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商大亂鬥,閒魚能否繼續稱霸二手市場?

2021-01-17 界面新聞

文|摩根頻道

據MobData研究院的數據預測,我國二手閒置年交易額在2018年為7420億,2019年為9646億,2020年則上升到了12540億,達到了萬億規模。

日益增長的蛋糕自然也讓資本頻頻加注二手市場,2019年6月,京東旗下的拍拍和愛回收合併;2020年5月,轉轉和找靚機戰略合併;就算是一直虧錢把社區定位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的閒魚,也在近幾年調整戰略方向,加碼二手市場的垂直賽道,萬億規模的蛋糕很誘人。

萬億規模這個概念看著很大,然而從中國的人口體量上來講,卻小的可憐。1.26億人口的日本,二手市場的成交額早已達到了40多萬億日元,相當於中國二手市場交易額的2倍。

為什麼中國二手市場的發展如此緩慢?國二手市場目前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未來中國二手平臺的格局會是什麼樣的呢?

時代的轉變:"衝動"的前浪遇到"克己"的後浪

二手交易的實質是賣家和買家圍繞著商品的殘餘價值進行交易,賣家通過二手交易處置"多餘"的物品,買家通過二手交易獲得最具優性價比的商品。當有閒置物品的賣家和有需求的買家體量足夠大時,二手市場就會爆發式的發展。

有閒置物品的賣家想要達到一定的體量,需要長時間的"原始積累",而中國因為電商的繁榮,將這個積累時間大幅度縮短。電商購物節和電商直播等等營銷手段,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用戶下單,同時高效的物流體系也使用戶的後悔時間大幅度縮短。衝動消費的過後,則是大量物品被閒置。

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人開始把變賣閒置物品當做"開源收入"。與此同時,為了降低生活成本,消費者通過購買二手達到"節流支出"的目的,二手消費觀逐漸走向成熟。

除了疫情,推動二手消費觀逐漸走向成熟的還有年輕一代。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紅布林2020年的數據報告顯示,該平臺超過70%的消費人群為90後和00後。除了奢侈品,潮玩、潮鞋、盲盒等領域的二手交易圈,也是年輕人為主導,特別是Z時代(1995—2009)人群。

作為"網生一代"的Z時代人群,他們購買物品有更高的審美基礎,但經濟能力限制了他們的需求,因此二手商品順勢成為了替代品,以性價比為核心指標的二手消費觀在Z時代人群中成為主流。

前浪們因為衝動遺留了大量的閒置物品,後浪們因為拮据逐漸追求性價比,在疫情的背景下,前浪與後浪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各取所需,二手市場得以快速發展,並在2020年達到了萬億規模。

之所以目前中國二手市場的規模無法跟人口總量相匹配,主要原因在於國內二手市場還不成熟。二手市場亂象叢生,賣家不知道去哪裡賣最省心,買家不知道去哪裡買最靠譜,信息不對稱下的信任危機,阻礙了二手市場的高速發展。

信任是二手平臺撬動蛋糕的支點

以往大量的二手交易是在同社區、同城等小圈子完成的,買賣雙方有一定的信任基礎,但當二手市場的規模達到萬億級別後,城與城大圈子之間的交易會更加頻繁,就需要搭建一個買賣雙方的信任橋梁。

在日本,日本二手市場的交易方式主要分為中古店、跳蚤市場和二手電商三種。中古店相當於典當行,在日本很常見;跳蚤市場類似小集市,賣家定期去售賣;日本二手電商則會提供專門上門鑑別物品的免費服務,如何成交則直接將物品拖走,當面付款,不能達成一致賣家也不會用承擔任何費用。

而對比國內,二手交易市場的基礎設施並不健全。雖然淘寶-閒魚和京東-愛回收有一鍵轉賣功能,但更多的是針對賣家。對於買家來說,平臺監管不嚴、維權難都是買二手商品需要面臨的問題。雖然閒魚、轉轉和愛回收都在增加線下門店的數量,然而交易對象還是客單價更高的3C產品。非3C產品的主要交易渠道還是在線上。

除了基礎設施的不健全,國內二手交易平臺的信用體系也不完善。

仍然是對比日本,日本二手電商的信用體系跟徵信掛鈎,處罰非常嚴重,造假成本很高。而國內二手平臺的信用體系約束力並不強,雖然閒魚引入了螞蟻信用,轉轉利用公安網數據和人臉識別第三方人認證,愛回收聯合支付寶和微信進行雙重保障,但售假販假、以次充好、賣家虛報高價、欺詐買家、買賣雙方惡意調換商品等現狀依舊在二手平臺屢見不鮮,甚至連平臺插手的物品鑑定也不能免俗。

閒魚在2019年曾上線過"官方驗機"的功能,閒魚表示凡是在"優品撿漏"頻道中印有"官方驗機"標籤的商品都會通過32道檢測鑑定。但閒魚把"官方驗機"的主權外包給了第三方質檢機構。

