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析.177 信佛所說,去極樂世界

2021-01-07 幻海迷局搬運工

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因為如上的緣故,所以舍利弗啊,你們都應該信受我和諸佛說的這些。」 這句經文從佛口裡說出來是多麼無奈和悽涼,表面上看是一句碎碎念的話,可是這句話卻直射人心,讓人潸然淚下。

當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魔王領魔眾去打擾,佛陀說:你已經無法破壞我了,因為我已經成就世出世間最高的佛果了。魔眾們自然不肯信受,於是佛陀不動宴坐,只是以右手指輕輕點地,堅牢地神從地中出,發大音聲:我為做證明。魔軍一聽瞬間做鳥獸散。

當釋迦太子因為苦修沒有收穫後,他在思維哪裡出了錯呢?最後在尼連河畔洗一下,因為身體的羸弱暈倒了,被兩位牧羊女救起施以羊奶糜粥,而隨他修行的五位家臣見到太子受人糜粥碎碎言:此人已忘失修行大志,背棄了一日一麻一麥的誓言,我們還是離開他吧!於是他們五人遠走鹿野苑。

佛陀在樹下夜睹明星,示現證悟極尊佛果,身邊卻空無一人。於是自己再觀察娑婆惡世的業緣,發現甚難救度,遂打算入涅槃。而他卻聽十方諸佛讚嘆他、鼓勵他,並希望他繼續救度眾生的誓願。因為諸佛的勸慰,大梵天王領眾天子化做人形趕來,祈求佛陀弘法利生,佛陀和天人們約定以此色身行走到100歲。當天人們離開,佛陀再去觀察因緣,趕到鹿野苑找到離去的那五個家臣,為他們講法,從此佛法的三寶已經初步形成。

在佛陀弘法最初的階段,幾乎所有的弟子都是他去接引才入得佛門,一個一個的化度進來,才成就了隨後的僧團。當我們看到任何一場法會前後圍繞,諸眾生雲集歌讚美譽,種種供養,這華麗的場景全都是佛陀辛勞付出使然。弟子在增加,名聲在傳播,經文在宣講,法會一場接一場,我們看到的佛經只是佛陀宣講的經文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在這些經文裡依然能看到彼時那個身影的辛勞。

《阿彌陀經》在什麼時候講的?彌勒菩薩出現在這部經文中做證明,因為彌勒菩薩早佛陀12年示現圓寂的,所以這部經最晚是出現在般若部,整個般若部22年之久,可以有多次宣講大小彌陀經的因緣和條件。舍利弗是佛教初期的大弟子之一,所以此時的舍利弗雖然已經成為大阿羅漢了,作為佛陀教下智慧第一的大阿羅漢,到講《彌陀經》的時候舍利弗最少已經追溯佛陀30年了,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大弟子,佛陀對他宣講的時候還會說:舍利弗啊,你們要相信我說的話啊!就算你們不信我說的話,也要相信諸佛說的話啊。

佛陀為我們講法多難啊,動用了那麼強大的資源,可是我們是否真地相信他呢?再看《地藏經》就真的太艱難了:遇到任何一位鬼王、一位地神、一位天人,佛陀都不厭其煩地說「我教下的這些人啊,還沒都救完,他們還有太多的毛病習氣,還需要救度,你們不要捨棄他們,我把這些末法眾生託付給你們了。」所以我們才是佛陀心中牽掛的孩子,我們也是讓爹媽不省心的孩子,就像《法華經》的《毒藥喻》中,就算那些中毒的孩子知道父親是良醫,能配出解藥,可是中毒深的只會婉轉於地口吐白沫,也不肯去吃解藥,這不就是我們嗎?

