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墨西哥的毒品戰爭

2021-02-15 最天下

當地時間2013年8月28日,墨西哥格雷羅州 ,墨西哥士兵在罌粟花田地展開行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很難說墨西哥政府的反毒戰爭誰會贏。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是同一立場的,互惠互利。政府官員、警察和毒販子暗中勾結,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

上個月,墨西哥北部邊境的奇瓦瓦州一個戒毒康復中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5人死亡,多人受傷。警方調查發現,事件與兩個販毒團夥分銷毒品以及長期積怨有關。

墨西哥與毒品有關的衝突比許多國家的內戰和暴動還要嚴重。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2016年,墨西哥的毒品戰奪去了2.1萬-2.3萬人的生命,而2007年至2017年間共有17.7萬人被謀殺。報告還稱,這一數字很可能低估了實際情況,因為還有許多埋在亂葬崗的屍體從未被發現。

事實上,早在十幾年前,墨西哥政府就發起了反毒戰爭,但收效甚微。2006年卡爾德龍(Felipe Calderon)出任總統後就對毒品集團宣戰。執政六年間,他派遣了上萬名軍隊人員補充甚至替代地方警察力量。期間,墨西哥軍方在美國的援助下,抓捕或擊斃了被列為頭號通緝犯的37名毒梟中的25人。

但是,大販毒集團也因此分裂成了許多個新的小規模販毒團夥。競爭對手之間搶奪地盤和繼承權的火併加劇,暴力事件也進一步增多。卡爾德龍執政期間,政府登記在案的殺人事件達12萬起,是其前任的近兩倍。專家預計,其中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案件是有組織犯罪。

眾所周知的秘密

「毒品的問題很嚴重,圍繞毒品集團的犯罪更是糟糕,像謀殺、綁架,以及器官買賣等。毒品集團的運作就像公司,他們富可敵國,能夠做許多事,不僅僅是販毒」,墨西哥坎昆市優步司機Ernesto Camago Escamel近日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說。

在被問及如何評價墨西哥政府發起的反毒戰時,他說:「這都是假的,因為墨西哥政府和販毒集團共享利益。販毒集團會給政府很多錢。墨西哥最大的問題是政治腐敗,比毒品問題更嚴重,這也是毒品交易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墨西哥,販毒集團常常利用從毒品交易中獲得的巨額利潤來拉攏政府反對派,買通法官、警察和政客。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墨西哥的正義」項目主管舍克(David Shirk)在201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革命制度黨(PRI)統治墨西哥的幾十年間,販毒集團搭建起了「一個系統性的腐敗網,用巨額賄賂換來了毒販子們的地區銷售權、市場準入權,甚至來自政府官方的保護」。

2014年9月發生的墨西哥43名學生失蹤案,也加劇了民眾對政府和毒販勾結的認知。當時,格雷羅州伊瓜拉市,一批師範院校學生遭到警察的圍堵和開槍鎮壓,在造成6人死亡20多人受傷後,43名倖存者被帶上警車並從此下落不明。

墨西哥當局事後稱,被警方帶走後,這些學生被交給了當地販毒團夥。這些人殺害了他們,並在一個垃圾填埋場焚燒了他們的屍體,將骨灰撒到了附近一條河裡。但被委託調查此事的美洲國家間人權委員會推翻了墨西哥當局的說辭。該委員會跟另一個法醫專家獨立調查團均在單獨的報告中指出,當天早上政府指認的垃圾場附近沒有發現足夠焚燒掉43具屍體的大火出現。

在墨西哥城從事石油行業工作的Erick Rodrigo Sanchez Rivas也對界面新聞表示:「很難說墨西哥政府的反毒戰爭誰會贏。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是同一立場的,互惠互利。政府官員、警察和毒販子暗中勾結,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

離天堂太遠而離美國太近

Rivas還稱:「墨西哥毒品交易猖獗,主要是買家太多。沒有買,就沒有賣。而且我們位於美國和哥倫比亞中間,正處在毒品走私的這條通道上。」

墨西哥位於北美洲,北部同美國接壤。根據美國中情局(CIA)的信息,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古柯鹼消費國,也是哥倫比亞海洛因、墨西哥海洛因和大麻的最大消費國,以及搖頭丸和墨西哥冰毒的主要消費國。