最後媒體揭露,賣家只要給第三方質檢機構支付1萬元服務費,就能獲得自行檢測的權利,自行檢測後,上線平臺印上"官方驗機"的標籤,將商品賣出10~20%的溢價。

當賣家和平臺在信任上不能給買家保障的時候,買家在二手平臺購買二手商品就成了高成本行為,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辨別商品的真偽。長此以往,二手平臺將會淪為只有懂行人士才敢去的小圈子平臺。為此平臺電商紛紛下場,組建自己的供應鏈體系。

鑑於3C領域客單價與標準化程度高,以及工信部預測5G商用後,每年廢舊手機數量將增至5.24億臺的市場發展前景,各二手平臺紛紛以手機為主的3C領域作為二手市場的切入點。

二手電商競爭激烈,各平臺趨異化求生存

當各二手平臺把博弈點放在同一個細分賽道,二手電商之間的競爭將會愈加激烈,甚至會波及到新品電商。同時,在蹺蹺板效應的影響下,各平臺將逐漸趨異化,深耕垂直領域構建競爭壁壘,堅守自留地。

3C領域一決雌雄的二手電商平臺

二手電商行業的風口已經吹到了以手機為主的3C領域,從全品類就開始競爭的閒魚和轉轉也不甘示弱,紛紛湧入愛回收的主戰場,一決雌雄。

閒魚與回收寶合作,並成立了線下回收小站。回收寶的"天工驗機"是全球第一條完全自主的AI全自動化手機檢測線,是人工效率的30倍,解決了二手手機人工鑑定容易出爭議的問題。再加上阿里強大的物流體系和支付寶的信用體系,閒魚在以手機為主的3C領域壓力不大。

愛回收一直主打3C領域,從2013年開始就積極打造線下門店,雖然全國超700家的門店對其造成了巨大的運營成本壓力,但其"線上+線下"的供應鏈體系相對完善,再加上和拍拍戰略合併,背靠京東的愛回收在3C領域仍有一戰之力。

轉轉聯合閃回收、柒月、壹品等全國十多個手機回收商和渠道商投資了採貨俠,並據天眼查顯示,2020年5月6日,轉轉並且合併了一直深耕二手手機回收的找靚機,逐步完善在3C領域的供應鏈體系。

轉轉、愛回收和閒魚除了要和彼此爭奪3C領域的市場,還面臨著新品電商拼多多的"降維打擊"。

二手電商與拼多多的用戶爭奪

二手商品比新品價格低是二手電商吸引消費者的關鍵,當新品的價格不僅比二手商品低,品質還更好時,二手商品就會失去自己的生存土壤。

為了深耕3C領域,閒魚推出了無憂購頻道,品牌微瑕、品牌官翻兩個板塊佔據最明顯的位置,閒魚試圖以售賣有官方背書的產品來解決用戶的信任危機。願景雖好,但遇上了攪局的拼多多。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針對的也是各類大品牌,優惠力度極大,跟閒魚主打的品牌微瑕、官翻有一部分重合,尤其是3C領域的高價值商品。當價格相差不大時,消費者的價格敏銳度降低,會優先選擇新品而不是可能有問題的二手商品。

蹺蹺板效應下的求異生存法則

不同於新品市場,二手市場的用戶忠誠度很高,根據個推大數據2019年《二手電商APP數據報告》顯示,有88.7%的用戶只安裝1款二手電商APP,二手市場符合商業界的蹺蹺板效應。在同一垂直領域不能同時容下兩家企業,當一家獨大時,蹺蹺板另一方的其他企業就會逐漸失去生存的土壤,甚至被擠壓出市場。

與此同時,在平臺信任度與專業性的影響下,也不會出現全品類二手平臺碾壓單品類二手平臺的情況。轉轉曾推出了主打潮鞋的切克,但因為入局相對較晚,沒有用戶沉澱且缺乏專業的鑑定師,並沒有競爭過體量較小的同類二手平臺。

因此,部分二手平臺將精力放在深耕某一垂直類領域,構建競爭壁壘。比如深耕潮鞋潮服的得物(毒),主打奢侈品行業的寺庫,買賣二手書的多抓魚。二手市場的規模仍然在迅速擴大,避開鋒芒,深耕某一垂直領域,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結語:

各大二手平臺都在積極構建基礎設施,信任體系也會隨著技術的革新逐漸完善,我國二手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甚至會迎來千面未來。