為什麼不吃解藥呢?因為中毒太深,顛倒了心識,失去了正確的方向,其中最深重的是失去了對佛陀的信心。就像有的人在誹謗佛陀說:佛教所到的地方都不安寧,乃至推崇佛教的國家都被滅國了,乃至於自己的祖國在佛陀住世的時候都被屠殺,拿這些來誹謗打擊佛教。這個時候佛陀還要手指點地,勞煩堅牢地神再來做下證明嗎?就算在法會中雲集了無量無邊的佛菩薩該不信的人,還是不會信受,這實在是令人無力啊。

佛法那麼偉大神奇,那麼圓滿深奧,可是我們卻不能活在其中,哪怕分一口薄羹也是嘗到了其中的滋味;可是就算這樣簡單的要求,簡單到你這樣做會有大利益,還是不能令人相信。於是利益說大了,怕大家害怕;說小了,又擔心沒有吸引力,這太難啊。

是誰讓佛陀這樣難的?不是別人,就是我們啊!我們是佛的罪人,於是口口聲聲說學佛要去除貪嗔痴,可是卻在變著花樣,乃至耍小聰明找漏洞、鑽空子,以為因果都是說給別人的,可哪一個不是最後迴旋到自己身上?

我過去說過,我們不要去做佛教裡的負面教材,不要去做佛教裡的複讀機、點讀機,不要去做佛教裡的收藏家。遇到了佛法真的不容易,好好把握,就當下的自己而言還有毛病,不圓滿這很正常,如果圓滿了誰還學佛呢?正是因為不圓滿才需要學佛,所以我承認自己的不圓滿。