墨西哥則是全球第三大鴉片生產國,美國市場海洛因的主要供給國;還是古柯鹼從南美洲運往美國的主要中轉國,預計每年運往美國的古柯鹼中有95%在墨西哥停留,大型販毒團夥把控著絕大部分通過墨西哥的毒品運輸。

而在毒品流入美國的同時,槍枝和現金也沿著同樣的渠道流向墨西哥,使得販毒集團的勢力更加難以撼動。

美國政府問責署(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至2014年間,從墨西哥犯罪現場繳獲的槍枝中,有超過7萬把可追蹤至美國,相當於這期間繳獲所有犯罪槍枝的70%。

在被問及美國總統川普如果修建隔離牆是否會有效打擊毒品走私時,Rivas說:「那樣對毒販子而言可能會更難一點,但他們總會想到辦法的,陸路走不通就走海路或者空中。

Escamel則認為沒什麼作用,因為美國官員並不是真的想禁,「他們有最先進的偵測技術,有最強大的海陸空三軍,如果他們真想禁止毒品進入美國,怎麼可能做不到?他們也有政治腐敗。」

也許就像墨西哥前總統波費裡奧·迪亞斯說的那樣,墨西哥的悲劇在於離天堂太遠而離美國太近。

怪經濟不景氣?

對於毒品集團的猖獗,Escamel還表示:「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打擊販毒,因為經濟不夠強勁。墨西哥政府也不關心民眾,他們應該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工作和機會。墨西哥本身有許多資源。」

墨西哥是拉美地區主要的能源生產國和出口國,同時也是拉丁美洲重要的礦產品生產國,銀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鉛、鋅、金等多種礦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該國還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是玉米、番茄、甘薯和菸草的原產地。此外,得益於較長的海岸線,墨西哥的海洋捕魚業也很發達。

但Rivas認為,相比經濟不景氣,販毒能帶來的暴利才是影響力更大的一個因素。他說:「城市裡還是有很多機會和工作的,像餐廳服務員之類的,但是這類工作薪水很低,可能一個月只有三四千比索。而販毒有可能一天就賺到一萬比索。」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16年墨西哥的GDP總量全球排名第15位,人均GDP按目前的美元價格計為8201美元(約合人民幣5.4萬元)。另據Trading Economics,2017年8月墨西哥人的平均日薪為336比索(約合人民幣120元)。2017年第二季度,墨西哥GDP同比增速為1.8%,8月的失業率為3.5%。

不過在墨西哥城生活了四年的投行人士Luis顯然更加樂觀。現年30歲的他對界面新聞記者說:「從長期來看,政府還是有贏的機會。他們有武器、有法律、有軍隊。而且隨著貨幣電子化的推進、現金交易的減少,也會使毒品交易越來越困難。」

