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析.185 學習宣傳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種種不可思議

2021-01-07 幻海迷局搬運工

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

「舍利弗啊,就像我現在這樣,稱揚讚嘆阿彌陀佛及諸佛的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如來們也稱揚讚嘆我釋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議功德。」

釋迦佛對諸佛的稱揚讚嘆是非常多,講了很多世界的佛陀的事情,但在《彌陀經》裡卻用了「就像我現在這樣稱揚讚嘆」,這句中並沒有把過去宣講他方世界諸佛功德的事情算在裡面,而是僅在《彌陀經》中釋迦佛就已經稱揚讚嘆了諸佛,這個事情什麼時候做的?釋迦佛對諸佛不可思議功德的稱讚在哪裡?前面我們最容易看到的是: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而這六方諸佛的行跡等等在本經確實沒有提到,我們在分享的過程中,幾乎是在每尊如來的聖號上都粗略地挖掘了一下,也能藉由佛陀的巧妙安排和諸佛的名號窺探一點彼佛的行跡。

隨後提到如何叫做「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裡又深入到聽聞到其中諸佛的名號,就可以獲得來自彼佛的加被,這是不可思議的。從我們的角度獲得諸佛加被是不可思議的殊勝待遇了;而從諸佛的角度,念念擁護眾生、護念眾生,是諸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事。雖然我們不知道彼諸佛等種種行跡,不知道他發下何等的願,不知道他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國土,可是這無量諸佛藉由稱揚讚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而成就了不可思議功德;於是話轉過來說,若我們也稱揚讚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種種不可思議,是否也會有無量功德呢?

這一句看上去很簡單的連接句,埋藏了一個大秘密。諸佛讚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是有不可思議功德的,那麼我們有樣學樣,也讚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我們也必得無量功德,只是我們聞佛名號可得加被,菩提不退,而我們暫時還無法加被其他眾生,我們還是被救度眾生。

諸佛間相互地稱揚讚嘆,這又是什麼意思?經文中說到:如來的事情,只有如來才能知道;佛智慧的深廣也只有佛才能曉知,就算等妙覺的大菩薩也不能知其少分。這個稱揚讚嘆不是走過場,你誇我了,我也誇一下你。那麼佛陀是需要讚嘆的嗎?如果佛陀需要讚嘆,這是如來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有法相、有非法相,肯定就不是如來的境界了。

既然已經是佛陀了,為什麼那麼重視讚嘆這個事情?如剛剛說這裡埋藏了一個秘密,讚嘆是一種行持,也就是修行的一個部分。在《普賢十願》裡第一是禮敬諸佛,第二是稱讚如來。看上去沒什麼區別,但是第一願禮敬的是眾生的佛性,是穿越外在形式直接達到本源的,對這無上佛性的禮敬,並非是這個色身軀命做了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並非是這副軀體值得恭敬。

第二願中稱讚如來,這如來就是果地佛,真正達到如來的境界,這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雖然諸佛很多,但是眾生更多,能披宏誓鎧入生死界,示現破除塵牢,降服魔怨,壞生死局,這本身就是很難很難的事情,諸佛如來都做了這樣的事情,這裡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在其中。

佛陀示現成佛,並非是向大眾宣告自己成佛,而是告訴大眾:我可以走到這,你們也都可以!這就給了無量眾生以信心和鼓舞,並在佛陀示現的日子中廣宣法教,利樂有情,這也是很難很難的事情。能達到這種境界是值得讚嘆的,佛與佛都是這樣辛苦勳勞,所以這裡面的艱難也只有佛與佛才能了知。於是這個讚嘆裡又多了一層體恤和關懷,體恤成佛的辛勞,關懷教化眾生事業的進展;而我們要讚嘆佛陀出現於世的勇猛精進,大雄大利,廣大慈悲,為一切眾生做眼,為一切眾生做演,為一切眾生坐晏了。

這裡十方諸佛和釋迦佛演了一齣戲——互相讚嘆,也為我們提點出另一個修行內容,就是要學會讚嘆。那麼讚嘆什麼呢?國人的讚嘆確實做得不夠好,也包括我在內,亦如現在世間上的讚嘆多是對外在的樣貌等等,可是這種讚嘆真的是太浮誇和不真誠。當我們要去讚嘆一個人,一定是他有值得讚嘆的地方,他長得好看,是因為遺傳得好、教育培養得好、也可能是手術做得好,這些都是浮在面上的,並非是靠自己努力獲得的;而現在的國人確實很吃這一套,在大街上喊美女,一水都回頭,不管自己長成什麼樣都自信自己是美女;就像有的地方叫服務員,你得喊靚仔啊,就算長得很難很醜,你也得喊他靚仔,不然不理你。

