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從小給孩子接種疫苗,是預防他們身體出現問題,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曲折。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萌娃打針視頻走紅
前兩天,有一位媽媽在網上發出自己帶娃打針的視頻——
畫面中家長用腿將孩子夾住,然後將其手臂緊緊拽住,不讓他隨意亂動。這個時候兩個護士各拿出一個針頭對準寶寶的手臂,寶寶痛得頭部左右搖擺,卻又不知道該往哪裡安放。
網友看完視頻也是直呼心疼,更有網友提出質疑:何必讓寶寶一下打兩針,這樣的疼痛對大人而言尚且難以承受,對小孩子不是更大的痛苦?這誰下得去手。
下面也有網友回應:媽媽可能是想讓寶寶痛一次就夠了,這樣比痛兩次划算。
在這個視頻下面更是出現了不少網友的跟帖,表示自己孩子在打針時出現過的情況讓人心疼又好笑——
@威廉媽媽:被護士小姐姐扎針的那一刻,孩子此刻內心os:放開那隻手,讓我來!
@小胖最可愛:像我這麼可愛的寶寶,你居然也能下得去手!
@沐沐:我只是不想打針,你們居然要逼我跳床?
@小偉的媽媽:只要我足夠堅強,疼痛就追不上我!
@lemon:我只是打個針,沒必要搞得跟殺豬一樣吧!
當然娛樂歸娛樂,我們都必須清楚的是打預防針對寶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某種程度上是在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為什麼必須打預防針
1、預防某些特定的身體問題
以前,有一些常見的身體問題出現在我國絕大多數人群中,嚴重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後來醫療水平得到提升,而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這些問題是可以進行預防和控制的,因此出現了預防針這一新的手段。
新生兒出生之後通過接種,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這種問題,給寶寶的身體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2、免疫力的補充
新生兒出生之後,身體各方面發育並不完善,其中免疫系統也會比較弱,那麼就意味著其抵抗力比較低下,面對外界的一些汙染物、細菌等有害物質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抗,很容易出現生病的情況。
那麼打了預防針之後能夠有效的控制這些外在有害物質對寶寶身體的入侵,相當於除了免疫力之外多了一層保障,有利於身體健康發育。
打預防針之前需注意
① 身體是否健康
在打預防針的時候儘量保持身體健康,而生病的時候通常是不適合進行的,這是因為其中的成分能夠使身體受到刺激從而產生免疫力。
但是在處於生病的情況下,本身孩子身體的免疫力就已經得到激活,如果再打預防針的話,那麼孩子身體中的不適就會更加明顯和加重,比如出現發燒的問題,那麼溫度還會再次升高。
② 穿寬鬆服飾
通常打預防針的部位在手臂部分,衣服穿的太緊需要脫衣服,這樣很容易讓寶寶受涼。同時在打完之後,需要穿衣,太緊會勒到傷口導致疼痛。
③ 皮膚問題不能打
在打預防針之前,應該確認需要打針的皮膚部分是否健康完整,如果出現一些皮膚問題通常也是不建議進行的,比如一些溼疹、皮疹等,這樣可能會導致細菌進入,出現身體不適等問題,反而影響健康,因此建議治癒之後在進行。
④ 提前辦理證件
通常想要按時能夠給孩子打預防針,一定需要在出生後1個月之內,到居住地的預防接種門診辦理接種證,這樣才能順利進行。
同時,這些預防針大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連續多次進行,因此一定要按照需要的程序和時間按時進行。
打完之後需注意
1)觀察寶寶狀態
主要指看在打完之後是否出現紅腫、發熱等情況,如果出現了這些情況但是很快就消失,那麼則是正常的不適反應。
然而一旦出現這些反應,並且長時間存在,那麼就需要注意了,最好選擇到醫院進行檢查。
2)是否存在過敏現象
並不是所有寶寶都能完全接受這些成分,有一些寶寶特別是體質敏感的,會對一些成分出現過敏的反應,表現為長疹子甚至休克等問題,如果出現了對某種成分過敏,以後再接種的時候需要儘量避免在接觸。
3)注意休息
在打完之後寶寶需要多休息,同時不要做過多的運動或者外出時間過長,同時儘量在24小時之內儘量不要洗澡,以免引起著涼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