相關焦點

  • 25000起兇殺案,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謀殺率世界第一的墨西哥有多危險
    當時大廈內正在舉行修改刑法的會議,核心內容是要對販毒進行更加嚴厲的打擊。幾十名配備自動武器的武裝分子突然衝進大廈劫持了人質。經過激戰,35名武裝份子被擊斃,11名最高法院大法官死亡,48名軍警犧牲。存有大量有關麥德林集團罪案及證據的檔案室在大火中被燒毀。
  •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被毒品吞噬的墨西哥
    在綿長的邊境線,除了那些日夜渴望以偷渡實現美國夢的墨西哥窮人,蠢蠢欲動的毒販也是常駐人口。他們伺機而動,在美國人稍有鬆懈之際,就大搖大擺地開著滿載大麻與海洛因的卡車揚長而去。當然,如果你認為開車闖關是販毒集團的唯一出路,就太低估他們了。縱使安第斯的毒品貿易再囂張,墨西哥也是進出美國最為便捷的南大門。
  • 《毒梟:墨西哥》:離天堂很遠,離美國很近
    雖然美國緝毒署(DEA)的佩納探員在本季並未出現,但哥倫比亞的毒梟們卻仍然粉墨登場:《毒梟》前兩季的主角、麥德林集團頭子巴布羅·埃斯克巴爾,《毒梟》第三季卡利集團的頭頭腦腦,都在《毒梟:墨西哥》第5集裡出現了。這既符合史實,也符合事實,因為幾十年來美洲的毒品網絡裡,哥倫比亞與墨西哥都佔有重要位置,兩國毒梟之間的合縱連橫由來已久。
  • 全球最危險城市,前5名竟都在墨西哥!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份來自墨西哥公民組織「公共安全與司法正義(簡稱(PSCJ))」發布的研究顯示,在全世界十大最危險最暴力的城市當中,墨西哥城市竟然佔據了前五名,而位於墨西哥西北部的蒂華納更是名列榜首。
  • 邊境殺手 | 一場註定失敗的毒品戰爭
    在菲尼克斯這座毗鄰墨西哥的城市裡,聳人聽聞的黑幫火拼、血肉橫飛的炸彈襲擊正變得愈發頻繁猛烈。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窮兇極惡的墨西哥販毒集團。「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墨西哥的悲劇宿命自建國之日起已悄然註定。
  • 毒品戰爭:墨西哥往事
    2001年,墨西哥最高法院準備將古茲曼引渡到美國(他的毒品都是銷到美國的,一攤爛帳在那裡),到了美國監獄,就再也別想住五星級單人房,更別想遙控整個毒品帝國。於是古茲曼就開始醞釀越獄計劃。他讓家人、律師成箱成箱地往監獄運送毒品和現金,賄賂獄卒和官員。監獄內外一共有78個人協助他逃離了戒備森嚴的監獄。
  • 被美國和毒品控制的國家——墨西哥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墨西哥取代哥倫比亞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毒品來源國,該國毒品經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現如今,直接從業人員超過45萬,此外還有320萬人的職業與毒品貿易間接相關。古茲曼出生在墨西哥西北部的一個貧困村莊裡。在當地,種植罌粟非常普遍,是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古茲曼的家庭也不例外。
  • 調查稱墨西哥14年毒品戰爭近30萬人喪命,近4萬遺骨身份不明
    據英國《衛報》報導,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墨西哥「毒品戰爭」在14年間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近39000具遺骨的身份得不到確認,遺體數量多到停屍房來不及處理。墨西哥警方當地時間9月22日,墨西哥非政府組織Quinto Elemento Labs發布最新調查報告,2006年,時任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正式宣布發動「毒品戰爭」,打擊販毒集團,該年,墨西哥共有178具遺體得不到確認。
  • 墨西哥頭號大毒梟,「矮子」古斯曼的傳奇人生
    墨西哥有一句全球聞名的諺語:「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一語道盡這個國家的悲壯歷史。曾經的墨西哥領土很大,疆域巔峰時期達到四百多萬平方公裡,是美洲名副其實的疆土大國。1846 年美墨戰爭爆發,兩年後美國攻下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逼迫墨西哥政府籤下喪權辱國的條約,總共割讓了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總計近三百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 墨西哥毒品戰爭偽紀錄片,豆瓣評分9.1的美劇