這種讚嘆並不好,我們要學會去觀察對方內在的美好,內在值得尊重讚嘆的品質,而非是你買了一個包治百病的包包,他穿戴了一套幾十萬的服飾,或者開了什麼樣的好車,住了什麼樣的豪宅,這種外在的東西永遠不可能替代內心的品質,而如果我們只去關注外在的這些,內在的美好就蕩然無存了。很多人都盲目地投入到整容中,一水的範冰冰,一水的baby,這是錯誤的價值導向,這也是錯誤的價值觀使然。

相關焦點

  • 佛說阿彌陀經析.86 因緣果報律,從當下的結果推導出前因!
    佛教說依靠因果能扭轉生命、能改命,不是改因,也沒去改果,而是改了當下的行做,行做改變了,通過心念行為促成的緣就發生了轉變,土壤、水分、空氣、養料都有了變化,發芽和結果的部分就產生了對應影響。因果是不可以改的,所以道教的因果觀是鐵桶一塊,動不得分毫: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閻王讓你三更死,哪個敢留到五更?
  • 《佛說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美景攝受+木魚唱誦(視頻+經文文字)
    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
  • 《佛說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美景攝受+木魚唱誦(視頻+音頻+經文文字)
    《佛說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美景攝受+木魚唱誦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15分鐘音頻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
  • 簡體校對|佛說阿彌陀經(日誦式)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 《佛說阿彌陀經》精美圖解!過目增福無量!
    這些禽鳥,日夜不停地唱著和雅的歌聲;從他們的鳴聲中,演暢五根五力(3)、七菩提分(4)、八聖道分(5)等種種微妙的道理,使那個世界的眾生聽了,都會不期然地發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舍利弗,你不要以為這些禽鳥是因罪報而轉世的。為什麼呢?因為極樂國裡沒有畜生、餓鬼及地獄的三惡道,甚至連三惡道的名稱也沒有。這些禽鳥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變化而成,用歌聲來感化眾生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第300集-印正老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清-藕益大師註解主講:印正老師【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我們再回憶藕益大師對命濁的解釋【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天道酬勤,世出世間的成就離不開努力。
  • 佛系期末考試:阿彌陀佛主題試卷,30道題你能及格嗎
    阿彌陀佛與中國人太有緣分!自唐代善導大師提倡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修行方式以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形成了「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文化現象。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諸多修行人的畢生夙願。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35集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我們再看藕益大師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來歷的解釋【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句解釋,是在前面【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在這句解釋的基礎上說的。對於極樂世界的來歷,我們命終見到阿彌陀佛,有很多同修半信半疑。
  • 佛說阿彌陀經析.186阿彌陀佛開啟了可帶業往生佛國淨土的全新模式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要想把佛陀三十二相圓滿讚嘆了,就又要廣說如何獲得這些圓滿,這樣就要說到在行菩薩道時候的累劫修持和艱難跋涉了,這樣的讚嘆才算是能擺脫低級趣味。最好的讚嘆一定是對對方美好品質的發掘,每個眾生都會有內心閃光的地方,都會有自己的優良品質,只不過因為眾生都不圓滿,所以是優良品質夾在劣根裡,誰多誰少不同了。而佛的優良品質就太多太多了:清淨、平等、覺悟、自在、圓滿、無上、通達、了知、萬德萬能。
  • 上夢下參老和尚:佛說阿彌陀經(6-5)
    67上夢下參老和尚:佛說阿彌陀經(6-5)【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我們上頭講的是極樂國土,極樂國土是佛的依報,現在講佛的正報,正報這是佛的功德成就阿彌陀佛。所以佛跟舍利弗說你如何想的,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第296集-印正老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清-藕益大師註解主講:印正老師【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眾生濁,我們看看佛陀如何善待眾生。無論眾生與佛有恩有怨,佛都堅決承認:佛氏門中怨親平等,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就是佛的胸懷,是佛陀在五濁惡世全始全終,來去自由的先決條件。