相關焦點

  • 二手電商市場分析:閒魚VS愛回收VS轉轉「三國殺」
    在這個前提下,二手電商市場迸發出巨大潛力,秉承著與一手電商完全不同的商業邏輯,國內二手電商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閒魚、愛回收和轉轉作為這條賽道裡最知名的品牌,已在消費者中形成廣泛認知。本篇將以三家典型企業為代表,揭開「二手貨」萬億市場前景的面紗。
  • 鄭爽的「閒魚」,和,二手電商平臺
    真沒想到,鄭爽還真的把閒魚當成了一門生意。有人說,還好鄭爽做了二手準備,現在可以正大光明地在閒魚賣貨,「閒魚」翻身。從鄭爽在閒魚的經歷可以看出,閒魚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門生意?閒魚,廣義地說,就是讓你閒置的東西遊起來;狹義地說,二手商品交易平臺。
  • 二手市場冰與火:閒魚向左,轉轉向右
    日前,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二手電商市場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二手電商市場規模為2596.9億元,用戶規模超1.4億人。目前,二手電商初步形成了雙寡頭的市場格局。而這兩大寡頭,分別為閒魚和轉轉,兩家企業估值也超過200億人民幣。格局越發明朗背後,其實也是市場洗牌和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
  • 閒魚小站落地多個城市 二手電商轉戰線下
    4月10日消息,隨著二手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閒魚、拍拍先後開始切入線下市場,二手電商也迎來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格局。公開資料顯示,閒魚小站是回收寶與阿里巴巴的公建項目,2018年 9月,二手回收平臺回收寶獲得阿里C1輪戰略投資。而此前,回收寶就與其在阿里公益、以舊換新、閒魚信用回收等方面合作。無獨有偶,京東旗下的二手交易平臺拍拍也在探索線下市場。1月底,拍拍首家線下實體店 「拍拍空間站」的在北京大興區上海沙龍社區商圈開業運營,面向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便捷的閒置物品寄賣、舊物回收服務。
  • 二手市場的閒魚,並不「閒」
    近年來,閒置經濟與共享經濟逐漸深入大眾日常生活,疫情也讓人們交易閒置物品的需求進一步爆發,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二手閒置市場規模預計可以達到1萬億元。正是二手閒置市場前景的可觀性,催生了閒魚、轉轉、樂空空等二手交易平臺,其中閒魚作為「二手市場一哥」,市場份額高達70.7%。
  • 閒魚奢侈品電商版圖日漸明朗,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尚任重道遠
    如今其再度聚焦奢侈品等領域,並輔以社區及線下店推動高端品類發展,使得其二手奢侈品電商版圖逐步清晰。在業內人士看來,閒魚近年來多措並舉提昇平臺的信任度,有助於其開拓高端品類、實現用戶圈層的突破;不過閒魚也是扛著「信任」的大旗衝進奢侈品領域,與其他平臺相比並無太大優勢,若想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還是有些任重道遠。
  • 二手電商差異化樣本:閒魚、轉轉有側重,愛回收仍在「搖擺」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二手電商風雲變幻的一年。受疫情和經濟大環境影響,消費者更加理性,二手電商的滲透率也在這一年得以不斷提升。在經過最初跑馬圈地的階段後,二手電商的競爭也進入新的紀元。既二手車、二手房之後,二手手機3C的價值被重視,成為各大平臺競爭的焦點。
  • 消費的「月之暗面」:二手電商交易的市場與心理研究
    從長期看,生活方式的打磨不僅是二手行業發展的催化劑,也是正在緩慢變革的消費主張。 3、悅己、可信、簡約的二手消費心理驅動良性循環,促進平臺端和買賣方共贏。二手本質是服務業,商品可二手但服務無法二手,按此邏輯,我們認為C2C與C2B2C模式的二手交易平臺將長期並存,但B端在其中發揮作用的多寡將成為能否提升交易轉化率的決定因素。
  • 二手電商變形記:從閒置物品流通到創業者舞臺
    轉轉在進行補貼,讓更多人養成二手買賣的習慣。」閒魚事業部前任負責人陳鐳(花名聞仲)曾表示,「閒魚有1000億的GMV,就等於給社會節省1000億的生產。」 與傳統電商一樣,從服務個人賣家(淘寶)到服務企業賣家(天貓、京東)或許是個好的出路。閒魚、轉轉、愛回收等頭部玩家均在近年來布局to B市場,優品、嚴選等模式成為盈利重要來源。
  • 2020年10月二手電商APP排行榜:閒魚轉轉雙寡頭格局穩固
    從開始的電子產品,到如今的全品類,二手經濟近年來不斷發展,這其中二手電商功不可沒,在物流體系不斷成熟下,通過電商平臺使得二手產品得到很好的流通,也催生了一大批二手電商平臺,其中閒魚和轉轉則是其中佼佼者。
  • 二手市場火爆,閒置交易這個新方向前景如何?