相關焦點

  • 佛說阿彌陀經析.116 佛教的理法你都可以去實踐驗證
    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大明佛】 大明佛是西方諸佛中的七尊代表佛之一。如果說「光」是「體」性、是本體,那麼「明」就是「相用」。我們在《佛教框架體系》裡提到九字讀經的方法其實並不完整,只是方便給各位上手去挖掘經文義理,如果九個字加上三個字就算完整了,這三個字是「體相用」。體相用偏理,對於法理的深邃部分必須要涉及到體相用中。很多時候我們對經文義理不能理解,正是因為在體相用上的混淆,不知道在說什麼層面的部分。
  • 佛說阿彌陀經析.86 因緣果報律,從當下的結果推導出前因!
    佛教說依靠因果能扭轉生命、能改命,不是改因,也沒去改果,而是改了當下的行做,行做改變了,通過心念行為促成的緣就發生了轉變,土壤、水分、空氣、養料都有了變化,發芽和結果的部分就產生了對應影響。因果是不可以改的,所以道教的因果觀是鐵桶一塊,動不得分毫: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閻王讓你三更死,哪個敢留到五更?
  • 佛說阿彌陀經析.185 學習宣傳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種種不可思議
    釋迦佛對諸佛的稱揚讚嘆是非常多,講了很多世界的佛陀的事情,但在《彌陀經》裡卻用了「就像我現在這樣稱揚讚嘆」,這句中並沒有把過去宣講他方世界諸佛功德的事情算在裡面,而是僅在《彌陀經》中釋迦佛就已經稱揚讚嘆了諸佛,這個事情什麼時候做的?釋迦佛對諸佛不可思議功德的稱讚在哪裡?前面我們最容易看到的是: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
  • 《佛說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美景攝受+木魚唱誦(視頻+經文文字)
    海濤法師念頌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15分鐘《佛說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美景攝受+木魚唱誦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 《佛說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美景攝受+木魚唱誦(視頻+音頻+經文文字)
    《佛說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美景攝受+木魚唱誦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15分鐘音頻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迦。難陀。阿難陀。
  • 簡體校對|佛說阿彌陀經(日誦式)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 上夢下參老和尚:佛說阿彌陀經(6-5)
    67上夢下參老和尚:佛說阿彌陀經(6-5)【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我們上頭講的是極樂國土,極樂國土是佛的依報,現在講佛的正報,正報這是佛的功德成就阿彌陀佛。所以佛跟舍利弗說你如何想的,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 1、阿彌陀經簡介
    阿彌陀經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部經文,阿彌陀佛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佛。不管你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或是一個普通人,都是很熟悉的。在漢族地區,信佛的人都會經常在口中念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時常能聽到別人念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淨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86】極樂世界的四土是互含互攝的
    這極樂世界不能成佛的,一世無二佛,到極樂世界能夠到達等覺菩薩,要成佛還要到凡夫的世界。這個當中所謂的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這下面一段解釋了:  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注音版
    阿彌陀經是佛祖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的一部經典,從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入手,再而廣修福慧善根,得證自在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
  • 《佛說阿彌陀經》精美圖解!過目增福無量!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成佛已來。於今十劫。舍利弗,極樂國成就了如上所說的功德莊嚴。〖經文〗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第300集-印正老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清-藕益大師註解主講:印正老師【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而蓮華化生,大家都是普提勝緣,極樂世界是清淨世界。【轉命濁為無量壽】生死現象,到極樂世界就永遠結束了,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到了極樂世界,直到回歸常寂光淨土,都不會有生死現象。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念出的成就。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35集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我們再看藕益大師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來歷的解釋【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句解釋,是在前面【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在這句解釋的基礎上說的。對於極樂世界的來歷,我們命終見到阿彌陀佛,有很多同修半信半疑。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25集
    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對於極樂世界的水質如此之好,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佛早就給我們說過,一切法從心想生,依報隨著正報轉。極樂世界人人心正口正身正,不造惡業,只斷煩惱,就感得一切美好。這件事不是極樂世界單獨給我們展示出來的,早在我們這個世界初成之時,我們的水質也有這樣好。
  •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歡喜信受」【大安法師詳解《佛說阿彌陀經》.45(完結)】
    淨土法門大不可思議,難以相信,難以了知,沒有一個人能夠發問,釋迦牟尼佛,以一切種智觀照與會大眾的根機,知道眾生成佛的緣成熟了,就「無問自說」。無問自說呢,令與會的大眾得到四悉檀的利益。這種法雨的滋潤教化,就讓與會的大眾歡喜信受。與會的舍利弗呀,諸比丘哇,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211集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藕益大師說。別教七住是什麼意思?【別】是藏通別圓的別。見思煩惱斷盡了則證菩薩位,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聲聞,其實並不是阿羅漢四果,要比阿羅漢高得多。高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佛在後面所說的,皆是阿惟越致。
  • 佛說阿彌陀經析.212佛陀為什麼從羅網、行樹、八功德水開始講呢?
    往往很多人不那麼重視,我過去說這個部分其實是在為我們標明兩個部分:一是聽法眾生的大眾狀態,從所來眾生的狀態看,就能初步判斷法會宣講的內容是針對什麼群眾面的;二是為我們增信的,比如我們可能不會信這部經文,乃至上網一搜,說這個是假的,說那個是偽的也有,讓很多人佛魔不分,不知道應該如何取捨,可是如果你信觀音菩薩,那麼你應該信《地藏經》;如果你信彌勒菩薩,那麼你也應該信這部《彌陀經》,對不對?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第296集-印正老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清-藕益大師註解主講:印正老師【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一個年輕人,正當花際,能捨棄妻子兒女與榮華富貴,去過苦行僧的日子,而且一去不復返,沒有後悔,直至修成佛果。佛表法的意思,我們要看出來。不能看熱鬧。眾生濁,大家遇在一起,不是恩就是怨,不是情就是仇,佛也不例外。佛來到世間,將這一切善惡緣分都化成出離輪迴成就佛果的法緣,佛做得徹底。一切都擺平了。
  • 佛說阿彌陀經析.190 佛陀把餘下未解脫的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了
    對地藏菩薩而言,他救度一個眾生,真地要救到出輪迴成阿羅漢才算是告一段落,隨後的救度是令眾生成佛才算是徹底完畢的救度;可是釋迦佛明顯知道,卻沒有這樣要求他,只是給了他一個非常非常容易就能完成的任務,別讓他們受苦就行了!對我們而言,不要讓自己受苦,這勉強算是隨順了佛陀的教誨。怎麼才能不受苦?
  • 朝暮課誦:佛說阿彌陀經 十念心不亂可歸淨土
    《佛說阿彌陀經》更成為漢傳寺院晚課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本煥長老示寂之際,讓我們一起誦讀《佛說阿彌陀經》,祈願:本煥長老,早成佛果,乘願再來,普度眾生。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