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又作尊提,譯曰清淨,尤指心性之清淨。準提觀音,又稱天人丈夫觀音。密宗以《七俱□佛母準提經》之經名,將準提歸納於佛母中,以為佛部之尊。日本東密則以準提為六觀音之一,攝於蓮華部。
若依《大正藏》所輯有關準提之經典儀軌,則有唐天竺三藏金剛智所譯的《佛說七俱□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大興善寺三藏不空所譯的《七俱□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地婆訶羅所譯的《佛說七俱□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善無畏所譯的《七佛俱□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七俱□獨部法》等等。幾乎盛唐開元三大士等重要天竺高僧都譯出了準提法,推測在盛唐、中唐的長安宮廷,必盛行準提法。至於敦煌莫高窟唐代以後的壁畫題材,雖然在中唐一度淪為吐蕃佔領區,壁畫出現了藏密風格,但題材中準提觀音並不如「不空□索觀音」、「如意輪觀音」、「千手觀音」等之普遍。或許此法門較不及於邊陲地區。
準提觀音在圖像上是以三目十八臂為準則,因禪宗將之納入觀音部,和千手觀音同樣被崇奉,因此禪門日誦中,準提咒和大悲咒同為日課,可知準提法門不只是宮廷,民間也流行,從歷來各大叢林如普陀山、鼓山的課誦本中,都有十小咒(準提咒為其中之一)便足資證明。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幅明人的作品準提觀音圖像,原是清宮文物,或許在明代宮廷中,曾經有人修準提法。
除了京師,地方上的大叢林佛寺,往往別闢一室修準提法,例如泉州開元寺是閩中第一古剎,在主要建物如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戒壇等之外,尚有一棟原稱準提堂者,雖然今日已移作他用,但追溯其原始功能必是供奉準提觀音以修準提法者。
臺灣在明末清初之際,也有幾所以準提為名的道場,如高拱幹修纂的《臺灣府志》曾載:
夢蝶園,在府治社稷壇南數百步,先是漳人李茂春寓此,築茅齋以寄放浪之情,扁曰夢蝶,後易以陶瓦,清流修築日增勝,改為準提庵。
此原名「夢蝶園」後為「準提庵」的李茂春私人道場,就是日後的法華寺,是臺南名剎。另外在府治城郭縣東安坊的廣慈庵前,尚有一間準提閣。無論庵或閣,既以準提為名,必奉準提觀音。
由此可知,明末清初之際,隨著明末遺臣或沿海百姓的渡臺,已將準提信仰帶到了臺灣。今日南臺灣尚有幾所名剎,極其珍貴的保留了早 期的準提觀音像,茲舉如下:
一、高雄興隆淨寺後殿所供(見封面)。此觀音頭戴毗盧五佛冠,雙腿結跏趺坐,寶座是一株開敷的大蓮花,以綠莖支撐。觀音的寶相圓滿,上衣覆蓋雙肩及身前雙臂,胸飾瓔珞,下裳披及腰腹雙足,露足底。十八臂中,正中當胸雙手結準提印,上舉肩上的雙手各持寶刀和鋸尺劍,其餘的手分別持弓箭、寶珠、法螺、經卷等。
案,興隆淨寺原名觀音亭,建於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位於左營標高六十三公尺的龜山上。日據時代,被迫拆遷於山下新庄子新上裡重建,改稱興隆寺,原供於觀音亭的供像和開山碑亦遷移山下,今供於後殿。推算之,此十八臂觀音,至少已接近三百年的歷史,堪稱臺灣最古老多臂觀音之一。
二、供於法華寺大士殿內者。其形相較小,但和興隆淨寺所供奉的同樣頭戴五佛冠,趺坐於青莖多層蓮瓣盛開的蓮花之上,上衣下裳式樣亦與興隆淨寺所奉者相同。其十八手的持物,除了胸前雙手結準提印之外,其餘分別持斧□、傘蓋、弓箭、寶刀、金剛環、數珠等。(見封底)
法華寺原是明代舉人李茂春的別墅夢蝶園,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改奉準提佛,而稱準提庵,康熙四十七年再改名法華寺。如果今日寺中所奉的十八手觀音,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準提庵初時所立的準提佛,則此尊準提觀音便有三百一十四年的歷史。
三、臺南南大門外的竹溪寺,也供有十八臂觀音,頭戴毗盧冠,身披長帶,結跏趺坐於大蓮花座上。十八手中,胸前一對結準提印,其他分持傘蓋、寶劍、數珠、寶珠等,和法華寺尊相似。
竹溪寺建於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據云所奉是清代物,是清前期或中晚期,則仍待考。
依「七俱□佛母準提畫像法」所載:
其像作黃白色、種種莊嚴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著輕羅綽袖天衣,以綬帶系腰,朝霞絡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把劍,第四手把數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羅迦果,第六手把鉞斧,第七手把鉤、第八手把跋折羅,第九手把寶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把蓮花,第四手把澡灌,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輪,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寶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羅蜜經夾,菩薩下作水池,池中安蓮花,難陀、拔難陀二龍王共扶蓮花莖……。
基本上,興隆寺等三寺所供準提尊,是依儀軌而塑作的,但時代較晚的碧雲寺、紫雲巖等所奉的十八臂觀音就不是準提觀音了。
修準提法門,是傾向於利樂人天二道眾生,持準提咒,咒語很短(注),但持誦數十萬遍以上,產生定力,必有感應,今日臺灣南北各地尚有不少準提道場,如新竹的峨眉道場、陽明山上的光泉法輪中心。
註:禪門每日課誦中的十小咒內有一段是準提咒,其文曰:「稽首皈依蘇悉地,頭面頂禮七俱□,我今稱讚大準提,惟願慈悲垂加護。南無颯多喃三藐三菩提,俱□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此前段為祈請,後一段才是準提神咒。
準提功德聚 寂靜心常誦
一切諸大難 無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間 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 定獲無等等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回向準提法
現前及當來,遍揚十法界
一切眾生聞,得無盡利益
善願皆成就,往生佛淨土
究竟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