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說到「二手交易」「出閒置」等等,不少人都會想到閒魚這個軟體,很多用戶喜歡用閒魚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他可以買到一些想要的和賣出一些閒置的,閒魚還有很多生態圈可以留住用戶,比如閒魚的魚塘,按興趣、地理位置等進行分類;本文作者分析了「閒魚玩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2019年初,閒魚總經理諶偉業在戰略發布會上首次提出閒魚玩家的概念,彼時對玩家的定義是「有趣、有才」;一年多來該體系從小範圍內測、全面開放再到今年7月展開首個閒魚玩家激勵計劃,已經頗有成效,而對玩家的定義也成為更清晰的「最懂的人,最狠的貨」。
閒魚玩家是一個什麼樣的體系?又是哪些人群組成了閒魚玩家群體?我們將通過用戶調研進行初步解讀~
閒魚建立以來,以其輕鬆便捷的商品發布方式和社區化的魚塘營造很快使其在二手交易市場中異軍突起,目前閒魚在線賣家達3000萬。
2020財年GMV超過200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0%;雖然閒魚的發展基礎必然是來自閒置交易、共享經濟等社會共識和經濟模式的形成,但我們要知道:一個交易平臺要做到低門檻的同時保證商品質量、輸出優質內容、營造良好社區是絕對不能只靠用戶的自覺性。
除了張弛有度的審核政策,它必須依附於某種形式上的「利益」;通過「利益」來驅動用戶的商品質量保證、優質內容輸出,同時又憑藉商品質量和優質內容帶來更多價值,進而形成比較良好的循環。
2019年初,閒魚總經理諶偉業在戰略發布會上首次提出「閒魚玩家」的概念,彼時對玩家的定義是「有趣、有才」。
一年多來該體系從小範圍內測、全面開放再到今年7月展開首個「閒魚玩家激勵計劃」,已經頗有成效,而對玩家的定義也成為更清晰的「最懂的人,最狠的貨」。
「懂行、有貨」的門檻加上官方提供的專屬經營特權和各式「激勵活動」,我們可以初步認為閒魚玩家是一個針對「二手」這一市場的個人賣家成長體系。
了解閒魚玩家,建立閒魚玩家用戶模型。
深入閒魚玩家用戶需求。
在閒魚平臺中持續經營且有意願進階的個人賣家。
問卷調查:在特定社群中針對閒魚賣家群體的基本經營情況和對「閒魚玩家」的看法進行問卷調查。
用戶觀察:對相關玩家釘釘群的用戶聊天內容和閒魚平臺隨機抽取的賣家動態進行觀察了解。
用戶訪談:尋找不同類目的「閒魚玩家」進行訪談,了解基本經營目標。
1)問卷調查
2020年8月10日-8月13日,使用問卷星工具在各類目興趣微信群和閒魚官方的玩家釘釘群中針對性進行問卷投放,共收到180份答卷;其中有效答卷(在閒魚經營過)份數為162份,來自已認證「閒魚玩家」的答卷份數為78份(佔比53.42%)。
答捲來源分布於全國24個省級行政區及海外,其中以廣東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居多。
來源概況:
基本經營情況:
銷售渠道及目標:
營業額&玩家認知&銷售渠道之間的對比:
營業額&玩家認知&銷售渠道之間的對比:
「閒魚玩家」更重視商品發布特權和玩家身份標識,對「專屬經營工具」的期望值和好感度對比非玩家呈下降趨勢。
2)用戶觀察
觀察目標:
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回歸到典型用戶場景中,通過對玩家間的交流內容和玩家在閒魚上的具體經營狀況,驗證問卷調查的結果,尋找更具象的「玩家特徵」。
觀察場景及對象:
釘釘:閒魚官方的某類目玩家釘釘群。
閒魚:在閒魚平臺隨機抽取不同類目的「閒魚玩家」,觀察其閒魚帳號的相關動態記錄,了解基本經營情況。
觀察記錄:
觀察情況總結:
3)用戶訪談
訪談目標:
問卷調研和用戶觀察兩部分工作初步定義了「閒魚玩家」的群體特徵,而用戶訪談將針對「閒魚玩家」進行單獨訪談;基於玩家共有特徵來尋找不同玩家間的個性差異,通過對以下信息的收集,深化不同類型的典型用戶畫像(訪談內容將通過閒魚號、朋友圈和其它有關信息進行驗證。)
訪談對象:
基於問卷調查結果和問捲髮放過程中在各社群中的基本觀察,筆者主要通過經營目標和營業額劃分典型用戶,對訪談用戶針對性進行選擇;按經營投入分為「全職型/兼職型/佛系型」,經營目標分為「盈利型/交流型/回血型」。
訪談記錄:
本次共訪談6位閒魚玩家,分別來自Vintage、文玩、cosplay、動漫和數碼5個玩家類目;按經營情況和目標,基本囊括上述「全職型/兼職型/佛系型」和「盈利型/交流型/回血型」。
玩家群體構成/群體特徵總結:
全職玩家:
兼職玩家:
佛系玩家:
玩家特徵總結-動機&目標:
PS:以上總結的玩家類型均為標籤,一個真實用戶可能因使用狀態、關注類目等差異而存在多個標籤。
未完待續,下篇見~
本文由 @Sungwoo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