    分享經濟的火熱在2015年底大爆發,除了二手車、二手房市場人滿為患,各大電商巨頭紛紛湧入閒置物品交易這個賽道。如今,閒魚、獵趣、轉轉等組成第一陣營,正在資本和市場的相互推動下滾滾向前,看起來順風順水的閒置電商平臺就真的「只欠東風」嗎?
  • 盲盒、潮鞋炒火了二手市場,二手美妝會是下一個嗎?
    這要歸功於閒魚新推出的「同城」功能,在城市停擺的時候,人們在閒魚上互相幫助,跟左鄰右舍共享口罩、酒精、手套等防護資源。國內的消費模式經歷了時代巨變,「二手貨」不再是個貶義詞,而是日常消費的可選項。事實上,二手交易市場已發展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市場。比如2019年的炒盲盒和炒鞋熱潮,人們對二手交易的熱情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職業賣家攻佔閒魚,二手平臺沒「內味兒」了?
    文 | 李瑩閒魚在天天的手機上沉默好久了。除了找過一次演唱會門票,以及淘寶偶爾的連結跳轉,她對這個APP並沒有太多印象。前段時間,天天想購買一套張五常的《經濟解釋》,可淘寶、京東、噹噹等平臺動輒一兩百,手頭拮据的她便想到了買二手書。閒魚不就是個二手平臺嗎?
  • 二手市場冰與火:有人踏實做事贏市場,有人誇張數據玩「自嗨」
    投稿來源:歪道道日前,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二手電商市場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二手電商市場規模為2596.9億元,用戶規模超1.4億人。目前,二手電商初步形成了雙寡頭的市場格局。而這兩大寡頭,分別為閒魚和轉轉,兩家企業估值也超過200億人民幣。格局越發明朗背後,其實也是市場洗牌和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只不過,在萬億二手市場裡,閒魚和轉轉也走出了不同的方向。總體來看,閒魚是一個社區流量分發的平臺,轉轉則是以二手商品交易服務為主的平臺。兩家在運營邏輯、目標訴求上不完全相同。
  • 掘金萬億二手市場
    與閒置相比,二手電子產品的回收再利用率卻低得可憐。儘管QuestMobile發布的《2020宅經濟洞察報告》顯示,經過疫情的教育和洗禮,2020年5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閒置交易月活躍用戶規模與此去年同期相比,增量達到841萬,但增量依然不及優惠比價、綜合電商,甚至不及生鮮電商和跨境電商。
  • 二手閒置交易平臺:騰訊系的轉轉和阿里系的閒魚有何不同
    其次,在我們身邊,生活了大量的白領,電商、海淘等各種購物形態為其帶來了極大的物質滿足,對於這些人來說,「斷舍離」又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狀態。總結來看,」轉轉「是利用了58趕集+騰訊的資源,期待在短時間內做大交易規模,跑贏市場,但是對於社交+電商的是否能夠共贏的局面,還需要時間觀察。閒魚:論證阿里是否可以做社交當然,有這麼多資源,稱「轉轉」為「富二代」創業一點不為過,另一邊,阿里旗下的「閒魚」是不折不扣的「負二代」創業。
  • 轉轉要找靚機,二手電商開啟團戰模式
    再往整個市場來看,結合此前阿里投資回收寶,京東把旗下二手平臺拍拍與愛回收合併,一個明顯的信號,相對於以前的單打獨鬥,二手電商玩家的團戰模式已經開啟,三國殺局面正在浮出水面。二手戰場硝煙不滅「二手」,這個不性感又很實用的名詞,一直都在服務我們的生活。
  • 閒魚二手電商,爆款類目商品推薦,都是經驗總結
    這也是我測試閒魚賣貨過程中讓我發家致富的主打產品,這兩款產品用心經營每天利潤不會低於500,親測數據!而且這些產品是一年四季都有需求的,沒有時效性。有這類屬性的產品還有很多,大家不妨繼續深挖。市場無限大,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會操作的人將會面臨永久封號的風險。
  • 閒魚一根筋,轉轉兜兜轉,愛回收站崗,二手閒置催生三大贏家
    「其實大家都知道,咱們做二手手機生意的商家非常辛苦,我看很多深圳同行的作息都是顛倒的。」在2020年的一次活動中,轉轉集團CEO黃煒向商戶「傾訴」行業的苦惱。這句話透露出一個現象——二手閒置市場中,傳統市場粗獷的經營方式,利潤率越來越低下,在這個行業中逐漸「失靈」。
  • 二手市場升溫 你手上的「雞肋」別人心頭的「寶貝」
    二手電商「閒魚」前不久發布一組特別有意思的數據:平臺上有2萬多輛愛瑪電動車在等待轉讓,同時掛上連結的愛馬仕包、高端飾品也有2萬多件;平臺上售賣的二手嬰兒車有270多萬輛,同時還有超過10萬個二手酷彩鍋在等候識貨的買家……在你能想到的所有場景中,閒置的物品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新主人。據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二手交易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萬億元,而且處於高增長軌道。