錢的樣子,要不去試試?於是20世紀前30年,超過百萬的老墨人民廉價支援了美國建設……現在看來,美國這套操作過程有點像電信詐騙:前些年臺灣電信詐騙泛濫,我那時候看他們的綜藝節目,還不太理解寶島人民為嘛對電信詐騙聞之色變。
  • 美國如何走上全球最大毒品消費國這條不歸路
    197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全面預防和控制毒品濫用法》,美國在全國範圍內加強對毒品和成癮性藥物的管制。然而,歷經尼克森、福特、卡特、裡根、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川普等歷屆政府後,美國對毒品的管制從原本的「明令禁止」變成了如今的在多州「合法」,甚至「免於處罰」,最終令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費國。
  • 墨西哥大毒梟「矮子」古茲曼被美國判終身監禁
    人民網訊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紐約聯邦法院在17日判處臭名昭著的墨西哥頭號毒梟喬奎恩·古茲曼(Joaquin Guzman)終身監禁,外加30年刑期。因為其身材矮小,有著「矮子」綽號的古茲曼是墨西哥最大販毒集團錫納羅亞(Cártel de Sinaloa)的頭目。
  • 販毒城市墜落史:墨西哥與美國的百年恩怨
    近日,Netflix製作的劇集《毒梟:墨西哥》(Narcos: Mexico)推出了第二季。該季與上季的內容與《毒品史:美國和墨西哥的百年恩怨》一書的內容互為交織,涉及許多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和時代背景。作者從2014年9月墨西哥發生的震驚全球的43名學生被集體屠殺事件切入,揭開了一個世紀時間裡形成的墨西哥毒品帝國的一角,尤其是2006年以來美墨兩國共同打擊墨西哥毒品犯罪的真相。同時,作者以美墨兩國100年來的政治、外交關係為背景,考察了雙方是如何隨著彼此的政治、經濟和觀念的巨變形成毒品貿易的,又是如何攜手努力遏制毒品交易和暴力但始終不見成效的。
  • 毒品趣史:中國地方特色毒品成就墨西哥大毒梟的毒品產業升級之路
    在聽到這個新聞後,「矮子」古斯曼聽聞後,兩眼直發光,立馬派小弟四處(日本、中國(香港、臺灣、大陸)、金三角)打聽劉招華的下落,準備重金聘請這位製毒天才幫自己,實現旗下販毒集團的毒品產業升級之路。那時的墨西哥毒販一直被南美毒販鄙視,認為他們只能做二道販子,成不了大事。
  • 放了古茲曼兒子,墨西哥軍方再抓大毒梟,毒品戰爭是否重新點燃?
    據外媒稱,墨西哥臭名昭著的聖羅莎販毒集團的頭目何塞安東尼奧已經被墨西哥軍方抓捕,他領導的販毒集團在這次行動中被嚴重打擊削弱。而這也是墨西哥軍方在兩年前抓住古茲曼並移交美國後最成功的一次緝毒行動。墨西哥毒品之禍已經持續了至少40餘年,自從第一代墨西哥毒品教父,墨西哥毒品託拉斯的創造者米格菲利克斯加羅拉開始,已經有數名毒梟被擊斃,或者逮捕,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前,墨西哥基本奠定了現如今的毒品犯罪局面,去年被移交美國的賈思曼是墨西哥最後一位老一代毒品犯罪教父。但是古死板的背不並不意味著毒品戰爭畫上了一個句號。
  • 墨西哥毒品戰爭偽紀錄片,豆瓣評分9.1的美劇
    2018年11月美劇《毒梟:墨西哥》在Netflix上播出,作為《毒梟》姊妹篇這部犯罪題材的美劇將舞臺從哥倫比亞搬到了墨西哥,將道具由古柯鹼改成了大麻,主角由麥德林卡特爾販毒集團老大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換成了瓜達拉哈拉的毒品教父米格爾·菲利克斯·加拉多,依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 2014權勢人物:墨西哥毒梟「矮子」落榜
    據美國執法部門稱,古茲曼一度是全球勢力最大的毒梟。今年早些時候,他在自己的家鄉墨西哥錫那羅亞州被捕,目前被關押在墨西哥城附近一座高度警戒的監獄裡。有人發電子郵件詢問:「矮子」缺席今年的榜單,其原因何在?
  • 《毒梟:墨西哥 第二季》毒品與新自由主義陷阱
    從80年代墨西哥新自由主義的私有化陷阱,到民主政治迎來的技術「新玩法」,最後主角入獄後的一番升華也是相當驚豔。這一季的《毒梟》更像是在上歷史課。實際上80年代的石油危機波及到墨西哥已經帶來了重工業與比索的崩潰。為了重新刺激製造業的發展,墨西哥進行新自由主義改革並在後來加入了北美自貿區。然而這給墨西哥農民帶來了滅頂之災。更廉價的美國玉米擊垮了墨西哥的玉米種植業,而土地私有更是使得農民喪失土地。
  • 觀察|美國人如何靠吸毒「養活」了墨西哥365萬人
    在美國電影裡常見的黑幫大佬無非是兩種角色,要麼是倒賣軍火的要麼是販賣毒品的,就連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甘迺迪的幕後支持者黑幫老大也沾了不少倒賣毒品的勾當。好萊塢明星裡抽大麻的更是大有人在,可能有人想問,美國有哪些吸毒的明星?或許你問不吸毒的人能少打幾行字。那麼美國人有多愛吸毒?美國的毒品又是從哪兒來的?美國人一年要吸多少毒?
  • 墨西哥政府鬥不過毒梟?
    他強調,應把主要精力用於消除毒品犯罪的根源,如貧困和失業。縱然理由冠冕堂皇,但墨西哥政府鬥不過毒梟,受到詬病和批評。有評論就認為,毒梟此次不僅迫使政府放了奧維迪奧,而且向庫利亞坎乃至整個墨西哥展示誰說了算。庫利亞坎是墨西哥錫那羅亞州首府,也是墨西哥最大販毒集團之一錫那羅亞集團的據點,有大約80萬人口。
  • 25000起兇殺案,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謀殺率世界第一的墨西哥有多危險
    麥德林販毒集團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兇惡、最危險、最殘暴、最大膽,但也是最有錢的犯罪組織。與它相比,著名的美國黑手黨和日本山口組不過是小學生。多行不義必自斃!▲天網恢恢,埃斯科巴被警方擊斃麥德林集團覆滅後,毒品戰爭遠未結束,毒品集團只是從城市轉移到了偏僻的鄉村和邊境地帶,行事更加隱蔽了,這是一場曠日持久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