    2018年11月美劇《毒梟:墨西哥》在Netflix上播出,作為《毒梟》姊妹篇這部犯罪題材的美劇將舞臺從哥倫比亞搬到了墨西哥,將道具由古柯鹼改成了大麻,主角由麥德林卡特爾販毒集團老大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換成了瓜達拉哈拉的毒品教父米格爾·菲利克斯·加拉多,依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 製片人遭槍殺,豆瓣9.5的《毒梟:墨西哥》還原緝毒戰爭
    追溯墨西哥毒品戰爭的起源,講述墨西哥最大毒梟的發家史,分析美國緝毒局與販毒集團的博弈。剛上線豆瓣評分高達9.5分,目前維持在9.1分。《墨西哥》的最大魅力來自於真實人物改編。開拍之前,製片人波塔爾在墨西哥取景時,遭遇槍擊,當時他正坐在車內,身上全是彈孔。
  • 墨西哥:被毒品左右的國運
    一位墨西哥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告訴墨西哥廣播電臺,古茲曼在獄中不可能享有之前享受的任何特權,並且還剃掉了他的頭髮。2019年7月,被引渡到美國的古茲曼被判處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外加30年刑期,並被勒令支付126億美元罰金。然而,世界第一大毒梟被抓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勝利,墨西哥的毒品生意,依舊高速運轉。憑藉著暴力崛起的塞萬提斯,已成為下一位被美墨政府鎖定斬首的新毒王。
  • 放了古茲曼兒子,墨西哥軍方再抓大毒梟,毒品戰爭是否重新點燃?
    據外媒稱,墨西哥臭名昭著的聖羅莎販毒集團的頭目何塞安東尼奧已經被墨西哥軍方抓捕,他領導的販毒集團在這次行動中被嚴重打擊削弱。而這也是墨西哥軍方在兩年前抓住古茲曼並移交美國後最成功的一次緝毒行動。墨西哥毒品之禍已經持續了至少40餘年,自從第一代墨西哥毒品教父,墨西哥毒品託拉斯的創造者米格菲利克斯加羅拉開始,已經有數名毒梟被擊斃,或者逮捕,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前,墨西哥基本奠定了現如今的毒品犯罪局面,去年被移交美國的賈思曼是墨西哥最後一位老一代毒品犯罪教父。但是古死板的背不並不意味著毒品戰爭畫上了一個句號。
  • 墨西哥死亡走廊:美國最大毒品供應商
    幾十年來,墨西哥軍方一直在努力摧毀罌粟花——海洛因、嗎啡以及其他毒品的原材料——但是始終無法跟上罌粟花的種植速度。騰訊財經訊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為爭奪蓬勃增長的海洛因交易而戰的腐敗和犯罪團隊的致命結合,已經把墨西哥格雷羅州的一條雙車道道路變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死亡走廊」。這條道路把格雷羅州的首府奇爾潘辛戈和附近的海洛因生產山脈連接在一起。
  • 豆瓣9.2,毒品背後的真實罪惡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 3000萬人民遭墨西哥「毒害」,為何美國不派兵去剿滅毒販?
    在墨西哥一直流行著一句諺語:「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在墨西哥,毒品的泛濫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民生體制,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有不少人疑惑,美國為何會允許身邊有這麼一個不安定的「毒瘤」存在,而不派兵去剿滅呢?
  • 美國加州經濟第三強城市,距美墨邊境僅20公裡,墨西哥人視為天堂
    墨西哥是美國的鄰國,一邊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差別是非常之大。美國的加州以前曾經是墨西哥的領土,在1846年的美墨戰爭中美國佔領了加州,1848年加州發現了金礦,美國人紛紛到西部來淘金,隨著人口的劇增,2年後的1850年,在這裡建立了聖地牙哥市,也叫做聖地牙哥。
  • 《毒梟:墨西哥》 主創團隊拼命的精神
    為了還原「毒梟大佬」的事跡和黑暗的毒品戰爭,劇組在拍攝期間被黑幫1人、威脅,並索賠10億美元的巨款; 甚至,一位工作人員還在墨西哥被槍殺..... 《毒梟:墨西哥》故事的主場地,放在了墨西哥這個古老而又貧窮的國家。 80年代的墨西哥,有句俗語: 「離天堂很遠,離美國很近」。
  • 寧要毒品合法荼毒子孫,也不要川普!美國禁毒失敗,國運要完?
    而多個由民主黨執政的州份,推出「毒品非罪化」法案,恐怕也離不開藉此在大選中討好佔到人口近10%的癮君子們——非洲裔作為民主黨的鐵票倉,基礎選民,其人口也不過3890萬人(不過兩者有重合)。
  • 墨西哥女子被人打死,丈夫尋到兇手後,血洗兇手全家
    據墨西哥《宇宙報》報導,墨西哥米卻肯州普魯安迪羅市5月23日發生了一起槍擊案。兩名騎著模特車的搶手,闖入位於聖安東尼奧殖民區的一棟房屋內,對著裡面的人進行了掃射,兩名槍手直到將屋內的人全部射趴下後,才不慌不忙地逃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