  • 朝暮課誦:佛說阿彌陀經 十念心不亂可歸淨土
    編者按:《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顯了一個方便解脫的法門。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至一心不亂,意不顛倒,臨命終時,則可往生西方淨土。漢傳佛教形成的以持阿彌陀佛名號,誦《佛說阿彌陀經》等淨土經典為主要修持方法的淨土法門,一直擁有著廣大信眾基礎。
  • 1、阿彌陀經簡介
    阿彌陀經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部經文,阿彌陀佛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佛。不管你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或是一個普通人,都是很熟悉的。在漢族地區,信佛的人都會經常在口中念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時常能聽到別人念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佛說阿彌陀經析.190 佛陀把餘下未解脫的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了
    我們的剛強難化,讓佛陀打掉牙肚子裡咽,於是佛陀在最後的時間,把餘下的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了,把這十之一二的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並且敦促其他大菩薩、大鬼王、天王護衛我們,幫助地藏菩薩,就在那麼難得的機緣,連救度母親的事情都沒有下文了,而對這餘下的眾生救度要求是:一讓他們都升天,不要落惡道受苦;二是讓眾生都能遇佛授記。這二個標準完全和地藏菩薩救度標準不一樣,地藏菩薩為什麼哭得稀裡譁啦的?
  • 佛說阿彌陀經析.177 信佛所說,去極樂世界
    「因為如上的緣故,所以舍利弗啊,你們都應該信受我和諸佛說的這些。」 這句經文從佛口裡說出來是多麼無奈和悽涼,表面上看是一句碎碎念的話,可是這句話卻直射人心,讓人潸然淚下。當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魔王領魔眾去打擾,佛陀說:你已經無法破壞我了,因為我已經成就世出世間最高的佛果了。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25集
    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對於極樂世界的水質如此之好,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佛早就給我們說過,一切法從心想生,依報隨著正報轉。極樂世界人人心正口正身正,不造惡業,只斷煩惱,就感得一切美好。這件事不是極樂世界單獨給我們展示出來的,早在我們這個世界初成之時,我們的水質也有這樣好。
  • 佛說阿彌陀經析.116 佛教的理法你都可以去實踐驗證
    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大明佛】 大明佛是西方諸佛中的七尊代表佛之一。如果說「光」是「體」性、是本體,那麼「明」就是「相用」。我們在《佛教框架體系》裡提到九字讀經的方法其實並不完整,只是方便給各位上手去挖掘經文義理,如果九個字加上三個字就算完整了,這三個字是「體相用」。體相用偏理,對於法理的深邃部分必須要涉及到體相用中。很多時候我們對經文義理不能理解,正是因為在體相用上的混淆,不知道在說什麼層面的部分。
  • 《阿彌陀經》的感應!
    《阿彌陀經》翻成中文以後普遍流通天下,僧俗大眾誦持此經得到非常多的感應。比如舌根不壞、天樂迎空、解冤往生、歸如禪定,以及還沒終卷而坐脫、臨終目睹白蓮花、由銀臺換成金臺、以粗樂而來細樂等,有各種不可思議的召彰瑞應。舌根不壞《大智度論》中說,有位比丘誦持《彌陀經》,他臨欲命終時對弟子說:「阿彌陀佛和大眾來接我了。」後來火化法體,舌根不壞,還像生前那樣。
  • 佛說阿彌陀經析.212佛陀為什麼從羅網、行樹、八功德水開始講呢?
    這就說明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連一位大阿羅漢靠自己的力量和神通都無法知曉極樂世界,何況世間雜染諸業的凡夫眾生?再上升一點層面,在《法華經》裡佛陀把舍利弗的老底說了出來,是「內秘菩薩行,外顯聲聞相」,包括在《楞嚴經》裡一看舍利弗的狀態,就知道已經不是阿羅漢的狀態境界了,所以這位舍利弗嚴格意義上雖然身形顯示的是阿羅漢的樣子狀態,可是他的真實狀態肯定是菩薩級別。
  • 《佛說阿彌陀經》原經、白話及注釋(原經讀誦視頻)
    然而由於如來的智慧,觀察到當時當地眾生的根機,更觀察到這法門對今後末法眾生的根機有極大的因緣,所以世尊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憐憫當世和末世的眾生,無問而自說,直截了當地說出西方極樂世界,佛、菩薩、天人聖眾的無量功德及國土中種種功德莊嚴的事,來說明持名念佛的殊勝。  大會開始時,佛就直接地向大會中智慧第一的長老舍利弗宣說這一難信的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